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周维权先生追思会

admin 2008-05-12 来源: 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风景园林学家周维权先生因病于2007年5月13日逝世,享年80岁。周维权先生的追思会于2008年1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风景园林学家周维权先生因病于2007年5月13日逝世,享年80岁。周维权先生的追思会于2008年1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周干峙、吴良镛、关肇邺、李道增、陈晓丽、谢凝高、王秉洛、刘家麒、陈有民、杨赉丽、王向荣、杜尔琪、刘小石、金柏苓、何凤臣、段传极、左川、朱自煊、秦佑国、楼庆西、薛恩伦、吴焕加、陈志华、高亦兰、郑光中、罗森、姚同珍、童林旭、孙凤歧、杨锐、朱育帆、刘海龙及周先生家属周晓吟等40多人出席了追思会。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主持,院长朱文一介绍了周维权先生生平。
  追思会上,各位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孟兆祯、赖德霖还送来书面发言。从同窗学友,下放劳动伙伴,教研室的同事到共同探讨学问和著述的师生,一起缅怀周先生,追忆周先生生平业绩,言真语切,情深意笃,到动情处,以至哽咽语塞。
  周维权先生1927年2月16日出生于云南大理书香世家,父亲周恕是我国早期留美学者。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1947年转入同年创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51年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首届毕业生并留校工作直至1997年退休。他长期从事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的教学、科研和规划设计实践,孜孜以求、勤耕不辍,为我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术上享有很高声望。
    周维权先生主持完成的建筑工程设计中清华大学第二教室楼及中国美术馆前期设计等显示了他深厚的专业功底。周维权先生学识广博,国学造诣精深,长期埋头于专业历史、理论研究,著述丰厚。周先生集30多年的精力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对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园林亲历考查、体验、测绘、研究;又对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方志、诗文集、笔记等文献资料作锲而不舍的研究积累,1990年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奉献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内容精湛,影响深远。再经10年的砥砺《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于1999年印行,直至周先生生命的最后时期,还在病榻之上根据自己新的研究心得,对即将再版的《中国古典园林史》进行精益求精的增补和修订。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现代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他主持了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参与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成为这方面工作的少数先行者之一。之后由建设部聘任为“风景名胜专家顾问”。经常为此而走访国内各地的风景名胜区,考察其内容、历史及现状情况,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建设付出艰辛劳动,作出了贡献。1996年出版的《中国名山风景区》一书是周先生研究中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新成果。周维权先生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和学科奠实基础和开拓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永载史册。
    周维权先生由于在中国风景园林学研究上的全面性及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而成为知名的学者,先后被聘请担任《中国园林》常务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 城市规划 园林卷〉》编委会成员,当选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历届常务理事、北京园林学会历届常务理事等。
    周维权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沉稳内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奉献给中国风景园林学和建筑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敬重的学者,他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和丰硕的成果,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周维权先生的逝世,是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事迹,将激励后人以先生为楷模,将他未竟事业不断发展,以此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哲人溘逝,风范长存,道德文章,辉映山川!
  • 给Ta打个赏

1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