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Elena Pacenti:如果不真正地让学生去做设计的话,你没法教好设计

admin 2015-11-24 来源: 网
中国越来越看重设计了。大到公司,愿意通过钻研产品研发,或聘请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师来提升自己,小到我们自己,渐渐认识到好生活离不开好设计,因此也比过去更多地关心设计得好的产品。
  中国越来越看重设计了。大到公司,愿意通过钻研产品研发,或聘请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师来提升自己,小到我们自己,渐渐认识到好生活离不开好设计,因此也比过去更多地关心设计得好的产品。

  教育体系一定是认识到了这个热潮,才会让各种相干和不相干、有能力和没能力的大学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设计教育本质上是在做什么,怎样培养年轻设计师才合理,都是很模糊的概念。

  设计师兼学者Elena Pacenti,她的主要领域是服务与产品设计。Elena Pacenti曾长期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学院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任教,2011年,她创立了学院的服务和体验设计研究生专业。现在她的身份则是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美国圣地亚哥分院*的总监。

  我们与这位教育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聊了聊,或许你能借此对设计教育和当下设计行业有新的看法。

  Elena Pacenti 本人

  设计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让你在过程中学习设计

  设计说到底是在解决问题

  Elena Pacenti认为,,而设计教育就是为未来的不同问题做好准备。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得设想一些过去不存在的情境、事物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室内设计师要面对一个充满复杂内容和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产品设计师,客户来自林林总总各种不同行业(他们可能是数字媒体、家具公司、生活方式公司);而时尚设计师,他们现在对什么是美、怎样创造美的看法可能跟十年前就不太一样。我们面临的事情、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工具都在变化,但谁也没法言之凿凿地预言未来到底会怎样。

  只有静止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不单要学习技巧,绘图,建模,更要面向实际发生的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通过设计这个过程学习设计。大家对行业的认识,正是通过这些项目逐渐建立起来的。

  “如果不真正地让学生去做设计的话,你没法教好设计。”Elena说。

  她认为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实际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中的问题,他们才可能找出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

  所以,设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问题情境”,模拟出一些学生在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把它融入到设计项目中,让他们去实践。而且这个情景最好比较难,“让学生第一反应是,噢,她让我去设计一个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

  Elena曾给自己的学生布置了一个设计协同办公空间的项目。这是一种新型、但时下也渐渐流行起来的办公空间形式。

  做这个项目,首先要理解问题本质——协同办公是什么。大家需要一起搜集在旧金山、纽约、德国、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的相关案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样协同办公的。之后,为了针对性地设计办公室里的家具、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学生们得去了解关于这个办公空间的一切,比如业主是谁,是哪种类型的公司,公司的文化是怎样的,种种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客户的角度去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实用的,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会产生什么感觉。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地想到用户的体验了。

  广告公司李奥贝纳香港办公室

  Linkedin 多伦多办事处

  还有一次是设计大学校园的储物空间。本来这不是个特别急迫的问题,至少并不是很多人觉得有改造的必要。但当设计系的学生们到各个校园的宿舍去实地考察后,他们发现很多宿舍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存放学生的用品,到处都是插座、插头,很乱,什么都混在一起,实际上是很需要重新规划储物空间的。

  考察发现,美国大学校园的宿舍还是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去观察,思考人们需要什么。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多数情况下是设计师来考虑的。”

  形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做好设计。

  办好设计专业,这三件事很重要

  1、培训老师,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毕竟老师在教育中处于很核心的位置。

  设计系学生或许不需要成为研究者,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但老师不一样。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很关键的就是做研究,对问题的研究,对环境的考察和研究。前面提到的设计协作办公空间和去宿舍实地考察,在学生之前,老师们自己就得清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而且必须了解得事无巨细。

  2、老师和学生们都要能理解多元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出现种种不同的文化,这已经是当下的现实。而设计系学生如果想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理解和感知其他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从中得到更多灵感。

  Elena本来在米兰教书,现在来到美国的圣地亚哥。她的教师团队里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日本人、德国、意大利、挪威人、美国人、泰国人。刚来到这里看到团队如此国际化时,她感到很惊讶。

  “但我带来了意大利式的设计方法,其他人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特质和思考方式。我们就能从文化多样性去切入设计,这非常重要。”Elena说。

  具体到课程设置,很多学校已经在做这件事,就是开设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比如两年在本国,两年在别国),让未来的设计师看到不同的世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设计的看法和他们的需求。

  3、学校还要与行业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方面是把业内人士带到课堂中。Elena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个真实的社会背景,模拟实际工作、实际项目的复杂与困难程度,这样能让他们更快地理解真正的行业是怎样运转的。

  “这很有趣不是吗,来到课堂上的嘉宾就是你未来的客户、那些为你买单的人。你也早已经跟专业人士、业内人士建立起联系了。聪明的学生很快就确立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从课堂走到行业里,去到那个公司实地,和公司的产品设计师一起聊天、一起工作,观察、理解他们平时都在做些什么。

  以产品设计课为例。多莫斯圣地亚哥分院所处的加利福尼亚主要有两种公司,科技公司和生活方式公司(卖生活方式产品,如有个性的糖果,冲浪、滑冰产品)。两者看似分属完全不同的门类,但其实也有一些相关性。尤其是加州有很多初创的科技公司,他们得有创意(“很酷”)才能出挑。如果是为这些公司做设计,那么他们交出的产品就需要体现出个性和更加独特的理念。

