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景观建筑学之路
admin
2006-08-01
来源:
网
文章以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依据,探讨规划、建筑、地景一体化的景观建筑学设计方法;并结合作者创作实践,阐述景观建筑学在规划设计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规划、建筑、景园三者关系,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当代人居环境。
一、景观建筑学发展之历程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中外古代建筑,规划、景园设计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往往一人统揽城市规划、建筑、景园,艺术等各个方面,从其成果表现来看,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罗马、威尼斯、北京等城市都是地景、城市、建筑高度一体化的结果。专业的分工只是从工业化以后开始工业化时代城市,出现了三者关系的脱节与分离。在此情形下,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景观建筑学历经百年已发展成一门独立、成熟的综合设计学科,如今景观建筑学应用与设计范围已十分宽广,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专业实践的领域拓展使景观建筑师所需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呈现全面与综合的特点。
我国上一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建设与美化运动走的路与西方国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路很相似。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也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乡,大地景观一体化建设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我国景观建筑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风景园林专业与从业者知识远不能满足城市急剧发展的要求,各个城市出现的城市美化运动,如广场热、公园热,还是以形式主义占主导地位。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各做各的事。景观建筑学还未形成,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与表现:
·现象一: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
·现象二:局部景观设计与城市原有肌理脱节,缺少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联。
·现象三:唯美而缺乏实用性、经济性的景观设计,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如休息座椅等,人性化考虑不够。
·现象四:考虑当地气候、地域与人文特点的少,场地意识薄弱,设计程式化、大同化现象严重。
·现象五:城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
·现象六:城市建设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原生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概念。
·现象七: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三者工作不密切,出现脱节现象,园林景观设计成为装饰与点缀,或者仅是绿化与美化。
·现象八:景观设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的局限性与专业实践的广泛性的矛盾,使景园设计未能上升到景观建筑学层次,依然局限于风景规划、园林设计、绿化设计层面。
鉴于以上现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二、一体化设计之路的形成
景观规划与设计由于融合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形成了一门完整而综合的独立学科——景观建筑学,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发展与原生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可以说是广义的建筑学。以景观建筑学为导向形成了规划、建筑、景园三位一体的设计之路。
现代景观建筑学涵盖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任伺一个专业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设计和控制景观建筑中的所有方面。既要求景园设计专业知识拓展以适应广泛的专业实践,又要求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
(一)加强专业间的沟通合作
实际上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区别在于经营的空间范围、尺度、大小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
规划师的工作内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建立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营构城市总体空问艺术布局,道路骨架、功能分区、城市主轴线经营、绿地系统规划等),而详规阶段其工作内容与建筑师区别不明显,除确定地块建筑容量,确定技术指标外,更要注重体型与空间环境的营造,此阶段更多涉及建筑学领域,应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或以建筑师工作为主导。
景园师:区域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规划,各级风景区规划(也可由城市规划师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设计、园林设计等。
建筑师从一个大门、环境小品、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体,甚至到人类整个的形体环境,梁思成先生曾指出建筑教育任务已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的建筑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形体环境的规划人才。
建筑师做规划与景观设计、园林专业人士做规划、规划师做建筑设计都是常有的事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院校毕业的人士有很大的关系。但无论是规划师,景园师都必须有深厚的建筑学知识,没有建筑学的扎实基本功,是不可能胜任景园设计的,而当建筑师具备了规划、景园基础,其在景观建筑学领域就更能发挥主导作用。
不同层次的景观规划与设计都要多学科人员介入,同时依据项目性质不同,确立适宜的项目主持人,不同规划设计项目之中,不同的专业人员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或主导或顾问或协助摆正位置,协同工作。
(二)扩充原有专业范围塑造,不同专业背景的景观建筑师
规划专业应加强建筑学训练,并同城市设计学结合;园林专业应具有建筑学素养与设计创造力,具备工程技术知识,注重规划根基培养,建筑学专业应加强景观与规划的专业素质,并具备城市设计素养,使城市规划师成为城市景园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成为景观建筑师,景观建筑学融合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并成为其基础学科与共同语言。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西蒙兹)。景观建筑师更容易具有整合各环境要素的能力。
三、景观建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整体的生态观
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就是从宏观至微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绿色空间。
(二)结合自然的生态设计观
