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成长历程与文化反思
admin
2008-03-03
来源:
网
与张玲的相遇源于她的博客,对她的关注因为她的思想和性格,而非建筑。这位生长于皖南小城,15岁考入同济学建筑,在北京的国营大院工作了14年的女建筑师,已在美国安居乐业了7年
与张玲的相遇源于她的博客,对她的关注因为她的思想和性格,而非建筑。这位生长于皖南小城,15岁考入同济学建筑,在北京的国营大院工作了14年的女建筑师,已在美国安居乐业了7年。张玲的文字质朴淳厚,正如她的小照,笑眯了眼的圆脸上透着阳光与温暖。对于自己的真性情,张玲归结为:做设计的人,“不得不敏感啊”。
张玲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师友以及现在供职的美国公司,都满怀感恩的心情;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艺术的精髓与局限,有着清醒的认知。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中,张玲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美国文化的赞美,而在这赞美的背后,实则是寄托了“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学到美国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产品的最新技术,再加上美国人那种理性求是、不断认真进取的精神,必将更好地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的期望。
成长路上,幸遇明师
设计家》:请谈谈您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当时有哪些人和事对您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张玲:我生在安徽。父母是医生,他们很敬业。我的老师们很多是“右派分子”,他们都德才兼备,教学有方,所以我高考成绩还不错,是当地的头名,在省里也名列前茅。所以第一志愿就去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
《设计家》:您为什么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是个人爱好还是出于职业的考虑?
张玲:说实话,我那时年纪小,还没形成自己的主意。学习建筑学是我父亲年轻时想做的事情,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就让女儿来实现。我其实很感激父亲给我的选择,后来发现很符合我的爱好。
《设计家》:您15岁就考入了同济大学,在同学当中也是年纪比较小的吧?请谈谈您在同济的学习生活。您觉得您从大学生活中收获了些什么?有哪些师友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张玲:同学一般大我两三岁吧,他们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一起相处,彼此之间,也学到很多。四年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生活,影响了我一生的职业生涯。我学得很痴迷,学习了绘画中的素描和水彩、建筑学、中外建筑史、建筑工程计算、中国园林学、植物学、大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和规划等等。许多课都是在苏州、杭州、无锡、镇江、杨州等名园佳景实地学习,每个暑假也是在名山胜水之地,或写生、或测绘古建筑、或规划设计实习中度过的。雁荡、昆山、栖霞、武夷、天姥、舟山群岛、北戴河、山海关、鼓浪屿等地都是当时去的,体验山水之美,陶冶性情,对设计有益。
当时同济的老师中不乏名家,不少是留洋归国的建筑界前辈,还有中国的文化名人。陈从周先生在中国园林学方面的成就,除前有明朝的计成外,怕是再没有来者了。他是诗人徐志摩的表妹夫,也是位诗人和散文家,通晓绘画和昆曲,还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俞振飞的戏友,集中国文化于一身。在我现在住的美国小镇图书馆里仅有的两三百本中文书的收藏中,竟然也有先生所著的散文集《说园》和《书带集》。常常忆起先生领我们倘佯江南名园,信步游来,几句诗句,几句造园之理,几句昆曲吟唱,几句文人逸事的回忆,美极了的境界,无以名状,终身难忘。为让我们理解园林与昆曲之关联,先生请上海昆曲团的名角来学校演折子戏,我们班坐在最前排,无不为那雅致而韵味无穷的中国艺术所震撼。能跟从名人学习,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只言片语里,嬉笑间,皆学问,关键是能让人学会思考问题时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
《设计家》:您1986年毕业后在中国航天部建筑设计院工作了14年,请谈谈您这段时期的工作经历。都参与了哪些实际项目?有哪些人和事令您记忆犹新?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设计工作有何影响?
