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在建筑设计中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研究

admin 2011-02-16 来源: 网
建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人工环境,因此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具有一定容积的空间,还具有各种对人能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等方而影响的因素,并由所有的因素来构成建筑环境。对于建筑的某些环境因素,如物理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数据和仪器清楚地区别其数量和质量;但对空间环境因素就比较难给以明确的区分,因此在设计中一项颇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空间环境因素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人工环境,因此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具有一定容积的空间,还具有各种对人能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等方而影响的因素,并由所有的因素来构成建筑环境。对于建筑的某些环境因素,如物理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数据和仪器清楚地区别其数量和质量;但对空间环境因素就比较难给以明确的区分,因此在设计中一项颇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空间环境因素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设计中,可考虑用人工的手段来改变某些方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照度等,然而要改变空间的几何尺寸与形态就很难了,它的使用者——人的尺寸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建筑空间环境因素。只有“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工作、学习和休憩。所以如果能理解人的行为因素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就能运用其规律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

  一、人体功效学的应用

  传统的空间使用理论,是以人的尺度和满足这种尺度的空间尺度关系来处理空间的,即人体功效学观点。如,人的宽度是60cm,三股人流的楼梯宽度可设计为180cm但实际情况是,三股人流同时并排出现的情况并不多。由此可见,人与空间的关系并不是很简单的,人的活动是广泛的,且有很强的适应性。

  例如:两个人同时在等候公共汽车,两个人会按次序排队,但相互会离开一段距离,而不是人体功效学所说的按尺寸排列,这种距离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使用空间的模式。如果两人关系密切的话,两人间距离就会很近,相反则较远。但等车的人很多时,即使两人不相识仍会按照人体功效学距离去排队,以确保自己的位置。这个例子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会怎样使用空间,而不是容纳这两个人需要多大的空间。

  所以人对空间的反应主要不是由人的尺寸来决定,而是由人的行为因素来确定的。按照人体功效学的观点,所有人的活动都对应于一个确定的尺寸空间。然而在现实中,即使像汽车这类功能性很强的、但又需要提供空间的使用物,其提供的空间大小也已超越了纯功能性的意义,而同时含有豪华和低廉的区别。这一点在建筑中的体现更为突出。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住宅空间,显然有很多的空间是从来不被使用的,但又必须提供,如上部空间,在酒店、大厦等公共建筑中更是比比皆是。这也就更证明了建筑空间比“活动所需要的”具有更多的含意。

  二、心理学的应用

  人在空间环境中工作、生活,无时无刻不与自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发生关系,同样的空间状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尤其是私密性和年龄差异可供探讨。

  1私密性

  首先我们看个例子,人们在餐厅对座位进行选择时,首选目标总是位于角落处的座位,特别是靠窗的角落,其次是边座,一般不愿坐中}央(图1)。从私密性的观点来看,这样的选择顺序是为了控制交流程度。处于角落位置空间交流方位少,使用者可按其意愿观察别人,同时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自己交流给他人的信息。但如果在视线高度适当分割,使得在中央的座位也具有较高的私密性,则可大大提高中央座位的使用率(图2)。


  私密性(privacy)的定义就是每个人对关于他的那种信息可以以哪种方式与他人交流的权利。它在空间行为的解释上就是某种程度的控制交流。人们出于私密性的要求,会人为地控制一个十分接近的区域来保证某种程度的个人与外界的隔绝。

  那么是不是获取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候车的人往往会靠近柱子或墙候车,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私密性水平相对较高的场所,而不愿卷入人流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主动地减少获取外部空间的信息量。这种人的行为模式在进行车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无柱的候车人厅内人流分布不均匀、秩序较乱的主要原因。这种行为方式的产生,是由于高密度的空间使人产生心理负荷及信息数量和质量对人产生心理影响的结果。

  人的空间行为是一种社会过程。使用空间时人与人之间不会机械地按尺寸排列,而会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并利用此距离以及视觉接触、联系和身体导向等控制着个人信息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呈现出使用空间时的一系列围绕着人的像气泡状的个人空间模式,它是空间中个人的自我边界,且边界亦会随两人关系亲近而互相融合。此模式充分说明了空间的确定,远不是按人体尺寸来排列的。只有当设计的空间形态与尺寸符合人的行为模式时,才能保证空间合理有效地利用。如公共场所座椅的设计,往往四人座椅在实际使用中只坐两人甚至一人,呈现出明确的个人空间模式,但如果将座椅进行划分,甚至仅用线条划分出四个位置,就往往可以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因为此时的划分在视觉上影响了个人空间的边界,从而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再如在非正式的交流中,人们总是倾向于面对面的方式,而不是边靠边的方式。但在住宅、旅馆等设计中,却往往出现边靠边的座位布置,这同样使空间和家具不能有效地为人服务。人在使用空间时总是以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社会接触方式来维持与他人的交流,在空间设计中充分满足这种行为需求。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种私密性的观点。“玄关”这个空间除了具有更衣、换鞋、出门前整理容貌等功能外,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同时起到分隔共、私领域的作用,也为室内创造了一定的私密性。

