方振宁:建筑评论的独立声音
admin
2005-08-08
来源:
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中国的城市化和建筑现状已经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相关的建筑评论越来越多。建筑评论在沟通设计专业和大众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建筑评论家方振宁是以评介世界顶级建筑师的设计和思想为人所知,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中国的城市化和建筑现状已经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相关的建筑评论越来越多。建筑评论在沟通设计专业和大众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建筑评论家方振宁是以评介世界顶级建筑师的设计和思想为人所知,但现在他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国内建筑设计的观察和评论上。
方振宁在建筑评论家里面算是一个另类,一贯的个性色彩使得他的评论获得了更多的公共空间。但在他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主流声音其实根本没有理解建筑与城市的精神实质。正因为如此,他主编的《文化月刊》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但是无论如何,在当下的建筑文化界,方振宁这样的声音是最需要的。
批评是既前瞻又有风险的工作
●大众媒体基本上缺少专业建筑评论,由于缺少艺术素养和对建筑的感受,常常把握不住建筑的本质。
《新京报》:你是一个习惯于从艺术和个人感受角度进行评论的建筑评论家,而对于建筑师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因素,比如造价、招标黑幕或历史文脉这样的问题往往忽略,这让你多发出激动的欢呼而不是反对声?
方振宁:我对一些建筑设计迅速作出评论,方式是用结晶式的语言唤醒人们对这一设计的热情,同时也是对新的建筑美学作出价值判断,就像在足球场上发出第一个球。至于这种评论是否有用,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即媒体是否接受这种评论。然而你会发现,这种简洁的评论和建筑家本人设计的最初构思往往一致,和诞生创造时的单纯动机相吻合,例如伊东丰雄的设计动机就非常单纯,单纯到你甚至不能想像那么好和巨大的建筑原来是由一个小小的灵感和草图而得来的。
当然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事情时都有负面因素,就像任何一种社会都是欲望和利益的混合一样,一座建筑的诞生也是包含非常复杂的因素,如果考虑太多负面因素,你就无法对一件作品作出迅速的价值判断,重要的是,判断一个建筑设计是否优秀,必须看它对全社会来讲是否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在下这种判断时当然需要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批评是一种既有前瞻性又有风险的工作。
《新京报》:作为一个独立的而不是学院派的建筑评论家,你和大众媒体的关系更为密切,你觉得各种大众媒体在城市建筑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觉得媒体对于建筑的报道或理解是否还有缺憾?
方振宁:中国的建筑事业正在快速发展,需要独立的建筑评论,我的评论要依赖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平台,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评论和大众媒体上的评论又有所不同,因为中国的大众媒体基本上缺少专业建筑评论,而是建筑新闻或者是单纯的报道。那些房地产出身的记者,出来兼职建筑评论是可笑的事情,因为他们虽然拥有一些话语权,但是由于缺少艺术素养和对建筑的感受,常常把握不住建筑的本质。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
●建筑评论家需要有洞察力,需要敏锐和热情,需要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
《新京报》:从个人体验讲,你觉得你所在的城市,或者说得更大一点,中国的城市是否出现过一个或几个明显的转折点?
方振宁: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不是可以由某个人来决定的,制约它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开发商对城市的变化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是巨额资金的操纵者,和新生活样式的导向人。所以城市的转折点无非是形态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主要把精力花在公共建筑方面,这种建筑往往是盛大聚会或者政府会议活动的场所,可是它们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城市的真正活力要看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是否充满活力,改革开放之后,全国规模的建筑发展使得民用建筑建设像竹笋一样展开,它让我们感觉到建筑和自己需要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关系。
《新京报》:相对于建筑师和大众,建筑评论家承担怎样的责任,他需要怎样的洞察力和基本素质或能力?
