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一砖皆有情,一瓦亦宏图
admin
2005-08-09
来源:
网
主角
主角
1938年4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
1961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
1965年华南工学院民用建筑研究生毕业
1994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自画像
第一张脸 导师
精彩言论
如果忽略了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再有个性、再怎么标榜“标志性”的建筑都只是花瓶。
作为导师,我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生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从事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水平建筑创作的综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摸索了一套方法。首先是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从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作出既符合工程科学原理又讲究艺术科学规律的优秀设计。我还强调研究生要有好的建筑创作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些哲学类书籍,争取在建筑思维和创作思想上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创新意识、逆向思维意识也是我不断强调的。
当然,学建筑设计,学会做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必须讲究以人为本,如果忽略了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再有个性、再怎么标榜“标志性”的建筑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花瓶。另外,我希望学生记住,建筑设计是一种团队工作,团队成员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大家都应该互相照顾、帮助和提高,与人为善永远是一种美德。
第二张脸 院长
精彩言论
通过教学、研究、设计三结合的模式,通过班子的努力,我们既出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作为院长,我觉得好的领导班子是非常重要的。院里的班子成员从不脱产,个个都是业务尖子,大家团结协作、很有默契,沟通起来相当顺畅,所以我们都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做设计、教学和研究。从总体上讲,我在管理上始终强调“创优”,把设计质量和优秀作品的创造作为第一任务来抓,这是设计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另外,我注重打造良好的创作氛围,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我很高兴地看到,通过教学、研究、设计三结合的模式,通过班子的努力,我们既出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第三张脸 院士
精彩言论
有人建议我少去竞标,说输给年轻人面子上挂不住,我很少有这样的顾虑。
1999年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有领导对我的成长模式进行了概括: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我觉得相当中肯。成为了院士,我感到很光荣,同时也觉得压力更大了。总结这几年的院士经历,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三员”: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作为院士,我必须努力工作,我要带学生搞研究,当好教练员;我也要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去竞标,当好运动员;同时我还会接受一些邀请去评审一些项目,当好裁判员。我很忙,但是我乐在其中。有人建议我少去竞标,说输给年轻人面子上挂不住,我很少有这样的顾虑,院士也是人,院士也必须在竞争中获得更大提高和更多肯定。
院士在广州
描绘岭南建筑新蓝图
何镜堂院士精力旺盛,对多年前设计创作时的细节仍然记忆犹新。虽然他的作品早已得到社会认可,他也被公认为“岭南新建筑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一如既往地谦虚,总不忘提醒记者“你也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
母校·南归
十年“文革”,耽误了十年宝贵时光。等到风平浪静,何镜堂已经步入40岁了。他当时在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虽然工作氛围不错,但因为工厂设计不是他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便一直在寻找着重拾民用建筑设计的机会。而就在此时,国家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归队的政策要求,在生机勃勃的广东,何镜堂的母校华南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很快向他发出了邀请。虽然母校的设计院刚成立不久,虽然那里没有像样的工作室,但是对事业的渴求、对故乡的眷恋,让何镜堂义无反顾地踏上南下的旅程。
1983年5月,何镜堂全家四口从北京回到母校华南工学院。回到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后几天,他的第一个机会来了:参加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竞赛。虽然还住在招待所里,虽然托运的行李还未运到,但是何镜堂和妻子李绮霞决定接受挑战。他们从环境构思入手,结合厅堂建筑使用功能,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共享空间的意念,以八角形为母体进行组合、切割和延伸,并通过工作模型推敲、比较,使形式与功能、空间、环境有机统一。经过20天的日夜奋战,夫妇俩终于完成了回广州后的第一个作品,并很快作为实施方案中选,打响回来后的第一炮。这一年何镜堂45岁,“四十不惑,我感到全身都是力量”。
南越王博物馆·杰作
1985年,莫伯治先生和何镜堂共同主持设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工程,参加设计的还有李绮霞高级建筑师和马威、胡伟坚两位硕士研究生。这是一座古博物馆,从一开始,他们就立足创新,力求设计一项既传扬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又体现时代和文化气质的现代建筑。首期陈列馆立面造型的设计直到外墙完工后仍未定下来,后来何镜堂在东莞家乡找到与古墓质感相呼应的红砂岩石材做外墙挂石,并请雕塑家潘鹤教授设计浮雕和门前石虎,才使工程按时完成。这项工程从总体规划到个体设计,从一期的陈列馆到二期的珍品馆,前后经历了六七年的时间。
这项工程被认为是具备现代岭南风格的建筑,后来得到了多项设计、创作奖。何镜堂认为,创作的成功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在设计、科研、教学方面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同一时期,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了岭南画派纪念馆、东方宾馆翠园宫改造及室内设计等多项工程。
市长大厦·新地标
1992年,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小平同志南巡,“东方风来满眼春”,全国再次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房地产也表现得相当活跃,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难度上都相当大,建筑创作又一次掀起了高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镜堂与研究生冼剑雄和夫人李绮霞高级建筑师等合作设计了大都会广场与中国市长大厦。
