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两条新闻,让人辗转难眠。一条是江苏扬州政府偷偷卖地,新建小区面临拆迁;一条是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 年,年产数以亿计垃圾。

  一座座全新的,看不到历史发展脉络的城市,即使她非常光鲜,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城市,我们需要的城市生活吗?

  是谁制造了短命建筑?铺天盖地的评论在分析原因时,从"暴利说"、"质量说"到"规划说"、"政绩说",可说都一针见血。2009 年以来,伴随房价的疯涨狂飙,全国各地"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层出不穷就是建筑质量低劣的明证。规划的朝令夕改、无端变动,除了缺乏科学理性的盲目决策,更多的是源于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其核心问题则是积习难改的GDP 崇拜。而我们失去的,将是有安全感的生活,政府的信用,以及城市的文化积淀。如果要从根本上扭转建筑"短命"现象,该从何处着手呢?

短命建筑何其多
楼脆脆 楼歪歪 桥粘粘 桥塞塞 桥垮垮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爆破拆除的短命建筑的典型案例
序号 建筑物名称 高度 面积/立方米 最初投资/万元 拆除时间 使用年限 拆除费用/万元
1 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 22层,67m 21100 2000 2007.1.6 13  
2 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 > 50000 25000 2007.2.12 18 180
3 南通火车站   4400   2006.11.23 2  
4 青岛远洋宾馆 28层 14000   2007.1.28 20  
5 辽宁省体育馆 高30m,直径91m 28000   2007.4.12 31 300
6 青岛铁道大厦 24层,73.5m 17000   2007.1.7 15  
7 青岛大酒店 19 层,62m 13000   2006.10.15 20 100
8 上海四平大厦 14 层(共4 幢) 17000   2005.10.20 25  
9 郑州田园大酒店 17层 15000   2004.3.15 15  
10 温州中银大厦 22层 15000 6000 2004.5.18 烂尾楼  
11 合肥维也纳森林公园公寓 18层 65000   2006.12.10 烂尾楼  
12 四川永州渝西会展中心 16 层,56m 16000 4000 2005. 8.21 5 50
短命建筑危害大

“短命建筑”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还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单位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万元GDP 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 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建立在高消耗上的传统发展模式,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巨大经济损失
以2006 年11 月拆除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的浪费情况为例,该楼造价2 000 万元,若按设计寿命100 年、实际使用寿命13年计算,提前拆除该楼浪费了近1.34 亿元。

 

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
短命建筑不仅造成了水、砂石、森林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造成了水泥、钢材、能源的过度消耗。2003 年,我国城镇共拆除1.61 亿m2 房屋,按每平方米需水泥200 kg、钢材60 kg 计算

 

加重环境污染
2007 年4 月6 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公布“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指出“全球变暖已开始威胁人类生存”。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

 

引发社会问题
现在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周期要长40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意味着什么?

短命建筑剖原因
 

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及短视行为严重
短命建筑的根源之一在于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理念的偏颇。一些地方领导盲目追求政绩,追求短期利益和表面形象,而在规划建设一些大型建筑时,缺乏专业的论证,全凭少数决策者“拍脑袋”…

 

经济发展速度太快, 城市规划远远滞后
中国正处于一个规划爆炸、建设飞速的年代,也是一个建筑‘短命症’流行的时代,中国建筑“三十而夭”太普遍了。城市规划短视、混乱是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造成规划不合理虽有客观原因…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思想,特别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一些单位、一些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管一栋建筑建多少年,也不管居民或用户同不同意,一律拆了建高层…

 

建筑“豆腐渣”工程屡屡出现
以北京中体博物馆为例,该馆竣工于1990 年6 月,是在北京举办亚运会时兴建的。但到2005 年,其地基已出现不均匀下沉,85%以上的地板和墙体已出现贯通性开裂,承重钢梁断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专家支招
 

王梦恕:大型建筑设计应尊重原则
切实地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国公共建筑的建设方向;实用、经济、美观应是这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永恒原则; “奢华工程”、“异形建筑”该刹车了,该收手了,我们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陈肇元:严格掌控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各个环节
要有法律法规来约束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对城镇建设的不适当干预;切断地方政府与房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链;工程建造必须有合理的建设工期和合理…

 

单霁翔:理性对待近现代建筑遗产
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同样要求其周边环境与本身的历史氛围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需要对文化遗产背景环境提出控制要求,不应随意改变近现代建筑…

 

王澍: 昨天的老建筑 明天的博物馆
建筑,是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记忆。狭窄的弄堂,幽深的小巷,哪怕是一栋普通的居民住宅,都会记录下这个城市的人物和故事。随着时间的更迭和积累,人们一代代更替,城市物质文化积累越来越深厚…

媒体评论
 

潘益大: 城市发展应有远见
所谓远见,就是要综合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要协调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等关系。其实,现在不少建筑并非因为质量问题而拆除,恰恰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短视规划所致。

 

王石川: 三道关杜绝短寿建筑
减少乃至杜绝建筑短寿,需把好三道关。一是监督关。有学者指出,房屋作为一件成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部门环环相扣才能完成。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等相关部门…

 

沈金箴:解决“短命建筑”问题不能就建筑论建筑
解决“短命建筑”问题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解决“短命建筑”问题应从城市发展、更新的高度看待这一现象,立足于观念和制度创新…

 

刘敏:应在根本体制上有所突破
“解决建筑短命,往往不在于节约意识、建筑质量的不断重申,而需要在根本的体制机制上有突破、有变革。”确切地说,建筑短命现象属于城市化问题。目前,城市发展速度和热情主要有两大驱动力…

长寿借鉴
798艺术区 上海新天地 哈尔滨中央大街 都江堰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