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郭宇宽:我不信政府真的在保护耕地

admin 2009-01-04 来源: 网
我非常佩服茅于轼老先生,这么大年纪了,却总是能以有一说一的直率,成为舆论的焦点。 茅老最近关于18亿亩红线的观点,在很多人看来是惊世骇俗甚至大逆不道的。我询问茅老受到什么压力,他回信:“不必着急。真理越辩越明。我们的研究有十分 的把握。”他在报告中非常自信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18亿亩的红线要不了三五年就要突破。
  我非常佩服茅于轼老先生,这么大年纪了,却总是能以有一说一的直率,成为舆论的焦点。 茅老最近关于18亿亩红线的观点,在很多人看来是惊世骇俗甚至大逆不道的。我询问茅老受到什么压力,他回信:“不必着急。真理越辩越明。我们的研究有十分 的把握。”他在报告中非常自信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18亿亩的红线要不了三五年就要突破。 

  很大程度上,茅老说话是有分量的,因为即使那些把他骂到狗血淋头的人,也说不出来这个“18亿亩”的红线是根据什么订出来的。为什么不是19亿亩,为什么不是17亿亩?茅老一句话恐怕说戳到了有些人心尖子上的“拍脑门儿出来的”。 

  “严防死守18亿亩红线”,听起来特别豪迈,显得倍儿有魄力,但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很值得推敲之处。18亿亩什么样的地?同样是土地,良田和劣田的差别可就大 了。我曾经在浙江丽水采访,当地政府强制征地,所征都是当地最好的良田,而农民得到补偿的置换土地,都在山上。反正在卫星上看起来,都差不多。如果有一些 在全国各地基层调查的经验,你会知道,在中国各地,所谓基本农田保护,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地产项目,占的都是良田,你问当地的干 部,那基本农田保护怎么办?他们会告诉你,我们耕地数量没有减少。你问他们,那占用的耕地,怎么算?明明你亲眼看见那些都是农民世代耕作的良田,他们会告诉你,按照文件那些都是撂荒地,而且还他们新开垦了耕地作为补充。当然这些新开垦的耕地也差不多都在山上。这种荒唐的事情也大概就会在中国发生,有的地方 在搞退耕还林,有些地方又在搞开垦荒地,总之都能拉动GDP。 

  而且我国还有占用耕地指标、跨省调配之说。所以照个这势头下去,只要我们坚持用政治挂帅的方式来看待18亿亩红线,我想即使到2050年也是保得住的,不过那时要在地图上找找我们中国的18亿亩耕地,如果不是在山顶上,恐怕就是在甘肃和西藏。 

  和茅老有些不一样的是,我对中国的耕地保护现状是相当的担忧的。但我所忧虑的并不是那些专家们所说的粮食安全。随着生产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稍微有些常识 的人就该知道,尽管没有什么耕地,但从来没有北京和上海的市长会担心自己的粮食安全。今天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只要有人生活,总能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比 较优势,不见得一定要种粮食的人才有粮食吃。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因为耕地面积不足而导致了大面积饥荒。只有两种原因才会导致大面积饥 荒,一是,战乱,就像非洲;二是专制的极权主义统治,就像北朝鲜。如果我们仅从人均耕地面积的角度,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非洲比亚洲更容易发生饥荒,北朝 鲜整天都是自然灾害,而南朝鲜这么高的人口密度却从来不担心老百姓会吃不饱肚子。 

  我对耕地保护的忧虑,更多的是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角度。耕地在我看来不仅有生产粮食的意义,更有环境意义,保护这种绿色的生产方式就好像保护热带雨林一样,它的价值是不能简单用GDP来衡量的。现在中国一 些大中城市积极发展城市化当然是应该的。但实在不可思议的是,你到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地区的县甚至乡看看,那里也热衷于搞大广场,修宽阔的马路,再搞几个像狗屎一样难看的巨大雕像,好像这样才够气派。这最让人看了痛心,一点儿品位都没有!俞孔坚先生曾将中国近年大量政府动辄当做政绩修建的宽马路、大广场称作 “景观垃圾”。 

  搞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多留一些农田不好么?我记得在日本采访的时候,看到一个离东京不远的小城市,有的市民居然在市中 心还留有水稻田。我问当地人,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怎么还有人种田呢?他们告诉我,土地的主人不愿意卖,对土地有感情,种着好玩,当消遣,而且这还可以绿 化环境,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这种土地要是在中国早被强制征收了。 