  Elena和自己的学生曾经帮一个做扬声器的公司设计,给学生设定的问题是“声音的未来”,要求他们设计未来一代的扬声器。其中一个学生设计了一个能将视觉和声音结合在一起的扬声器。还有一个学生设计的扬声器能把声音定向传到具体某个方位。比如说,骑手可以在骑车的时候穿上它,扬声器把声音传到他耳朵里,让他边听边骑车,不会被街上的其他声音干扰。

  有定位传音效果的扬声器

  在为一个初创的冲浪公司设计家具时,他们很明确这个公司是有特定的用户群的,目标顾客就是年轻人、有不少对冲浪感兴趣。于是他们设计出的小桌子形状就比较特别,两头微微翘起,看着很轻盈,就像冲浪板一样。

  造型像冲浪板的桌子

  设计行业依然爱美,此外还有两个新趋势你很难忽视

  “我总是相信‘美则胜(Beauty wins)’这个说法的。”她举了苹果公司的例子。苹果公司现在之所以这么强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而且他们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产品设计美学。

  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除了永恒的美,值得关注的两个新议题可能是

  现在在科技、互联网、传播、交通等行业都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它们改变了人和人互相之间连接、沟通的方式。

  有些商业模式提出了新型的信任机制。Uber和Airbnb就是很好的例子。在Uber和 Airbnb刚出现时,用户可能还是非常怀疑——坐进一个陌生人的车里,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个职业司机,住在陌生人的家而非酒店里,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但是,因为可以看到其他人对他的评分和其他人的经历,也可以自己去评价那些不友好的司机、不靠谱的房主,越来越多人还是选择相信,愿意去试一试。

  这些新的机制证明了人和人的信任是自我规范的,无论是提供服务的一方,还是我们接受服务的一方,都能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

  西班牙一个在树上的 Airbnb 房子

  德国柏林的一家 Airbnb,看起来有些老旧,其实还挺精致

  而且现在“共享型经济”的观点也变得流行起来,用Elena的话说,人们可能更多地谈“分享”,而不是消费。

  美国的城市几乎可以说是在汽车上运转的,人人都开车,但当拼车服务Car-to-go 变火之后,人们发现自己有了新的替代私家车的交通方式。Elena曾经长居的米兰也是如此,米兰现在还有了更多样化的拼车服务,比如分享自行车。“米兰根本没有自行车道,这点听起来挺疯狂的,但现在人们更多地骑车了。”她说道。

  我们需要去考虑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问题

  第二个重要的新议题可能是,。

  通俗点说就是,在见识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之后,设计师要去思考,作为一个本地人,我们能够为本国提供些什么;怎么通过设计,来为产品、空间、用户体验等找到和体现我们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质)。

  当然,在本土传统非常强势的地方,人们在实际中可能会坚守自己比较陈旧的传统。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既有本土意识,又把国际上的设计理念、观点和方法结合到设计中去呢?

  对此

  学习“国际化”只是第一步。走访世界各地去学习才能知道很多东西是怎么运作的、国际上标准的操作是怎样的。

  然后,回国之后,通过这种国际的思考方式去发现本地需求(它们可能没有被表达出来,但是确实又存在),从本地的事物中汲取灵感,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把国际的思考方式和新创造,实践在本土问题中。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为北京胡同设计的胡同泡泡 32 号

  今年Elena 到同济大学参加设计学术会议时曾经遇到一个韩裔美国设计师,后者现在在新加坡教时尚设计(也就是说她是一个亲见、亲历过不同文化的人)。她让自己的学生们试着为亚洲时尚产业找到某种文化特点,而不是什么都跟着欧洲走,比如像他们一样严格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表运转。因为新加坡是没有四季的,冬天到夏天的衣服都差不多,跟米兰相比,大家根本用不上那些美丽的冬装。

  “如果原来这些服装设计没法刺激女孩们多买一些新衣服的话,我们就应该设计一些能够推动她们消费的东西呀。这真是太棒了。”这个设计师没有拿出新的“设计”,但提出的想法令人印象深刻。

  对中国设计师的建议?要有更广的视野,以及,像意大利人一样重视美、重视设计

  Elena Pacenti认为,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应该更多地思考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不仅仅是被某些具体的物品、产品吸引,而是去想我们该怎样移动、怎样社交、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比如说把设计用在一些战略性的大问题上。中国交通问题这么严重,有很多的私家车,地铁和公共交通很拥挤,那我们能否创造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不单单是“工具”,或许是一种“交通方式”。目前,Google 和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在研发或设计出了一些无人驾驶的汽车,但还没有适合这些车辆行驶的道路。这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领域,而且它跟城市规划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汽车公司在研发自己的新一代产品。
  Google 无人车

  Elena是意大利人,她从意大利设计师的角度给了中国设计师一些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始终对对细节与美保持热情。意大利文化是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很看重美与生活品质。在他们的认知里,日用品、食物、服装的质量,打造出美的产品的手工艺,对细节的热爱,这些都是“美”和“幸福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二个建议更适用于公司。“意大利制造”之所以成功,无外乎是几个因素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有远见的公司老板和设计师,做出最精湛工艺的能力,以及高素质的技术人员。

  “设计可以说是公司战略意义上的资产,可以改变公司的命运和商业的运转。”Elena Pacenti总结道。

  图片来源:Bean Buro,Office Snapshots,google,MAD,buzzfeed,New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Design,Laureate

  部分图片由 Elena Pacenti 提供。

  *注:多莫斯圣地亚哥分院也隶属于美国新建筑与设计学院(New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Design)。Elena Pacenti 是新建筑与设计学院分管设计的总监,同时也是多莫斯圣地亚哥分院的分院总监。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