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

member 2005-01-10 来源: 网
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

1 场地的现状特色及其分析

  沈阳市北塔公园为市级公园,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7.40hm2(不包括公园西部专用停车场),因著名的清初四塔之一的北塔位于其中而得名。据现场踏勘、访谈、网络查询所得到的现状基础资料,我们认为在规划设计中要予以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1 使用频率高
  北塔公园是沈阳市东北部地区重要的市级公园,其周围半径2km的范围内没有市级综合性公园,而且其周边地区绝大多数用地为城市居住用地。北塔公园建成后,将会极大地改善该地区的人居环境,同时它也会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城市开放空间。

  1.2 历史文化底蕴丰富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塔公园内的北塔和法轮寺是清初皇太极敕建的“四塔四寺”之一,保存完整。寺北建有小型碑林。北塔外形与北京北海白塔样式相近,塔高24.5m,为公园的制高点。法轮寺坐北朝南,为喇嘛寺,布局规整,呈两进对称四合院。此外,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地区的一段铁路,并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中国军队驻地,即九·一八事变。据传,柳条湖原为清初筑城时挖土烧砖而成的一大水坑,因柳条丛生而得名,后逐渐被填没。基地内的大水坑据说为柳条湖旧址。基地内其他地区为平房区、荒地和空地,建筑以民宅和小工厂为主。该地段为沈阳市旧区拆迁改造的重点地区,其中的街巷建筑、市井民风等非常富有人情味和地方特色。沈吉线跨线高架铁路从场地南部通过。

  1.3 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节点
  北塔公园位于沈阳市东北部新开河与长大铁路交汇处。南侧为铁路及铁路站场用地,西侧为新开河,沿河建有带状滨河绿地。新开河又称北运河,和与之相对应的南运河(及其带状绿地)同为沈阳市城市建成区内重要的人工河道,同时又是沈阳市城市绿地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公园的区域位置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南运河滨河绿带中共有8个滨河城市公园,而北运河则只有北塔公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滨河公园,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北塔公园正好位于城市蓝道(河流)和绿道(道路绿地)的交汇点上,根据福尔曼(Forman, Richard T.T.)提出的城市景观格局理论,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物种栖息地斑块,而河流和道路则是物种迁移的重要廊道[1]。因而北塔公园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2 规划目标及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沈阳北塔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科普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同时,规划还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造价,并考虑公园经营管理中的经济问题。

     3 总体规划设计思想

  北塔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是线索也是故事,她讲述了人与历史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历史以及自然融为一体(图1)。 

图1 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3.1 与城市相融合的开放式城市公园
  (1)公园与城市之间空间的开合 2001年初,沈阳市对市民免费开放市区内的全部公园,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使用,也为城市公园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障。在本规划中,为了实现公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使其与城市其他用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园不设围墙和大门,通过对不同性质边界的特殊处理来达到疏导人流和限制人流的作用,既方便市民使用,又便于管理。例如,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园入口广场、运动场、儿童游戏场、林荫广场等直接对城市开放,具有城市街头广场的作用,与城市其他用地空间融为一体,而在城市交通干道一侧,则用起伏的地形和密植的植被来限制游人通过。
  (2)公园与城市之间视线的开合 公园四周视线有开有合。根据对场地现状周边环境的分析,本规划区东北侧康体休闲区在空间和视线上都完全开放;西南侧对新开河视线完全开放;长大铁路沿线视线上半开放(目的是减弱噪音);西北部文物保护区和其他边界地段则以地形、植物等阻隔视线。远处城市高层建筑群会成为公园的远景。在水体北岸沿步行小径设计了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高架铁路,可以远远地看到沈阳北站商贸区的高楼群,从而将城市景观引入了公园。而长大铁路和沈吉线跨线铁路桥则是公园流动的观景线。