张玲:记得当时去七大中央部委的设计院是建筑系毕业生的理想单位。我去的是航天部设计院,分派指导我的是刘裕基建筑师。我们老少二人非常投缘,他把几十年的经验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我很快就能进入大型工程项目,比如一些航天部基地工程、援外保密工程,还有特种实验室,如风洞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等。1989年,我被设计院总建筑师选为助手,奔赴刚起步的深圳开发区,承接了大量的商住楼设计和深圳早期的市政工程设计,开始接触更多民用建筑工程。在航天院工作时,算有点名气的事是参加了各种住宅设计竞赛,屡次获奖。这些竞赛有全国的、北京的、大连的、深圳的,包括高层、多层和低层住宅。本部部直职工高层住宅工程就是由我主持设计的,我是最早全部通过9门严格考试,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职者之一。出国前我的职位是建筑设计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所掌握的建筑知识,对在美国从事建筑工作很有帮助。当然,在美国工作还需要去学习很多更新的东西,现在的工作中,我每天也要独立去解决不少新问题。
《设计家》:读您的文章,感觉您是一位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的女性。但从您的经历来看,1980年代中国高校的建筑专业是工科的范畴,而80年代、90年代的大型国有设计院,应该也是不太允许个性张扬的环境,您如何能够在经历了这些以后仍然能保持真实敏感的内心世界?
张玲:谢谢您的表扬。建筑专业虽然隶属理工科,但它是包括艺术和工程的学问,同时还需要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在大型国有设计院里做设计工作,除了画效果图、工程图外,要理解业主的意图,表达设计思路想法,还要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汇报,听取意见等。也可以说是不得不敏感啊。
旅美生涯,博采他山之石
《设计家》:2000年您去了美国,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您是怎样适应美国的生活的?请您从企业文化、工作方式、运作理念、设计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谈谈,在美国公司工作跟您此前在国有设计院工作有什么不同?
张玲:记得在中国做设计时,甲方老总们时有问起,“去没去过国外?”每当那时,我心里就感到有点痛,做设计确实得见识广博才好。所以家人要到美国,我就很支持,一起过来了。我刚来美国,就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很幸运,第一次面试,我就被Empyrean公司的Deckhouse品牌接纳为设计师。
EmpyreanInternationalLLC是世界级别墅业的先锋企业,旗下拥有三大品牌:Deckhouse是公司的原始品牌,有60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WilliamBakers先生曾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WalterGropius(格鲁皮乌斯)的学生,他创造了一种精炼的自然风格的别墅系统,并成立了设计和制造企业。AcornHomes品牌代表了典雅传统高贵的品味,有近70年的历史。TheDwellHomes则是别墅历史上新一轮现代主义的创新突破。三个品牌的共性在于它们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制造体系。Empyrean不仅在别墅生产实践上,而且在别墅设计理论的开拓上也引领着世界别墅设计的新思潮。近3年来,公司作为主要发起组织者,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别墅业的新现代主义运动,被哈佛大学建筑史学学者及美国业界各主要媒体,誉为别墅历史上的第二次现代主义运动。第一次别墅的现代主义运动,以格鲁皮乌斯在麻省林肯镇的自宅为代表。格氏倡导的现代建筑运动带来全世界的建筑革命,但以平屋顶为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却始终不为别墅业所接受。第二次运动,从风格技术和设计手法上,都有新的突破。所以总的来说成果尚算卓越,新创的现代主义风格别墅市场反映也不错。
美国企业在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人际关系各方面都与我以前所在的国有设计院有很大不同。记得刚来时,遇事总很羡慕感叹:美国公司产品是高质的;管理是高效的;人,都非常专业。品牌的创立需要大智慧,维护和提升品牌也是了不起的,更不用说要在美国这个竞争近乎残酷的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市场的开拓、设计的创新、技术的改进……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改变总在不停地发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痛楚。虽然是私企,管理模式却很透明,领导层很善于调动众人的智慧,也能较好地协调平衡各方利益,这大概可以称为一种企业文化吧。企业人员中涉及产品核心实质的有价值的人员,包括优秀设计师们,都很稳定,算是企业管理的成功吧。人际关系上,没有中国那么复杂。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做的工作不同。大家都非常礼貌地相处,表达观点时很真诚、不虚伪。人们真心佩服聪明能干的人,尊重强者,对不称职者的淘汰也时有发生。不过,为人真诚、做事认真的人,都能在这种工作环境里受到欢迎。
我在想,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学到美国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产品的最新技术,再加上美国人那种理性求是、不断认真进取的精神,必将更好地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
《设计家》:对您影响最大的建筑设计流派以及人物有哪些?
