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环境伦理 现代风水与景观建筑学教育

admin 2009-07-15 来源: 网
风水拥有多个称谓:阴阳,刑法,堪舆,青鸟术,青乌术,青囊术,地理,卜宅,相宅,图宅 ……直至近现代,对于风水一词也存在着多种解释和定义:《辞海》对于风水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辞源》的定义是: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

风水观念

  风水拥有多个称谓:阴阳,刑法,堪舆,青鸟术,青乌术,青囊术,地理,卜宅,相宅,图宅…… 
  直至近现代,对于风水一词也存在着多种解释和定义:《辞海》对于风水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辞源》的定义是: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1
  很明显可以看出,基本上都将其归为一种迷信活动。事实上,涉及了对自然及周围环境选择与处理的风水,可以说它是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综合阐述,是唯一将两者同时结合起来的一个词。根据奥古斯丁•贝尔克,“风水将伦理观,尤其是对先人尊敬的伦理观植于景观之中”。并且风水视自然或周围环境如人之躯体,如万物之躯体,人与自然是同一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上风水是中国人的一种“环境伦理”观。
  对于目前转变时期的中国来说,风水仍然深入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中国人对环境的思考方式,即使这一知识在学校里并没有系统地教授过。其实风水的工作方法就是寻找一处好的基址,深入场地现场设计,选择一个好的朝向、一个好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赋予其一定的寓意.而这都不能有悖于一定的伦理道德。如《释名》中对“宅”字的解释: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中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宅者人之本”。实际上,风水是结合了自然的一种工作、设计经验,一种对环境的本能认识,一种环境伦理。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大自然及宇宙世界的科学法则,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门真正的生存、生活之术。

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设计是一门生存的艺术,尤其是景观建筑设计或者景观设计学2,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作为培养设计师的建筑院校,其基础课程即“建筑初步”,在学生迈进这门学科之初,是否能给予其足够的环境认识来引导他们日后的设计呢?从实际情况来看,恰恰相反。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设计实践中,一直以来都延续着先“建筑”后“景观”,先“设计”后“环境”的体系。我们面对的“环境”,经常是“设计”所“造成”的一种人为“结果”的累积,其实是没有经过“设计”的无奈结果。由此俞孔坚等提出了“反规划”的概念,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3。 
   在中国,“‘鲍扎’(Ecole des Beaux-Arts.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之谐音)式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已经实行了近80年。1927年在南京的中央大学设立的建筑系被公认为这段历史的起点。…第一个阶段从1927年建立第一个建筑系开始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结束,‘鲍扎’成为全国建筑教育的统一模式。第二个阶段从195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初结束,‘鲍扎’教学制度在取得决定性的统治地位后完成了本土化的转换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可以算是一个后‘鲍扎’的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建筑教育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鲍扎’作为一个教育体系,更多地体现在它的造型主张。…鲍扎的造型主张其本质就是形式主义。…图画建筑‘Picture Architecture’是后人对鲍扎式设计训练的批判。 
  …设计课以建筑的类型来排列,先简单后复杂,面积规模不断扩大。每个设计的程序,先是根据某种既定的功能关系图解来凑‘平面’,等功能关系合理后再把建筑立起来,根据不同的杂志上抄来的形式给建筑套上一件外衣,最后选一个最佳的角度画一幅表现图。…因为在‘鲍扎’的设计作业中从来就是假地形,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自然无从谈起。…”4。 
  上文作者提到的情况,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部分建筑院校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问题目前依然还大范围地存在着。在法国,虽然1968年的改革使建筑类院校从“巴黎美院”即“学院派” (鲍扎)体系中分离开来,除去放弃了美术基础的艺术传统之外,其教育方法基本还是在原来“学院派”或者后来“包豪斯”体系的影响之下。比如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在我参与过的一组二年级学生的住宅没计教学中,从教学方法来看,最初基本还是从功能出发的平面设计,而后是和周围建筑协调的立面及体量设计,最后才是“见缝插针”式的景观园林设计。景观只是对建筑的“装饰”,没有整体的环境设计概念,学生对景观设计所提出的问题,更多的也只是和建筑一样的规范或者技术性问题。在法国的设计实践中,如南特岛(île de Nantes)项目这样,由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来引导项目开发,即从景观环境设计出发的城市设计实例不是很多见。令人欣慰的是,这样一种设计方法,正逐渐地为法国公众所认可,将成为一种良性发展趋势。通过欧盟亚洲合作项目的交流,纵观中法两国各学校的设计教育,不管是源于艺术性的“学院派”还是强调理性、技术性的“包豪斯”,都摆脱不了过于对“技”的追求,缺少整体的环境设计概念,几乎没有对环境认识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基本的环境伦理观。今天,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凸现,在建筑领域,人们逐渐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近些年来,结合目前的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还有人提出了所谓“景观化”都市建筑学的概念5,基本还是提倡景观设计为先行的建筑及城市设计;也有人结合环境观念,对建筑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王澍就是其中之一。

