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含意(之二)

member 2005-09-25 来源: 网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含意(之二)

 5 从工业村到田园城市:追求自然、工作及生活和谐的尝试

  面对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公园的倡导者们是把一片田园带入城市,来改善城市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状况。而一条完全相反的对策,是将城市分散,把工人带回到田园之中,最终发展了所谓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Howard, 196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园 (Industrial Park)的早期尝试和将生产-生活和娱乐重新结合的努力。

  5.1工业村:企业园的原始模式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体验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灾难的地方,因而也是最早在改善居住及生产环境方面做出尝试的国家(Newton, 1971; Hall, 1997; Pregill, and Volkman, 1993)。社会主义先驱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是最早体察工人在拥挤不堪的城市贫民窟中生活,和在恶劣的工厂环境下工作之苦的纺织企业家。欧文相信,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心情有重要的影响,并相信,改善环境对工人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转而提高生产力。为实现他的社会和环境理想,欧文于1813年与原合作伙伴分手,而独立成立了公司。除了改善工厂管理以外,他主张成立占有一定土地面积的工作社区(Working Community),并将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思想比哈瓦德倡导的田园城市运动设想早了近一个世纪。他甚至于明确提出在工人模范村中如何来布局建筑,将工人公寓连接起来,四周绿地环绕,中间是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欧文的超前设想,并没有得到同时代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们的认同。因而,他于1825年转移到美国,以图实现其理想。他在印第安那州买下一整个镇,将其重新命名为"新和谐"(New Harmony),这充分体现了欧文试图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真正和谐的理想世界。但遗憾的是他的投入以失败而告终。当时的投机分子们利用了他的康慨和想想主义行为,使他财产消耗贻尽,不得不于1828年放弃计划,在困感中于1858年逝去(Newman, 1971)。
  追求新和谐的另一个具有先锋是Titus Salt公爵,1853年,他在约克郡 (Yorkshire)为其织衣厂的工人们建立了工人新村。这被认为是第一个建成的,与其大工业相联系的工人模范社区,这也是一些企业家试图将工人从拥挤城市迁移出去的明智之举的较早的例证。而对推动工业村(Industrial Town,Industrial Village)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是英国伯明汉的 George Cadbury。1879年,Cadbury与其兄弟放弃了其在城市中心的功克力工厂,在城外的乡间另建新厂,厂址离伯明汉市中心有四英里之遥,紧临铁路,并依傍一条小溪,名之曰Bournville。除了工厂以外,在附近还建了20栋小住宅,以供上班工人值班之用,场地十分优美,缓缓起伏的地势,森林茂密,有充足的发展余地,道路、铁路和水路交通都很方便。直到1893年,工业村又扩展了120英亩,到1900年Bournville发展到330英亩,313座房子,每套住房都有花园,并有许多公共空间。从那时看来,如此低密度是绝无仅有的。工业村有自己的商店、学校、工艺廊、艺术厅、公园、娱乐场所、儿童游嬉场、工人大学。工业村有一块公共绿地,四周分布着商店和各类公共设施,成了一个"花园村"。
  几乎于此同时,1887年,肥皂生产商Lever兄弟在离Birkenhead5英里和离利伍浦(Liverpool)7英里的郊外开发兴建阳光港(Port Sunlight)工业村。他们购置了56英亩的土地,其中的24英亩用于厂房和办公用房,32英亩专门用于本工厂职工的居住。场地有许多沟渎溪谷。只可惜规划并没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营造环境,而是将它们填去,因此,规划过于死板。阳光港的功绩在于在处理公园和建筑时,使用了"大街区"的布局。建筑物都非常考究,建筑周围都有良好的绿化。15年之后,工业村扩大到230英亩,其中的140亩用于社区,Lever兄弟为建此工业村,不惜购置土地、建房、建学校、商店、公共设施、公园、花园、休闲娱乐设施及道路等,而以最低的价格,将房子租赁给职工。每套房子都有较大的花园,他们相信这样可以使职工们满意,从而会有利于提供工厂本身的生产效率。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大飞跃,表明企业家开始认真考虑工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将理念付诸实施。

