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过度装扮的景观文化只能走向灭亡
admin
2008-11-05
来源:
网
自由奔腾的河流被大理石“包裹”成笔直的沟渠,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精致的池塘和喷泉,杂乱生长的灌木丛被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取而代之,乡土野草则被需要悉心照料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所有这些,近些年来都一直伴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
自由奔腾的河流被大理石“包裹”成笔直的沟渠,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精致的池塘和喷泉,杂乱生长的灌木丛被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取而代之,乡土野草则被需要悉心照料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所有这些,近些年来都一直伴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
面对此种景象,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可持续的吗?不会加速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吗?要知道,中国每年涌入城市的人口在1500万左右,而20年内全国约65%的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中。因此,我们有理由质疑:当今中国的这股“城市美化运动”大潮,难道不正表明,中国城市景观设计逐渐迷失了方向,转而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风格、形式以及华丽的异国情调?
就此,在日前举办的北京大学第六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作了一次关于“生存的艺术”的演讲,从古代田园乡土景观谈到当代弊端重重的景观设计,演讲内容精彩纷呈、发人深省。
古代田园乡土景观充满活力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最美、最有生命力的大地景观。比如治水的大禹,就很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如何测方位、如何选地址、如何在大地上定位并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等等。另外,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水利枢纽,根本没有大规模机械施工,也就丝毫没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却能巧妙地为成都平原提供人工水源,直到今天。
这些都是古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充满智慧与灵感的生存艺术,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开垦、利用大地根本就无需刻意为之,高处是果园、低处是稻田、洼地则是池塘,对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得很天然。植物的配置亦如此,水稻、芭蕉、橘树……近乎信手拈来,却美景天成。
由此,古人也创造了充满诗意的大地艺术,而且充满无限活力——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和自我生息繁衍功能。元阳梯田也许能算是其中的代表,今天我们几乎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景观。
不过,在当代,这种充满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气息的景观已经消逝得差不多了。建高速、筑大坝、修马路、架高桥,大地自然被弄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人们在一处处精致的小花园中,建楼台、修亭阁、挖池塘等,而这几成现代园林造景的通行方式与做法。
现代流行景观只能走向灭亡
小巧精致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古代的集中体现,也许就是裹脚仕女。从头上看,小脚仕女美则美矣,但生育能力很差、也不健康,注定只能是赏玩对象,一如过度莳养的牡丹。二者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实用功能,却受到上层、主流的推崇。
古代宫庭、士大夫阶层的这种趣味,直接导致了小巧精致的园林景观文化,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艺术基本源于此。作为一种化妆式、玩味型的景观文化,现代都市园林与古代田园乡土气息浓郁的景观不可同日而语。与后者相反,前者不具备生产性、无法通过自身进行生息繁衍,比如园里的桃树不结果、池塘里的金鱼也不能产卵。
现在,我们屡屡看见大量的园林工人在城市街道两旁劳作不止,给花木浇水、除草、施肥、打药。其实,这样做毫无意义。做出来的景观漂亮是漂亮,但是一种病态美、也不可持续——这种景观一旦无人照料、停止投入就必将死去,因为已被根本破坏的生态基础设施承担不起。
面对大小河流被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湿地规模急剧萎缩、土地被超负荷利用等现实,我们不去重建真实的乡土景观、田园风光,却转而寻求一种虚假、精致的景观文化,聊以自慰,不能不说是一种逃避!
其实,在人居环境极度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真正需要的不是粉饰太平、美化城市,而是去寻找一门生存的艺术。也就是说,如何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大收益、如何与自然的节律相和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使人在景观中体会到舒适和放松并找到精神归宿,总之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我们需要向古人学习充满智慧的生存的艺术。
装扮型景观设施是沉重包袱
在我们身边,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类人很特殊、很高贵,但却是扭曲的、死亡的城市贵族;另一类则是普通、谦逊的,但却是健康、多产的,并且依然生机勃勃。与之相对应,有两种不同的景观:一种是朴素、真实的,饱含了辛勤的劳动,繁荣至今;另一种则是宏伟的、壮丽的,如海市蜃楼一般,但却都已成为废墟,比如古罗马的城市、玛雅的城市,还有中国被焚毁的圆明园。
第一种属于下层文化,充满了乡土气息,它是隐形的,鲜见于历史教科书中,但正是他们才领悟到了生存的艺术,并创造了真正的景观和充满生机的真实世界。而另一方面,那种所谓的上层文化,来自于城市中,历史上声名显赫,他们根本不懂得生存的艺术,纵情于享乐与装饰的艺术,最终导致产生虚假的景观和虚假的最终要走向灭亡的世界。
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都沉缅于所谓高尚文明的浮华装饰、纪念碑式的建筑以及“人间天堂”般的花园造景之中。无可否认,这是继续建造腐朽,而不是为了生存。可惜,似乎少有人认识到此点。
其实,对城市进行精心打扮的行为,如当前城市建设中斥巨资来摆花、建规模超常的广场等,是最不生态的做法、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斥巨资建的花坛、修的广场等不能自我照料、自我生息繁衍。长期而言,城市会因精致装扮型的景观设施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回归到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1%,却只拥有世界上7%的耕地和水;全国600多座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而且被污染的城市河流比比皆是……有人说,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重归“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保护的艺术。无疑,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而不再沉迷于那些虚伪的精致。而面对这样的重任,景观设计必须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寻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古人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
这也是提倡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定义城市,重视乡土性,回归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围绕生态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而不是相反。
面向下层、从每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自我繁衍功能的景观、有生命力的城市。城市建设者、景观设计师也只有树立理性、科学、平民化的价值观念,才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关链接:
“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获得了今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的专业设计荣誉奖。该设计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持。
该设计一改人们对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以及美化的常规思维观念,而是在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植被以及人文痕迹等基础上,简单地引入一条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的玻璃钢材料作品——“红飘带”,以此来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从而创造出一种属于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
这是一个在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人力、最简单的元素、最经济的做法,来创造的一个真正节约、并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景观案例。
面对此种景象,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可持续的吗?不会加速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吗?要知道,中国每年涌入城市的人口在1500万左右,而20年内全国约65%的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中。因此,我们有理由质疑:当今中国的这股“城市美化运动”大潮,难道不正表明,中国城市景观设计逐渐迷失了方向,转而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风格、形式以及华丽的异国情调?
