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
 

·保护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大遗址保护在行动
·中国“十二五”期间将建成80处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
·世界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发出倡议

看现状
·尔争我夺
四省五地夺“炎帝故里” 五省七地夺二乔故里 诸葛亮故里百年争夺战 各地封建“老子文化园”
·诸形诸色
消失—四川麦坪遗址即将沉没 抢救—保护“丝绸之路”重点文物 唤醒—正在被唤醒的百年“宝库” 维修—天津整修67幢历史风貌建筑
毁灭—佛图关古迹夜雨寺被毁 保护—五大连池风景区将退耕拆迁 踟蹰—济南老建筑遭遇保护与拆除 破坏—千年古城墙遭遇“钻心”之痛
专家谈
工业遗产专家谈  

文化遗产专家谈

·俞孔坚谈工业遗产
景观设计学本身尊重遗产,尊重历史。景观设计学尊重自然过程,尊重历史文化过程。工业遗产属于历史文化过程,我们设计中一直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天地”是自然过程,但工业遗产地上的自然过程是往往被破坏的,所以景观设计学的介入应该是恢复自然过程,恢复生态,因为其场地往往是棕地,景观设计学用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恢复。

 

·阮仪三:保护历史古城,就是维护民族文化
城市需要更新,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更新不能摒弃历史,而是要在历史基础上发展,要从旧环境中滋生新的东西,而不是生硬地搬异地外域不相干的东西。特别是大城市,影响面广,牵涉问题多,这些城市代表着我们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形象,更要慎重地对待,不注意的话,留下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彼得·拉茨谈工业遗产
人性化场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注重传统和文化本身的重要性。工业废墟也遵循同样的方式,来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我还没有发现任何的比较或偏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发展其他项目而将工业建筑牺牲掉。这样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遗址对我们的文化和自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王景慧:规划保护让遗产生辉
国际上一些新的保护观念提醒我们,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历史遗存,而是要把它们放在文化体系、历史链条中去认识,从而判定其价值。这样,在挖掘中可有目的地找寻零散的物质载体,按“文化线路”分析整体与部分要素的关系那样,看它是否有整体上的重要价值。这在大运河遗产的遴选中已有所体现,今后在名城的保护规划中也可以予以应用。

·詹姆斯·科纳谈工业遗产
人我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历史符号的非常拙劣的模仿,它的倒掉使我们有可能在面对具有历史色彩的场地时,在其空间处理和设计方面采用新的概念。如果设计中增加的元素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所处年代,那这种历史感就会显得更加逼真,从而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把过去和现在混搭在一起。

 

·单霁翔:关注我们的“20世纪遗产”
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使20世纪遗产在世界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由于在保护理念、认定标准、法律保障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使20世纪遗产保护充满了挑战

·登琨艳 谈工业遗产
我个人对祖先留下来的老旧建筑的尊重与爱护,一直很在意,并且把它当作自己工作的领域,所以我在苏州河畔老仓库群落的保护与发展的诉求获得上海政府与全中国的重视,并且引起世界性的关注与掌声之后,我已经早早下定决心,着手寻找与洽谈老工厂厂房保护与再利用二合一目的的可能性,并且作为自己下一阶段的人生志业。

 

·Francesco Bandari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采访
我们要试着从历史中学习借鉴,同时利用现代和传统方法来让我们更好地过上现代生活。我认为,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就是从历史中学习,如何将一些传统的东西带入现代生活中,带入到未来。传统景观技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包括这些景观如何建成的,我们可以分析景观的地层结构和分层程序。

·陈伯超谈工业遗产
遗产的价值在于它记载着人类和社会在某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是不同时代留给后人的物化形式。由近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产业与其他遗产相比,“年龄”往往偏低,似乎难于达到我们以往对“遗产”认可的基本条件。但是,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设备的更新换代、材料与资源条件的改变等一系列因素,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革命性的转型期

