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及其引发的景观风貌变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当前我们不得不回应以下问题:如何看待能源转型下快速变化的景观风貌?以及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鉴于低碳时代下能源景观美学理论尚未建构,本文从术语学、演化论和方法论视角剖析景观美学,并探讨后现代美学、后工业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内涵、核心价值与研究范围。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对能源景观美学的评价范式进行梳理,归纳从本质主义、实证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规律。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能源景观美学的评价框架,以期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促使各类利益相关者达成可持续景观的共识。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全文
近期征稿主题
点击主题查看相关介绍
Urban Regen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Health
Climate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Vitality and Value Assess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s
Digital Intelligence-based Landscape for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Urban Flood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esilience Enhancement
欢迎投稿
点击图片查看《景观设计学》投稿指南
欢迎订购
长按订购2025年《景观设计学》期刊
制作 | 周舟
注:本文由作者及来源机构授权景观设计学前沿发布,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文种在其他印刷版、网络版等媒介发表,如有违反,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有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赞”和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