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我国建筑节能之我见

admin 2009-09-02 来源: 网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建设节能型建筑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地少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使其成为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建设节能型建筑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地少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使其成为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现有建筑能耗高,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西方发达国家高出2倍以上。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每平方米32瓦;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平均为每平方米21瓦,而相同气候条件的芬兰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每平方米11瓦。
      我国城市房屋建筑普遍存在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10.9亿吨标准煤。因此,我国建筑节能的要求十分紧迫。

  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能耗高,经济发展受制约。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所消耗的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700亿平方米。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
    二、高耗能建筑比例大,能源危机不容忽视。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约20亿平方米,然而99%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在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节约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这其中潜伏着巨大的能源危机。
      三、建筑节能历史缺乏,亟须改善。
    上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环节。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应当迎头赶上。

  建筑节能的发展对策

  一、要大力宣传推广建筑节能工作。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水平,转变职能,把建筑节能列入决策层的重要议程。建筑节能必须由政府主导,由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这一点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二、完善推广建筑节能工作的制度和措施。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等多个部门,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必须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国家必须出台相关规定,把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产权办理等各个环节纳入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之中,形成闭合式管理,使各部门、单位都能主动采取措施,贯彻落实节能标准,形成多方协作、配合的工作局面,把建筑节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认真贯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建筑节能监管。
      应加强施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严格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节能标准设计、达不到节能要求或违反规定要求的,要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对责任单位依法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四、采用新科技实施建筑节能。
      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工作上的投入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节能技术研究工作上要多多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五、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力度。
      对已经开发完成并应用的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应加大推广力度。目前,应重点研究太阳能、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等节能技术,继续开发并推广外墙保温体系、节能门窗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更好地引进和借鉴先进的节能技术,以便更好地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建筑节能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因此,进行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