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最佳实践 |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
引 言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及经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这些行动能够有效地、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提供惠益。NbS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理念相契合,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切实路径。
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了NbS八大准则及28项指标,倡导依靠自然的力量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应对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社会挑战。在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NbS纳入了行动目标。此外,许多国家已经将NbS纳入应对气候挑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包容性和福祉正义等战略计划中,NbS已成为全球社会对当下环境危机的响应措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 推出NbS最佳实践(Nature-based Solutions Best Practices)专题。这些案例聚焦全球人居环境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为共建美好宜居的韧性家园积累了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
NbS最佳实践 |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
基本信息
应对的社会挑战: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防灾减灾、生态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
生态系统类型:MFT1.1 沿海河流三角洲、MFT1.2 潮间带森林和灌丛、MT3 人为海岸线
得到提升的生态系统服务: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文调节、防蚀拦沙、休闲、文化
应用的NbS方法: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工程、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绿色基础设施
项目总额:约3亿元
设计周期:2008年~2021年
NbS标准百分比
1.社会挑战 2.根据尺度设计 3.生物多样性净增长 4.经济可行性
5.包容性治理 6.权衡 7.适应性管理 8.主流化与可持续性
项目背景及问题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有“海岸卫士”“蓝碳明星”“天然物种库”等美称,红树林能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抵御海啸与台风、养育丰富的鱼类和底栖动物,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深圳湾湿地毗邻深圳和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是全球九条候鸟迁飞路线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EAAFP)候鸟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有约10万只迁徙候鸟在此越冬或经停。
为了有效保护这片处于特大城市腹地的红树林湿地系统,深圳市政府在深圳湾滨海区启动了系列滨海红树林湿地修复行动,通过红树林湿地保护、可持续管理、重新种植红树林等方法, 保证了红树林总面积不再减少并逐步扩大,扭转了红树林湿地系统生态功能退化趋势的曲线。
场地面临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红树林面积减少;工业废水和居民城市污水直排,造成湿地有害污染物增加及自然净化功能退化;滨海河口河道硬质化,隔绝了陆地生态与水体生态的物质能量交换;基围鱼塘功能退化,候鸟栖息觅食的生态功能降低;薇甘菊、银合欢等外来入侵植物分布面积大和虫害爆发频繁,占据了本地生物物种的生态位并使湿地生物群落结构单一,脆弱性增大的问题。
目 标
恢复红树林湿地功能,服务鸟类栖息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
当地政府坚持陆海统筹,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完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严控陆源污染,实施了系列污染治理“先导工程”,使海洋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2.5%。
在生态修复方面,按照既服务于鸟类等生物需求,又同时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原则,通过入湾河道综合治理,鱼塘水鸟栖息地功能恢复,外来物种及病虫害防控及新种红树林等措施,系统恢复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同时开展丰富有趣的自然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项目共计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其中政府投资约2.7亿元,社会投资约3000万元。
深圳湾湿地示意图
1. 治理河道
凤塘河是纵穿福田红树林湿地的最重要河流。“三面光”形态的凤塘河,断面简单且护岸表面坚硬光滑,坡面上无法生长植被,河道功能仅为单纯性过水,丧失了红树林湿地河口生态系统应当具有的生物栖息地、屏障和过滤,以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输移通道等功能。
