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安建国:第八届高校教育论坛嘉宾发言

admin 2012-11-14 来源: 网
刚才看到了几位同学的汇报,觉得水平还是很高的,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利用简短的时间讨论一下我看到的问题。从第一轮到第二轮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我不知道各位同学所介绍的设计场地是什么样,导致我对设计的合理性很难判定,不知道你的设计是否能解决场地所呈现的问题。


  安建国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与法国尼姆美术学院兼职教师、法国DPLG注册设计师]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地在这儿与大家共同交流。刚才看到了几位同学的汇报,觉得水平还是很高的,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利用简短的时间讨论一下我看到的问题。从第一轮到第二轮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我不知道各位同学所介绍的设计场地是什么样,导致我对设计的合理性很难判定,不知道你的设计是否能解决场地所呈现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很多同学都喜欢总结“概念”,一个与土地无关的“空降”下来的抒情概念,然后会去论证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在论述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概念与场地越来越远。第二个原因是:模式化的分析,大家按照设计手册上的案例盲目的进行各种分析,如:道路分析、水文分析、城市形态分析、建筑形式分析、人居环境和植物分析等。我很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要分析这些呀?当你冷静下来思考时发现:你的设计和前期分析脱节了,在设计中找不到你前期分析的理由,你的这些分析并没有打动人。

  那么,如何去打动人?用你在场地的感受带动场地的使用者理解场地,理解你的设计。这种感受是你在场地上的一种冲动。比如在设计之前的现场考察中,我们会有一些非常直觉的感受,比如“我很闹心。”但是这是你最初的一个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去理解场地的钥匙。你为什么闹心啊,原因在哪儿?场地的建筑可能遮挡了我们的视野,破坏了整个景观,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种压抑感,后面还有汽车的噪音,旁边还有一些乱穿行的人。那么是这种最初的感觉引领了你对场地进行非常准确的设计调研。而调研秩序是被场地感知所引领的。设计不是按照一个模式化的东西制作文本,它需要设计师更多的投入,去理解它,洞察它。你可以在几天之内编辑上百页的调研汇报文本去吓唬甲方,但是你欺骗不了你自己!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设计师现在所处的身份要后退,刚才有一组同学讲到“我希望,我希望,我希望……”,为什么是你希望呢?你有没有看到使用者怎么理解这片场地的?你有没有看到他们是怎么样生活在这片场地的?在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场地进行调研,这种调研是专业的、个性化的。要完成设计,必须将这种个性化的调研与使用者的共性调研进行比较和论证,看 师与使用者的共性和差异在哪儿。因此,研究场地需要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双重支持。使用者的提示有时也不完全正确,这种信息反馈是要过滤的,使用者拍了这个烂掉的雕塑,不见得人们就喜欢雕塑,这个没有因果关系。不要按照模式化的方法僵化的做设计,尝试着在场地中体会一下你感觉到的细微变化!

  我9月份出版了一本书《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在这本书里面我重新定义了“景观设计”概念:景观设计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管理为特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构建的是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谢谢大家!

  下半场嘉宾互动环节

  学生:如果不按模式化来做,那么我们的设计应该如何做?

  安建国:这个是我在求学的时候做的一个设计,一条二十公里长的河道改造。我对场地进行了七次考察,每一次除了画速写之外我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文字记录,从这些文字记录中可以清晰的发现创意的来源。
  
  第一次考察中我这样记录到:天空晴朗,我细心观察着河岸小径的形成原因,有时很窄,有时很宽,有时贴近河岸,有时穿越树林,我沿着这些足迹漫步。体会着河岸的空间特征,感知着周围事物的变化……
  