王澍的改革方法

  中国的近邻日本,实验建筑、实验建筑师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而中国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受思想文化界、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八五新潮”6的影响。产生于80年代的中国实验性建筑,其标志性建筑物,是1996年留学归国的张永和在北京建成的席殊书屋,它标志着中国实验性建筑的真正诞生7。王澍是中国实验性建筑的重要设计师之一,人们将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设计实践称之为“反学院”,他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工作室”,他说他自己是一个恰好会做建筑的中国十七世纪的文人8。 
  对于自身所受的建筑教育和实践经历,他说:“比如毕业之后,我发现我做过那么多激烈的事情,做了那么多比较激进的思考,但还是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比如说我不能够使得自己拿起一支铅笔画图的时候.能画出和任何大师都没有关系的一张图,我画不出… 我只能从我积累的知识开始画图,而不能直接从生活当中很有意思的东西开始画图。我知道这出问题了。9” 

  “实际上我觉得对我影响更大的是旅行,我学建筑的课堂实际就是旅行。所有的东西最后都要回到现实世界里.我学习的对象根本就不是在课堂里,而是走出校门之后。… 当然,首先的问题就是你要会学,而这个要会学,绝对是我们以前呆的学院不可能教你的,去以这样的方式去学的。所以从这个根本意义上来说,如果说他们是学院的话,我肯定是反学院,这个反学院当然也不仅仅指这些.实际上,包括对建筑学的东西是不是成立?我越到后来越有很大的疑问,我不光是反学院,我甚至是反所谓的建筑学的建筑师,否则的话我也不会把我的工作室的名字叫做业余建筑工作室。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我对整个学科的质疑,到最后它会转化为什么?”1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几年的努力,在现在杭州中国美院的建筑系,王澍实现了他的教学改革,尽管用他的话说目前学院仍然有10%的人对他的改革持不同意见。他不愿将其所进行的教学称之为建筑学教育,更愿意称其为一些“建筑活动”,一些从环境认识,从中国传统园林、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风水等中国文化开始的向建筑设计接近的认识活动,尤其是“造园学”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他的教学课程中设置有中国书法课,中国绘画课,以及四年制的自然风景写生素描课。在美术院校进行这样的教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有很多著名的国画教授或者书法大家来任课。 
  针对一年级学生开展的场地现场认知课,比如带领学生深入苏州园林之内,把对建筑单体本身的测绘、认识,变成了对环境的认知。对于这样的课,他更喜欢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即以讨论的形式对老师和学生都不是很了解的知识共同进行探讨。没有具体的课程任务书,只命名为课题1、2,只有难易程度的区分,课程项目都不是固定的,根据具体自然现场环境而定。 
  他觉得中国建筑师的工作对象应该是一整幅的山水画.而不只是画中的某几个小房子而已,也就是从整个环境入手。学生一定要会画中国的山水画,并且能达到相当的程度。 
  实际上这就是对风水知识的一种体验”11。要求学生要具备文人的基础当然最终的培养目标不是一个懂绘画的建筑师,而是具有哲学家气质的工匠,称其为“哲匠”。他认为从画家到一个能造园的人的转变,这是建筑学应该教授的。“纵观王澍的建成作品,深层的人文思考随处可见…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12。 [NextPage]