  3.2 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和时代场景
  (1)体现宗教历史文化(人与神、历史的交流) 以北塔和法轮寺为主体。在法轮寺南端规划了一系列象征性的、不断简化和弱化的曼陀罗型广场,强化原有的南北轴线,使宗教活动和市民休闲活动相融合,并以高架桥形成框景,使城市中心高楼景观成为历史的延续。北塔是本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但在现状条件下,北塔的北、西、东三面分别被碑林和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建筑所遮挡。而现状碑林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规划中,将原有碑林改为法轮寺的后院,封住法轮寺的北入口,以符合寺庙多不开北门的传统做法。将规划碑林设在北塔南部,以一小型展示空间为核心,石碑散布于树林之中,使该区域成为观赏北塔的最佳区域。用起伏的山地和树林围合成寺庙特有的树木参天、群山环抱之势。在寺庙中轴线南端的水中设小岛,从而形成一个理想的寺庙风水格局。
  (2)体现世俗文化(人与人、历史的交流) 城市中的建筑、花草树木,无不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在讲述着曾经在此生活过的人们的点滴故事。所以,本规划特别按原有的北塔街线路修建了一条公园景观主路,把拆迁住房的红砖经过处理作为该路面的主要铺装材料。主路的两侧按现状条件和规划意向的不同分别布置了3个场景,展示在该地区生活工作过的人的历史遗迹。
  市民生活痕迹 在公园西北的北塔街两侧保留部分原有建筑的地基、墙基和部分旧路片段,经过精心设计,使其成为一种历史的痕迹,同时也是一处有趣的休息空间。
  街区场景 保留并精心设计小片民宅、民宅墙垣、院落乃至地上流淌的一湾浅水,以此来表现曾经在此发生过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同时该处也是公园中一个集中的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图2)。


图2 街区景观效果图

  工厂场景 以工业时代的一些符号、机器等来展示工业时代的工作场景。将其放在水中的一个小岛上,同时保留了一些厂房构架、地基和墙垣,作为野餐和烧烤等活动的场地。
  (3)体现九·一八历史 柳条湖(场地内的大水坑)和九·一八纪念馆以及北大营三者正好在一条弧线上,沿此弧线设计一条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主路。在其西南起点处,铁轨高高翘起,水顺着铁轨从高处滚落,向北流入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铁轨扭曲,枕木七零八落,隐喻九·一八事变日军在此地区炸毁铁路这一段历史,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3.3 尊重自然的生态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共生
  为了突出本公园的生态内涵以及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本规划通过水系规划、植物配置,竖向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方法,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关系。
  (1)建立集生态、水上活动及观赏功能于一体的湿地景观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根据规划设计条件书的要求,本公园要有不小于5hm2的水体用地,可以从新开河引水,将其用于蓄积洪水和补给地下水。而充足的水源和大面积的水体又有利于水上活动和滨水活动的开展。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南侧规划大面积水体,在场地西南角用暗管(必要时用水泵)将新开河的河水引入。沿长大铁路挖水渠,将水引到场地最东端,再经大水面从水体西北角最低处流回新开河,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的功能。研究发现,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远远高于纯粹的水体,而自然式的堤岸处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自然体系来说都更有益处[2]。曲折的岸线有助于提高景观的丰富性,使人有更多机会接近水体,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需求。所以,在规划中,将水体分成深水区和浅水区,将水上活动与滨水活动相结合,既有大水面,又有港汊湖湾。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需要时将滨水道路做成栈桥,将平台设在水中,人可以在栈桥上、柳树丛中、芦苇丛中、花丛中漫步观赏,或在水中荡舟探幽。
  在垂直平面设计中,首先要保证湿地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平衡,将挖湖取出的泥土用于场地微地形的改造。设计场地总体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场地整体向水中倾斜。通过场地排水和道路排水,将整个公园的雨水收集到人工湖中。
  (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公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本规划中,兼顾了植物配置的实用、美观和生态的要求。植物季相、色相变化丰富。根据公园功能区性质的不同,将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针阔叶混交林、自然式疏林草地、行道树、广场庭荫树、滨水风景林、滨水植物和观赏花灌木等。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以观赏价值高和遮荫效果好的树木为主体树,如油松、银杏、槐树、皂角、柳树、白桦等。油松是沈阳市的市树,而白桦是富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树种,在岸边由白桦与银杏组成的滨水风景林在秋季时色彩艳丽,水中倒影尤为动人。湿生植物以丛生柳树、芦苇、白茅为主体,配以千屈菜、鸢尾、荷花、睡莲等。丛生柳树生命力很强,是固岸护坡的首选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游人联想起从前柳条湖柳枝丛生的景色。赏花灌木有连翘、山梅花、丁香等,从而形成乔木、灌木、草地和水生植物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
  (3)强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 德国的有关研究表明,铁路路基两侧和自然河岸两侧的残留地,是自然物种残留最多的地带,同时,也是物种迁移的重要通道[3]。而美国的研究人员则发现,在城市公园中,保留适量的荒地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4]。所以在规划设计当中,沿长大铁路保留了少量的野地,并使其与整个公园用地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同时,在本规划中,除了允许游人进入的大型疏林草地和运动场草地外,不种植耗水量大的大面积观赏性草地,植物配置以乔木、灌木、湿生植物和观赏性地被植物为主,在大型树林下也留有空间供草本植物自然演替。这样,既可以增加公园的物种多样性,也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风景优美同时又富有自然气息的休闲观光场所。

