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
为什么要重塑母亲河?
从世界范畴来看,从古至今,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中国是大河文明的杰出代表,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流程最长的河流水系。历史证明,河流兴,则国运兴;河流危,则国运衰。河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河流是中国根脉
河流滋养生命和未来
如果我们去关注身边的母亲河,会发现不少河流的生态退化,物种减少,灾难频发,河流正在失去原本拥有的动感和活力。
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河流的碳排放高达39亿吨,是全球飞机碳排放的4倍,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11%。河流原本是天然的固碳绿肺,现在变成了排放大户,非常令人震惊!
在某些城市的母亲河边,人们非常向往的亲水空间竟一律被打上了“禁止入内”的危险警示,生活与河流的联系被强硬剥离。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期望的母亲河是人水疏远还是人水亲近?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人水亲近。因此我们必须要反思,在娱乐至上的快消文化语境下,我们还认识和热爱我们的母亲河吗?是什么让河流失去了活力?
河流危机的深度思考
<01>
“城进河退”引发生态危机
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城镇化篡改了河流形态以及河与城的关系。以莱茵河为例,莱茵河是德国的母亲河,为了发展航运和工业,1809年制定的“莱茵河修正计划”,对自然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弯取直和河道清淤,整体河道缩短了1/4,2000多个岛屿被移除,一度极大促进了区域航运贸易和工业的发展。但好景不长,改建后的河道流速加快,洪涝加剧,很多地区退化为三面光的渠道。加上工业污染排放,曾经最美丽的莱茵河,蜕变为欧洲最脏的下水道,生物几乎绝迹,城进河退引发生态危机。1948年,莱茵河沿线六国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委员会>,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再自然化过程,花费了40多年的时间,约700多亿欧元。直到2001年莱茵河才恢复到了2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最佳生态状态。教训惨痛而沉重!
回到国内。众多河流并未走出城进河退的历史误区。曾几何时,唯利是图的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挤占宝贵的河道空间,割裂连续的生态系统,过洪断面大幅度缩小,防洪压力日渐增大。为了防洪,在河道旁边建设了越来越高的防洪墙。高筑的防洪墙不但未能减轻洪灾,反而加剧了内涝的风险。为了降低内涝的风险,又建设不堪重负的海绵城市,这一系列的错误,让中国众多城市在灾难面前脆弱不堪,险象环生,令人胆战心寒。
<02>
“过度设计”造成人水隔离
滨水地区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城市全面开展了河流环境整治以及以河长制为代表的机制创新,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不可忽视,过度设计和建造也造成了很多问题。例如不计后果的河道清淤,让河流生态系统丧失了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生境,河底防渗让城镇地下水的补充失去了源泉保证;河岸过度景观照明和大树移栽让动物栖息地环境遭受了破坏,物种因此减少…….这些运动式的速效工程花费了大量的公共投入,却让活跃的河流失去了魅力和活力,名曰治理,实为破坏。大型市政设施和超尺度的景观构筑,割裂了生活与河流的关系。曾经的母亲河变为危险、无趣、冰冷的“无人之地”。河流因为城市发展而生病,我们需要如何拯救?