贝尔纳•拉叙斯的方法

  贝尔纳•拉叙斯(Bernard Lassus)是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景观教学创始人之一。在1968年巴黎美院分离后,贝尔纳•拉叙斯教授为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带来了很多景观教育方向的教师。贝尔纳•拉叙斯自己本身是一名造型艺术家、艺术家及景观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理论家。1998年,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成立了景观设计方向的教学组,目的是培养景观建筑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景观感知,感性认知’ (La reconnaissance paysagère,L’approche sensible)的教学方法,代表了法国景观设计及教育的潮流。所有这些教育理念都是基于贝尔纳•拉叙斯的“创造性分析”(Analyse inventive)理论基础之上。
  贝尔纳•拉叙斯认为景观建筑师的工作并不在于“植物化”或者绿化装饰的多和少(粗言之并不在于他种了多少树或者铺了多少草),而是应该关注场地自然环境本身在历史及日常生活中的转变,工作对象是自然现场环境转变的过程”13。而对这一转变过程中各元素的感知,就是通过“创造性分析”实现的。
  2001年5月28日法国“景观国家委员会”14成立大会期间,贝尔纳•拉叙斯概括性地解释说明了“最小干涉参与”(Intervention minimum)及自1981年他完整提出来的“创造性分析”理论:“规划设计一处场所,就是试图通过一个空间的转变,转换替代一种景观的可能性,即那些我们不知道去感受构想的景观,它们是我们不了解的转变过程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我们经常没有足够了解,也许永远不会了解正是这种置换,它使我们振奋。有时,对场地的改变即使是很轻微的,不足为道的,也能够与平时对一个场所的习惯性认识解读相关。但是‘最小’,并不一定意味着轻微随便,而是一个恰当的介入。恰当性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中意味着,它承认重新来考虑功能性研究的一个概念。这一初始性方法被分解为各种不同阶段,其第一步就是生成一个‘创造性分析’。今天,我可以这样确定它:这一方法在于超越最初对自然现场环境的模糊不了解,旨在场地的特殊性里,在其历史及潜在可能中去接近、认知、了解一个场地……首先,在不同时日及不同时刻,对场地和它周围自然环境长时间考察参观时,为了深入渗透,采纳一种‘游动性的关注’(即一种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观察,如同风水中查形观势一般)……在这同时‘清除过滤’,从大地到蓝天(即关注自然环境的各个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直到几乎厌倦。而后逐步地找寻那些具有优先性的观点.察觉那些与这些观点相关联的微小景观、远景等,定位和测试视觉及触觉等感官感受…… 在深入档案资料同时,发现场地中那些‘叫做某处的地方’ (即以其自身身份特性被命名、赋予寓意的一些地方),与其相关的故事、历史……而后去分析现状及到惯例当中去发掘,即便是对于那些被日常的时光磨损所遮盖,且正在消逝的场所…” 
  在教学实践中“景观感知”的方法,是向学生提出这一“创造性分析”设计实践的基础。“景观感知”的方法汇集了两个方面:感性认知方面,那些艺术的、造型的、历史的、文化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与方案实施相关联的方法。“景观感知”设计分析方法包括了一个“现状层面的个人感性认知”及一个“历史文化层面的公共认知”。 
  教学中课程同样没有固定的任务书,场地也会随着每年的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学生在对场地和课程要求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交通方式去接近、到达设计场地一一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自驾车等等,唯一要求学生的就是尽量放弃自己“专业”的大脑,尽可能的“业余”,忘掉自己设计师的身份定位,尽可能自在、自然地深入到自然环境现场,调动对环境的本能认识,观察和感受各自然元素之间及自然的“自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首先提出来的工作,是一个把以上观点、看法概括性总结的理论练习(通过录像、照片记录、草图速写及可以作为解释说明和感性经验的绘图等等,没有限定表达方式,完成一张“感知图”)。这些是作为与空间及与被研究找寻的自然元素之间相联系的一种模式。而后,逐渐地,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学生及专业职业人员之间的讨论,“创造性分析”的理论能够形成其体系形态。 
  在课程中,在学生们作为“景观设计动机”的认识与相互联系中,其重点是对所研究地域各种组成元素的分析与定位。这是学生与空间联系,与找到的自然元素联系的主要方式。其中自然元素是作为去展现、去创造新景观的最有效的对象。

