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俞孔坚:发现生态人文之美,建设深邃之城

2023-08-07 来源:湖北住建
发现生态与人文的美,建设有乡愁有意味的深邃之城

图片

8月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作客湖北省住建厅“荆楚营建大讲堂”第七期。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魅力城乡》专题讲座中,俞孔坚老师结合自己20年来探索出的实践经验,以及深厚的理论基础,向全体住建人分享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如何建设美丽城乡。

过去,工业化、工业文明为城市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综合症:城市蔓延、乡村凋敝、资源短缺、洪涝频发、水土污染,动植物的栖息地消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而现在,时代呼唤着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住建人来说,是要建造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建造生态宜居的乡村

图片

由此产生了三个基本问题:生态文明是什么?如何定义美,什么样的城乡才是美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

俞孔坚说,过去在美的名义下,我们创造了不可持续的、化妆的、美丽与浅陋的形,“精致”却又没有功能,且耗费大量能源和资源。

如今城乡建设应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发现生态与人文的美,建设有乡愁有意味的深邃之城,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望山生活”。


01  基于生态的空间规划

“反规划”构建城市与区域发展格局

过去,工业化建设工程的常规模式是三通一平,忽视自然格局。俞孔坚认为,如今我们应实施生态优先的逆向规划途径。即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通过系统整合与科学保护,用最少的土地,高效地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谨慎开发,承载和框限国土和城乡建设规划。

图片

俯瞰黄冈遗爱湖,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图源:掌上黄冈

可以跨尺度建立生态优先、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基础设施。同时需要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应在建设中体现底线思维,利用空间复合、系统整合、集约节约,破土地稀缺之难题。

例如,黄冈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暨老城区改造与提升规划,2015年设计。通过跨系统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解决了黄冈市复杂的水问题综合症。

图片

俯瞰咸宁,生态环境极佳。

具体实践中,可以运用四大策略。一是修复连续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命共同体。二是打造绿色创新的产业系统,构建绿色增长极。三是构建复合高效的交通系统,打造便捷交通网。四是倡导城乡共融的建设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

如咸宁市城市北部空间概念性总体规划,2019年设计。通过构建咸宁北部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科学地划定 “三区三线”来指导城市未来空间发展。

图片

俯瞰荆州,遗址、环湖、湿地等尽在眼前。图源:荆州发布

根据不同城市的文化背景,可以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在工业遗址丰富的城市,可以采取大遗址保护、开发、建设、运营相融合的模式,解决城市建设的问题。

例如:荆州市纪南镇、郢城镇镇域规划暨环长湖景观概念规划,2016年设计。规划采取斑块+廊道(长藤结瓜)模式,以遗址网络为核心品牌,打造“遗址、环湖、湿地、田园、景点”多种资源统筹的“大景区”模式。


02  基于生态与人文的设计

“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过去几十年,为了必要的水安全,我们用钢筋水泥毁掉了大部分的江河生态系统,造就了大量浅陋之形。那么,如何使城市具有弹性适应的能力,而具有深邃之形?对此,俞孔坚展示了9种不同类型的建设情景及案例,以及一些集成案例,向大家介绍如何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1 /

 与洪水为友

去硬还生,防洪的科学与艺术

图片

图片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遇到20年难得一遇的洪水。设计检验了海绵城市的极端措施:与洪水为友。

建设可以设计生态防洪堤及内河,取缔水泥防洪堤。如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通过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同时设计与洪水相适应的建筑物。


 2 /

 海岸带湿地修复:红树林

图片

图片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建设可以遵循自然风水的生态过程。如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利用指状相扣的红树林混交林岛来加快红树林修复,一片混凝土防洪墙内的荒芜土地被成功地修复为一个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公园。


3 /

 最小干预,获得深邃之形

图片

图片

秦皇岛汤河公园,维护生态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建设需要最大限度维护自然资产,同时满足人类欲望的实现。如秦皇岛汤河公园,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河道改造工程,其以最小干预设计保护了自然展示了自然,创造性地将艺术溶于自然景观之中。


4 /

 珍惜足下文化与遗产

图片

图片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生态性和亲水性是其主要特色之一。

在建设中应树立循环再生的理念。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造船厂原有植被,进行城市土地的再利用,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反映工业化时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

图片

图片

唐山超级绿道,覆盖生态与工业遗址多区域。

建设也需要化绿水青山与乡愁为金山银山,可以通过“生态+遗产资源”打造生态型中央文化休闲区。如唐山超级绿道,通过构建新城市结构核心,串起陡河生态廊道、工业遗址廊道、绿色生活网络,打造生态型中央文化休闲区。


5 /

 回归生产:丰产而美丽

图片

图片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让书声融入稻香。

建设中可以保留区域原有具有生产性的农业景观,对其进行完善规划。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收集校园内的雨水,用于水稻的灌溉。稻田景观在生产的同时,也满足了校园的服务功能。


6 /

 绿色海绵,营造水弹性城市

图片

图片

宜昌运河公园,为兼具生态风景观赏、休闲游憩、湿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城市滨水型公园。

建设海绵城市,打造湿地公园是其中重要部分。如宜昌运河公园,公园景观塑造遵循原生态的建设理念,恰当融入现代化元素,力图呈现出“出则繁华,入则自然”的都市田园景观。


7 /

 黑臭水治理与水系统生态修复

图片

图片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利用内河人工湿地带对黄浦江受污染的水进行生态水质净化。

过去,由于地表污染,中国50%湿地栖息地消失。因此在城市公园湿地建设中,要注重黑臭水治理与水系统生态修复。

具体而言,可以在加强型人工湿地系统设计的同时,根据水质净化功能的需要合理配置乡土植物。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8 /