工程将用地分成两部分,一是48层的大都会广场,一是28层的中国市长大厦,通过三层商业裙房组成一个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建筑造型简洁,时代感强。特别的,入口前面运用了古典柱廓,形成马蹄形广场,该广场作为两座主体建筑的交点,既创造了优美的建筑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活动广场,同时又使整个建筑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意表达现代化大都会广场的文化内涵和气质。
旁人视角
夫人:他是“一脑二用”型人才
高级建筑师李绮霞陪着何镜堂院士风雨兼程35年,见证了他的成功。她介绍说,丈夫何镜堂在炒菜、做饭方面是颇有心得的,早几年客人拜访的时候,他都会亲自下厨;有空的时候,他还是会陪着自己去散散步、逛逛街。李绮霞认为丈夫心胸宽广、与人为善,善于用显微镜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是她最为钦佩的。李绮霞还特别“透露”:何镜堂脑子灵活,经常在她讲话时心不在焉,但问他时,他又能说得头头是道,原来他是个地道的“一脑二用”型人才,一边听着这边,一边思考着另外的问题!——真叫她哭笑不得!
同事:做人、做事都堪称模范
作为同事和副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韦宏认为,何院士在管理上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学术建设方面,他强调创优意识,要求在创新中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从而使设计方案屡有突破,这也是设计研究院中标率在全国同类单位中首屈一指的原因;人才方面,何院士非常重视梯队建设,目前初步形成的金字塔人才结构能够在实现高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管理方面,何院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把握大方向,鼓励下属放手去干;人事方面,何院士注重协调上下级的关系,力争让所有同事心情舒畅地工作。他关心下属,遇上同事生病住院,他再忙都会抽出时间探望;他没有架子,在生活、工作和学术探讨中,从不会吩咐人、命令人,而是商量着,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韦宏认为,何院士一直以“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劝勉大家,他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堪称模范。
学生: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吴中平表示,何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建筑设计的热情让人肃然起敬。何老师是60多岁的老人,担任各种职务,但他依然保持很高的创作热情,常常与学生讨论方案至深夜;何老师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鼓励年轻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2003级博士研究生马明华认为,何老师与人为善、凡事身体力行是让他最为感动的。作为建筑设计的大师级人物,何老师在生活中没有一点儿架子,在学术上也从不会强行灌输,他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意图,习惯于用实际效果来说服学生。
人生画卷
建筑是我一生的事业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院士!”当记者问及其成长经历时,67岁的何镜堂想了想,首先告诉记者的是这样一句话。
童年
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何成基到郊外写生,很快,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痴迷于画画;但是我那时候又想当工程师,总觉着这两者好像相隔太远。在哥哥和同学的启发下,我选择学习建筑,因为建筑师可算得上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两者的契合可让年少时的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有时候睡觉都梦见自己成了建筑家。
求学
1956年,我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5年后,我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成为母校第一批正式招考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南海大会堂的设计。后来结合毕业论文,我又对医学建筑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的设计。这是我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并建成的第一批作品。
工作
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但是不久就碰上“文化大革命”,我被迫离开学校,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在1973年才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和夫人利用工余时间,积极投身到有限的几项设计竞赛中。先是建筑绘画竞赛,后来是全国小型铁路客站和农村住宅设计竞赛,结果都获奖了,虽然只是二、三等奖,但却重燃我投身建筑创作的信心。
南归
1983年5月,我们举家南迁。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所在的华南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聘请佘畯南和莫伯治二位总建筑师为顾问教授,并安排我协助两位老先生培养硕士研究生。1992年起,我接任院长,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1994年,建设部授予我“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这对我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1997年11月,学校成立建筑学院,我被推举为首届院长。
1999年底,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纪之交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责任重大。对我来说,这是从事建筑创作的新起点,将激励我为建筑学未来的发展而更加勤奋工作。
作品链接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
2003年,何镜堂和倪阳等几位年轻建筑师设计了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这是他个人近年来比较满意的作品。在设计时,何镜堂充分考虑到水的运用,让建筑物凌驾于水上,既保持环境的清新,也契合了“智者乐水”的神韵。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设计时保留了校园内南北两座原生的山丘,作为校园的生态绿核,从而形成了校园的主体结构。建筑围绕绿核布置,使其生态结构尽可能不受人工环境的影响。
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
位于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靠山面海,总面积700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纪念性建筑群。
浙大基础部新校园东教学区
遵循“现代化、园林化、网络化、生态化”的设计原则,两组团分别位于主校道的东西两侧,共同围合起校园的教学空间。
记者观察
先做人,再做科学家
夜深人静,因为见到仰慕已久的科学家而激动澎湃起来的心海,正随着渐浓的凉意而平复下来。在科学家的映衬下,我辈凡夫俗子显得过于渺小;年少时期待成为科学家的迷梦在一枕黄粱间灰飞烟灭,于是蓦地发现:科学家竟是这样炼成的!
