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人居环境住区新标准
admin
2004-07-19
来源:
网
什么是住区层面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如何对其加以衡量和评估?——这既是目前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也是大力推进我国人居环境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近期
什么是住区层面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如何对其加以衡量和评估?——这既是目前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也是大力推进我国人居环境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近期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的启动更加引人关注。该科研项目汇聚了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人居领域资深专家、规划设计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将通过近两年的专项研究和数据论证,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把人居环境研究从一般理论概念层面,推向科学评价的层面,从而建立中国人居环境住区评估新标准。
[B]以城镇规模住区为方向[/B]
当前,我国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究居住生活品质、提高建设质量水平的新的人居环境时代。大规模房地产成片开发正在城市核心区、近郊区和广大的新村镇中形成态势。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几年的发展,规模住区(区域人居)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为顺应潮流并积极引导规模住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优良人居环境和新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最终人人享有美好家园,课题拟将规模住区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其智认为,城镇规模住区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单元,以其为方向来进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顾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也认为人居环境问题为大众所关注,相关的研究和开展的工作也很多,将规模住区中的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研究的重点,并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将使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开彦认为,城镇规模住区的研究紧密结合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房地产开发商的实践,推动我国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他说:“城镇规模住区开发的出现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阶段。但大规模房地产项目开发,操作起来难度大、风险高。本次科研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通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建设技术目标、行动策略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为房地产开发商把握好城镇规模住区(大盘地产)提供行之有效的‘操盘’策略和技术保障。”
[B]以“推进工程”为依托[/B]
人口增加、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所造成的后果,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正确途径。2003年11月1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会上首次推出“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并陆续编制了一系列技术文件。《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正是在这些技术文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申报。同时,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为依托,此次课题研究还将加大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是一个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全国性工程。推出以来,得到了各地房地产开发商的积极响应。“推进工程”将在全国吸纳部分具有人居环境建设基础并具有类型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一方面通过试点收集和积累原始评估数据,一方面可以对评估标准进行试运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加以论证、充实和修改,最终使《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成为一个既有研究理论,又有标准,还有案例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性、技术性文件。
[B]以快速城镇化中的人居环境为重点[/B]
人居环境,从定义上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学和建筑学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迅猛趋势以及对于我国城市的深远影响,项目研究将重点放在“十六大”提出的“城乡协调发展,走城镇化的道路”的方针上,从城市郊区化、城市核心区功能更新与改造、小村镇城镇化三大领域展开。
开彦认为,以快速城镇化中的人居环境为研究重点,就是把新区建设和旧城功能更新改造过程作为重塑城市形象的高度和标准:在未来几年内,研究和开发代表城市形象的新区建设;通过对旧城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优化城市区域功能,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实现区域土地增值。通过核心地产和主流地产的开发,拉动所在城市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准,通过城市人居文化再造计划,使城市开发不仅仅停留在对小区居住的简单要求上,而是要追求打造更人文化的社区,为社区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住宅社区的文化品质。要提倡摒弃片面的奢华,非理性的盲从和不切实际的“形式”,切切实实地使住宅回归舒适、休闲、安全和文明;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和谐和健康。
[B]以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借鉴[/B]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经理陶滔认为,目前,老百姓因为居住环境打官司的事例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的人居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人居环境委员会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有义务提供理论依据和一些数据支持。现在,很多部门和机构都在围绕人居环境分头做研究,人居委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努力将这些资源整合。
商务部对外建设办公室处长虞河岳认为,近年来国外人居环境建设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吸收和借鉴:“在瑞典,盖一幢房子,方案报上去以后,要一年半才能批下来。管理部门要对很多方面进行考察,认真考虑房子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居住区里面,树木与建筑的距离、河流与建筑的距离都有量化的要求。所以说,国外规模社区的居住环境已经深入细致到了个人。”他认为,现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创造和规划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人类自有居住形态以来,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还是应该具有亲切的社交距离,安静的居住环境,融洽的邻里关系这些特点。因此,借鉴国外人居建设先进经验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指导作用。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的制定最重要的是强调人性化,同时按照不同的经济水平和不同的城市来衡量,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
20世纪50年代,希腊学者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Ekistics)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从而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上世纪90年代初吴良镛院士在我国努力倡导人居学的开展,并建立了人居环境学的学术框架。他提出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考察人类居住区,寻求发展和发展规律,努力创造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
今天,人居环境面临着从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我们相信,随着《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的启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必将呈现出一片新天地,我国的人居环境事业建设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链接:
《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五大目标研究课题:
(1) 研究并倡导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要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城市;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的污染的城市。
(2) 研究并发展城市形态:主导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快速道相连的网状化、棋盘化布局区域新城发展格局,它依附于主体城市发展自立经济;倡导街坊式的住区布局,提高现代住区规划建设适应新城发展必需的应对能力。
(3) 研究并倡导在住宅开发过程中,将公益设施与环境绿化同步配套到位,并注重对历史文脉的构建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
(4)研究并倡导技术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房地产开发的实质性进步,解决开发、经营、策划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改革技术支援体系,提高规划设计服务质量,供给优良部品、材料,加强施工组织与质量管理。
(5)研究并倡导通过市场化模式,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城市地产模式,新的城镇化模式,新的城市运营模式,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和道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