任何层次,任何阶段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对基地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充分遵循基地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使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得以保持与发展,让基地的气候、地质、水文、植被、人文等因素充分融合。并使基地固有特征和人文环境要素得以良好结合,从而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自然因素充分发挥调节与塑造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使规划设计赋予强烈的地域性。生态设计在规划阶段应注重自然斑块,廊道等自然基质形成环境的网络。生态设计还强调场地的承载力与适宜性。弗雷德里克·斯坦纳在《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一书中引用Schneide等人的看法,认为承载力分析作为一种规划工具,研究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各种变化在数量上,类型上、位置上以及质量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确定保持人们公共生活安全、健康的各种指标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就需要采取公众集资、政府计划、个体行为调控等措施来改变严重的环境问题,而适宜性则指其本身的合适相称的方式引入承载力、适宜性的生态原则,以探讨对场地的发展与保护的机会与限制因素,确保在不同区域进行的开发活动必须与特定场地相协调的开发模式高密度、低密度或零密度。
(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景观建筑学关注的对象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既强调人类的发展又关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景观建筑师的终生目标与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规划设计应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与人文的过程,保护自然与人文系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利益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平衡。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保护好大自然环境,给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而不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过分开发与占有;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以自然‘人文的可持续发展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设计中能更深层次地体现对人的多方面的、多方位的关怀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四)强调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结合的设计观
人类是生活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生物、物理环境、人工环境之问处于相互作用中。规划设计则是为特定场所寻求最佳的选择方案,它是综合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行为。任何尺度地块上的规划设计行为与其发生的活动均可在更大的区域系统中,因此我们强调超出设计范围的规划设计,与关系的设计区域尺度,城镇体系,城市尺度、社区尺度,小地块尺度,不同层次、不同地块的系统规划设计均要考虑与上一层次的关系,及与下一层次的衔接,以积极的方式探讨合宜的关系,这就是规划的意义与方式。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总结起来就是关注环境结构关系与体型秩序的设计,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关系”设计,它探讨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场所人工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与自然等诸关系的整合,同时强调时间、四维空间的作用。关注体验的规划与设计,注重场所意义的表达。城市设计其重点在于营造健康、宜人的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强调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创造,它是营造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人居环境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四、景观建筑学之实践
以下几个实例是笔者主持的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规划设计项目。不同程度上实践了城市、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之路,深刻体会到一个成功作品的完成是多学科、多专业人士共同协作与努力的结果,以及景观建筑学在创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一)南昌红谷滩新区前湖景区规划
前湖景区位于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角洲区内,外临赣江,内抱前湖,卧龙山横贯景区,周边均有城市道路相邻,基地东北为国际体育中心及城市地区,西北为高校区景区,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675平方公里,其中前湖水面1.5平方公里,卧龙山山地1.9平方公里。设计项目组成员由测绘、规划、景园、建筑等多专业人员组成。设计在对基地及城市历史文化、规划等调查基础上,应用GIS对场地的高程、坡度,水文、植被进行分析,建立形象、可靠的背景信息系统。
景区规划的总目标在遵循红角洲片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汲取中西优秀造园理论,营造新型的自然与人工高度融合的、开放型的、集运动休闲、文化科技、商贸居住、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域。
1、规划理念与手法
1)充分体现景区作为城市中心绿洲——巨型绿核的生态功能,并通过绿色廊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连成网络。
2)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坚决放弃临湖开发水景住宅或过于商业化的功能开发,将沿水岸周边美景全部让给公众强调公众性原则。
3)以规划为先导,解决好景区与城市各方面与各层次的关系。
4)在生态优先前提下,强调多样性原则并融合中西造园文化精华,以集锦园方式组景,让前湖景区建成为集自然,人文特色于一体的都市中心的观光旅游胜地。
5)设计手法,总体布局结构上引入现代景观建筑学设计理念,并汲取中国皇家园林及英国造园手法,反映真山真水的大气势,将几何轴线、直线、几何曲线引入景区,创造自然与人工,在对比中达到融合统一的效果。而在具体造园上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如分区设景、园中有园、小中见大、步移景异、借景、对景等手法,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中西文化,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大山水景观特色,以体现湖山之胜、自然之灵、休闲之乐、野趣之美、文化之源,建立良好的城市景区生态圈,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理念。
2、规划结构形态
以一心、二轴、三片区、五通廊建立景区基本结构形态,以三环的路网结构建立景区的交通系统,从而便捷通达各景区且内环成为全步行的亲水区。
一心:以湖心岛为全景区结构形态的“核”,各功能分区以两条曲线形成合抱之势。
二轴:一是景观视线轴北入口景观区(桃源寻踪)—文化长廊—湖心岛;一是景观控制轴,名人苑—露天剧场—湖心岛—中国传统文化游览区—观赏植物园—标识塔。
三片区:综合服务区,邻近城市并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以服务功能为主;滨湖观光区,以前湖水域为中心周边展开200至300米滨水游览带,以动态游览活动项目为主;卧龙山生态恢复区,包括卧龙山山体及山麓的部分滨水地带,通过恢复保育使其成为整个景区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坚实主体。
五通廊:整个景区通过五个廊道(五个主要出入口)与城市各功能区相连,并形成绿楔向城市渗透。三环以外环路作为景区与城市各功能组团的联系道路,以内环联系景区各功能区,沿水岸设置的滨湖步道环,构筑亲水区完整的步行系统及沿湖观光廊道。
3.功能结构
注重景区项目组成的内容多样性,使景区的活动丰富多彩,提高其活力与磁力,从而提升区域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结合基地不同地景特征及周边城市功能,将整个景区划分为15个功能片区,各片区既可独立成景,又互为联系与补充,15个功能区:北入口景观区、文化休闲区、水乡别墅区、综合娱乐区、湿地观赏区、东北入口景观区、自然生态恢复区、中国传统文化区,东南入口景观区、山林别墅区、西南入口景观区、生态候鸟区、度假山庄、西北入口景观区,水上游览区。
