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板块、廊道三概念

admin 2005-09-25 来源: 网
  1、每一个基质必有一核心板块和外向的廊道; 
  1、每一个基质必有一核心板块和外向的廊道; 

  2、核心原则:占据所属基质20%时空体系的板块具有很大的发展势和一定的稳定势,是为核心板块; 

  3、聚散原则:对基质进行时空体系划分时,按60%:40%的原则因具有很大的稳定势和一定的发展势,故一定程度上能取得相对较长的时空“瞬间永恒”。 

  先写到这里吧,各位有什么疑问,可尽管提出,不过,因本人能力所限,只限于小范围内的景观设计来进行讨论。不过可以告诉大家一句的是,一些成功作品可依据这三原则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甚至可以找出该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或许这三原则可以鉴定一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吧。 

  下面将我对这三原则的一些体会说明一下: 

  一、总体布局及斑块划分

  举例来说,比如你要在一块绿地中建一块铺地,则可考虑该铺地占总绿地面积的40%或60%,只是占据40%时整个体系以观赏性为主,占据60%时以休闲性为主。再比如要对某块绿地进行空间划分,你可以先将其划为两块,其中一块占据60%,然后再对其中一块按照60%:40%的原则进行划分,理论上可以多层划分,但实际经验表明对小范围内的绿地系统以二到三层为宜,较大范围内的绿地系统以三到五层为宜。 

  二、乔、灌、草三者绿化布局 

  一般而言乔灌投影面积应占据草坪、地被类面积的20%左右,以作为该绿地系统的核心斑块,且乔灌应尽可能占据该绿地系统的周边或偏重于一角,同时乔灌中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或许是老子所谓的“以无生有”吧),至于乔灌搭配,则要求不是太严厉,只要满足乔木数量占据乔灌总数的20%-40%为佳。 

  另外,关于绿地的核心斑块可以不是乔灌,也可以是树池,花池或花坛或色带,置石或假山等,也可使用一定的手法引入亭、廊或花架等来作为该绿地的核心斑块,只是后者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手法在新引入的构素中加入一些新元素或在原有绿地中引入一些新的元素,以期加强现代感的亭廊等建筑与原有绿地之间的某种联系。当然,小湖浅溪什么的也可以作为该绿地的核心斑块,只是对其外形轮廓有较高的曲线要求而已,初学者可能不容易掌握。 

  三、铺装地面的斑块构成: 

  首先对铺装地面按照60%:40%的原则进行空间划分,对铺装地面划分到最小构成单元后,应确保尽可能多的斑块作为构图基质从而按照核心原则产生出其自身的核心斑块,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尽可能的确保整个铺装地面的核心斑块处于视觉焦点处,同时尽量的削弱其他斑块的影响,这其中当然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手法。另外,可以采用抬高或降低地面高程,改变地面铺装材料或铺装材料颜色,或在两种斑块间采用具有强烈反差的铺装材料来划分斑块空间。 

  常见的作为核心斑块的构素有亭、廊、花架、花池、花坛、置石、假山、嵌入绿地、高台、雕塑、喷泉等。另外,针对特殊情况,也可采用几种构素来共同作为某一铺装基质的核心斑块,只是要小心处理,可考虑在这几种构素中置入某些共同的元素如某种颜色,某种外观材料等等。 

  四、水面构素处理 

  一般湖面以占据该绿地系统的20%、40%、60%为佳,当占据20%时,该湖面作为改绿地系统的嵌入式核心斑块,需要对外形轮廓进行一番处理,以自然曲线型为佳;当该湖面占据40%和60%的空间时,则以近乎圆形或方形为佳。同时,可通过优美的曲线去塑造湖岸凹凸的驳岸,然后通过其凹凸的驳岸按照60%:40%的聚散原则来划分湖面空间。 

  当然,也可对水系不进行空间划分,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斑块,一般小型水系可通过园桥直接将该水系划分为80%:20%,从而以其局部自身作为自身整体所处的基质的核心斑块,当然,对这部分核心斑块水系也要经过一番的处理,使其能承载较多的功能,从而能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核心斑块;对大型水系,则可以通过引入半岛、湖心岛、舫等等一系列手段来塑造核心斑块。 

  以上所许述先中断一下,我们先探讨一下该平面构图原则的应用问题(即未完待续)。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主要体现在平面构图、立体构图和色彩构图,其中最重要的是平面构图,基本上平面构图具有较佳的艺术性和可操作性的话,一般可称得上是较佳的设计;但是,这种构图往往趋向于艺术性,而对景观该具备的生态性等其他方面把握不够,同时,这种艺术性又体现在长年累月的积累和艺术修养上,我们普通人一般不易把握。因此,我的这个三原则着重考虑了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通过引入斑块、基质、廊道来说明其生态型,通过核心原则来构筑微观生态系统,同时通过引入具有普遍意义(在地球大气层范围内长年有效,呵呵,开玩笑)的20%和60%这两个美学上具有巨大意义的数据(也有其他一些数据,但其适用性较差,局限性较大。另外,相信60%这个数据大家都很了解,但20%这个数据一般人很少注意到,其实,我个人觉得有三个数据较重要,即50%,60%,20%,其体现在50%稳定性最佳,但发展性趋于零,60%稳定性很好,同时有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也是实现渐变的重要途径数据之一,20%稳定性稍差,但具有很好的发展性,也是实现图变得重要途径数据之一。因此,就发展性和稳定性二者结合来看,我比较喜欢60%和20%,同时,若有人偏好用50%构图,一定要利用二维径向性,在另一维上引入60%这一兼具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重要数据)来体现其艺术性。 

  当然,在采用这三原则平面构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考虑的是该绿地系统所处的外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给我们要求和限制,需重点考虑的天(日照、风)、地(降水)、人(观赏者),尽可能让日照、风、降水和观赏者在我们构筑的微观生态系统中流动或传播,以便使其具有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另外,我觉得艺术是有相对性的,作为设计者,不能仅仅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设计,有时业主的意见或许反而是正确的,同时,对于业主的合理性要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解构和重构的手法,按照这三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即满足了业主的要求,有从整体上不失其艺术性和生态性,何乐而不为。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