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

admin 2009-07-06 来源: 网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破坏,特别是在国家历史上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线性文化遗产亟待引起重视并得到系统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途径。

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

俞孔坚 ,奚雪松,李迪华 ,李海龙 ,刘柯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100871)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LINEAR CULTURE 

HERITAGE NETWORK IN CHINA


YU Kongjian ,XI Xue-song ,LI Di-hua,LI Hailong,LIU K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China )

Abstract: The globalization and speedy urbanization challenge the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on China’s national landscap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require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shall b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protected, which fall into various categories of cultural heritage types such as Cultural Rotes, Heritage Canals, Heritage Corridors, and each of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Woeld Heritage and can all together be integrated into a network covering most regions of China. It is a new model of thinking about th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system, to upgrad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a nat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network can be built.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elphi method,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recommends 19 important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attributed to 4 types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lines, military engineering works, natural river cours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as well as cultural exchange routes in the history. In terms of spatial scale, these liner cultural heritages ranges from national scale to regional scale. The network of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covers almost all the regions in China, from land to waters. In total, the network is composed of 19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accounting for about 250,000km in length, forming the cultural security pattern on the landscape that safeguards China’s cultural identity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ecological network and greenway systems to serve multiple purposes of recreation,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and peopl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act as a spiritual linkag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ir mother land at the grassroots. 
Key words: cultural heritage;linear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route;heritage network; landscape planning;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提要】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破坏,特别是在国家历史上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线性文化遗产亟待引起重视并得到系统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途径。通过将文献研究与专家问卷德尔菲法相结合,判别出了由19个线性文化遗产约250,000km线性要素所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以期在国土尺度上建立一个集生态与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一个彰显民族身份、延续历史文脉、保障人地关系和谐的文化“安全格局”。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遗产网络,遗产保护,景观规划, 国土生态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K878,X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署,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全球蓬勃发展。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本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来年,随着对遗产概念与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遗产运河(Heritage Canal)、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等一系列反映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体现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态特征的跨区域的遗产,已成为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探讨的热点[1­­­‑15]。

  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俞孔坚指出,当前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这种体系实际上没有涉及如大运河等跨区域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16­­­‑17]。随着对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的重视,上述现象直到最近才开始有所转变[3],[18­­­]。单霁翔指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正经历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历史性转型。当前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正从重视单一要素的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保护;从重视“点”、“面”的保护转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转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的保护等六个方面[19]。因此,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应该走出历史文物和风景名胜的局限;应该从“死的”和孤立的“点”走向“活的”和联系的完整的文化景观和系统网络;应该从片面的、不平衡的封建帝王和贵族的壮丽和辉煌,走向更全面的、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独特的人民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20]。

  中国五千年文化孕育了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等数量众多的线性文化遗产。它们正是这样一类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的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21]。不仅具有成为世界遗产的潜在可能性,同时构成了一个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由相互交错的线路构成的系统网络。它们可以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相关类型的遗产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新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对改善和提高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的意义[4] [21-23]。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探讨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试图从宏观层面上判别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重要线性文化遗产,在国土尺度上建立一个集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系统,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一个彰显民族身份、延续历史文脉、保障人地关系和谐的文化“安全格局”和文化基础设施,永远留存下来服务于千秋万代。 

2方法 

  本文将文献研究方法与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相结合,来系统全面地判别国家层面上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

2.1基于文献研究建立潜在线性遗产数据库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以编年史为线索,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交通线路、军事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线路进行系统整理。整理出国家层面上潜在的线性文化遗产清单,并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

2.2 基于德尔菲法的遗产评判

  如何从浩繁的遗产信息中选取关键的最重要的部分成为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历史文化学者的集体判定无疑是最为可信的。如何将这种专家的集体智慧提取出来成为共识,便是专家问卷德尔菲法的最基本出发点。专家问卷德尔菲法基本上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步:选择相关问题的专家;就关心的问题分别咨询求得每一位专家的各自看法(专家问卷);

  第二步:汇总专家的看法和判断,并与所有专家分享大家的看法。以此为参照,每位专家可以修改自己的判断,并就同样问题接受第二轮的问卷调查;