  5.2 田园城市:汽车时代之前的理想和谐模式
  正当先驱企业家致力于改善工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为追求生产、生活和自然的新和谐而尝试建立工业村时,年轻的伦敦人Ebenezer Howard则正在吸取各地试验的经验和营养,发展其为推行土地改革理想而作的"田园城市"理论,并于1898年以"明天:一条正真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发表;1902年的第二版则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这一小册子,最终被城镇规划者奉为经典,产生了预想不到的作用。
  哈瓦德的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引起广范共鸣的一点是:"人们不应该流入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了。这种人的流动,被他比喻为磁铁对细针的吸引力,"每个城市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块磁铁,每个人是一个铁针,如此而论,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形成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以更为健康和自然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口(Howard, 1965)。他用三块磁铁来说明这种情况,即:城市、乡村和城-乡一体。城市和乡村都各有优劣势。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和自然之美应该同时存在,这两种磁性应该联姻,这种幸福的婚姻会产生一种新的希望: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文明。哈瓦德的书正是展示了一条实现这种革命性的城-乡谛姻之路的第一步,这种联姻便是田园城市(Garden City),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城-乡一体:将城乡联姻形成第三块磁铁,目的是将乡村的优美和城市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一个人口密集的中心,被外围更大面积的农业区域所包围和限定,使农民能很方便地进入城市市场,而城市居民则能很方便地获得田园之乐。这不是在乡野中的一个镇,更不是一个花园郊区(Garden Suburb),而是一个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体,一个永久的婚姻。
  (2) 交通:田园城市必须有方便的铁路交通。
  (3) 规模限制:总面积为6000英亩,而且在田园城市建成之前,是一个纯农业地区,其土地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其中的1000英亩用于3万人居住的镇,另外5000英亩用于2千人居住的乡村。农业区是用以控制城镇扩张的缓冲带。
  (4) 土地以信托方式保护:为了防止土地炒作,以保障社区拥有土地增长的价值,全部6千英亩土地,都以社区内德高望重的绅士名义在托拉斯托管,土地只租赁给使用者,而非出售。所以,社区永远拥有土地,从而避免了地主的地价炒作。
  (5) 规划控制:在托拉斯控制下的土地,由市政部门严格进行建设前的规划,包括控制建设的密度、形式,需要者根据要求进行建设。  
  (6) 分区:根据规划,镇区分为6个相同面积的区,每个区有5000人口,一所公共学校,并且自身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镇"。
  (7) 低密度:住居在田园城市里的全体人们,不光是其中的富有者,都有开阔的空间来建立自己的家。在此舒展的空间里,道路宽敞,阳光充足,空气自由流通,树木、花草茁壮生长,给城镇一个近乎自然的环境。镇中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布局公共设施,包括市政厅、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厅、音乐厅、医院、学校、教堂、游泳池、市场等。在镇的中心是一个145英亩的公园,内设有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使居民们都能方便享用。这样的田园城市犹如美妙的天堂。
  (8) 工厂就业:田园城市理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将工人从过分拥挤的城市中迁出来。因此在田园城市的外围是工厂、仓储、牛奶场、市场、煤场、木材加工厂等等。所有能量的来源是电力,因此,空气污染可以减少,工厂最好由市政府运营,也允许私人兴办和管理。
  (9) 镇的扩散:因为每个镇在空间和人口上都是有限定的,因此,当超过这个限定而达到32000人时,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镇,新镇必须在旧镇的田园隔离带以外更远,从而使新镇也有自己的田园缓冲区。这种扩散方式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形成一个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群落(Social Cities)。这实际上是卫星城市概念的先导,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大格局,即第三个磁铁。这9个部分构成了哈瓦德"新文明"的理想(见Newton,1971)。
  这个田园城市模式并不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它以后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支持者,也包括哈瓦德本人付诸实现。1902年一群商人便成立了"田园城市先驱有限公司",其中包括早期工业村的实践者W.H.Lever和George Cadbury,他们开始寻找合适土地,欲将田园城市理想付诸实现。第一个田园城市是伦敦以北35英里的Letchworth,只是面积比哈瓦德的理想模式少,仅3818英亩。建设过程十分艰难。以后于1920年,当时的田园城市和城镇规划协会,开始了第二个田园城市的建设,其规划形式采用了更为规则、几何的方式,可以称为是田园城市的美化形式(与城市美化相对应)(Hall,1997)。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名为"Welwyn田园城市",当然也是困难重重,尽管如此,它却有了更为美化的形象,吸引了中产阶级入住,多少实现了田园理想。特别是二战以后,英国新镇法(New Towns Act,1946年)的颁布,使Letchworth和Welwyn两个田园城市最终得以基本按哈瓦得的理想实现。而此时,汽车的迅速发展和郊区化的推进,使"田园城市"的理想最终被"花园郊区"(Garden Suburb)的现实所取代。