勤奋、坚韧真是不可少的。何镜堂1964年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因为一份英文资料只能借几天,他毅然决定把全文抄下来再进行研究。在没有复印机、扫描仪的年代,何镜堂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将厚达58页、图文并茂的英文资料抄了下来!何镜堂每次回忆这件事时,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似乎是一件很笨的事,但却考验了意志和毅力。如今,60多岁的何镜堂依然兢兢业业地进行勤勉创作,倘若白天忙于行政事务,那么到了夜里他一定会挑灯夜战:研究、创作,或者指导、讨论。
何镜堂注意每一个自我提升的细节,即便是功成名就之时,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据他的夫人李绮霞介绍,何镜堂把每一次外出评审作为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他会不失时机地拍照,根据不同的方案将草图勾画出来,进而分析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他还会把这些资料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大家一起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多年来,何镜堂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完成一次自我感觉尚可、在竞标中获奖的建筑设计,他都会把其间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来,让每一次实践抽象成为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创作。何镜堂贵为院士了,他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努力却一刻不曾停息。
何镜堂重视团队建设,他常讲的“先做人,再做学问”,其实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1938年4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
1961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
1965年华南工学院民用建筑研究生毕业
1994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自画像
第一张脸 导师
精彩言论
如果忽略了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再有个性、再怎么标榜“标志性”的建筑都只是花瓶。
作为导师,我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生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从事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水平建筑创作的综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摸索了一套方法。首先是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从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作出既符合工程科学原理又讲究艺术科学规律的优秀设计。我还强调研究生要有好的建筑创作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些哲学类书籍,争取在建筑思维和创作思想上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创新意识、逆向思维意识也是我不断强调的。
当然,学建筑设计,学会做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必须讲究以人为本,如果忽略了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再有个性、再怎么标榜“标志性”的建筑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花瓶。另外,我希望学生记住,建筑设计是一种团队工作,团队成员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大家都应该互相照顾、帮助和提高,与人为善永远是一种美德。
第二张脸 院长
精彩言论
通过教学、研究、设计三结合的模式,通过班子的努力,我们既出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作为院长,我觉得好的领导班子是非常重要的。院里的班子成员从不脱产,个个都是业务尖子,大家团结协作、很有默契,沟通起来相当顺畅,所以我们都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做设计、教学和研究。从总体上讲,我在管理上始终强调“创优”,把设计质量和优秀作品的创造作为第一任务来抓,这是设计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另外,我注重打造良好的创作氛围,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我很高兴地看到,通过教学、研究、设计三结合的模式,通过班子的努力,我们既出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第三张脸 院士
精彩言论
有人建议我少去竞标,说输给年轻人面子上挂不住,我很少有这样的顾虑。