< 03 >
“再生河流”的创新实践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本人多年规划设计的经验,我认为只有跳出人定胜天的工程化思维,返璞归真,贴近河流的脉搏,采用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才能探索出“再生河流”的创新解决之道。
2015年,我们在黄山脚下的浦溪河现场踏勘时,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浦溪河有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婆媳河”,具有浓郁的人情味。随着当地城镇化加速,侵河造地,建设硬质工程护岸堤防,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环境污染、洪涝频发,生物栖息地渐失,浦溪河正在失去昔日的风采。
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保护和抢救浦溪河义不容辞。经过反复现场踏勘和多方案比较,我们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城退河进、重回自然、局部微更新的项目建议。
针对洪水问题,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洪水是自然界生物能量的传递过程,没有洪水,就没有流域间生物多样性的基因传递;没有洪水,就没有沿途肥沃的土地;没有洪水,就没有沿河独特的文化景观风貌。因此借鉴古人趋利避害,疏顺导滞的经验,善用洪水,考验当代人的智慧。
现状河道剖断面
规划河道剖断面
我们与当地政府反复沟通、商讨。当地政府顶着巨大的压力,承担潜在的问责风险,决定以微创设计为核心进行浦溪河再生实践。
微创让河流自由流淌
我们在河流上游未城镇化地区,充分保留自然河流的蜿蜒和舒展,腾退侵占河道的养殖场, 建设滞洪湖泊、湿地和农田;在河流中端城镇化地区,选择堤岸受损区域,拓宽河道,建设生态河岸,舒缓洪水压力;在河道下游,腾退贴河而建的造纸厂等工业用地,建设沿河绿地和垂河廊道。全河段系统化构建因地制宜、蓝绿簇拥的河流生态共生体。
选取人们易于到达,亲水活动热度较高的地区,保留现状石滩、改建退台式滨水岸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们亲水漫步、休闲的需求,用最质朴的人文环境,留下最动人的在地风景。
微创设计把记忆印在河上
为避免莱茵河式的悲剧发生,我们阻止当地为了快速行洪而进行的河道清淤和裁弯取直,尽可能保留河中滩岛。一方面能够减少洪水的动能和流速,保护中下游的行洪安全;另外保留的滩岛,能够蓄滞泥沙,为河中的生物构建永久不受人干扰的栖息地,让这些动物更好地栖居在河流之上。
微创塑造生物活跃世界
在施工建设时,尽量保留现有大树和原生环境,保持已经稳定的水文土壤。采用瓦片、石材等本地材料进行河岸加固和景观步道铺装,既降低建造维护成本、又能增强本地文脉特色。
经过三年的建设,建成后的浦溪河局部通过减去杂质,展现出山水相望的大美风韵;河流栖息地每年吸引200多种鸟类在这里迁徙、旅居、归巢;而滨河公园和网红沙滩则成为小镇居民热爱生活,释放友善,放飞身心的幸福场所。
山水守望
群鸟归巢
安居乐业
2020年7月,黄山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多处村庄、桥梁受损,高考因此改期……刚刚建成的浦溪河命运如何?当地政府和我们都高度紧张,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发现经过微创设计的河岸、景观桥和村庄平安无恙,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和考验。几处破损之处恰是未来得及改善的传统工程护岸,也为未来进行微创设计留下了契机。
洪水过后,弹性生态的河道很快恢复了勃勃生机。2020年浦溪河城区段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中国最有魅力城镇,微创设计初见成效。
微创设计基于河流生态基底量身定制,视河流为生命有机体,采用中医疗法对病灶点进行最小化的适度设计,修复受损机能,增加动能效益,提升环境魅力。微创设计,“尽精微,而致广大。”
微创设计“尽精微,而致远大。”
大自然是最好的环境建造师。河流生态系统是由陆地、水流和生物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生产氧气、食物、固碳、降解污染等生态生产力。生态功法,就是让自然做功,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佳路径。
生态功法理念
我们之前谈到河流的高碳排放问题,经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破坏后,水中的微生物为了降解污染,需要加大力度吸收氧气,释放环比高出平常10~15倍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就是河流变高碳排放源的主因。找到病根,治愈的方法就是修复生态系统、降低污染、增加陆地森林和水下森林的数量,绿肺机能才能恢复正常。