  5.3花园郊区:汽车连接自然、工作及生居住场所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随着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郊区化也在稍稍地进行着,首先是富有者的乡间别墅,接着是通往郊区的铁路和公路把城里人输往郊外居住。而汽车和郊区化最终毁灭或歪曲了田园城市的美妙图景, 花园郊区(Garden Suburb)被误以为就是田园城市(图2-1)。与田园城市不同的是,郊区化过程主要是居住的郊外扩散,而田园城市是一个有边界,有限面积和人口,将生活、工作和娱乐融为一体的城乡统一体。田园城市是基于铁路和步行,而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或花园郊区则是基于汽车的。但两者在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反映人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图2-2)。
  一般认为,大规模的郊区化起始于美国,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和基础:
  第一是汽车和道路网的发展;
  第二是用地功能分区的实行,而使均一化的居住区得以形成;
  第三是住房代款和工厂化生产的低价单家住宅的发展;
  第四是50年代美国婴儿潮带来的对住宅需求的急速增长。
  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汽车的普及和美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美国1956年州际高速公路法(Interstate Highway Act),使稍稍进行着的郊区化进程加速,并给城市和郊区景观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改变。州际高速公路法确立了以汽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出行模式,从而使公共交通几乎被置于死地、铁路被毁。郊区化以牺牲郊野地为代价向外扩展,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空间的退化。不经几年,郊区化就导致了新的城市形态的形成,即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这一新的城市形态具有两极化的特征:郊区-城里,居住区-工作区,富人区-穷人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城市综合体中出现了两极分化。尤其是工作场所与居住场所的分离,是郊区化带给西方人的新的困惑。一方面,为了追求郊外优美的树林、草地、田园景色和新鲜空气,使他们渴望、并实现了在自然中居住的梦想,而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和达到这种居住环境,又不得不每天驱车30分钟、甚至1~2小时到城里上班,仍然是早出晚归。早上从空调的郊外卧室起来,钻入开着同样空调的汽车,来到同样恒温空调的办公室上班,然后在有同样空调的餐厅吃午饭,再回到办公室,晚上再回到离开一天的家。而每天都要忍受高速公路上的噪音,和堵车的烦脑。呜呼,一个美丽的郊外家园,却空有其屋,主人真正能在其中欣赏居住的时间几何,自然美景又为谁而设。其结果是:白天,一个寂寞的郊区花园;晚上,则是一个鬼域城区。郊区化城市的两极就是这么的分明。即使在闲暇时间里,他们会到空调的购物中心去购物或到空调的影院渡过一天,而离自然却同样遥远。郊区化的结果,因此带来了许多问题:  
  第一是城市中丰富的社会生活丧失。由于空间的隔离和时间的限制,人与人之间交往减少,邻里关系淡化,正如有学者所说的汽车代替了房子,而电视代替了城市。单家独立住宅成了一个核心,汽车将房子延伸到了城市,而电视则将城市及其文化延伸到了家中(Gandelson, 1999,P32)。最终汽车也成为了房子(如移动房屋)(图2-3),而电视机则变成了城市,因为电视最终使人们化费了太多的时间,已至于没有时间进城,或进行社会交往。
  第二、摊大饼式的城市郊区化,使田园景观之美丧失殆尽。郊区化也是一种经济上、资源上的浪费。它浪费土地,增加通勤时间,提高服务费用。尤其是郊区化的城市缺乏传统城市的秩序与形式,每栋住宅都是独立的,因而缺乏景观的整体感和统一美。单调的路网、千篇一律的建筑立面,令人感到枯燥无味(俞孔坚,1998)。
  总之,郊区化意味着新的住宅区将越来越远离工作地点,远离就业机会。同样,居民将日益远离购物中心,远离学校,也远离娱乐和文化设施。汽车化、对自然环境追求和个人主义,导致了人们最终失去了工作的自由和娱乐的自由,因而也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同时也丧失了自然。这就导致了另一个居住-生活-工作模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外的城市或"边缘城",或"外泄城"(X-urkan, Gandelson,1999)的出现。