  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要重视一种在不同程度上复杂的个人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应着重考虑的是人与人在个性、社会性、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等各方而的关系。这种交流就是在对各种到来的信息间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个人可以排除或加强某此信息。因此,对使用空间的行为作充分的考虑是进行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人们的空间行为则主要取决于各种关于感情、情绪等方面信息的有控制的交流。

  2.年龄差异

  人的年龄不同,交往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希望人人抱着,这样就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甚至连睡觉也不肯让人人休息。儿童总是渴望亲密的交流,这样他(她)所需要的交流空间就很小;但6 -17岁的少年,则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倾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空间也在增大;到了青年后,则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成人行为模式,这是由不同年龄对私密性的不同要求所造成的。到了老年,又由于感觉系统变得较为迟钝,人际交流时语言减少,需表情和体态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暗示来完成,因而个人空间又呈缩小状,而且几乎全是以面对面方式进行,很少出现直角方式,几乎不出现边靠边的方式。这有时就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之间的不和谐。
  三、生物学观点

  生物学观点是将人作为一种动物来解释人是怎样使用空间的,其中最经常出现的概念就是领域性(LerriLorialiLy);这一概念有较多的含义。综观生物学方而的理论观点,都想从动物观察的角度来解释人是如何使用空间的,但对行为模式的解释却有明显弱点。

  领域性理论提出了一种不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只有当两个人不进行语言的交流时,才会表现出这种领域性模式。这种观点在观察老人之家时得到了证实。再者,人的活动倾向于成组活动,但活动形成的情况是复杂的,不是任意几个人进行同一活动就形成了一个组。这种理论有时会与私密性理论发生关系,因而生物学观点对空间的环境和人的行为模式的解释是不足的。

  四、社会学的应用

  人们在使用空间时对空间的认识和布置还将受其自身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不同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即可发现建筑空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归结为解剖尺寸或生理学的原因,而是受其社会历史文化即文脉的影响。在同一文化体系内,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家具、设备及其布置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对空间的要求不同,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空间行为。如东方人虽然解剖尺寸小,但对空间高度的期望却比西方人要高;且不同时代,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亦在变化。在中国适用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合作、团结的交流空间,在西方则无法适,这是因为他们更崇尚独立及个性的发展。

  比如,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住宅,厨房和餐厅是相对独立的,这除了受防油烟等功能性要求的制约外,还受当时的社会状态和大众的心理因素所影响。而如今的住宅很多都是厨房和餐厅融为一体的,这样可以给做饭的人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更合理地满足做饭的行为流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品质提高后,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家电设备等客观因素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可见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无法想象古代的皇上用抽水马桶,而如今,这已是一个很平常的现象。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对准老北京的四合院:孩子们在院中嬉戏,老人们沐浴在阳光里同享闲趣;邻里间相互照应,亲如兄弟姐妹……然而现如今这一切均被高层住宅中的单元房断然隔离。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梦想追回四合院的情趣。

  在时代的变中,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从而,人们对建筑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筑师应如何满足这种新的要求呢?让我们再回到过去,在建筑中,创造一个公共的空间环境模式已是不可能的了。那我们就应该首先营造一种便于邻里交往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环境,做好住宅底层和周边的环境设计。高层住宅区,居民人口密集,楼宇间空地不可少,切不可将宝贵的空地停满汽车。楼宇间应有草坪、绿树,间置若干阅报栏、座椅、雕塑,这才会晨有老人健身、暮有儿童嬉戏,这样的环境不是四合院胜似四合院(图3)。这一切将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切合人的行为习惯。


  再比如,在对一套住宅进行装修设计时,首先应对主人的职业、爱好等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在其中找出可能会影响空间环境使用的因素,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因此,进行空间设计时,对文化背景、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年龄差异等都应有足够的重视,必须赋予建筑人性化的面孔,不能完全套用一种模式,否则将很难保证被有效地使用设计空间。

  人是一种能够适应环境且有目的性的动物。机械地假定认识是被动的,对其所处的环境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反应是不合适的。私密性这一观点适应了一种以个人的方式来进行交流的行为模式,其最终日的是能控制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人能理智地存在并在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中得到平衡。这一概念可合理地解释人们使用空间的动态行为,并可以指导空间环境设计,而这正是简单的和功能性的人体功效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在设计空间环境时,应以便于人们进行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有控制的交流为出发点,并综合考虑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因素,以保证所设计的空间能有效地被利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以至于我们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变化的原因,新的变化又接踵而来。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就不可能预知今后将发生什么。社会在进步,理论在发展,我们必须努力探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