方振宁:我们缺少建筑评论,然而同时建筑评论的职业也开始时髦,称呼上的建筑评论家变多了,但是却缺少评论的质量,多是小圈子互相吹捧出来的称谓。那么建筑评论家需要哪些素质?首先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和小圈子,他需要有艺术和建筑史的基础知识,需要有鉴赏艺术和建筑的体验,因为建筑评论不是从书本里出来的文章。建筑是空间的作品,阅读巨匠的建筑是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课,这是基本的素质。但是洞察力不是把学来的知识加以运用就可以得到的,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建筑评论对大众来说是一种启蒙,然而作为建筑评论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他是否具有直觉。建筑评论家需要有洞察力,需要敏锐和热情,需要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
方振宁在建筑评论家里面算是一个另类,一贯的个性色彩使得他的评论获得了更多的公共空间。但在他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主流声音其实根本没有理解建筑与城市的精神实质。正因为如此,他主编的《文化月刊》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但是无论如何,在当下的建筑文化界,方振宁这样的声音是最需要的。
批评是既前瞻又有风险的工作
●大众媒体基本上缺少专业建筑评论,由于缺少艺术素养和对建筑的感受,常常把握不住建筑的本质。
《新京报》:你是一个习惯于从艺术和个人感受角度进行评论的建筑评论家,而对于建筑师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因素,比如造价、招标黑幕或历史文脉这样的问题往往忽略,这让你多发出激动的欢呼而不是反对声?
方振宁:我对一些建筑设计迅速作出评论,方式是用结晶式的语言唤醒人们对这一设计的热情,同时也是对新的建筑美学作出价值判断,就像在足球场上发出第一个球。至于这种评论是否有用,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即媒体是否接受这种评论。然而你会发现,这种简洁的评论和建筑家本人设计的最初构思往往一致,和诞生创造时的单纯动机相吻合,例如伊东丰雄的设计动机就非常单纯,单纯到你甚至不能想像那么好和巨大的建筑原来是由一个小小的灵感和草图而得来的。
当然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事情时都有负面因素,就像任何一种社会都是欲望和利益的混合一样,一座建筑的诞生也是包含非常复杂的因素,如果考虑太多负面因素,你就无法对一件作品作出迅速的价值判断,重要的是,判断一个建筑设计是否优秀,必须看它对全社会来讲是否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在下这种判断时当然需要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批评是一种既有前瞻性又有风险的工作。
《新京报》:作为一个独立的而不是学院派的建筑评论家,你和大众媒体的关系更为密切,你觉得各种大众媒体在城市建筑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觉得媒体对于建筑的报道或理解是否还有缺憾?
方振宁:中国的建筑事业正在快速发展,需要独立的建筑评论,我的评论要依赖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平台,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评论和大众媒体上的评论又有所不同,因为中国的大众媒体基本上缺少专业建筑评论,而是建筑新闻或者是单纯的报道。那些房地产出身的记者,出来兼职建筑评论是可笑的事情,因为他们虽然拥有一些话语权,但是由于缺少艺术素养和对建筑的感受,常常把握不住建筑的本质。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
●建筑评论家需要有洞察力,需要敏锐和热情,需要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
《新京报》:从个人体验讲,你觉得你所在的城市,或者说得更大一点,中国的城市是否出现过一个或几个明显的转折点?
方振宁: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不是可以由某个人来决定的,制约它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开发商对城市的变化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是巨额资金的操纵者,和新生活样式的导向人。所以城市的转折点无非是形态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主要把精力花在公共建筑方面,这种建筑往往是盛大聚会或者政府会议活动的场所,可是它们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城市的真正活力要看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是否充满活力,改革开放之后,全国规模的建筑发展使得民用建筑建设像竹笋一样展开,它让我们感觉到建筑和自己需要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关系。
《新京报》:相对于建筑师和大众,建筑评论家承担怎样的责任,他需要怎样的洞察力和基本素质或能力?
方振宁:我们缺少建筑评论,然而同时建筑评论的职业也开始时髦,称呼上的建筑评论家变多了,但是却缺少评论的质量,多是小圈子互相吹捧出来的称谓。那么建筑评论家需要哪些素质?首先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和小圈子,他需要有艺术和建筑史的基础知识,需要有鉴赏艺术和建筑的体验,因为建筑评论不是从书本里出来的文章。建筑是空间的作品,阅读巨匠的建筑是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课,这是基本的素质。但是洞察力不是把学来的知识加以运用就可以得到的,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建筑评论对大众来说是一种启蒙,然而作为建筑评论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他是否具有直觉。建筑评论家需要有洞察力,需要敏锐和热情,需要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