  5.4 外泄城:城市的溶解和自然-工作-生活的新整合
  新的城市组织重构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服务性行业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业的发展而加速。而在80年代出现了飞跃,这种城市组织重构的一个典型现象是办公园区(Office Campuses, Office Park)的出现,它抹去了郊区化城市中的郊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明显界线(图 2-4)。城市中的大公司向地价更为便宜的郊区迁移,或兴办二级办公场所,从而使在郊区的居民有了更为方便的就业机会。二战以后的郊区,原来都是纯一色的居民区,而现代则间杂地分布了一些办公园区,购物中心,娱乐中心,从而使郊区的新居民们可以就近工作,购物和娱乐(图 2-5)。这一变化又定义了一个新的城市格局,一个低密度和完全依靠汽车的景观格局。城市的工作、娱乐和生活服务设施走出城市(X-urbia),插入已经存在的郊区化城市,美国大地成为一个巨形的城市化领地。除了办公园区外,新的住宅区,新的企业园区在地价更为便宜的郊区化城市的外缘发展,而汽车的可达性仍然是这些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些外泄的城市组团在某种程度上已与核心城区相独立。另一方面,旧城区中心地带的轻工业区通过改造更新,也正经历着转变。在城市中心的住宅建筑进行着空心化的同时,轻工业区的建筑与环境得到了改善并变为新的居住区,或新的办公区,这便是第一代新技术企业园区或办公园区。随之,新的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也因之兴建。也就是说城市中心地带衰退的社区和轻工业区的改造、更新,同基于汽车的城市外泄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市中心的最为典型的景观变化是办公楼群和周围大面积的停车场的出现,高架步行道将办公楼联系起来,郊外公路直通楼下,以方便城外居住的上班族进城、停车。而在郊区的低密度区,分布着低层的由城市外泄的办公园区(这也是第一代现代办公园区的一种类型)。"外泄城"在内容上和功能补充了郊区化城市、也补充了城市中心的不足,如大型娱乐和旅游设施进入城市,并最终把城市也变成了娱乐公园的一部分或背景。城市在溶解、在更新和改造的同时,留下来的是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空间,而具有了新的功能。
  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外泄是通过郊区城市的内容及功能区的凝结而形成的。如工作场所及娱乐场所的疑结,它们在邻近已经存在的郊外居住区定位。办公园区和综合娱乐场所、多映厅电影院将等50~60年代的散布的郊区化城市疑结成多个聚核型的城市(图 2-5)。郊区化城市的基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变得老化而开始衰退。
  如果说汽车把工业时代的人们带到了郊区,而电视机又把城市延伸到郊区的每个独立家居;那么,后工业时代的"外泄城"除了减少了通勤时间、并使娱乐设施近更接近居住和工作场所外,还让计算机和网络将世界延伸入家中。
  "外泄城"在满足人的自然与居住、工作和娱乐协调化的欲望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当"外泄城"或边缘城正在发展时,信息技术又带来了新的机会,计算机和因特网将使人们的欲望在新的层次上加以实现,这意味着新的城市景观格局的出现,即所谓的网络景观(E-topia)(Mitchel 2000)、"信息城"或"比特城"(City of Bits)( (Mitchel 1995)。高新技术园或企业园、或现代办公园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城市景观发展背景下形成,也只有在这种背景才能对现代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景观规划设计有所理解,也只有在这样新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才有可能理解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和歪延。