  第三步:再次汇总专家看法和判断,并以此为参照,每位专家可以再次修改自己的判断,并就同样问题接受第三轮的问卷调查。

  如此反复,直到专家们的意见达到或接近共识,这种共识便被认为是“真实的答案。”

  该方法为基础资料不全、影响因素较多的综合性问题进行理性的预测判断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24-28]。

  因此,对于国家线性文化遗产这样一类目前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基础资料尚不完全同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的研究主体而言。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请国内人文、历史与地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在互不联系的前提下,对哪些是中国历史上在人口迁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交流等方面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线性文化遗产做出判断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终确定国家层面线性文化遗产清单。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研究框架

Fig .1 Research framework [NextPage]

3 结论
3.1 基于文献研究的潜在线性文化遗产
  中国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和演变、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军事等过程在中华大地上的烙印。交通线路的开辟与通畅,是人类在地理空间内开展社会活动的必要保障,行政管理与经济沟通两项最基本、最稳定的社会活动与交通体系的关系同样也是最基本、最稳定的[29];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封建社会里,发展经济的最重要基础就是水利工程,各个朝代都将兴修水利工程作为营国的重要工作[29-30] ;军事工程系统如长城的修筑,在中国铁器时代对战争防御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对长城这样军事工程体系的修建成为中国古代许多封建王朝保卫国家、抵御入侵敌人最基本的战略防御手段[31-32]。

  毫无疑问,古代交通线路、军事工程、水利工程与重大历史的事件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正是中国历史上由于人类的特定目的在线性或带状区域内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纽带,是人类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交流互动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本研究以中国编年史为依据,参考交通、水利、军事等历史文化资料,对这些国家层面上潜在的线性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数据库,通过可视化途径,直观地反映出其在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的位置、方向与作用等(表1)。这个潜在数据库将作为下一步遗产线路判别的基本依据和参照。


表1 基于中国编年史的重要交通线路、军事与水利工程及重要历史主题事件线路
Tab .1 National Significant Transportation Routes, Military and Irrigation Works and Cultural Affairs

历史时期
交通线路
军事工程
水利工程
重要历史主题事件
秦与先秦时期
以咸阳为中心的以直道、驰道、岭南新道、五尺道等为代表的古驿道系统
长城
邗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
——
西汉时期
以长安为中心的以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驿道系统
长城
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
张骞出使西域; 班超父子通西域; 司马相如、唐蒙通西南夷等
隋唐时期
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唐蕃大道、西北丝绸之路、参天可汗道、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渤海道路为代表的古驿道系统
——
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致涿郡,全长五千里的大运河等
玄奘取经、文成公主进藏、金城公主和蕃、鉴真东渡、唐后期北方人口南迁高潮等
北宋时期
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的全国驿道网络
金界壕
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的漕运四渠等——汴渠、金水河、广济河、蔡河
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元时期
以首都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
——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
马克波罗游历中华等
 
 
 
 
 
 
 
 
 
 
 
干线驿道网络
 
通;江浙地区海塘修筑等
 
明时期
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全国五横五纵的干线驿道网络
长城
——
徐霞客游历天下,郑和下西洋等
清时期
以北京为中心通向全国的官马大道
京张铁路、中东铁路、滇越铁路等铁路
——
东南沿海地区海塘工程等
中国人自主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等
中华民国时期
滇缅公路等11条由国民政府修筑的
全国干线公路
——
——
北伐战争、红军长征

  注:中国各历史时期政区根据谭其骧[38](1982-1987)以张海鹏[39](1984)图集绘制,其它内容根据金士宣,陈士述[33](1986),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34](1990),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35](1994),李默[36](1997),卢嘉锡[37](2000),陈炎[40] (2002) ,李庆新[41] (2006) ,金紫光等[42] (1991) ,罗香林[43](1989),杨载田[44](2005)等相关著作综合整理,因篇幅所限,本表中内容有简化。 