1999年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有领导对我的成长模式进行了概括: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我觉得相当中肯。成为了院士,我感到很光荣,同时也觉得压力更大了。总结这几年的院士经历,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三员”: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作为院士,我必须努力工作,我要带学生搞研究,当好教练员;我也要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去竞标,当好运动员;同时我还会接受一些邀请去评审一些项目,当好裁判员。我很忙,但是我乐在其中。有人建议我少去竞标,说输给年轻人面子上挂不住,我很少有这样的顾虑,院士也是人,院士也必须在竞争中获得更大提高和更多肯定。
院士在广州
描绘岭南建筑新蓝图
何镜堂院士精力旺盛,对多年前设计创作时的细节仍然记忆犹新。虽然他的作品早已得到社会认可,他也被公认为“岭南新建筑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一如既往地谦虚,总不忘提醒记者“你也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
母校·南归
十年“文革”,耽误了十年宝贵时光。等到风平浪静,何镜堂已经步入40岁了。他当时在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虽然工作氛围不错,但因为工厂设计不是他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便一直在寻找着重拾民用建筑设计的机会。而就在此时,国家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归队的政策要求,在生机勃勃的广东,何镜堂的母校华南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很快向他发出了邀请。虽然母校的设计院刚成立不久,虽然那里没有像样的工作室,但是对事业的渴求、对故乡的眷恋,让何镜堂义无反顾地踏上南下的旅程。
1983年5月,何镜堂全家四口从北京回到母校华南工学院。回到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后几天,他的第一个机会来了:参加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竞赛。虽然还住在招待所里,虽然托运的行李还未运到,但是何镜堂和妻子李绮霞决定接受挑战。他们从环境构思入手,结合厅堂建筑使用功能,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共享空间的意念,以八角形为母体进行组合、切割和延伸,并通过工作模型推敲、比较,使形式与功能、空间、环境有机统一。经过20天的日夜奋战,夫妇俩终于完成了回广州后的第一个作品,并很快作为实施方案中选,打响回来后的第一炮。这一年何镜堂45岁,“四十不惑,我感到全身都是力量”。
南越王博物馆·杰作
1985年,莫伯治先生和何镜堂共同主持设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工程,参加设计的还有李绮霞高级建筑师和马威、胡伟坚两位硕士研究生。这是一座古博物馆,从一开始,他们就立足创新,力求设计一项既传扬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又体现时代和文化气质的现代建筑。首期陈列馆立面造型的设计直到外墙完工后仍未定下来,后来何镜堂在东莞家乡找到与古墓质感相呼应的红砂岩石材做外墙挂石,并请雕塑家潘鹤教授设计浮雕和门前石虎,才使工程按时完成。这项工程从总体规划到个体设计,从一期的陈列馆到二期的珍品馆,前后经历了六七年的时间。
这项工程被认为是具备现代岭南风格的建筑,后来得到了多项设计、创作奖。何镜堂认为,创作的成功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在设计、科研、教学方面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同一时期,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了岭南画派纪念馆、东方宾馆翠园宫改造及室内设计等多项工程。
市长大厦·新地标
1992年,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小平同志南巡,“东方风来满眼春”,全国再次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房地产也表现得相当活跃,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难度上都相当大,建筑创作又一次掀起了高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镜堂与研究生冼剑雄和夫人李绮霞高级建筑师等合作设计了大都会广场与中国市长大厦。
工程将用地分成两部分,一是48层的大都会广场,一是28层的中国市长大厦,通过三层商业裙房组成一个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建筑造型简洁,时代感强。特别的,入口前面运用了古典柱廓,形成马蹄形广场,该广场作为两座主体建筑的交点,既创造了优美的建筑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活动广场,同时又使整个建筑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意表达现代化大都会广场的文化内涵和气质。
旁人视角
夫人:他是“一脑二用”型人才
高级建筑师李绮霞陪着何镜堂院士风雨兼程35年,见证了他的成功。她介绍说,丈夫何镜堂在炒菜、做饭方面是颇有心得的,早几年客人拜访的时候,他都会亲自下厨;有空的时候,他还是会陪着自己去散散步、逛逛街。李绮霞认为丈夫心胸宽广、与人为善,善于用显微镜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是她最为钦佩的。李绮霞还特别“透露”:何镜堂脑子灵活,经常在她讲话时心不在焉,但问他时,他又能说得头头是道,原来他是个地道的“一脑二用”型人才,一边听着这边,一边思考着另外的问题!——真叫她哭笑不得!