  6 从工业园到高科技园:现代企业园的演变

  在上述社会发展与城市形态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城市和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更为微观的尺度上,企业园的发展也经历了内容和形态方面的演变。这一演变实际上沿两条轴线进行,一条轴是企业性质,企业逐渐从低技术含量的轻工业向高技术企业演变;第二条轴是形态和结构,从小规模单一的生产型基地向大型的集生产、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演变。企业园的早期模式可以追溯到欧文、Salt及Cadbury等人的工人社区、工业村,稍后的田园城市。二战在即和战争期间,出于战备考虑,英美诸国将工厂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形成工业园(Industrial Park)。50-60年代也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经历。二战之后,由于城市土地和税负的加大,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外迁。参照Phillips (1993)的分类方式,二战之后现代企业园的演变可分为五个阶段。

  6.1 工业园――第一代企业园区:生产与居住分离
  现代的企业园是由工业园直接发展而来的,这些工业基地一般分布在靠近城镇的边缘,由一群建筑组成,多半用于轻工业生产和零配件加工以及仓储。
  在这样的工业基地,正如中国各地的早期开发区一样,将地块划分,要么招商引资,修建厂房;要么由地产开发商或当地政府预建厂房,然后将其租赁给生产商。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开发区的建筑档次是很低的,死板的地块划分和路网布局,几乎没有什么景观设计。但它们对解决社区就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在英美得到大力发展。从内容上讲,第一代的企业园区是基于工业而不是基于研究和商业及办公的(Phillips,1993)。

  6.2 近矫企业加社区:第二代企业园
  传统企业及办公区是城市历史和发展的结果,社区生活有机地融于城市生活网络之中。在市中心,咖啡店、酒吧、各类体育和娱乐会馆、银行及商店相互依存,服务于早起晚归的上班族的生活。没有这些生活服务设施,没有生活社区,办公区将是白天白领人士出入,夜晚则如同鬼域。而与此同时,和工作场所相分离的大量郊外居住区却缺乏方便的服务设施。这就是50~70年代期间美国和欧洲郊区化的教训,也是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的教训。基于这种教训,开发商和规划设计师们试图将市区的社区生活与企业及办公场所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社区环境。第二代产业园往往规模不大,就业人口规模尚不足以承受大型的休闲和娱乐设施以及大面积的绿地,但它已能够形成自我维持的、具有良好社会结构和认同感的城市单元。第二代产业园区不是将自己孤立于大城市之外,而是填充在一些在城市郊区已建成的居住社区之间,从而使郊区化过程中被分离和孤立的,缺乏服务设施和就业机会的郊区得以繁荣起来。它们同时利用产业更新的机会,将原来的轻工业基地重新发展和改造。它们一般分布在高速公路与居住社区相连接的出口地段,最具典型性的是南加州尔湾的产业带(Irvine Spectrum),一系列带有研究性的企业园分布在高速干道的两侧(图2-7)。在区位上,第二代"园区"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期望园区员工能通过公交车、自行车和汽车从附近社区来上班。这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外泄的过程,与上节所述的"花园郊区"发展的晚期和"城外城"形成的早期阶段相对应。

  6.3 远郊开发:第三代企业园区
  以往企业园区的成功使得企业园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扩展余地,而这在城市边界范围内是很难满足的,这就导致了第三代园区的产生。这一代企业园无论在规模、区位及密度上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园区规模的扩大和近郊廉价土地资源的减少,最终使园区向远郊区发展,并摆脱了对公共交通系统的依赖,而主要依赖私人汽车交通。规模决定区位,区位又决定交通方式,而交通方式最终影响建筑密度。在英美一些国家里,在大城市远郊发展的园区,建筑基面只占20~30%。园区的内容已远远超过"产业"或"企业"本身;大型的娱乐休闲设施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田径运动场、娱乐城;大型的绿地及环境保护区也可以随之形成。在一个较大的规模上,园区不但为企业,也为公众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娱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高科技产业所必须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景观和氛围(图2-8)。