(二)福清市江镜镇新区规划
1、规划背景
该项目是福州东南一个小城镇的新区规划,用地完整,基地自然条件优越,是实现理想小城镇的良好机会。我国当代小城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千城一面,在无序发展中缺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环境不佳,缺乏特色传统,小城镇自然性与乡村性在消失,而更像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传统小城镇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优美田园特色的小镇景象难以寻觅。 江镜镇位于福清市龙田半岛,福清市域的东南部,濒临江阴湾,是一座滨海小镇。2002年全镇人口9.3万人,2.4万户,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约9亿元,镇区人口约2万人,城镇化水平25%左右。
2、基地概况
新区选址于镇区北部,工业区东南由新、旧两条过境路围合而成的较为完整的,用地基地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其偏东北有一小山丘,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用地北部为荒废的山丘、农杂地,南部为农田,有较丰富的水系,一条小溪从西北贯穿基地,流向东南并注入远处的大海,基地自然环境良好,用地完整,无拆迁房,对外交通方便,是新区选址之理想地。新区总用地面积150公顷。
3、规划目标与理念
1)改变城镇自发无序的建设状况,以新区方式引入当代城市生活理念,塑造宜人的小镇生活方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2)重塑城镇二元结构,形成都市性与乡村性、秩序性与自然性、规划的统一性与公众参与性相结合的建设新型城镇模式,既能体现小镇的特色又能提供现代化的公共环境和设施。
3)从闽江口城镇规划体系及福清市域城镇规划体系出发,重新构筑江镜镇区总体结构,协调旧镇区新区、工业区的关系,使新区成为镇区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功能互为完菩与补充,共同营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个性独特的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4)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建立新、旧区互动关系,加大新区开发力度,尽快建成新区一期工程,以吸纳城镇化人口,以及旧镇区人口,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与新区磁力,并适时改造旧镇区,完善旧区市政设施及生态环境,优化旧区规划结构,取得新、旧区平衡互动发展关系。
4、规划构思
1)与总体关系:规划首先将新区纳入镇区总体关系之中,使新区成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区以行政、文化、公共配套为主的生活组团,成为全镇的核心组团,并以其为中心,南为旧镇区生活,组团北为工业组团,由此构成新的镇区总体规划结构。
2)行政中心的迁移:将镇行政中心迁至新区北侧基地最高处,位于镇区几何中心,为三个功能组团的中心,对外交通方便。作为一期先行工程,可产生带动新区建设效应,有效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使政府在开发新区中既建设一个崭新风貌的新城,又顺利地解决开发资金的来源问题。规划惜鉴中国传统营城的风水理论,营造新区主景观轴线,建立新区秩序,将行政中心作为新区统领全局的要素。
3)水乡特色的建立:利用基地丰富水系及低洼地,进行疏理构筑以中心湖为核心,贯通基地南北,并在中部形成环状河网的水系,为创造水乡特色奠定基础河网,湖面利于排除、收集雨水及防洪排涝,也是构筑生态山水城镇的重要措施。同时开挖的土方可填用地内地势较低的区域,节省净土方量。
4)特色路网的构筑:规划结合基地环境,将新区主干路设计成自由的环状,并以此作为新区基本景观结构,让新区充满浪漫,宜人的气息,并通过主干道路,引出与周边村庄、公共设施联系的路网,使新区出行方便,与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划设计特别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以强化小镇休闲的生活式步行系统,从新区各主入口开始与环状主干路的滨河人行道相连,并引向各主要公建,开放空间及各住区,设计同时精心营构新区主景观轴的步行系统,让行人充分体验小城镇的特色景观空间。
5)规划结构:以“一环、一轴、二心、一街、十二个居住组团”的组成形式构筑新区的特色结构,“一轴”指北起行政中心北广场,经行政中心、市镇广场、中心公园、新区西侧入口并延伸至西南广阔田野,最后隐入大海,结束于江阴岛东北部的笔架山;“一环”是新区主干环道结合环状河道及绿化带而形成的新区基本景观结构;“一街”是指位于主轴南部的商业步行街具有亲切宜人的小镇商业空间环境,为全镇居民提供商业购物、休闲、交往的场所;“两个心”是指中心公园与南侧体育公园中心,公园是全镇的形象与重要休闲场所。南侧公园紧临旧镇区,方便服务两区居民,规划强调小镇公共中心的营造,以生态核心为主题,组织全镇公共活动与生活,中心围绕核心水面与公园布置镇级公建与商业、公建与公园融为一体,让核心区成为全镇的活动、文化、休闲社交中心,也是居民的心理中心,以强调居民的归宿感与自豪感,而集中式商业布局,既促进小镇中心区的繁荣,又创造了居住区的优雅“宁静的田园风光”,再现传统村落的自然性与乡村性。“十二个居住组团”结合不同开发时序设置四种居住模式(独立式、联排式复式、公寓式住宅),以适应不同时期开发,及不同人群的居住习惯需要与观念的改变。独立式住宅区位于一期用地,位于基地的东北部,环境相对较差,二、三期开发以联排式及复式联排式为主位,于基地西北及西部,而城市型公寓作为四,五期开发,位于中心区环境最佳区及近邻旧城区。不同时序开发选择不同的居住模式,既保证了一定的人口容量,又满足小城镇居住二元性的要求。
6)建筑与空间景观环境:以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组成的城市空间与基地生态环境良好结合,建立起亲切、宜人的小城镇空间特色,住宅建筑设计追求明快的风格,结合当地民居红瓦、红砖、白墙、花岗石基座等传统特征,塑造具有强烈地域感的当代民居个性,而公共建筑以现代简约手法与居住建筑形成对比,形成主次鲜明、层次清晰的形体环境与景观色彩特征,平缓、舒展并充分结合环境的城市轮廓线为居住者和旅游者提供舒适、高品质的空间环境景观。
(三)闽江学院
闽江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福州市属本科学院,计划在校生!5万人。基地位于福州市上街高校园区,西临旗山风景区,东临京福高速公路,东北面为90米宽的青州河,西北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两院之间为闽江学院,二所二级学院预留地。校园占地113公顷,基地内水系丰富,具有良好的原生环境。
基于周围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与基地内优越条件,构筑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的山水生态型校园,空间环境作为规划设计的总目标。
1.以一条贯穿园区南北的人文生态景观轴,建立起四所高校的整体秩序
主景观轴起于校园东南,主入口广场面向东南方向的大海,由400米长的人工景观轴引入校园核心区的绿色广场,图书馆与礼堂建筑群的广场轴线向北延伸至校园北入口广场空间,此轴在两所二级学院之间形成宽50米,长500米的绿色廊道,廊道北端为职业技术学院主广场及主楼,远处为壮丽的旗山。
主景观轴既建立二所校园的组团式布局结构的秩序,又与北侧二级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关联,使四所学院形成完整统一的空间结构,东南起于闽江学院南入口,北止于技术学院的景观轴,全长约22公里,闽江学院段约5公里。整条景观轴空间景观变化丰富,层次多样,人文与自然相融,气势与趣味相揉,身临其境将充满丰富与生动的空间体验与景观艺术愉悦感。
2.以组团加绿楔布局结构,尽可能保持基地原生环境
规划首先建立在对基地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构筑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生态校园环境,保留并整理基地内原有池塘河道,形成自东北而流向东南的校园主要景观水系,象征源远流长的闽江水。校园主入口处河道密布,通过整理水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入口广场空间,西侧沿旗山脚下结合丰富的水溪,挖出护校河,同时起拦截山洪的作用,景观上也使校园与旗山融为一体,并与校园主河道相连构筑了山水生态型校园景观环境。
3.体布局结构
以一环,一主轴,一中心构筑校园的路网与景观骨架,环内以“曲水绿岛”为中心的公共教学图书、实验区,为一开放型的全步行的绿色公共空间,环外为体育活动区、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区等,规划将其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形成组团,分布于环内外,组团绿楔式布局结构,加强了校园与其东西两侧山水景观的联系,并将周围大白然环境引入校园中心绿地广场。