张玲:上大学时,我就很崇拜美国本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FrankLloydWright(福兰特•赖特),他的建筑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建筑与环境绝妙融合。他有非凡的形体构图平衡能力,每一根线条所勾勒的形体比例,是无法增减挪动半寸的。他的流水别墅,是绝唱!
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也是我崇拜的大师。只有亲历他的建筑,才能明白他超出常人的智慧。人们总是在他的建筑完成一段时间之后,才对他的高明的想法发出赞叹。例如,在具有含蓄保守上流社会作风的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城,在充满殖民时代风情的维多利亚式风格的建筑天际线里,贝先生在1970年代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栋玻璃幕墙建筑汉考克大厦,依然是最动人的一笔。当时在风格、高度、玻璃技术上都历尽磨难,现在看来,体形色彩处在那个位置是再合适不过的。那邀云映月、光移色幻的立面动景,谁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呢?首都国会大楼前的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他设计了三角形平面的空间,走进去才知道,人在三个视线灭点的空间里感觉不安稳,为寻找视觉的平衡,身体不知不觉地就想动起来。利用空间设计有目的地巧妙调动人的行为方式,让人用动的行为和心情去欣赏现代艺术展品,这种建筑深层的意思,只有最聪明的脑袋才能想到!还有,欧洲最著名广场上的罗浮宫扩建工程,透明轻巧璀璨,有着古老宗教不朽意味的比例恰到好处的金字塔……不得不服的杰出华人贝聿铭,看他一个个立意高超的现代主义风格杰作,谁能说现代主义风格正在走向死亡?他说过,“建筑的历史,是人类情感的历史。”也许,只有有这样体会的人才能成为大师吧。还记得一件逸事:贝先生来同济建筑系做我们的名誉系主任时,他的好友陈从周先生送他一个字:“雅”,说他“人雅,建筑雅”,真是很贴切。他是带着中国人的“雅”,征服了世界。
美国东北部的麻省及附近,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层次整体都很高,经常能拜访一些大师的作品。在中国,从外国建筑史学到的人物还是太少。美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师,像新古典主义的HenryHobsonRichardson,他设计的教堂、图书馆、大学校园建筑、别墅,有着优美的构图比例的形体、自然温馨的材料搭配、典雅高贵的文化气息。
对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反思
《设计家》:您个人有哪些建筑设计主张?
张玲:“主张”这个字眼对我来说太大了,只能是说点对建筑设计的感想吧。不管是做什么风格的建筑,不管用什么材料结构体系,不管使用什么建造技术、空间形象设计,美的法则是相同的,那就是比例、均衡、韵律、秩序等。
《设计家》:我们上期采访过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学院的俞孔坚教授。俞教授1980年代在中国学习园林专业,后赴美国哈佛学习景观设计。他在采访中认为中国的园林是一种裹脚的艺术,不“真”,不“善”,因而也不是具有生命力的“美”。您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园林专业背景,您现在美国从事的别墅设计这一领域,和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您能谈谈在您在思想上,是否经历过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反思?精神上是否也经历过背离与回归的反复?
