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即将于5月18日在北京开幕。这次园博会的展园由世界顶尖级的三名园林大师参与规划设计,这个永久性生态公园的前身其实是个垃圾填埋场。它是通过系统的生态修复,使垃圾场成功地变身为园博园。这种让城市废弃地得到重生的景观设计方式同园博会的开幕一同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期专题以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重生"为题,通过对垃圾场景观生态恢复的方式、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和对典型案例的展示,让我们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生态方式解决城市垃圾场这一问题有了更有深度的思考。
"垃圾围城"现象是全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曾经有一名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一组题为"垃圾围城"的图片,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镜头里,遍布于北京周边的一座座垃圾场俨然变成首都的"七环",不仅影响着景观,而且污染着环境,令人触目惊心。如何对城市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设计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市政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北京遭遇垃圾围城
  • 露天垃圾场污染水源
  • 焚烧垃圾,城区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 大良近良社区一个6亩鱼塘垃圾成灾
填埋场封场后,基地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凡与人活动相关的景区、景点暂不建设,垃圾填埋山体通过植被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脆弱的填埋场生态系统需要植被的涵养,使之较快发挥生态效益,平衡区域生态环境。
  • 垃圾库容的满足及山体塑形
    垃圾库容的满足及山体塑形
    垃圾坡堆山最大的限制是堆体库容。堆体库容要求土方就地平衡。
  • 终场覆土厚度及改良
    终场覆土厚度及改良
    为了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堆体土壤条件,将终场覆土厚度设计为1.0m。改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 植被重建计划
    植被重建计划
    生态恢复期间,栽植草坪、观赏植被及花灌木,同时考虑以后的群落配置定位,待垃圾完成稳定后,进行色彩的种植设计。
  • 耐性树种的筛选
    耐性树种的筛选
    规划选择乡土树种,对植被生长的速度、植物多样化进行分析,使环境快速形成绿色稳定的生态格局。
城市废弃地生态系统因管理对策的不同,会产生以下4种结果:①恢复到它受干扰以前的状态;②重新获得一个既包括原来特性,又包括对人类有益的新特性状态;③由于管理技术的使用,形成一种改进的和原来不同的状态;④因适宜条件不断损失的结果,保持受损状态。
恢复(restoration)是将城市废弃地生态系统从远离初始状态的方向推移回到初始状态。杜伊斯堡公园西部3/5的废弃土地所采取就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策略。 恶化(degradation)与恢复的方向相反,使生态系统受到更大的破坏。目前一些城市在废弃地更新中普遍采用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使城市中仅有的一点绿色消灭殆尽,使病态的城市生态进一步恶化。 重建 (enhancement)是将生态系统的现有状态进行改善,结果是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造"特点,压低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使生态系统进一步远离它的初始状态。硬质景观为主的开敞空间设计模式是典型的废弃地重建策略。 改建或修复(rehabilitation)是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恶化状态得到改造。
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方式
原则 具体应用
减量(Reduce) 除必要的管理用房外,不再设立其他建筑项目。减少园区内能源、土地、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植物配植中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可大大节约能源,并且植物能够进行自身繁衍。
再用(Reuse) 利用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利用现有废弃场地内的植被、建筑设计成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将新的环境伦理引入现代都市中。
循环与再生
(Recycle)
中水利用 结合具体场地情况,改良土壤并重建湿地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系统。
人工湿地 将经中水处理过的水进行净化流入人工湿地塘床系统,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达到国家水质安全标准。其作用是成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亦对广大游客进行了自然与生态保护教育。
设计方式 具体应用
自然式 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模拟植物群落和地形起伏的设计方式,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环境之中。在规划设计应力求通过对场地景观重建、塌陷地的生态恢复,营造具有自然特色的景观。
乡土化 通过对基地及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生活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根据该园区特殊的生态条件选取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进行植物景观绿化。
保护性 垃圾填埋场的山体以及塌陷地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形成了较好的造园和造景基础,禁止"三通一平",保护好现有的地形地貌或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形成优美的景观。
恢复性 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俞孔坚(土人设计首席设计师)——整体生态思考下的桥园公园
天津桥园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打靶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人掩鼻,临建破败,不堪入目,土壤盐碱。土人的景观设计师应用生态恢复和再生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形设计,开启自然植被的恢复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与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维护投入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包括雨洪利用、乡土物种的保护、科普教育、审美和游憩。【详细】
强健(第九届园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
园博园巧妙利用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建园,在原来140公顷的建筑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生态修复。其中,锦绣谷是北京园博会化腐朽为神奇,进行生态修复建园的典范工程。【详细】
廉国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园博园的设计思路符合国际理念
北京园博园以低碳、环保、生态修复为设计理念,整个的研究是在一个大型建筑填埋场上来设计,这种设计符合于当今国际上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详细】
Peter Owens(英国colour.udl城市景观设计公司总经理、著名景观设计师)——谈生态景观的营造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初场地是一个垃圾场,通过景观设计师的参与,逐渐使其演变成当地生物的栖息场所。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生态环保,保留一部分地块,做成绿色区,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使绿色奥运理念深入人心。【详细】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现状 哈尔滨香坊区垃圾填埋场现状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现状 湖南省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现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现状
  •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景观设计
  • 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
  •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
  •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生态景观设计