规划以一环建立起各功能组团间的联系,环内形成校园核心公共区。公共区突出强调以绿色开放空间为主题的城市设计理念,使绿核成为校园的象征,400米直径的绿色核心创造了校园生态环境空间。绿核与绿环相融并向外扩散,以绿楔与周边大自然山水环境取得联系,形成绿核、绿环.绿楔(绿色廊道)、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了建筑在绿色中、绿色在建筑中的规划理念。
4.面风格的表达
闽江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立的本科大学校园,建筑的风格确定是设计难点之一,它既要体现高校校园的文化底蕴,又要反映地方文化特征。福州近代的船政学堂、华南学院、协和学院等建筑都具有容纳中西建筑文化的特征,并富浓厚的学校建筑品质。闽江学院建筑传承了这种人文传统,形成自身的个性,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语言,诊释大学的人文历史渊源与现代气息,体现福州这座具有开放意识与迎纳百川的城市之品质。设计采用红坡顶、浅黄色面砖、花岗石基座、白色线条,以反映校园建筑的集体记忆与认同感。
(四)福州榕城广场
榕城广场位于福州金山新区,金山大道南侧,闽江之畔广场用地8公顷,功能定位为商业文化、绿化休闲,为新区城市级公共空间。广场为一椭圆型空间,形成东西长轴,南北短轴的景观结构。
1.主要设计理念
1)以城市设计为先导,整合广场与城市关系,主轴两端延伸,东接闽江公园,西接金山公园,短轴与金榕路重叠,北接金山大道,南顺河道与文体中心连为一体,通过轴线与城市产生关联。交通上,通过金榕路下沉上架设平台,将东西两部分连为一体,改变了由市道路穿越广场,将之划分为两部分的缺陷,形成了人性化的全步行休闲场所,设计并将广场范围内的步行系统与城市更大范围的步行网络形成一体。
2)空间多样化原则,在设计上讲求空间景观多样化与特色化,构筑具有人性化且富地域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广场空间由主入口标识空间、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200余米长的休闲景观轴、椭圆型广场主体空间组成,主体空间由于设置展厅与架空平台相连接,使广场形成了“前庭后院”空间效果,前庭是广场的主要功能区,后院则结合河道,形成亲水活动区,及自然树林休闲区。通过空间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入多种景观元素,塑造了多样的空间形态特征,建构了不同的空间感觉与体验,创造了具有良好品质、充满活力、整体感强烈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在满足良好功能,完善功能的前提下,加大绿化面积,并以高大乔木为主,不做空旷的大草坪,以硬地种植大乔木以及树林草地作为绿化主要万式,并注重植物多样性与地域性的表达。
3)周边建筑与广场一体化设计原则,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一体化的概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广场与周边建筑是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交融的整体,退台式的商业建筑、内部狭长的商业街是广场开敞,疏朗的空间的补充,内外互为渗透、延伸产生多样而丰富的体验。建筑采用蓝灰色金属弧顶屋面,与周边高层住宅取得良好过渡,又赋予广场以强烈的地域与时代特征。
2、体会
由于广场造价及其他原因,人文景观轴线、水面、浮雕、雕刻及部分广场家俱、环境小品等被取消或未做到位,影响了部分效果。时间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文的积淀、树木等绿化要达到预期效果,需长时期不断生长与完善才能形成的,但从人性化空间出发,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建构良好空间结构,却是空间充满活力生机的关键。榕城广场兼具城市公园性质,要求广场有足够用地和空间来保证新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的要求,提高新区形象与社会效益,我们的城市尤其城市的中心区,更需要人性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口。
(五)福州鼓山新区水上公园
公园位于福州鼓山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山水景观轴上,是山水轴的重要节点,南临国货东路,与光明港公园联为一体公园总占地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2公顷。
1.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是社会性,自然性与艺术性多功能的综合体,作为新区山水轴重要节点空间的水上公园,它服务于新区居民及市内外游客。我们将其规划目标定位为城市生态休闲、运动保健有机融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周边市民的贴身公园,让人们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体验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美,为此,确又三条规划设计原则。
1)充分尊重中心区总体规划的思路,使公园成为新区山水轴的重要节点空间,将公园融入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成集园林景观与开放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2)充分结合场地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与古典园林特色,融合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赋予公园强烈的地方个性与文化特征。
3)体现园林景观趣味性,设计与大众行为相结合方式,体现现代景观开放性、大众性、公共性的特征,为市民营造一个亲切,自然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休闲绿地,充分展现城市绿地的自然美景与园林艺术之魅力。
2、总体规划布局和景区设置
规划充分利用基地宽阔水面,经过适当疏理,形成以中心水面为主体的园林空间,引入新区山水轴,建立起公园的主轴线秩序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联,并自然形成公园南北二个主入口空间,公园的功能布局也由此展开。作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所,水上公园设置以下功能景观区:南北主入口广场区、西南侧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南入口东侧及北人口西侧设置二片较大面积缓坡草坪区(金色阳光)、南岸的文化活动区(曲院荷香)及密林区、东岸垂钓区、西岸的情侣木栈崖休闲区、南入口露天社区、文化休闲区以及中心湖水上活动区等。
3、空间序列与建筑布局
以中心水面为核心,以南北主景观轴为重点,通过主环游道来组织与转换一系列特色景观空间,主体空间序列由北入口导入,具有传统意味的相对围合的半圆型北入口空间亲切宜人,起到迎纳游人的作甩,透过圆型格网圆门洞,将游人引向园内,空间豁然开朗,取得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站在圆型平台上,南望南北主轴序列中的“平湖香洲”是全园的中心点和高潮点。它有机地联系着南北入口主轴线,同时提供了一处交往与表演的空间,序列中的南入口以汀步、环形布置的造型灯柱烘托以开敞的形式,成为序列主轴中的另一处个性化空间,充分表达了与南侧光明港的空间联系。曲院荷香、清风亭、沉鱼落雁、临波观湖、情侣木栈道等建筑或小品形成环状景观带,衍生出许多开敞的,围合,半围合的各具特色的园林空间,建筑设置在满足功能及组景的前提下,以少而精、小体量的原则,布置单体建筑设计,传承了传统建筑特征,以现代建筑手法加以提炼与表达,赋予现代公园以浓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同时注重园林意境与情趣的表达,借匾联的题词,景点的诗意命名,植物造景等结合形成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4、实施效果
水上公园现已初步建成,成为城市新区重要的日常生活场所,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园林景观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生命体,随着时间增加,人文的积淀将愈加丰满。
五、结语
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chitecture)是一个有争议的名称,不同专业人士对其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藉景观建筑学来表达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三个学科相融,而达到三位一体的目标,有助于取得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冬辉.全面介入城市的环境设计——从风景园林到景观建筑[J].新建筑,2001,(5).