张玲:我没有拜读过俞教授的文章,不能妄自评判。对于中国园林的理解也说点我的看法吧。对于中国园林的看法,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的老师陈从周先生,用一生中的50年时间,体味感悟着中国园林,留下一篇篇传世的美文,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植物配植等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学术界尊崇。基于我本人在国外的游历和比较,我认为中国园林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是恰如其分的,达到了近“水乳交融”的境界,这种高超的技艺是没有哪个民族的园林堪比的。我们现在设计风景建筑、做别墅时,仍然能从中国园林中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感悟。
“美”的生命力,我认为,不是在乎我们是否还会、是否还有必要接着去重复制造那种风格的艺术品,而是在乎艺术品本身是否打动人们的心灵。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那些原本厚重的石材化成细腻轻巧优雅的尖券和束柱,把人的精神引向上帝,艺术成就卓越非凡。如今教堂还在建,可人们不会再花上100年时间凭着纯经验的尝试和摸索来建一个哥特式教堂,因为我们有更先进理性的科学建造技术来表达思想。“哥特式”没有绊住建筑发展的脚,它是人类建筑史路上曾经迈过的坚实的一大步,依然还在打动代代世人的心灵,依然具有美的生命力。中国园林也一样,当人们漫游其中时,有谁能否认心曾被打动过?但是尽管我们要保护它、珍惜它,可是不应该再去复制它。原因是,中国传统建筑是纯感性经验的产物,在建造技术上已经落后了。结构体系没有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的力学计算;梁柱尺度不精确合理;构造体系没有充分满足现在建筑功能的做法及节点设计,包括保温、防水、防潮、防腐、隔音隔热等;风格设计是对当时技术的反映,如细小窗格来自纸糊门窗的限制,而现在的大玻璃已经可以带来宽阔视野。那些费时费工的传统形象还有必要来复制么?瓦,汉瓦,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却不知,上百年了,西方先进国家里,人们用另一种50年不用翻修的坡屋顶的防水材料代替了瓦,叫shingle。那世界上独创的反翘曲面屋顶,是因为墙体不防水需要做出深远的屋檐出挑保护墙体,深远的屋檐出挑又挡住了光线进入室内,于是聪明的中国工匠们,将屋檐向上柔和地翻起。现在我们可以让墙体门窗很防水了,还有必要费时费工做反翘曲面屋顶吗?再说,那种近似“女性化”的秀柔之美的建筑风格,是当时儒家思想下的贵族们特有的文化审美趣味,这种秀柔美的建筑如果离开了它依附的园林,建在干巴巴的城市里,兴许美也会变成丑的。对呀,中国被裹了脚的女人,1000年里人们认为是有秀柔之美的,现在如果大街上都是裹脚的女人,那必不美。所以美是有特定环境的支持的。不能因为这处美的东西,就想着拿去到处用;那时美的东西,就想着永远仿下去。对于中国园林,其实真正要学的是它的精神实质,那就是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的极尽能力的追求,是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自踏上美国的土地开始,所见所感,处处触动脑袋中那根比较的神经。我理解中美文化之不同,在于两国人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绝大多数美国人是有神论者,相信神创世界、日月星辰和人类,并创造规律。人对神很敬畏,对自然则更多的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规律。所以现代自然科学整个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人发现的,对人类本身的社会管理制度也相对理性完善,文化艺术中真善美的含量也高。
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影响中国人思想的,中国本身的儒道教是无神论,其他如印度的佛教、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无神论,尽管不是中国人创立,甚至当时在创立国都少人信奉,中国人理所当然地很容易就信了。无神论者认为万物以人为首,否认造物主创造自然规律,不能潜心来探索自然规律,对世界不容易用理性思维来认知,容易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
中国传统建筑是纯感性思维和经验的产物。没有理性的力学分析,没有物理学的声光热的分析。从《周易》而来的“风水”的说法就很感性,感觉是那么回事。其实“风水”中有点道理的一小部分内容,在常识和建筑学里都能找到精确的答案,可很多中国人宁愿相信风水师,不相信建筑师,是一种懒惰的不求真的感性思维习惯的结果。
西方建筑,在17—18世纪开始完善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之前,也是经验的产物,但是经验式的探索更丰富,也处处在尝试着更加理性。古希腊无与伦比的石材梁柱体系神庙、罗马的拱券和穹窿、中世纪的哥特式尖券……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后,人们认为人在尘世的努力创造可以取悦上帝,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科学与艺术开始大发展。人们找到了“黄金分割比”——1:1.618,从数学上找美学的规律,找到了建筑“透视画法”,把人的视觉感受精确表达,以辅助设计。17世纪英国革命后,更是发明了铁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等等,使建筑全面走向科学理性的支持。如今,世界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计算机机床控制直接加工复杂形象的建筑外墙体技术、高性能的复合新材料、高效能的构造节点做法、新型绿色设计措施等等,仍然多出自美国的大学和建造公司。建筑业的技术突破都与中国无缘,对风格的尝试也一样。中国业界,人们更喜欢谈论的不是技术,而是风格、主义什么的。殊不知风格、主义什么的也往往是步人后尘,理解还很模糊片面,不知其所以然。说到这里,朋友,你大概也看得出,我在精神上的背离有多远,反思有多严重吧!