  我相信很多人,有像我一样对土地的感情,看见绿色的东西生长,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和快乐,记得从书上看到一句印第安人的格言,非常打动我:“人如果远离了土地,心灵就会变得坚硬,进而不懂得尊重自然和有生命的东西。 ” 在江苏、浙江、湖南、广西,很多地方,当我走到乡间,都有一种心旷神颐的感觉,而如果我一段长时间呆在北京、上海这样接触不到土地的地方,都会感到一种莫 名的内心焦虑。特别是南方的很多水田、梯田,很多都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耕作历史,简直是文化遗产。把它毁掉,铺上水泥是很容易,但以后后悔了怎么办呢?就 像我们当年为了城市建设,拆掉老城墙,拆掉四合院一样。如果我们的城市发展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学习,更懂得高效的、有品位的利用土地该多好啊。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耕地呢?我以为决不是靠所谓“18亿亩红线”的口号,和以此为借口的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只有大脑没有逻辑思维概念的人,才会相信目 前中国政府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和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为了保护耕地。恰恰是这样的制度,当前造成了城乡二元的土地市场的巨大利差,并刺激了地方政府的 征地冲动。 

  一亩地在农民手里不值钱,因为他们无权交易,但一到政府手里,转手就是50万、100万,各级地方政府怎么能不挖空心思打 土地的主意呢?有人会问,难道难道中国农民都是傻子么?他们不知道自己手里土地的价值么?中国农民当然不是傻子,但他们没有选择,他们一亩地能得到一两万 块钱的补偿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不同意的话就有警察,武警,甚至黑社会来对付他们。为什么不能用税收的杠杆来调节超额利润,而让这些农民自己做出选择,为什 么不能让他们拥有对自己的土地讨价还价的权力,而必须要由垄断政府来替他们来做出决定。但这个中国特色的荒诞体制,得以维持的理由居然是为了“保护耕地 ”。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一方面高喊土地匮乏,另一方面却大面积浪费土地,利用效率极低。笔者在国内各地见到,政府出面廉价剥夺农 民的土地,以几十倍的暴利转手卖给开发商,在原本的良田上建起占地极不经济的一层建筑,甚至高尔夫球场。在南京江宁开发区,笔者亲眼见到大量农田,农民被 强制性赶走后,荒芜多年,被插上一个个牌子,上书“某某开发项目”。修出八车道的宽阔大道,车流量却很少。据说是当地政府有长远眼光,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只好在宽阔的绿化带里种菜。这样的情况在全中国各地随处可见,可谓取之尽淄株,而用之如泥沙。 

  更可悲的现象是,我们老家那里有很多农 民都在抢着“种房子”,全国各地到处也都能看到,家家建的房子都远远超出实际需要。但你仔细看那些房子,简直都是建筑垃圾,除了面积大,没有任何舒适可 言,建筑质量之粗糙像仓库,而且有的干脆只用一层砖。像火柴盒子一样。他们为什么不把房子盖得更舒适一些,更长久一些呢?其实根本用不着盖这么大而不实用 的房子。有人说是农民爱慕虚荣,其实中国农民理性得很,他们之所以盖这样的房子,是给政府逼的。因为我们的土地制度,不承认他们的土地权益,只按照砖瓦 钱,一平米几百块,量面积给予房屋建筑的补偿。所以这些生活在征地的恐慌中的农民不得不盖尽可能大的房子。只有这种办法才能多得一些补偿。 

  今天我想茅老能够以他的勇气挑起这个沉重的话题对于我们社会来说是可贵的。尽管有些方面我也不见得完全赞同茅老,但我想他的追问体现了一种探索真知的精神。在报道中,我看到茅老又没有骂脏话,实在不能理解那位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 为什么要“拂袖而去”?如果不是理屈词穷,为什么不能借此机会讲讲自己的道理? 

  实在在我们身边很多经过多年的宣传似乎已经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值得审视的。无论是任何价值取向的差异,如果怀着讲道理的态度,就至少要有一个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如果我们真的热爱耕地,就应该关心有什么样的政策配套,才能真正起到保护耕地的效果。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真的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保护耕地,为什么还要坚持政府对土地独家的垄断征收,这样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会有什么公信力可言么?为什么不把对于土地讨价还价的权力还给农民,这样可以调动更多的人的积极性一起来保护耕地,谁都知道,土地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品,开发商会囤地,政府也会囤地,难道 农民就不会囤地么? 为了鼓励农民耕种,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放开农产品的价格,日本大米可以卖几十块钱一斤,还出口到中国来,中国这么多劳动力,为什么不可以鼓励农产品开发高端 市场?如果面临自然灾害和国际市场波动,我们为什么不给农民们提供更多保险和期货交易在内的金融服务,或者像法国和韩国那样给农民更多的补贴? 

  看到网上那些言论,倒是让我很担心,我真期望中国老百姓被一个口号而忽悠的年代早些过去,大家有更强的鉴别能力,懂得从逻辑推理出发分析问题。小心那些穷凶极恶地从农民手里征地的人正是一转脸大谈“18亿亩红线”的人,或者他们有不同的面具却穿着同一条裤子。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