3.2 基于专家评价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
  按照德尔菲法,本研究选择了来自于《考古学报》、《历史研究》、《人文地理》等8份种中文核心期刊的编委共211专家形成问卷调查的专家库,他们分布于全国24个省份。从2007年3月至于2007年8月向专家寄发三轮《线性文化遗产调查问卷》,第三轮后的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具体的工作过程与内容信息如表2。

2 德尔菲法的工作过程与内容信息

Tab. 2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contents of analysis using Delphi method

轮次

问卷基本信息

问卷的分析整理

时间

问卷内容

回收问卷

/实发问卷

回收

第一轮

20073月—5

“中国国土尺度上

有哪些线性文化遗产?”,并在所附空

白地图上标注。

80/211

38%

(1)对第一轮问卷中专家提出的322个遗产提名进

行整理统计,归类合并后保留120个提名,按提及

次数排序后制成表格。

(2)选择典型提名输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第二轮

20075月—6

对按提及次数排序后的120个遗产提名做出判断,附第一轮

典型提名图纸

69/211

33%

(1)对第二轮问卷中的120个提名按提及次数再次进行排序,并将两轮的提及次数进行对比,整理排序制成表格。

(2)在表格中同时附入归纳与总结后专家对各提名的质疑意见。

第三轮

20077月—8

对前两轮按提及次数排序后的120

遗产提名做出判断,并对部分提名的专家质疑做出回答

专家意见主要分为位置、尺度、时间及属性四个类型。按专家意见形成排除标准,将不符合标准的提名逐一排除。

(1)位置:空间位置明确,重点突出。排除如华夏文明轴心线、中国文化区分界线等宽泛不明确的提名,共计65项,以及元代的全国驿传路线、春秋—唐驿传路线等重点不突出的提名,共计33项。

(2)尺度:国土或区域尺度。排除如都江堰、西安城墙等尺度较小的提名9项。

(3)时间: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意义历史遗产。排除南水北调、京广线等目前在建及使用中的提名6项。

(4)属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排除晋陕大峡谷、南岭等提名6项。

最终得到提名27项。研究将获得半数(50%)以上的提名共13项入选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清单。将获得1/3(33%)——1/2(50%)以上的提名共6项列入预备清单。在文献研究形成的潜在线性文化遗产数据库中将其核对、提取后,最后形成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清单与数据库。表3包括入选清单与预备清单在内的共19项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提名。

排序与上轮位次变化栏中↑指位次上升,↓指位次下降,0指位次不变。

最终得到提名27项。研究将获得半数(50%)以上的提名共13项入选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清单。将获得1/3(33%)——1/2(50%)以上的提名共6项列入预备清单。在文献研究形成的潜在线性文化遗产数据库中将其核对、提取后,最后形成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清单与数据库。表3包括入选清单与预备清单在内的共19项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提名。

3 基于专家问卷统计的线性文化遗产

Tab 3 Nat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Based on Delphi Method

序号

名 称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提及人数与比例

排序与

位次

提及人数与比例

排序与上轮

位次变化

提及人数与比例

排序与上轮

位次变化

1

丝绸之路

100%

1

66(96%)

1

0

73

1

0

2

大运河

100%

2

63(91%)

3

1

72

2

1

3

长城

100%

3

66(96%)

2

1

72

3

1

4

茶马古道

100%

4

61(88%)

4

0

68

4

0

5

古蜀道

11(14%)

8

58(84%)

6

2

67(93%)

5

1

6

唐蕃古道

10(13%)

10

57(83%)

7

3

62(86%)

6

1

7

海上丝绸之路

13(16%)

6

53(85%)

5

1

59(82%)

7

2

8

红军长征线路

9(11%)

11

59(86%)

8

3

58(81%)

8

9

秦直道

11(14%)

7

46(67%)

10

3

53(74%)

9

1

10

客家迁徙线路

13(16%)

5

50(72%)

9

4

45(63%)

10

1

11

长江及其沿线文化

10(13%)

9

46(67%)

11

2

43(60%)

11

0

12

滇缅公路

3(3%)

24

31(45%)

17

7

42(58%)

12

5

13

黄河及其沿线文化

8(10%)

12

41(59%)

12

0

37(52%)