同事:做人、做事都堪称模范
作为同事和副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韦宏认为,何院士在管理上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学术建设方面,他强调创优意识,要求在创新中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从而使设计方案屡有突破,这也是设计研究院中标率在全国同类单位中首屈一指的原因;人才方面,何院士非常重视梯队建设,目前初步形成的金字塔人才结构能够在实现高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管理方面,何院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把握大方向,鼓励下属放手去干;人事方面,何院士注重协调上下级的关系,力争让所有同事心情舒畅地工作。他关心下属,遇上同事生病住院,他再忙都会抽出时间探望;他没有架子,在生活、工作和学术探讨中,从不会吩咐人、命令人,而是商量着,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韦宏认为,何院士一直以“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劝勉大家,他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堪称模范。
学生: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吴中平表示,何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建筑设计的热情让人肃然起敬。何老师是60多岁的老人,担任各种职务,但他依然保持很高的创作热情,常常与学生讨论方案至深夜;何老师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鼓励年轻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2003级博士研究生马明华认为,何老师与人为善、凡事身体力行是让他最为感动的。作为建筑设计的大师级人物,何老师在生活中没有一点儿架子,在学术上也从不会强行灌输,他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意图,习惯于用实际效果来说服学生。
人生画卷
建筑是我一生的事业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院士!”当记者问及其成长经历时,67岁的何镜堂想了想,首先告诉记者的是这样一句话。
童年
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何成基到郊外写生,很快,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痴迷于画画;但是我那时候又想当工程师,总觉着这两者好像相隔太远。在哥哥和同学的启发下,我选择学习建筑,因为建筑师可算得上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两者的契合可让年少时的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有时候睡觉都梦见自己成了建筑家。
求学
1956年,我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5年后,我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成为母校第一批正式招考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南海大会堂的设计。后来结合毕业论文,我又对医学建筑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的设计。这是我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并建成的第一批作品。
工作
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但是不久就碰上“文化大革命”,我被迫离开学校,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在1973年才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和夫人利用工余时间,积极投身到有限的几项设计竞赛中。先是建筑绘画竞赛,后来是全国小型铁路客站和农村住宅设计竞赛,结果都获奖了,虽然只是二、三等奖,但却重燃我投身建筑创作的信心。
南归
1983年5月,我们举家南迁。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所在的华南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聘请佘畯南和莫伯治二位总建筑师为顾问教授,并安排我协助两位老先生培养硕士研究生。1992年起,我接任院长,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1994年,建设部授予我“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这对我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1997年11月,学校成立建筑学院,我被推举为首届院长。
1999年底,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纪之交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责任重大。对我来说,这是从事建筑创作的新起点,将激励我为建筑学未来的发展而更加勤奋工作。
作品链接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
2003年,何镜堂和倪阳等几位年轻建筑师设计了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这是他个人近年来比较满意的作品。在设计时,何镜堂充分考虑到水的运用,让建筑物凌驾于水上,既保持环境的清新,也契合了“智者乐水”的神韵。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设计时保留了校园内南北两座原生的山丘,作为校园的生态绿核,从而形成了校园的主体结构。建筑围绕绿核布置,使其生态结构尽可能不受人工环境的影响。
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
位于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靠山面海,总面积700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纪念性建筑群。
浙大基础部新校园东教学区
遵循“现代化、园林化、网络化、生态化”的设计原则,两组团分别位于主校道的东西两侧,共同围合起校园的教学空间。
记者观察
先做人,再做科学家
夜深人静,因为见到仰慕已久的科学家而激动澎湃起来的心海,正随着渐浓的凉意而平复下来。在科学家的映衬下,我辈凡夫俗子显得过于渺小;年少时期待成为科学家的迷梦在一枕黄粱间灰飞烟灭,于是蓦地发现:科学家竟是这样炼成的!
勤奋、坚韧真是不可少的。何镜堂1964年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因为一份英文资料只能借几天,他毅然决定把全文抄下来再进行研究。在没有复印机、扫描仪的年代,何镜堂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将厚达58页、图文并茂的英文资料抄了下来!何镜堂每次回忆这件事时,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似乎是一件很笨的事,但却考验了意志和毅力。如今,60多岁的何镜堂依然兢兢业业地进行勤勉创作,倘若白天忙于行政事务,那么到了夜里他一定会挑灯夜战:研究、创作,或者指导、讨论。
何镜堂注意每一个自我提升的细节,即便是功成名就之时,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据他的夫人李绮霞介绍,何镜堂把每一次外出评审作为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他会不失时机地拍照,根据不同的方案将草图勾画出来,进而分析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他还会把这些资料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大家一起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多年来,何镜堂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完成一次自我感觉尚可、在竞标中获奖的建筑设计,他都会把其间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来,让每一次实践抽象成为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创作。何镜堂贵为院士了,他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努力却一刻不曾停息。
何镜堂重视团队建设,他常讲的“先做人,再做学问”,其实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