 变灰为绿,构建生态基础设施

图片

图片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生态上通过人工潜流、表流湿地最大限度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并以乾坤湖为核心营造白鹭生境。

公园湿地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可以构建多方面的生态基础设施。如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运用台田、密林、果园、湿地岛链等大地景观的手法展示凤翔公园自然之美。多层次的亲水体验设计,使游步道系统能够应对不同雨洪条件下人的亲水需求。


9 / 

低碳房子

图片

图片

俞孔坚在北京的住宅,房屋隔墙变为生态墙。

低碳理念可以适用于房屋建设中。例如,在很多雨洪收集的景观项目中,俞孔坚已成功运用了土地复垦技术,同时他把这项技术也移植到了自己家的寓所中。

在俞孔坚的设计之下,阳台被改造成了置有水池和汀步的阳台菜园和芳香花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于水池和灌溉的用水都来自自家屋顶的雨水收集——每年可收集多达50吨的用水。


10 /

 集成案例合集

图片

邯郸园博园:邯钢棕地修复为河北省园博园和水净化系统。

邯郸园博园曾经是280多公顷的邯钢工业棕地,经过生态建设蜕变为一处山水共融的绿色园博园。生态建设建立了防洪蓄洪的绿色海绵系统、低碳高效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并种植丰富的植物。以“山水邯郸,绿色复兴”为主题,通过生态修复综合措施践行“海绵城市”与“城市双修”理念。

图片

迁安三里河,11公里城市河流综合治理

迁安三里河,综合运用雨洪生态管理的渗透、滞蓄和净化技术,以及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结合污染和硬化河道的生态修复,保留现状植被,融入艺术装置和慢行系统。并将生态建设与城市开发相结合,构建了一条贯穿城市的、低维护的生态绿道,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服务。

图片

浙江五水共治首例——金华浦江,浦阳江

"五水共治"是浙江的伟大创造,而浙江的“五水共治”是从治理金华浦江县的母亲河浦阳江开始的。设计运用了生态水净化、雨洪生态管理、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以及最小干预的景观策略,结合硬化河堤的生态修复、改造利用农业水利设施,并融入安全便捷的慢行交通网络,将过去严重污染的河道彻底转变为最受市民喜爱的生态、生活廊道。


03  基于自然的望山生活

新上山下乡和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推进乡村建设。而过去乡村建设面临工业化的挑战、且存在畸形的审美观,使很多美丽的乡村消失在黎明前。

俞孔坚认为,从城市化转变到“逆市化”,点燃回归田园与桃花源理想,通过儒家社会与道家环境,创造乡村的无限机遇。同时,他提出望山生活理念,从五个方面出发,打造令人憧憬的乡村旅居目的地。


1 / 诗意栖居

生态服务与设计引领存量用地改造

图片

图片

诗意栖居之婺源巡检司:望山蜂巢,潜入时间胶囊的栖居体验

现代人追求的是新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因此,乡村建设可以从观光旅游走向旅居目的地,从提供农产品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满足城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城乡共荣。

如婺源巡检司,设计尊重当地文化及村庄空间肌理,因地制宜的根据每一栋建筑不同的结构状态及空间特色,以徽州文化为基底,量身订制不同设计策略,融入新的业态与当代舒适简约的生活。


2 / 生态优农

健康食品与绿水青山的兑现

图片

在乡村振兴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打造特色农产品,以高质量健康食品吸引外来游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3 / 自由行旅

慢生活与新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图片

武汉龟山绿道,行人可骑自行车感受城市风貌。

现如今,人们出门常采取新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交通领域追求快速,如乘坐高铁前往不同城市。而在局域交通领域追求慢生活,如骑自行车漫游城市。

2021,武汉东西山系人文绿道示范段(龟山至蛇山段)设计方案推出。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历史使命的转变从“经济动脉”转变为“慢行绿道”。绿道串联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成为武汉“中央绿脊”。

图片

襄阳庞公新区滨江绿廊。图源:民发庞公别苑

2021年,襄阳庞公新区滨江迎水面景观设计推出,目前尚在建设中。项目采取低干预少人工的生态设计,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让自然做功,欲构建襄阳市“山水江城”勾连缝合的景观格局。


4 / 文化家园

遗产保护与利用

图片

江西婺源。图源:婺源旅游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乡村建设可以梳理乡土遗产,引入设计产业,打造最美乡村。

如江西婺源赋春线,设计环廊沿线共两大类6小类115个乡土遗产点。包含传统技艺、口述历史,非物质类乡土遗产以及宗祠、古宅、古街等物质类乡土遗产。


5 / 共享社区

插队与拼贴,土地供给与社区重建策略

图片

安徽黄山西溪南,游客正在河畔嬉戏打闹。图源:望山生活

乡村建设可以共享社区憧憬,通过插队与拼贴的土地供应策略,构建新旧乡民和谐共处的新社区建设策略。

如黄山西溪南,积极探索国有国有资本运营村庄。2015年村内仅有两家农家乐,17张床。2019年12月,村内已有50家民宿,近2000张床位,民宿的预订增长率达400%(数据来自爱彼迎研究院),从一颗被遗忘的珍珠到黄山旅游明星。

总之,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美丽城乡需要全体住建人不忘初心,打造新文化、新美学、新生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图片

嘉宾简介

俞孔坚先生,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挪威生物科学大学名誉博士。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土人设计并任首席设计师,创办了《景观设计学报》并任主编。为中国城科会副理事长,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建部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被世界景观学与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2021年,获颁世界生态文明领域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



出品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