  第二次考察中我这样记录到:多云,我光着脚行走,路过一片树林,树林的枝干自然的形成了风景画框。树林之后是一片灌木丛,所有的同学都可以藏在里面不被发现……
  
  第三次考察: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我悠闲的在河岸漫步,我的视线在自由地滑动,清澈的河水与蓝天互相映衬,不知不觉地已经走出了3公里,我很想坐下来休息一下,我选了一块邻水较近并在树阴里的大石头坐下,微风轻拂着衣衫,广阔的田野令人心旷神怡。小憩之后继续前行,我经过一个沙石厂,远远的我就听到沙石厂传来的噪音,于是我加快脚步想尽快的经过这片噪音区,在这一区段我几乎对风景没有什么印象。我又走了5公里感觉很累,很想躺下来,于是我选择了一片河边开阔的草坪躺下来,蓝蓝的天空,潺潺的水声让人陶醉,当我扭头向水面张望的时候,我发现了非常奇妙的景观,蒲公英在蔚蓝的河水衬托下翩翩起舞,那么宁静沉着,这种朴素的美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灵……
  
  第四次考察:今天下着小雨,我经过那片曾经让我激动的草坪,可是这一次我却不能躺下了,我只能站着看雨点在水中的涟漪,风、雨拍打着身体裸露的部分,并进入肢体而获得瞬间即逝的感知……
  
  第五次考察:今天有风,我尝试着找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欣赏风景……
  
  第六次考察:今天又是一个难得的晴天,我又开始漫步这条已经很熟悉的河岸了,但是每一次漫步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感觉受到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我记录了经常歇脚的地方,分析了选择该地点的原因……
  
  第七次考察:今天是个周末,晴空万里,河边散步的人很多,我喜欢歇脚的地方都被占用了,我很高兴,因为这使我验证了河岸休息空间的分布区域,我把人们在河岸停留点的密度做了一个图表……
  
  这些高密度停留地点中包括第三次考察中我所青睐的草坪,在100多张速写和十几页的记录与点评中我选择了那块草坪来展开我的设计,我重新分析为什么我会注意到蒲公英随风飘动?那是因为在我躺下时,我的视平线由水平转向垂直,这种变化使我改变对事物的观察习惯。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站立观察风景时(此时的视平线是水平的),我们对风景的欣赏习惯首先是中景,然后是近景,最后是远景。但当我们躺下时(此时的视平线是垂直的),我们对风景的观察次序是近景、中景和远景。正是因为视平线的变化使欣赏景物的次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改变肢体方向时我会很自然地改变对景观的观察方式,谈到这儿,我想大家应该较清晰的理解我们研究肢体感知对景观设计的意义了。
  
  所谓“感知”就是要人们在实际的空间中感觉和领会。感官的分类、感官的平衡、关注的方式和感官信息的包容性构建了感官文化。这不能用任何模式来套用,因为每一个空间和环境都有它的特殊性和时间性。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每一位设计师对同一个场地总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在该书中讲述景观类型和设计分类的原因。
  
  向其他人传达捕捉到的信息是设计师对景观的诠释过程。我很想与其他游客分享我所发现的美,但我总不能立一块牌子说:“躺下,你将看到蒲公英飘动。”我这样做完全摧毁了发现景观的乐趣,而且也没有任何诗意。经过对人体动作的反复分析,我设计了一个30厘米高的玻璃钢制雕塑,在雕塑上有两个坑。较大的坑左侧高,右侧低约50厘米宽,较小的坑20厘米宽。当人们围着它转并积极的思索时,人们已经参与了这件作品的创造,对于其他观众来说,围着作品看、触摸的人们已经成了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这件作品还提供了人与空间沟通的可能,你会饶有兴趣的看着人们是如何发现这两个坑的用途的,首先人们会前后左右的看它,并想知道这方台上的两个坑的用途是什么。经过视觉理解后人们会尝试着用肢体来理解,于是人们尝试着坐在里面,当屁股放进左高右低的坑中时身体自然倾斜,身体失去重心后会用右臂支撑,这时人们会发现右边的坑是为了放右肘的。当人们的身体完全与作品吻合时,这时人们所看到的正是我要表现的风景即:那广阔的田野和河水衬托下的不断变化的大地。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