[2] 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3] 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J].中国园林,2002,(1).
作者单位:严龙华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总建筑师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中外古代建筑,规划、景园设计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往往一人统揽城市规划、建筑、景园,艺术等各个方面,从其成果表现来看,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罗马、威尼斯、北京等城市都是地景、城市、建筑高度一体化的结果。专业的分工只是从工业化以后开始工业化时代城市,出现了三者关系的脱节与分离。在此情形下,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景观建筑学历经百年已发展成一门独立、成熟的综合设计学科,如今景观建筑学应用与设计范围已十分宽广,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专业实践的领域拓展使景观建筑师所需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呈现全面与综合的特点。
我国上一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建设与美化运动走的路与西方国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路很相似。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也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乡,大地景观一体化建设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我国景观建筑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风景园林专业与从业者知识远不能满足城市急剧发展的要求,各个城市出现的城市美化运动,如广场热、公园热,还是以形式主义占主导地位。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各做各的事。景观建筑学还未形成,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与表现:
·现象一: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
·现象二:局部景观设计与城市原有肌理脱节,缺少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联。
·现象三:唯美而缺乏实用性、经济性的景观设计,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如休息座椅等,人性化考虑不够。
·现象四:考虑当地气候、地域与人文特点的少,场地意识薄弱,设计程式化、大同化现象严重。
·现象五:城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
·现象六:城市建设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原生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概念。
·现象七: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三者工作不密切,出现脱节现象,园林景观设计成为装饰与点缀,或者仅是绿化与美化。
·现象八:景观设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的局限性与专业实践的广泛性的矛盾,使景园设计未能上升到景观建筑学层次,依然局限于风景规划、园林设计、绿化设计层面。
鉴于以上现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二、一体化设计之路的形成
景观规划与设计由于融合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形成了一门完整而综合的独立学科——景观建筑学,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发展与原生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可以说是广义的建筑学。以景观建筑学为导向形成了规划、建筑、景园三位一体的设计之路。
现代景观建筑学涵盖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任伺一个专业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设计和控制景观建筑中的所有方面。既要求景园设计专业知识拓展以适应广泛的专业实践,又要求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
(一)加强专业间的沟通合作
实际上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区别在于经营的空间范围、尺度、大小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
规划师的工作内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建立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营构城市总体空问艺术布局,道路骨架、功能分区、城市主轴线经营、绿地系统规划等),而详规阶段其工作内容与建筑师区别不明显,除确定地块建筑容量,确定技术指标外,更要注重体型与空间环境的营造,此阶段更多涉及建筑学领域,应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或以建筑师工作为主导。
景园师:区域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规划,各级风景区规划(也可由城市规划师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设计、园林设计等。
建筑师从一个大门、环境小品、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体,甚至到人类整个的形体环境,梁思成先生曾指出建筑教育任务已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的建筑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形体环境的规划人才。
建筑师做规划与景观设计、园林专业人士做规划、规划师做建筑设计都是常有的事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院校毕业的人士有很大的关系。但无论是规划师,景园师都必须有深厚的建筑学知识,没有建筑学的扎实基本功,是不可能胜任景园设计的,而当建筑师具备了规划、景园基础,其在景观建筑学领域就更能发挥主导作用。
不同层次的景观规划与设计都要多学科人员介入,同时依据项目性质不同,确立适宜的项目主持人,不同规划设计项目之中,不同的专业人员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或主导或顾问或协助摆正位置,协同工作。
(二)扩充原有专业范围塑造,不同专业背景的景观建筑师
规划专业应加强建筑学训练,并同城市设计学结合;园林专业应具有建筑学素养与设计创造力,具备工程技术知识,注重规划根基培养,建筑学专业应加强景观与规划的专业素质,并具备城市设计素养,使城市规划师成为城市景园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成为景观建筑师,景观建筑学融合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并成为其基础学科与共同语言。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西蒙兹)。景观建筑师更容易具有整合各环境要素的能力。
三、景观建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整体的生态观
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就是从宏观至微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绿色空间。
(二)结合自然的生态设计观
