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碳中和的过程中,城市绿蓝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居住区维度。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建立了一项综合性定量框架,并搭建了一个涵盖36种适用于上海当地环境植物的固碳量数据库,旨在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精确校准不同情景下三种典型城市绿蓝基础设施(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的固碳效益,从而评估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
研究结果表明,绿蓝基础设施可有效减少城市居住区的碳排放。且若将模拟结果置于城市尺度,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在上海居住区内建设绿蓝基础设施每年可实现约5.405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潜力,这一固碳水平相当于上海年碳排放量的32%。本研究证明了绿蓝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碳减排效益和实现城市碳中和战略方面的巨大潜力。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全文
近期征稿主题
点击主题查看相关介绍
无障碍景观规划与设计
Universal Desig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城市洪涝风险识别与韧性提升
Urban Flood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esilience Enhancement
数字智能支持的景观与公众健康提升
Digital Intelligence-based Landscape for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欢迎投稿
点击图片查看《景观设计学》投稿指南
欢迎订购
长按订购2025年《景观设计学》期刊
制作 | 周舟
注:本文由景观设计学前沿发布,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文种在其他印刷版、网络版等媒介发表,如有违反,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有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联系授权。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赞”和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