2018年,在考察深圳坪山河项目时,我们发现河道周边污染严重,臭气熏天,人迹罕至,跟东部副中心区核心区的定位相距甚远。我们和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制定了相关模型,进行了生态保育的方案模拟,共同制定了生态功法的再生河流实践计划。
首先针对环境污染和空间受限的挑战,用技术比较方案说服相关利益方,后退滨河的交通道路,减少和腾退贴近河道的停车场,还宝贵的空间资源给蓝绿空间,形成立体梯度的生态系统。改建后的生态绿量比之前增加了三倍,有效改善了局部的微生镜,并且创造了曼妙丰富的空间序列体验。
针对僵死的三面光河道,我们选择当地适水植被来给河床穿上绿色的卫衣。既降低河流的污染,又为鱼类、水禽类提供了可以栖息的家园。随着水质的改善,这些动物种类越来越多,最终构成韧性丰富的生态群落。
另外建议业主不做不生态的大水面,不增设阻止鱼类巡游的翻板闸和液压坝,而是建设小型的溢流堰,既能减缓水流,增加河流的声响,同时能够创造鱼道,而且可以让城市居民能够走入河流,安全的从水上汀步踏水经过。
溢流堰
亲水汀步和溢流堰,是鱼、虾及水下微生物最喜欢栖息的地方,白鹭也喜欢在此觅食,小小的改动就促进了生态圈的循环和进化。
而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期间克服了工期紧张,疫情防控等困难,1.2公里的坪山河从当初的黑暗衰败变成了水质清澈、空气清新,鱼翔浅底,白鹭纷飞,芳草萋萋,绿荫郁碧的鲜活河流。
草木繁茂 生态复苏
经检测建成后的环境比周边地区温度低4~5度,负氧离子比周围高3~5倍,滨河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吸引了周边居民到此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民生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21年7月,在深圳市公共空间专项评比中,坪山区名列第一。坪山河作为城市美的标志,成了新的城市明信片,为深圳最年轻的城区招商智乃至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修复绿肺 降碳增趣
生态功法让自然做功发挥效力,修复绿肺,降碳增趣,造福民生。
河流危机更多是人为因素造成,不去从思想观念上筑牢人河共生的价值底线,人为破坏和懒政管理就永无休止。
为此,我们在河边创造引人入胜的风景锚点,吸引亲朋好友到滨水环境中体验 “空山清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画境,以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国风……..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敬水、珍水、亲水、乐水的人文基因注入到人们心中,让人与自然和谐的情境在母亲河边率先显现。
另外,在河边建设连续的绿道、碧道和科技探索点,把公众活动和河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河边高频度地开展健康运动和娱乐休闲活动,定期举办半马、健步走、骑行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河流天然课堂捉鱼戏虾,在母亲河边留下最宝贵的童年回忆。
连续绿道+碧道和科技探索点
童年忆 戏鱼虾
在市政设施造成的消极空间,我们通过艺术设计增加照明、座椅和舞台等设施,让曾经的黑暗之地蝶变成为市民日常文体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欢乐场所。
消极空间的蜕变
让生活回归河流,在生态容量之内,允许当地居民洗衣、洗菜,政府定期发放无磷环保洗衣粉,让河流与城市生活的故事时代相传,构筑最动人的美丽乡愁。
还河于民
人河共生,铸就品质,升华情感,描绘画卷。
几年来,我们在国内外以微创设计为理念,塑造了多条河流的再生实践。既有世界双遗产脚下质朴原乡的浦溪河,也有世界最具创新精神,开放锐意进取的坪山河。虽然河流的外延不同,但是河流的内涵高度一致,就是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经济社会为果。所有的项目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支持,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人河永续 品格共生
建成项目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为综合效益提升和创新示范,因此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亚洲都市景观奖等一系列表彰。我们也应邀在世界级论坛上发表演讲,传播中国河流再生的理念和创新实践经验。这些荣誉属于项目所在政府和人民、项目的建造者和使用者,也更激励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国际论坛演讲
未来寄语
让我们以实现中国梦和建成更高品质的母亲河为愿景,坚持微创设计、生态功法和人河共生的营造法则,饱含热情,匠心营造,让每一条母亲河都焕发出永恒魅力和动人光彩。
焕发活力光彩的母亲河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
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