针对凤塘河的问题,一是改变河道的形态和结构,将凤塘河河道硬化变为软化,对凤塘河及其支流的河岸进行改造,去除表面的硬质结构,降低河道高程,并将其削成较缓的边坡,边坡处铺设一定厚度的腐殖土,修复河道的土壤环境以利植物生长。二是根据从外滩到内岸区域生境特点,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修复河岸植被,建立完整的“红树-半红树-岸基植物”生态系统,从而使得凤塘河恢复红树林湿地河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原有河道 © LCRC
改造后的生态河道 © LCRC
2. 修复鱼塘生境
基围鱼塘为鸟类提供了高潮位栖息地,对鸟类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基围鱼塘面积约66.67公顷,占该区总面积的 18%。但存在水位过深,生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鸟类的栖息需求。
通过借鉴对岸香港米埔保护区的鱼塘管理经验,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红树林基金会以满足不同水鸟生境为目的,对保护区内的2号、3号、4号鱼塘进行了修复,将原来的人工养殖鱼塘转为为鸟类的栖息地。
鱼塘生态恢复区形成了深水水域、浅水水域和中央光滩(湖心岛)镶嵌分布的格局。其中,中央光滩面积为4.17 公顷;浅水水域面积为13.50公顷,设计水深为0.0~0.6米;深水水域面积为4.83公顷,设计水深为1.5~2.0米;堤岸上种植芦苇群落,以满足不同水鸟对生境的需求。此外,为了进一步为水鸟创造适宜的生境,夏季,将中央光滩的水位控制在0.3米以上,将中央光滩完全淹没,以阻止缓坡上植物的生长;冬季,将中央光滩水位控制在0.0~0.1米,形成光滩和浅水滩涂,供水鸟利用。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号~4号鱼塘生态恢复前(a)与生态恢复后(b)的湿地分布示意图
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的水鸟调查数据显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号、3号、4号鱼塘生态修复前、后,该区的水鸟群落物种和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水鸟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28种和13737只,春、秋迁徙季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也明显增加,而且水鸟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有明显提高。
鱼塘修复前后对比 © LCRC
3. 防治病虫害和外来入侵物种
红树林害虫天敌主要生活在基围鱼塘塘堤的灌草丛中。通过恢复堤岸草本植物群落,为害虫天敌提供必要的栖息环境,从而增加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是红树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本项目在红树林群落与基围鱼塘之间的过渡地带,大幅度种植适宜红树林害虫天敌栖息的稀疏灌木丛和低矮草本植物,例如:禾本科、莎草科、菊科、鸭跖草科、马鞭草科、爵床科等草本植物,并降低高大乔木树种高度和密度,营造出适宜蜘蛛、蜜蜂、蝇类等昆虫栖息环境,恢复天敌昆虫种类和种群数量;与此同时,保障红树林群落子系统和基围鱼塘子系统的整体连通性,确保昆虫从基围鱼塘迁移到红树林的路线畅通,从而吸引害虫天敌入住红树林,以阻止虫害的继续蔓延和扩散。
对外来物种入侵,通过清淤工程将湿生草本入侵种连根去除,种植优良本地湿地植物,例如:秋茄、桐花树、老鼠簕和木榄等。而对于陆地上的外来入侵植物,先进行人工清除,然后补植本地乡土植物,后期通过日常管理进行清除,每年定期清理,以控制其生长。对深圳湾主要的有害植物薇甘菊,除了人工拔除及生物防除方法,还采用阻断薇甘菊光合作用的方式进行生态调控。
4. 种植红树林及营造滩涂
红树林生态恢复项目(包括种植红树林及营造滩涂)实施范围约220公顷。在深圳湾西部沙河口以恢复本土红树林为主,营造鸟类栖息滩涂并人工营造滩涂,为短脚鸻鹬类水鸟提供了停歇地;在深圳湾沙河口及福田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凤塘河口,共种植红树林约30.2公顷。使用无瓣海桑作为造林先锋树种,在非宜林滩涂上营造无瓣海桑林,利用其防风固岸和促淤造陆的功能适当提高待恢复滩涂的高程,显著改善中低潮带滩涂的造林环境,从而达到乡土红树林植物的生长要求,为乡土红树林植物在非宜林滩涂上造林提供有利生境。待无瓣海桑树苗种植2至3年后,人工清除所有无瓣海桑,配置乡土红树植物,种植于无瓣海桑清除后的林地上。乡土红树林成林效果良好,且未见有无瓣海桑植株分布。
深圳湾鸟瞰照片 © LCRC
5. 开展自然教育
红树林基金会(MCF)与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科学技术协会、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开展“福田区中小学生红树林科普教育活动项目”,每月为福田区的学校开放预约课程。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开展《深圳湾的小钥匙》《打绿怪》《周四定点观鸟》等活动,在红树林保护区开展《走进海上森林》《探访鸟儿乐园》《探秘潮间带》等活动,将环境保育和公园场域相结合,推动滨海湿地保护的意识提高,发展滨海湿地保护的支持者群,已举办了上千场活动,直接服务中小学生等公众超过20万人。
湿地自然教育活动 © LCRC
6. 加强深港合作
深港两地在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红树林基金会、深圳观鸟协会与香港渔农署、香港米埔保护区、香港观鸟会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借鉴香港在鱼塘管理、自然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了思路和视野。每年联合举行深港滨海湿地保育论坛,两地政府还联合启动了治理深圳河工程,先后完成了河道清淤、堤防巩固、排污口整治、水面保洁等一系列工程。
项目成效
1. 生物多样性增加