经验之谈:发展绿色建筑
《设计家》:您在美国主要做别墅设计,请谈谈美国的别墅开发在体制上和中国的差异。也就是说,美国的别墅用地是私人也就是中国说的小业主可以直接购买的吗?这种体制是否为别墅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保证?您的客户是私人业主还是地产开发商?
张玲:美国的别墅用地是私人可以直接购买的。美国的别墅及用地形式分为四类:Singlehouse,单栋,一块基地上盖一栋房子,业主拥有房子和地,大多数别墅是这种情况。Duplex,双拼,一块基地上盖两栋房子,由两户相连为一栋建筑物,基地其实是分开拥有的。Multi-family,多家庭,在同一块基地上建两到三层楼,一家住一层楼,各家都有独立的出入口,多建在城市里及近郊,为一个业主拥有房产和地产,出租给另外两家使用。Townhouse,联排,数家房子相连为一栋建筑,数栋建筑组成小区。分出租和出售两种形式:出售的情况下,房子由各户拥有财产权,区内土地和设施为所有用户共同拥有,有集中的物业管理,各户为此交费。Condominium是指既有私人财产又有共同拥有的财产,需要公共物业管理的居住建筑,与现在的中国物业形式接近。当然,与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业主没有土地的财产拥有权。Townhouse同多层和高层的apartment一样,都属于condo的范畴。中国人多地少,Townhouse应该是别墅规划设计的主要品种。美国townhouse的开发,有很多可取的成熟经验。
在美7年时间里,我作为DeckHouse的主要设计师之一,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别墅,大概有近百个吧.部分是全新的自己的设计,部分是沿用公司60年来的经验的各种样板设计。当然,我是代表公司做设计的,任何设计都是属于公司EmpyreanInternational所有,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Empyrean公司的设计服务力求做到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完全个性化的设计。公司拥有专门的工厂制造三大制造体系所需的建筑构件,直接运载预制的所有构件至工地,这样就保证了其别墅产品质量上的可控性。我所服务的客户,住户业主,地产开发商(其实也是私企)都有。住户业主对别墅的个性化的要求更多,地产开发商对综合利益考虑得多。
《设计家》:您觉得在美国与业主沟通和在中国与投资方或业主交流是否有什么不同?您在设计中如何兼顾功能、美观、生态环境以及业主意愿?
张玲:中国的业主是地产发展商,由于土地紧缺,做住宅规划设计时,总是尽可能多布置栋数和户数,又想尽可能做出更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形式上还想更丰富灵活些,所以常在这种矛盾的平衡中去寻找解决办法。
在美国,选择了高品质品牌住宅的业主,基本上是要建自己独门独户的别墅。业主的意愿最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居住个性化的要求。设计服务的基本原则是,在遵循当地的建造许可和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努力满足业主的一切要求。业主对设计的参与程度不同,多数业主对建筑师很放心,有些业主的要求非常具体,有时候也会有不合理的想法。遇到业主与建筑师的想法不同时,建筑师做些专业的引导和提供方案比较的工作,经常是必要的。相互之间坦率协商,一般都能把问题处理好。
《设计家》:您对目前中国的住宅设计有哪些建议?
张玲:谈不上建议,是想法吧。要把绿色理念引入住宅设计中,是当务之急。绿色涉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整体结构做法、建筑形式的设计、建筑新技术、能源措施、施工方式等等,影响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建筑师设计的住宅要给人们提供友好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生活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设计的住宅的建造以及将来的使用运转行为,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冲击为最小,也就是让地球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余地。我不久前撰文《绿色之风在美国建筑业兴起》,在中国的建筑杂志上发表,介绍了美国的绿色理念、绿色建筑管理成果和方法以及一些绿色新技术。在美国,建筑师以及建造企业对绿色的考虑是自觉自愿的,不考虑就会在激烈的产品竞争中被淘汰。中国的绿色之路刚开始,任重道远。
《设计家》:目前中国的建筑业处在一个“大跃进”的年代,建筑师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很多海外留学的建筑师都在学成之后选择回国发展,您如何评价自己的“逆向”行动?