任何层次,任何阶段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对基地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充分遵循基地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使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得以保持与发展,让基地的气候、地质、水文、植被、人文等因素充分融合。并使基地固有特征和人文环境要素得以良好结合,从而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自然因素充分发挥调节与塑造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使规划设计赋予强烈的地域性。生态设计在规划阶段应注重自然斑块,廊道等自然基质形成环境的网络。生态设计还强调场地的承载力与适宜性。弗雷德里克·斯坦纳在《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一书中引用Schneide等人的看法,认为承载力分析作为一种规划工具,研究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各种变化在数量上,类型上、位置上以及质量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确定保持人们公共生活安全、健康的各种指标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就需要采取公众集资、政府计划、个体行为调控等措施来改变严重的环境问题,而适宜性则指其本身的合适相称的方式引入承载力、适宜性的生态原则,以探讨对场地的发展与保护的机会与限制因素,确保在不同区域进行的开发活动必须与特定场地相协调的开发模式高密度、低密度或零密度。
(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景观建筑学关注的对象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既强调人类的发展又关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景观建筑师的终生目标与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规划设计应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与人文的过程,保护自然与人文系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利益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平衡。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保护好大自然环境,给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而不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过分开发与占有;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以自然‘人文的可持续发展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设计中能更深层次地体现对人的多方面的、多方位的关怀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四)强调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结合的设计观
人类是生活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生物、物理环境、人工环境之问处于相互作用中。规划设计则是为特定场所寻求最佳的选择方案,它是综合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行为。任何尺度地块上的规划设计行为与其发生的活动均可在更大的区域系统中,因此我们强调超出设计范围的规划设计,与关系的设计区域尺度,城镇体系,城市尺度、社区尺度,小地块尺度,不同层次、不同地块的系统规划设计均要考虑与上一层次的关系,及与下一层次的衔接,以积极的方式探讨合宜的关系,这就是规划的意义与方式。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总结起来就是关注环境结构关系与体型秩序的设计,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关系”设计,它探讨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场所人工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与自然等诸关系的整合,同时强调时间、四维空间的作用。关注体验的规划与设计,注重场所意义的表达。城市设计其重点在于营造健康、宜人的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强调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创造,它是营造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人居环境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四、景观建筑学之实践
以下几个实例是笔者主持的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规划设计项目。不同程度上实践了城市、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之路,深刻体会到一个成功作品的完成是多学科、多专业人士共同协作与努力的结果,以及景观建筑学在创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一)南昌红谷滩新区前湖景区规划
前湖景区位于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角洲区内,外临赣江,内抱前湖,卧龙山横贯景区,周边均有城市道路相邻,基地东北为国际体育中心及城市地区,西北为高校区景区,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675平方公里,其中前湖水面1.5平方公里,卧龙山山地1.9平方公里。设计项目组成员由测绘、规划、景园、建筑等多专业人员组成。设计在对基地及城市历史文化、规划等调查基础上,应用GIS对场地的高程、坡度,水文、植被进行分析,建立形象、可靠的背景信息系统。
景区规划的总目标在遵循红角洲片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汲取中西优秀造园理论,营造新型的自然与人工高度融合的、开放型的、集运动休闲、文化科技、商贸居住、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域。
1、规划理念与手法
1)充分体现景区作为城市中心绿洲——巨型绿核的生态功能,并通过绿色廊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连成网络。
2)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坚决放弃临湖开发水景住宅或过于商业化的功能开发,将沿水岸周边美景全部让给公众强调公众性原则。
3)以规划为先导,解决好景区与城市各方面与各层次的关系。
4)在生态优先前提下,强调多样性原则并融合中西造园文化精华,以集锦园方式组景,让前湖景区建成为集自然,人文特色于一体的都市中心的观光旅游胜地。
5)设计手法,总体布局结构上引入现代景观建筑学设计理念,并汲取中国皇家园林及英国造园手法,反映真山真水的大气势,将几何轴线、直线、几何曲线引入景区,创造自然与人工,在对比中达到融合统一的效果。而在具体造园上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如分区设景、园中有园、小中见大、步移景异、借景、对景等手法,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中西文化,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大山水景观特色,以体现湖山之胜、自然之灵、休闲之乐、野趣之美、文化之源,建立良好的城市景区生态圈,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理念。
2、规划结构形态
以一心、二轴、三片区、五通廊建立景区基本结构形态,以三环的路网结构建立景区的交通系统,从而便捷通达各景区且内环成为全步行的亲水区。
一心:以湖心岛为全景区结构形态的“核”,各功能分区以两条曲线形成合抱之势。
二轴:一是景观视线轴北入口景观区(桃源寻踪)—文化长廊—湖心岛;一是景观控制轴,名人苑—露天剧场—湖心岛—中国传统文化游览区—观赏植物园—标识塔。
三片区:综合服务区,邻近城市并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以服务功能为主;滨湖观光区,以前湖水域为中心周边展开200至300米滨水游览带,以动态游览活动项目为主;卧龙山生态恢复区,包括卧龙山山体及山麓的部分滨水地带,通过恢复保育使其成为整个景区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坚实主体。
五通廊:整个景区通过五个廊道(五个主要出入口)与城市各功能区相连,并形成绿楔向城市渗透。三环以外环路作为景区与城市各功能组团的联系道路,以内环联系景区各功能区,沿水岸设置的滨湖步道环,构筑亲水区完整的步行系统及沿湖观光廊道。
3.功能结构
注重景区项目组成的内容多样性,使景区的活动丰富多彩,提高其活力与磁力,从而提升区域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结合基地不同地景特征及周边城市功能,将整个景区划分为15个功能片区,各片区既可独立成景,又互为联系与补充,15个功能区:北入口景观区、文化休闲区、水乡别墅区、综合娱乐区、湿地观赏区、东北入口景观区、自然生态恢复区、中国传统文化区,东南入口景观区、山林别墅区、西南入口景观区、生态候鸟区、度假山庄、西北入口景观区,水上游览区。
(二)福清市江镜镇新区规划
1、规划背景