  6.4 高科技城:第四代企业园区
  第三代园区一般在一个新城的外围,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的工业区或商业区中发展起来的,而第四代园区则本身包含着综合的土地利用,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可能包括居住、商贸、教育、休闲娱乐等等。它本身就是一个城市或称为高科技城(High-technology Village)。这是由于研发性的科技和生产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城有足够的人口,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满足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需要(图2-7)。
  对近郊或高速公路口发展起来的第二代产业园区来说,园区与周围邻近社区的关系是一种先决条件,而在第四代产业园区内这种关系并不需要存在。
  必须强调的是,三、四个阶段企业园区是一种基于物质规划和设计概念上的分类。是一种就开发项目所作的归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园区发展的一个进化历程,这对于园区本身的规划设计的思考和认识过程,是有参考价值的,它们在一个区域内,包括硅谷和南加州地区同时存在。

  结语:以人为本的景观演绎历程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含义
 
  人类生活的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投影,Jackson则把它当作人类社区生活的副产品(1984, p8)。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去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欲望的历程。
  农业时代,田园景观基本上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但有很大程度上受约于大自然,人是土地上的奴隶。只有少数贵族能摆脱与自然的搏斗,而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的山水和生物,并把栽培和训养作为一种休闲和娱乐活动,这导致了花园的出现。花园使贵族的居住、休闲及娱乐得以与自然完美地结合,但这种生活方式并不能为广大劳动者所享有。工业时代早期,向往贵族的城市生活,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结果人们实现了摆脱自然力的欲望,却同时留恋自然,感觉到离不开自然,因此,人们把自然的一小块引入了城市,在这块自然中实现了娱乐和休闲的欲望,这便导致了公园的出现。出于同样的目的,同时借助于火车和铁路,人们设计了田园城市,以满足人的生存、自然、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但好景不长,汽车的普及,使人类追求自由的欲望恶性膨胀,因而出现了郊区化城市景观。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人们实现了居住与自然的结合,但却是以长时间的驱车来换取生存所需的工作场所与居住、休闲娱乐场所及自然之间的联系。结果牺牲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失去了城市生活、并实际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后工业时代,为补充工业化时代郊区化城市景观在满足人们近自然而居欲望的前提下,将城市的工作场所和休闲娱乐设施外泄入郊区,从而形成了边缘城市或"外泄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居住-自然-工作-交流-娱乐"的和谐。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下,企业园逐渐从工业生产型的基地,发展为研发性的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以创新为生命和以人为本的高技术中心。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发展到融工作、生活、娱乐、社区、交流为一体的功能综合体,和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景观综合体。
  然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即网络时代的到来,又将这一暂时平衡的景观打破,这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未来的生活景观中,网络技术将把工作场所延伸入居住场所之中,居住-自然-娱乐场所将更加紧密地在物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而工作场所进一步淡化,不妨可称之为工作场所的溶解:溶入自然之中、家居之中和休闲娱乐之中。但网络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人面对面的交流的需要。因此,合作和交流场所仍将存在,只是会与自然及休闲环境更加融合.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同自然的高度融合正是未来景观演绎的一个可预见的趋势。而闯造这样的景观综合体,景观设计师应最有资格和义务,对此,我们是否有所准备。


[参考文献]
Gandelson, M., 1999, X-Urbanism: Architecture and the American Cit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New York.
Hall, P., 1997. Cities of Tomorrow. Blackwell Publishers. Malden, MA. USA.
Howard, E., 1965.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Edited by F. J. Osborn. MIT Press. Cambridge, MA.
Jackson, J. B. 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MA.
Mitchel, W., 1995 City of Bit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Mitchel, W., 2000, E-topia.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Newton, Norman T., 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Phillips, A., 1993.The Best in Science Office and Business Park Design, Quarto Publishing, Inc Switzerland.
俞孔坚,1998,规划的理性与权威之谬误,规划师,1:104-107

图题:
图2-1 花园郊区(Garden Suburb)被误以为就是田园城市,美国加州Irvine的模范花园式社区Woodbridge
图2-2 汽车和高速公路连接自然、工作及居住场所。
图2-3 汽车变成房子:可移动房屋
图2-4 城市的外泄:花园郊区中的金融业办公园区(美国加州)
图2-5 城市的外泄:花园郊区中综合娱乐和购物场所将50~60年代的散布的郊区化城市疑结成多个聚核型的城市
图2-6 南加州产业带
图2-7 硅谷高科技城景观

相关链接: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含意(之一)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