13

1

14

秦驰道

4(5%)

16

35(51%)

15

1

31(43%)

14

1

15

苗疆边墙

(湘西长城)

4(5%)

21

28(41%)

18

3

29(40%)

15

3

16

草原之路

7(8%)

13

34(49%)

16

3

27(38%)

16

0

17

西南丝绸之路

2(3%)

58

28(41%)

20

38

27(38%)

17

3

18

徐霞客旅行考察线

2(3%)

45

25(36%)

23

22

23(33%)

18

4

19

金界壕

4(5%)

17

25(36%)

24

7

22(32%)

19

5

  注:提及人数与比例栏中括号内百分比指提及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序号1—4是首轮问卷中列在问题之后所举的例子,专家没有在回问卷时对其提出反对意见,故而统计为100%。 
排序与上轮位次变化栏中↑指位次上升,↓指位次下降,0指位次不变。[NextPage] 

3.3 结论: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
  本文尝试利用文献分析与专家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探讨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途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由分属交通线路、军事工程、自然河流与水利工程以及历史主题事件四大类型的19个线性文化遗产提名组成(见表4)。从时间尺度上看,有远自先秦时期的大运河(古邗沟),秦时期的直道,驰道等,也有近代民国时期的滇缅公路以及红军长征线路等等。从空间尺度上看,既有尺度巨大的,如长度达1800余公里,横跨6省2市及5大流域的大运河;又有尺度相对较小、地区性的线性遗产,如约100余公里的湘西长城。从空间范围上看,覆盖了全国包括陆地与海域范围在内的所有区域。

4 国家线性文化遗产提名及所属类型

Tab.4 The Commonly Recognized Nat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and Types

序号

类型

名称

1

道路交通

古驿道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蜀道、唐蕃古道、海上丝绸之路、客家迁徙线路 秦直道、秦驰道、草原之路、西南丝绸之路

公路

滇缅公路

2

军事工程

长城、苗疆边墙(湘西长城)、金界壕

3

自然河流与水利工程

大运河、长江及其沿线文化带、黄河及其沿线文化带

4

历史主题事件

红军长征线路、徐霞客游线

  (2) 提名的19个线性文化遗产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了一个连续完整的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由总计约250,000 km的线性要素所构成。它是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口迁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交流过程的重要见证,是一个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动态”与“活态”的文化遗产构成的系统网络。

4 讨论
  关于上面的研究成果,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1)本文提出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更多基于宏观与战略层面的分析,即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主题、基本方向和位置进行判断。没有也不可能精确到网络的控制范围,也没能就具体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核实。这些内容还需要在各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研究,来落实和完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

  (2)中华历史绵延悠久,文化遗产浩繁,尽管所选专家在各自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权威性不容置疑,但从数量上来说仍然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所以,最后结论可能会有不够全面的情况。如姚雅欣,李小青[45]提出的南起河南省辉县博壁镇,北至山西省陵川县城的“白陉古道”等很多地区层面的潜在线性文化遗产,因没有专家提及则没有包括在讨论范围之中。另外,有的遗产即使得到了专家提名,但因提名人数较少,没能形成专家团的共识而没有列入清单。另有8个提名在第三轮问卷后仍然只获得低于三分之一专家的认同,而没有计入清单,它们是京张铁路、北伐进军线路、坎儿井、江浙地区沿海捍海塘、马可波罗来华游历路线、太行八陉、珠江及其沿线文化带、松花江—辽河线性文化带。希望能够以本研究为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全面深入。约半数以上的专家在问卷中指出,长江,黄河等虽然属于自然河流。但它们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对中国历史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沿线文化带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可以考虑作为提名入选。因此将“长江及其沿 线文化带”,“黄河及其沿线文化带”等归入提名。 
 


2 基于专家问卷统计的中国线性文化遗产

                     Fig.2  Nat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 to Experts

 

  (3)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9月开始了针对国家文物的第三次全国性普查,并将文化线路等列为了普查对象。这是本项工作得以深入开展的重要契机。在本研究得出的战略性、概念性成果的基础上,未来配合“三普”中的相关成果,更需从机构组织、技术与基础研究三个层面进行不断地开拓,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的总体目标。