修复区内红树林湿地功能恢复,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等植物丰富度增加,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修复区内动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特别是鱼塘修复后,成为水鸟高潮位栖息地,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一系列修复措施实施后,对维护深圳湾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态地位和价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数量的稳步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全球黑脸琵鹭数量从2000年的825只增加到2020年的4864只,深圳湾的数量从135只增加到361只。
2. 碳汇及调节气候
红树林是滨海湿地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运用了2014年保护国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共同起草的《蓝碳行动计划》的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法,研究发现深圳湾每100公顷红树林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4000吨二氧化碳。红树林对于碳固定、缓解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深圳湾水面开阔,沿岸分布大面积红树林,通过水的汽化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达到散热 降温、直接调节区域性的气候的效果,大大缓解了深圳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3. 营养物质积累与循环价值
红树林每年从水体和土壤吸收大量动物难以利用的C、H、N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的大部分归到水体中供动植物再利用。深圳湾50年生天然红树林群落C、H、N元素现存量分别为每平方米14 117.7g,1 446.4g和158.5g,群落年净固定C元素每平方米798.51g,结合H元素每平方米86.31g和吸收N元素每平方米12.33g。植物固定结合的C、H、N元素以凋落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的环境中,供动植物再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是自然辅助的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高归还率的特点。
4. 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持了红树林修复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构建连接海与城市、鸟类与人类的自然纽带,提升海岸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同时,强化深圳湾海滨湿地和红树林特色,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和人居环境,也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有力地提升了片区的各项价值。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是市民和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胜地,每年为超过1000万人次提供浏览、休闲和科普教育服务。
讨论与总结
一是充分体现NBS的内涵。通过设立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立法来有效保护剩余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通过清除入侵物种、人工干预退化生态鱼塘、防治病虫害等对对深圳湾区湿地系统进行可持续管理;通过新种植或补种红树林恢复已改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系等系列行动,充分体现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内涵。
二是人类可以有所作为。基于自然,但不能从强干扰一个极端走向撂荒不作为的另一个极端。本案例退化鱼塘基于鸟类保护的人工干预成功案例,以及崇明东滩抛荒鱼塘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负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对复杂生态系统恢复要采用适应性管理,通过人工协助自然正向演替。人类要有所作为。
三是跨界合作很重要。跨行政区、跨部门、跨层级合作与交流很重要。本案例技术模式学习对岸米铺保护区模式,鱼塘退化修复积极与红树林基金会合作,自然教育委托红树林基金会进行,这些跨界的合作,使本案例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理念经验技术,自然教育与能力高水平呈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颁布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在适宜恢复区域营造红树林,在退化区域实施抚育和提质改造,扩大红树林面积,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这将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与港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合作,实现整个深圳湾(后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作者:罗明 杨崇曜 周妍 苏香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