  3.4 合理布局,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是公园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场地用地适宜性地分析和使用人群的分析,本规划将北塔公园分成4个大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互有交叉。
  (1)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公园西北部,以法轮寺、北塔为核心,满足文物古迹参观、游览等安静活动以及大型宗教活动、庙会活动等的需要。
  (2)康体休闲区 位于公园东北部,以运动场、游戏场为核心。该地区面向居住区和学校,是与市民日常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段。北侧靠近柳条湖小学和师范学校,会有大批儿童和学生课余时到公园活动。为了方便市民和学生的使用并防止小学生对公园其他地区的干扰,特别将儿童活动区放在公园环路以北,直接与城市道路相连通,在其中设置儿童活动器械[4]。公园东北部直接与居住区相邻,所以,将成年人活动体育场地设在公园东侧靠北的地段内,同时配有大量林下广场供市民使用。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本规划还专门给沈阳的广大足球爱好者设计了两个可以进行非正式比赛用的小型足球场。
  (3)综合活动区 位于公园中部核心部位,由广场群、街区和大型疏林草地等组成,是人流最集中,功能多样的一个区域。法轮寺前面的广场群由三个曼陀罗形的广场组成。其中,寺前的主广场也是公园的中心广场,完全开敞,以藏传佛教密宗的曼陀罗图案为底纹,中央为水池和旱喷泉,金色的莲花浮在水面上[5];中间的广场与公园的两条景观主路相交叉,是一个和周围环境紧密融合的半开敞空间;最南端的广场伸入水中,成为浮在水面上的平台。平台四角种植睡莲,中央对应法轮寺山门的是一片隐喻为寺庙照壁和城市之门的玻璃墙,水岸则以风景林环绕。
  在主广场的东部,设计了一处林中城市展示广场,整个广场绿荫覆盖,被片墙、花池、草地和硬地分割成一个个小空间,可以在此举办展览、庙会商业活动,同时也是安静休息的空间。其南侧则是反映场地内原有市民生活场景的街区。
  (4)水上(滨水)活动区 满足划船、钓鱼、戏水、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需要。

  3.5 景观及空间格局
  北塔公园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弧线形景观轴和直线形景观轴以及外环路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沈吉线高架铁路桥以巨大的弧线穿越场地,成为公园潜在的一条景观控制线和高架观景轴。与此相呼应,弧线形的北塔街则构成西北-东南方向的反映市民生活场景的历史景观轴以及弧线形的西南-东北方向暗喻“九·一八”的历史景观轴。规划中,法论寺的南北向轴线在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东西方向的主入口道路形成错开的东西向现代城市景观轴。实际上是在强化历史文化轴的同时,使历史与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外,本规划还在公园里规划了一条供市民散步和慢跑的环形路,这条路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有助于开放式公园的总体要求。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