就此,在日前举办的北京大学第六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作了一次关于“生存的艺术”的演讲,从古代田园乡土景观谈到当代弊端重重的景观设计,演讲内容精彩纷呈、发人深省。
古代田园乡土景观充满活力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最美、最有生命力的大地景观。比如治水的大禹,就很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如何测方位、如何选地址、如何在大地上定位并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等等。另外,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水利枢纽,根本没有大规模机械施工,也就丝毫没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却能巧妙地为成都平原提供人工水源,直到今天。
这些都是古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充满智慧与灵感的生存艺术,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开垦、利用大地根本就无需刻意为之,高处是果园、低处是稻田、洼地则是池塘,对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得很天然。植物的配置亦如此,水稻、芭蕉、橘树……近乎信手拈来,却美景天成。
由此,古人也创造了充满诗意的大地艺术,而且充满无限活力——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和自我生息繁衍功能。元阳梯田也许能算是其中的代表,今天我们几乎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景观。
不过,在当代,这种充满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气息的景观已经消逝得差不多了。建高速、筑大坝、修马路、架高桥,大地自然被弄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人们在一处处精致的小花园中,建楼台、修亭阁、挖池塘等,而这几成现代园林造景的通行方式与做法。
现代流行景观只能走向灭亡
小巧精致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古代的集中体现,也许就是裹脚仕女。从头上看,小脚仕女美则美矣,但生育能力很差、也不健康,注定只能是赏玩对象,一如过度莳养的牡丹。二者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实用功能,却受到上层、主流的推崇。
古代宫庭、士大夫阶层的这种趣味,直接导致了小巧精致的园林景观文化,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艺术基本源于此。作为一种化妆式、玩味型的景观文化,现代都市园林与古代田园乡土气息浓郁的景观不可同日而语。与后者相反,前者不具备生产性、无法通过自身进行生息繁衍,比如园里的桃树不结果、池塘里的金鱼也不能产卵。
现在,我们屡屡看见大量的园林工人在城市街道两旁劳作不止,给花木浇水、除草、施肥、打药。其实,这样做毫无意义。做出来的景观漂亮是漂亮,但是一种病态美、也不可持续——这种景观一旦无人照料、停止投入就必将死去,因为已被根本破坏的生态基础设施承担不起。
面对大小河流被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湿地规模急剧萎缩、土地被超负荷利用等现实,我们不去重建真实的乡土景观、田园风光,却转而寻求一种虚假、精致的景观文化,聊以自慰,不能不说是一种逃避!
其实,在人居环境极度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真正需要的不是粉饰太平、美化城市,而是去寻找一门生存的艺术。也就是说,如何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大收益、如何与自然的节律相和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使人在景观中体会到舒适和放松并找到精神归宿,总之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我们需要向古人学习充满智慧的生存的艺术。
装扮型景观设施是沉重包袱
在我们身边,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类人很特殊、很高贵,但却是扭曲的、死亡的城市贵族;另一类则是普通、谦逊的,但却是健康、多产的,并且依然生机勃勃。与之相对应,有两种不同的景观:一种是朴素、真实的,饱含了辛勤的劳动,繁荣至今;另一种则是宏伟的、壮丽的,如海市蜃楼一般,但却都已成为废墟,比如古罗马的城市、玛雅的城市,还有中国被焚毁的圆明园。
第一种属于下层文化,充满了乡土气息,它是隐形的,鲜见于历史教科书中,但正是他们才领悟到了生存的艺术,并创造了真正的景观和充满生机的真实世界。而另一方面,那种所谓的上层文化,来自于城市中,历史上声名显赫,他们根本不懂得生存的艺术,纵情于享乐与装饰的艺术,最终导致产生虚假的景观和虚假的最终要走向灭亡的世界。
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都沉缅于所谓高尚文明的浮华装饰、纪念碑式的建筑以及“人间天堂”般的花园造景之中。无可否认,这是继续建造腐朽,而不是为了生存。可惜,似乎少有人认识到此点。
其实,对城市进行精心打扮的行为,如当前城市建设中斥巨资来摆花、建规模超常的广场等,是最不生态的做法、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斥巨资建的花坛、修的广场等不能自我照料、自我生息繁衍。长期而言,城市会因精致装扮型的景观设施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回归到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1%,却只拥有世界上7%的耕地和水;全国600多座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而且被污染的城市河流比比皆是……有人说,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重归“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保护的艺术。无疑,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而不再沉迷于那些虚伪的精致。而面对这样的重任,景观设计必须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寻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古人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
这也是提倡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定义城市,重视乡土性,回归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围绕生态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而不是相反。
面向下层、从每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自我繁衍功能的景观、有生命力的城市。城市建设者、景观设计师也只有树立理性、科学、平民化的价值观念,才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关链接:
“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获得了今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的专业设计荣誉奖。该设计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持。
该设计一改人们对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以及美化的常规思维观念,而是在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植被以及人文痕迹等基础上,简单地引入一条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的玻璃钢材料作品——“红飘带”,以此来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从而创造出一种属于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
这是一个在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人力、最简单的元素、最经济的做法,来创造的一个真正节约、并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景观案例。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