该项目是福州东南一个小城镇的新区规划,用地完整,基地自然条件优越,是实现理想小城镇的良好机会。我国当代小城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千城一面,在无序发展中缺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环境不佳,缺乏特色传统,小城镇自然性与乡村性在消失,而更像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传统小城镇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优美田园特色的小镇景象难以寻觅。 江镜镇位于福清市龙田半岛,福清市域的东南部,濒临江阴湾,是一座滨海小镇。2002年全镇人口9.3万人,2.4万户,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约9亿元,镇区人口约2万人,城镇化水平25%左右。
2、基地概况
新区选址于镇区北部,工业区东南由新、旧两条过境路围合而成的较为完整的,用地基地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其偏东北有一小山丘,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用地北部为荒废的山丘、农杂地,南部为农田,有较丰富的水系,一条小溪从西北贯穿基地,流向东南并注入远处的大海,基地自然环境良好,用地完整,无拆迁房,对外交通方便,是新区选址之理想地。新区总用地面积150公顷。
3、规划目标与理念
1)改变城镇自发无序的建设状况,以新区方式引入当代城市生活理念,塑造宜人的小镇生活方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2)重塑城镇二元结构,形成都市性与乡村性、秩序性与自然性、规划的统一性与公众参与性相结合的建设新型城镇模式,既能体现小镇的特色又能提供现代化的公共环境和设施。
3)从闽江口城镇规划体系及福清市域城镇规划体系出发,重新构筑江镜镇区总体结构,协调旧镇区新区、工业区的关系,使新区成为镇区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功能互为完菩与补充,共同营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个性独特的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4)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建立新、旧区互动关系,加大新区开发力度,尽快建成新区一期工程,以吸纳城镇化人口,以及旧镇区人口,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与新区磁力,并适时改造旧镇区,完善旧区市政设施及生态环境,优化旧区规划结构,取得新、旧区平衡互动发展关系。
4、规划构思
1)与总体关系:规划首先将新区纳入镇区总体关系之中,使新区成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区以行政、文化、公共配套为主的生活组团,成为全镇的核心组团,并以其为中心,南为旧镇区生活,组团北为工业组团,由此构成新的镇区总体规划结构。
2)行政中心的迁移:将镇行政中心迁至新区北侧基地最高处,位于镇区几何中心,为三个功能组团的中心,对外交通方便。作为一期先行工程,可产生带动新区建设效应,有效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使政府在开发新区中既建设一个崭新风貌的新城,又顺利地解决开发资金的来源问题。规划惜鉴中国传统营城的风水理论,营造新区主景观轴线,建立新区秩序,将行政中心作为新区统领全局的要素。
3)水乡特色的建立:利用基地丰富水系及低洼地,进行疏理构筑以中心湖为核心,贯通基地南北,并在中部形成环状河网的水系,为创造水乡特色奠定基础河网,湖面利于排除、收集雨水及防洪排涝,也是构筑生态山水城镇的重要措施。同时开挖的土方可填用地内地势较低的区域,节省净土方量。
4)特色路网的构筑:规划结合基地环境,将新区主干路设计成自由的环状,并以此作为新区基本景观结构,让新区充满浪漫,宜人的气息,并通过主干道路,引出与周边村庄、公共设施联系的路网,使新区出行方便,与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划设计特别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以强化小镇休闲的生活式步行系统,从新区各主入口开始与环状主干路的滨河人行道相连,并引向各主要公建,开放空间及各住区,设计同时精心营构新区主景观轴的步行系统,让行人充分体验小城镇的特色景观空间。
5)规划结构:以“一环、一轴、二心、一街、十二个居住组团”的组成形式构筑新区的特色结构,“一轴”指北起行政中心北广场,经行政中心、市镇广场、中心公园、新区西侧入口并延伸至西南广阔田野,最后隐入大海,结束于江阴岛东北部的笔架山;“一环”是新区主干环道结合环状河道及绿化带而形成的新区基本景观结构;“一街”是指位于主轴南部的商业步行街具有亲切宜人的小镇商业空间环境,为全镇居民提供商业购物、休闲、交往的场所;“两个心”是指中心公园与南侧体育公园中心,公园是全镇的形象与重要休闲场所。南侧公园紧临旧镇区,方便服务两区居民,规划强调小镇公共中心的营造,以生态核心为主题,组织全镇公共活动与生活,中心围绕核心水面与公园布置镇级公建与商业、公建与公园融为一体,让核心区成为全镇的活动、文化、休闲社交中心,也是居民的心理中心,以强调居民的归宿感与自豪感,而集中式商业布局,既促进小镇中心区的繁荣,又创造了居住区的优雅“宁静的田园风光”,再现传统村落的自然性与乡村性。“十二个居住组团”结合不同开发时序设置四种居住模式(独立式、联排式复式、公寓式住宅),以适应不同时期开发,及不同人群的居住习惯需要与观念的改变。独立式住宅区位于一期用地,位于基地的东北部,环境相对较差,二、三期开发以联排式及复式联排式为主位,于基地西北及西部,而城市型公寓作为四,五期开发,位于中心区环境最佳区及近邻旧城区。不同时序开发选择不同的居住模式,既保证了一定的人口容量,又满足小城镇居住二元性的要求。
6)建筑与空间景观环境:以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组成的城市空间与基地生态环境良好结合,建立起亲切、宜人的小城镇空间特色,住宅建筑设计追求明快的风格,结合当地民居红瓦、红砖、白墙、花岗石基座等传统特征,塑造具有强烈地域感的当代民居个性,而公共建筑以现代简约手法与居住建筑形成对比,形成主次鲜明、层次清晰的形体环境与景观色彩特征,平缓、舒展并充分结合环境的城市轮廓线为居住者和旅游者提供舒适、高品质的空间环境景观。
(三)闽江学院
闽江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福州市属本科学院,计划在校生!5万人。基地位于福州市上街高校园区,西临旗山风景区,东临京福高速公路,东北面为90米宽的青州河,西北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两院之间为闽江学院,二所二级学院预留地。校园占地113公顷,基地内水系丰富,具有良好的原生环境。
基于周围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与基地内优越条件,构筑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的山水生态型校园,空间环境作为规划设计的总目标。
1.以一条贯穿园区南北的人文生态景观轴,建立起四所高校的整体秩序
主景观轴起于校园东南,主入口广场面向东南方向的大海,由400米长的人工景观轴引入校园核心区的绿色广场,图书馆与礼堂建筑群的广场轴线向北延伸至校园北入口广场空间,此轴在两所二级学院之间形成宽50米,长500米的绿色廊道,廊道北端为职业技术学院主广场及主楼,远处为壮丽的旗山。
主景观轴既建立二所校园的组团式布局结构的秩序,又与北侧二级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关联,使四所学院形成完整统一的空间结构,东南起于闽江学院南入口,北止于技术学院的景观轴,全长约22公里,闽江学院段约5公里。整条景观轴空间景观变化丰富,层次多样,人文与自然相融,气势与趣味相揉,身临其境将充满丰富与生动的空间体验与景观艺术愉悦感。
2.以组团加绿楔布局结构,尽可能保持基地原生环境
规划首先建立在对基地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构筑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生态校园环境,保留并整理基地内原有池塘河道,形成自东北而流向东南的校园主要景观水系,象征源远流长的闽江水。校园主入口处河道密布,通过整理水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入口广场空间,西侧沿旗山脚下结合丰富的水溪,挖出护校河,同时起拦截山洪的作用,景观上也使校园与旗山融为一体,并与校园主河道相连构筑了山水生态型校园景观环境。
3.体布局结构
以一环,一主轴,一中心构筑校园的路网与景观骨架,环内以“曲水绿岛”为中心的公共教学图书、实验区,为一开放型的全步行的绿色公共空间,环外为体育活动区、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区等,规划将其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形成组团,分布于环内外,组团绿楔式布局结构,加强了校园与其东西两侧山水景观的联系,并将周围大白然环境引入校园中心绿地广场。
规划以一环建立起各功能组团间的联系,环内形成校园核心公共区。公共区突出强调以绿色开放空间为主题的城市设计理念,使绿核成为校园的象征,400米直径的绿色核心创造了校园生态环境空间。绿核与绿环相融并向外扩散,以绿楔与周边大自然山水环境取得联系,形成绿核、绿环.绿楔(绿色廊道)、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了建筑在绿色中、绿色在建筑中的规划理念。