欧盟亚洲项目的结论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风水的方法,俞孔坚的概念,王澍的改革及贝尔纳•拉叙斯的方法具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对环境观念的重视,强调深入环境现场的认知,重视自然元素,是以环境作为先导的设计。对此在欧盟亚洲项目的访谈中,当谈到教学方法,王其亨说“首先我向学生教授古典园林的传统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我对他们说,对于将来,景观设计师将变成一个很好的职业”。从风水观念出发,亦即从环境观念出发的景观建筑教育,是欧盟亚洲合作项目交流达成的基本共识之一。中国可以理解为从园林、绘画、风水、传统文化出发的环境观念;法国为“创造性分析”深入现场环境的感性体验感知方法。 
  至于交流,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立的最初,也就是其前身,1937年成立的私立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由法国耶稣会创办的教会大学),其中就有两名法国教师任教,通过中法的合作,形成了以土木工程技术和包豪斯为主导的建筑教育体系15。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教学体系的改革(尤其是1952年),“学院派”对其的影响仍显而易见。然而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们社会的实际需求。现在通过欧盟亚洲项目,希望以中欧的再次合作,为中国同样也为欧洲,建立起以各自风土文化(écoumène)为基础的,从环境伦理、景观环境意识出发的景观建筑基础教育。而对于风水的再认识,决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而是将它作为一种环境伦理来引导我们的设计,是对我们生存环境最好的“艺术化” 。毕竟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实我们和其他生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的行为还是需要一定的哲学伦理观来约束、引导。对环境观念的认知,例如风水的环境伦理观作为景观建筑学教育的一个基础.应该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尝试。

1.摘自王其亨编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根据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现设计学”,《建筑学报》,2006,№10。
3.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建筑学报》,2006,№10。
4.顾大庆,“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建筑师》,2007,№04。
5.陆邵明,王利民,“景现化都市建筑学—— 从200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看当代先锋建筑与教育”,《华中建筑》,2006,№09。
6.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当时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俄国)的美术窠臼,厌烦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7.根据史建,“因地制宜——中国试验性建筑的本土化裂变”,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9987e8b01008s5e. html,2008—6-6。
8.根据金秋野,“文人建筑师的两副面孔”,《建筑师》2006,№04。
9.根据易娜,李东,“界于理论思辨和技术之间的营造一建筑师王澍访谈”,《建筑师》2006,№04。
10.根据李东,黄居正,王澍等,“‘反学院’的建筑师一一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建筑师》2006, №04。
11.根据王其亨编著《风水理论研究》,中国画亦称“山水之术”与风水有同样的别名,从中国第一个山水画论产生直到清代,几乎所有山水画论及一些山水诗中都直接论发风水。在对王澍的访问中,他也称,其实中国书法、绘画及园林中都蕴含风水意向。
12.金秋野,“文人建筑师的两副面孔”,《建筑师》2006,№04。
13. http://urhbanisme.univparisl2.fr/ll3476759823l/0/fichearticle/&RH=URBA_IParoles,2008-2-5。
14 .2000年12月8日通过“地域及环境规划部”法令创建的“景观国家委员会”,其职能是作为一处深入思考的机构,提出了法国景观政治歧肇的整体方向。
15.根据温玉清,谭立峰,“从学院派到包豪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参照系的探讨”,《新建筑》,2007,№04。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