 

·吴必虎:城市遗产资源转化为城市旅游产品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明显,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中等城市以上的城市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至少是商务旅行这样一个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旅游目的地化,所以我们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各种指标都是这个城市当地人口多少规模,然后根据这个规模进行设计。

古城说

·北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打造人文北京
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发展到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保护思想不断发展;从重点保护古代建筑到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不断丰富;从“整旧如旧”、“原汁原味”的保护到“保护和再利用”的有机结合

   

·南京:古城南京 你的面目何以模糊不清
南京在记忆里就是一座感伤的城市,总是笼罩悲情与无奈。太平军进来一把火,营造了两千多座王府;曾国荃攻城后,又是一把火。国民政府从1928年开始实施《首都规划》,在保存古物之外,十年营建后,南京面貌焕然一变,讵料又被日本人洗劫。能留下的文物古迹虽已经不多,但也足以让外界艳羡。

·西安:历史遗产“金饭碗”古城西安怎么端
西安复兴,不容易。在这座古城,修建地铁也需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城市开发和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在经济发展较困难时期,西安也没有忘记保护前人的物质遗产。比如,遗址周边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种地,大片遗址区放弃工业开发。

   

·天津:正在走向毁灭的天津老建筑
毛泽东所称赞过的“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其中小洋楼即指五大道。而今小洋楼已是面目全非。湖南路上的一些住户已经搬走,院落的小铁门半敞着,留下拆除了的窗口空洞地面对街道。小光明里的三层英式民居灯笼高悬古槐参天,对面的墙上,大四开的拆迁听证公告赫然在目,无情面对悠闲静谧的生活景象。

·武汉:工业遗产资源保存不乐观
湖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区,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发达时期、前苏联援建中国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一年来,赵冰在武汉、黄石、荆州市沙市区、襄樊、鄂州等地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工业遗产正处于危机之中

   

·云南:“填洱海、拆城墙”的“发展”不要也罢
龙首关依山傍海,风景绝佳,是为大理北部屏障,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也未能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然而,在“发展”的名义下,厚重的古墙一时薄如蝉翼。填湖造地、拆墙修路,大理一再发生如此荒唐事,不免让人疑窦丛生,地方的发展一定要以破坏环境、损毁文物为代价吗?“绕不过去”的,除了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龙首关之外,还有什么?

公众评

·找寻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
从史前的半坡、牛河梁、良渚遗址,到夏商时期的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遗址,再到秦汉以来的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元大都……一个个曾经灿烂的文明时代在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下得以彰显其神秘而迷人的风采。

·过度产业化才是世界文化遗产致命伤
保护丽江文化遗产,不能总在“钱”上打转转,当政者首先要改变思路,要把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它当作一个幌子,将文化遗产从属于商业开发。对文化遗产首先要尊重,而不能将她当作随意打扮、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婢女。

·20世纪文化遗产在提醒我们什么
说起文化遗产,人们首先想起的就会是金字塔、雅典卫城、长城、故宫这些“名门望族”。与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

·把古建筑供奉起来,就算保护文化遗产?
丹青同志最近写了一篇名为《延陵悲歌——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大拆之风狼烟再起》的文章,姑且不论这篇文章是否有失实之处,但把以往的旧事与这次拆建前、后北岸扯在一起的写法,有故弄玄虚、耸人听闻的嫌疑。再说丹青同志已不再是中国文物学会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秘书长了,而还用以前的职务之名来发表文章,就显得不够光明正大了。

·城市相关法规和发展规划应与保护文化遗产理念相结合
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里所描写的场景,这是真实发生在东北某省的一幕。那片被“侵略”的土地上有考古发现的8处金代遗址,对复原金代平民生活有着极高的价值。然而正在进行的航电枢纽工程却由于项目经理为了赶工期,无视之前文物部门与工程指挥部签订的协议书,对该遗址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其完全失去了考古价值。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