4.面风格的表达
闽江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立的本科大学校园,建筑的风格确定是设计难点之一,它既要体现高校校园的文化底蕴,又要反映地方文化特征。福州近代的船政学堂、华南学院、协和学院等建筑都具有容纳中西建筑文化的特征,并富浓厚的学校建筑品质。闽江学院建筑传承了这种人文传统,形成自身的个性,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语言,诊释大学的人文历史渊源与现代气息,体现福州这座具有开放意识与迎纳百川的城市之品质。设计采用红坡顶、浅黄色面砖、花岗石基座、白色线条,以反映校园建筑的集体记忆与认同感。
(四)福州榕城广场
榕城广场位于福州金山新区,金山大道南侧,闽江之畔广场用地8公顷,功能定位为商业文化、绿化休闲,为新区城市级公共空间。广场为一椭圆型空间,形成东西长轴,南北短轴的景观结构。
1.主要设计理念
1)以城市设计为先导,整合广场与城市关系,主轴两端延伸,东接闽江公园,西接金山公园,短轴与金榕路重叠,北接金山大道,南顺河道与文体中心连为一体,通过轴线与城市产生关联。交通上,通过金榕路下沉上架设平台,将东西两部分连为一体,改变了由市道路穿越广场,将之划分为两部分的缺陷,形成了人性化的全步行休闲场所,设计并将广场范围内的步行系统与城市更大范围的步行网络形成一体。
2)空间多样化原则,在设计上讲求空间景观多样化与特色化,构筑具有人性化且富地域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广场空间由主入口标识空间、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200余米长的休闲景观轴、椭圆型广场主体空间组成,主体空间由于设置展厅与架空平台相连接,使广场形成了“前庭后院”空间效果,前庭是广场的主要功能区,后院则结合河道,形成亲水活动区,及自然树林休闲区。通过空间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入多种景观元素,塑造了多样的空间形态特征,建构了不同的空间感觉与体验,创造了具有良好品质、充满活力、整体感强烈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在满足良好功能,完善功能的前提下,加大绿化面积,并以高大乔木为主,不做空旷的大草坪,以硬地种植大乔木以及树林草地作为绿化主要万式,并注重植物多样性与地域性的表达。
3)周边建筑与广场一体化设计原则,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一体化的概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广场与周边建筑是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交融的整体,退台式的商业建筑、内部狭长的商业街是广场开敞,疏朗的空间的补充,内外互为渗透、延伸产生多样而丰富的体验。建筑采用蓝灰色金属弧顶屋面,与周边高层住宅取得良好过渡,又赋予广场以强烈的地域与时代特征。
2、体会
由于广场造价及其他原因,人文景观轴线、水面、浮雕、雕刻及部分广场家俱、环境小品等被取消或未做到位,影响了部分效果。时间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文的积淀、树木等绿化要达到预期效果,需长时期不断生长与完善才能形成的,但从人性化空间出发,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建构良好空间结构,却是空间充满活力生机的关键。榕城广场兼具城市公园性质,要求广场有足够用地和空间来保证新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的要求,提高新区形象与社会效益,我们的城市尤其城市的中心区,更需要人性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口。
(五)福州鼓山新区水上公园
公园位于福州鼓山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山水景观轴上,是山水轴的重要节点,南临国货东路,与光明港公园联为一体公园总占地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2公顷。
1.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是社会性,自然性与艺术性多功能的综合体,作为新区山水轴重要节点空间的水上公园,它服务于新区居民及市内外游客。我们将其规划目标定位为城市生态休闲、运动保健有机融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周边市民的贴身公园,让人们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体验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美,为此,确又三条规划设计原则。
1)充分尊重中心区总体规划的思路,使公园成为新区山水轴的重要节点空间,将公园融入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成集园林景观与开放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2)充分结合场地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与古典园林特色,融合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赋予公园强烈的地方个性与文化特征。
3)体现园林景观趣味性,设计与大众行为相结合方式,体现现代景观开放性、大众性、公共性的特征,为市民营造一个亲切,自然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休闲绿地,充分展现城市绿地的自然美景与园林艺术之魅力。
2、总体规划布局和景区设置
规划充分利用基地宽阔水面,经过适当疏理,形成以中心水面为主体的园林空间,引入新区山水轴,建立起公园的主轴线秩序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联,并自然形成公园南北二个主入口空间,公园的功能布局也由此展开。作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所,水上公园设置以下功能景观区:南北主入口广场区、西南侧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南入口东侧及北人口西侧设置二片较大面积缓坡草坪区(金色阳光)、南岸的文化活动区(曲院荷香)及密林区、东岸垂钓区、西岸的情侣木栈崖休闲区、南入口露天社区、文化休闲区以及中心湖水上活动区等。
3、空间序列与建筑布局
以中心水面为核心,以南北主景观轴为重点,通过主环游道来组织与转换一系列特色景观空间,主体空间序列由北入口导入,具有传统意味的相对围合的半圆型北入口空间亲切宜人,起到迎纳游人的作甩,透过圆型格网圆门洞,将游人引向园内,空间豁然开朗,取得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站在圆型平台上,南望南北主轴序列中的“平湖香洲”是全园的中心点和高潮点。它有机地联系着南北入口主轴线,同时提供了一处交往与表演的空间,序列中的南入口以汀步、环形布置的造型灯柱烘托以开敞的形式,成为序列主轴中的另一处个性化空间,充分表达了与南侧光明港的空间联系。曲院荷香、清风亭、沉鱼落雁、临波观湖、情侣木栈道等建筑或小品形成环状景观带,衍生出许多开敞的,围合,半围合的各具特色的园林空间,建筑设置在满足功能及组景的前提下,以少而精、小体量的原则,布置单体建筑设计,传承了传统建筑特征,以现代建筑手法加以提炼与表达,赋予现代公园以浓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同时注重园林意境与情趣的表达,借匾联的题词,景点的诗意命名,植物造景等结合形成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4、实施效果
水上公园现已初步建成,成为城市新区重要的日常生活场所,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园林景观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生命体,随着时间增加,人文的积淀将愈加丰满。
五、结语
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chitecture)是一个有争议的名称,不同专业人士对其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藉景观建筑学来表达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三个学科相融,而达到三位一体的目标,有助于取得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冬辉.全面介入城市的环境设计——从风景园林到景观建筑[J].新建筑,2001,(5).
[2] 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3] 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J].中国园林,2002,(1).
作者单位:严龙华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总建筑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