  (4) 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形成,将为中国数量众多的线性文化遗产申报世界遗产的提供参考,并且为中国新的遗产保护与管理体系的形成提供重要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将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等联系在一起,如古老的龙山圣林、泉水溪流、古道驿站、祖先、前贤和爱国将士的陵墓遗迹等等。不仅是保护中华民族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而且未来可以与遍布全国的绿道网络、自行车和步道网络及游憩系统相结合,成为国家生态与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一个彰显民族身份和保障人地关系和谐的、连续完整的文化“安全格局”和文化基础设施,服务于千秋万代的华夏子孙。 

参考文献 
[1]   Flink C A, Searns R M. Greenways: a Guide to Plann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 Island Press,1993.1-365.
[2]   王志芳, 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 (5): 85-88.
[3]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2004(1) : 12-16.
[4]   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 (4): 7-12.
[5]   俞孔坚,李伟.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 (1):69-77.
[6]   吕舟.文化线路:世界遗产的新类型[J].中华遗产,2006(1): 11-13.
[7]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EB/OL].http://www.whc.unesco.org/archive/opguide05-en. html,2005-02-02.
[8]   郑媛.剑门蜀道遗产廊道规划初探[J].生态经济,2006, (5):115-119.
[9]  NPS.National heritage area program[EB/OL].http://www.nps.gov/history/heritageareas. html, 2007-12-02.
[10]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北京: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7: 1-228.
[11]  俞孔坚,朱强,李迪华.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上篇)[J].2007 , (11):28-31.
[12]  俞孔坚,朱强,李迪华.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下篇)[J].建设科技,2007, (13):39-41. 
[13]  吴其付.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48-53.
[14]  信丽平,姚亦峰.南京城市西部遗产廊道规划[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20(2):35-38.
[15]  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 2007, (7), 88-91.
[16]  李让.遗产廊道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提供了新思路——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N].中国文物报.2003-6-17.
[17]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J].中国园林,2006, (8):8-12.
[18]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4, (1):1-12.
[19]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呈六大趋势[N].新华日报,2007-4-13.
[20]  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中国园林,2004, (11): 68-70.
[21]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238.
[22]  吕舟.文化线路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网络[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 (1):59-63.
[23]  单霁翔.新视点引发的挑战与发展[J].中华遗产, 2005, (1):1-2.
[24]  Helmer O. The Delphi Method for Systematizing Judgments About the Future[M] . Institute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66.
[25]  Helmer O. Social Technology[M] . Basic Books, New York, 1966.1-390.
[26]  Linstone H A, Turoff M, etc,.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M] .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1975.1-618.
[27]  古志超.德尔斐法的特点及应用[J].中外企业文化.2005, (8):60-61.
[28]  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 (9):57-59.
[29]  邹逸麟等.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04.
[30]  甘霖.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13.
[31]  马建华,张力华.长城[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1-166.
[32]  景爱.中国长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84.
[33]  金士宣,陈士述.中国铁路发展史[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1-624.
[34]  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公路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1-668.
[35]  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1-734.
[36]  李默.中华文明大博览(上,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1-2065.
[37]  席龙飞,杨僖,唐锡仁,等.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84.
[38]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第7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7.
[39]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4.1-177.
[40]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81.
[41]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175.
[42]  金紫光,靳思彤主编.伟大的长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70.
[43]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1-106.
[44]  杨载田.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267.
[45]  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J].文物世界,2006, (1): 9-11. 

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第20030100项);科技部攻关课题(第2004BA516A18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 

作者简介:俞孔坚(1963-),男,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等。E-mail:KJ@turenscape.com

致谢:本文的调查问卷工作得到了全国各地211位专家的鼎立支持,不能列举。以上课题由俞孔坚、李迪华主持,除本文作者外,本研究还得到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贾蒙、陈曦、程成、王倚天、郑一就、门璐、王洁晶、廖慧怡、胡佳文、唐慧超、李怡然、王钊、牛津、高雅清、张坤、张莹、王玉瑜等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