长春市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垃圾产生量的增长。基于此,长春市政府在现有三道垃圾场、裴家垃圾场和鑫祥垃圾焚烧发电场三个垃圾处理厂基础上建设了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以缓解垃圾处理紧张的局面。【详细】
  •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景观设计
  • 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
  •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
  •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哈尔滨市香坊区垃圾填埋场景观设计
香坊区垃圾填埋场是哈尔滨市第二座大型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但由于垃圾堆体裸露,垃圾场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渗滤液与天然降水混合存放产生异味,对与此相邻的产业城发展和平房区居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封场以及可持续景观设计,使其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尤为重要。【详细】
  •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景观设计
  • 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
  •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
  •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
唐胥路垃圾填埋场位于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内,距市中心约7. 6km,占地面积9.33公顷,共消纳城市生活垃圾350多万吨 。2008年市政府决定对封场后的唐胥路垃圾填埋场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并进行绿化施工。总规划面积120200m2。如今昔日臭气熏天,污染严重的垃圾填埋场,现已成为花红柳绿,绿树成荫的风景游览区,它是南部采沉区最高的观景点,站在观景台上,整个大南湖的风景尽收眼底。【详细】
  •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景观设计
  • 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
  •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
  •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景观绿化
武冈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始用于 1997年,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及垃圾气体收集处理。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农田,污染毒害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气体的无序排放,使有害气体扩散污染到周围环境中;垃圾场面表的开敞,使得苍蝇蚊虫鼠类猖獗,甚至产生传染病的传播。各种危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详细】
  •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景观设计
  • 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
  • 唐山市唐胥路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 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
  •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
杨府山垃圾处理场位于温州市东部,瓯江岸边,昔日的荒郊野地,未来将成为商务中心区的城市公园。垃圾处理场总占地 8.67hm,堆高达20m。该场为滩涂简易填埋场,填埋方式为将垃圾直接置于原地面的"上埋式"填埋。如今垃圾堆体的高度已经接近最大设计高度,垃圾填埋场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越发明显地显现出来。这块土地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命运即将结束。【详细】
美国纽约市Fresh kills公园 德国北杜伊斯堡市景观公园 以色列沙龙公园 西班牙自然公园 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市公园
  •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以色列:沙龙公园
  •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 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与环境复合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增多。城市逐渐被垃圾包围,原先处于较偏远地段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接近城市中心,在另外开辟新的垃圾处理地之前,对这些特殊地段做景观处理已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经摆上日程。这就触及到后工业景观设计的环保意义。这方面的成功典范是美国纽约的FRESH KILL LANDFILL,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正在转变成全新的生态公园。【详细】
  •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以色列:沙龙公园
  •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 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与环境复合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是位于德国鲁尔区的埃姆舍公园,面积200公顷,这里曾经是有百年历史的A.G. Tyssen 钢铁厂,尽管这座钢铁厂历史上曾辉煌一时,但它却无法抗拒产业的衰落,于1985 年关闭,与它同时保留下来的是大量的工厂废料和工业垃圾,无数的老工业厂房和构筑物很快淹没于野草之中。1989 年,政府决定将工厂改造为公园,成为埃姆舍公园的组成部分。经过努力,1994 年公园部分建成开放。【详细】
  •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以色列:沙龙公园
  •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 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与环境复合
以色列沙龙公园
Hiria循环生态公园是世界同主题公园中最大的一个。在这里可以看到垃圾填埋场被最好的恢复了。这里的垃圾处理设施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将生活垃圾质量减少90%,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并且可以回收玻璃和垃圾。【详细】
  •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以色列:沙龙公园
  •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 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与环境复合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这个自然公园的前身是一个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主要处理巴塞罗那都市圈的垃圾, 关闭之时,已经填埋了85公顷的范围,填补了山谷的三分之二高度。 修复前,最上层的垃圾就这么暴露着,和山谷的自然风景形成鲜明对比。。【详细】
  • 美国Fresh kill Landfill 公园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以色列:沙龙公园
  • 西班牙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自然公园
  • 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与环境复合
加拿大蒙特利尔垃圾填埋场打造城市公园
在蒙特利尔市,一片名为圣―米歇尔的区域如今是当地环境最好的居住区之一。但1925年时,这一区域是一座矿物。人们大量开采矿山,使得该区域地貌发生很大改变,从1968年开始,这里成为一座垃圾填埋场,1970年时,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应如何恢复这里的环境。于是 从1984年开始,蒙特利尔市政府收购这一场地,结束了这里采石场的历史。到2009年,掩埋活动被终止。在此期间,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被建立起来,并将陆续对市民开放。【详细】
事实证明,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及景观规划可持续设计,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垃圾填埋场转变为绿色生态公园的方式则将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景观化,并将人、城市、自然融为一体,也表达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这种方式也满足了该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重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