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一到暴雨就“看海” 总理要求筑牢“城市的良心”
admin
2015-07-31
来源:
网
往往一场暴雨,就会引发中国各个城市的人们戏称的“看海”现象。7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李克强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李克强在会上称,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李克强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2014年5月,李克强在内蒙古赤峰考察一家污水处理厂的在建项目工地时就曾表示,我们的许多城市表面光鲜亮丽,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 李克强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今年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淹成泽国,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无一幸免。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城市看海”屡见不鲜。更早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这里边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
7月27日夜间,短时强降雨结束后,北京城区共出现8处20厘米以上的积水。2010年,广州发生“5.7”特大暴雨,当时一周降雨量冲破百年纪录,广州全城“水漫金山”,中心城区118处地段出现内涝水浸,其中44处严重水浸。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针对城市内涝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3月发出通知,要求在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但实际上,这种排涝工程满足不了城市化进程中对内涝治理规模的需求。
据中国新闻网7月26日报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专业研究分院副院长孔彦鸿称,内涝问题和当前城市建设太快、大量硬化面积增加等有直接关系。
《工人日报》7月28日也援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的话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硬化面积飞速扩大,一方面导致了切割严重影响排涝;另一方面硬马路的径流系数高,排水能力差。”
严登华认为,对于城市来说,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不是说简单地将水排走,而是要能够将水储存起来,尤其是对于很多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说,让这些水能够在干旱时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城市洪涝问题越来越突出,“海绵城市”正走入中国城市治涝的视野。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一系列城市设施的建设与合理规划,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收、过滤,并收集储存起来,进行合理利用,比如城市绿化、冲洗街道、消防储水等等。
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包括厦门、济南、武汉等16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本次常务会议讨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被总理视为“推动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通路”。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李克强指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李克强在会上称,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李克强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2014年5月,李克强在内蒙古赤峰考察一家污水处理厂的在建项目工地时就曾表示,我们的许多城市表面光鲜亮丽,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 李克强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今年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淹成泽国,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无一幸免。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城市看海”屡见不鲜。更早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这里边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
7月27日夜间,短时强降雨结束后,北京城区共出现8处20厘米以上的积水。2010年,广州发生“5.7”特大暴雨,当时一周降雨量冲破百年纪录,广州全城“水漫金山”,中心城区118处地段出现内涝水浸,其中44处严重水浸。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针对城市内涝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3月发出通知,要求在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但实际上,这种排涝工程满足不了城市化进程中对内涝治理规模的需求。
据中国新闻网7月26日报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专业研究分院副院长孔彦鸿称,内涝问题和当前城市建设太快、大量硬化面积增加等有直接关系。
《工人日报》7月28日也援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的话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硬化面积飞速扩大,一方面导致了切割严重影响排涝;另一方面硬马路的径流系数高,排水能力差。”
严登华认为,对于城市来说,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不是说简单地将水排走,而是要能够将水储存起来,尤其是对于很多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说,让这些水能够在干旱时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城市洪涝问题越来越突出,“海绵城市”正走入中国城市治涝的视野。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一系列城市设施的建设与合理规划,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收、过滤,并收集储存起来,进行合理利用,比如城市绿化、冲洗街道、消防储水等等。
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包括厦门、济南、武汉等16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本次常务会议讨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被总理视为“推动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通路”。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李克强指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