张玲:不后悔。以后的路还很长,合适的时候也会考虑回国。
《设计家》:您在美国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华人背景给您带来过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您的亲身体会,谈谈华人设计师要想在海外获得认可,需要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
张玲:华人背景也不都是负面影响。真正好的设计室是愿意吸收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有创造力的人员加入的。记得当时设计部主管DonaldCameron先生,把我介绍给公司拥有者朱蒂夫人时说,我给你带来一个来自东方的建筑师。“来自东方”恰恰是人家对我的买点呢。作为华人,既然在美国做事,服务于美国客户,就应该了解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美国人。
《设计家》:建筑设计行业女性还属于“少数派”,请谈谈您作为一位女性设计师转战海内外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些感受。
张玲:的确,女性建筑师是“少数派”,我的美国同事大多数也是男性。但“少数”不能说明在这个领域里女人就不能做得与男人一样好、甚至更好。其实中国现代史上就有一个像星星一样闪光的聪慧女人,她就是个建筑师——林徽因。她真是多才多艺,她一生最爱的就是建筑了。不管男人女人,喜欢的事情,大概就能干好吧。
《设计家》:请谈谈您对未来的期望。
张玲:好像过了30岁后,就很少想着“期望”,总是不停地在做着事情。真说期望,就是期望天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各种喜欢的事。
作者简介:张玲 ,1966年生于安徽 ,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 ,1986年—2000年任中国航天部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 ,2000年至今任美国EmpyreanInternational公司DeckHouse品牌别墅设计师 。
张玲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师友以及现在供职的美国公司,都满怀感恩的心情;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艺术的精髓与局限,有着清醒的认知。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中,张玲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美国文化的赞美,而在这赞美的背后,实则是寄托了“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学到美国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产品的最新技术,再加上美国人那种理性求是、不断认真进取的精神,必将更好地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的期望。
成长路上,幸遇明师
设计家》:请谈谈您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当时有哪些人和事对您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张玲:我生在安徽。父母是医生,他们很敬业。我的老师们很多是“右派分子”,他们都德才兼备,教学有方,所以我高考成绩还不错,是当地的头名,在省里也名列前茅。所以第一志愿就去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
《设计家》:您为什么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是个人爱好还是出于职业的考虑?
张玲:说实话,我那时年纪小,还没形成自己的主意。学习建筑学是我父亲年轻时想做的事情,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就让女儿来实现。我其实很感激父亲给我的选择,后来发现很符合我的爱好。
《设计家》:您15岁就考入了同济大学,在同学当中也是年纪比较小的吧?请谈谈您在同济的学习生活。您觉得您从大学生活中收获了些什么?有哪些师友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张玲:同学一般大我两三岁吧,他们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一起相处,彼此之间,也学到很多。四年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生活,影响了我一生的职业生涯。我学得很痴迷,学习了绘画中的素描和水彩、建筑学、中外建筑史、建筑工程计算、中国园林学、植物学、大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和规划等等。许多课都是在苏州、杭州、无锡、镇江、杨州等名园佳景实地学习,每个暑假也是在名山胜水之地,或写生、或测绘古建筑、或规划设计实习中度过的。雁荡、昆山、栖霞、武夷、天姥、舟山群岛、北戴河、山海关、鼓浪屿等地都是当时去的,体验山水之美,陶冶性情,对设计有益。
当时同济的老师中不乏名家,不少是留洋归国的建筑界前辈,还有中国的文化名人。陈从周先生在中国园林学方面的成就,除前有明朝的计成外,怕是再没有来者了。他是诗人徐志摩的表妹夫,也是位诗人和散文家,通晓绘画和昆曲,还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俞振飞的戏友,集中国文化于一身。在我现在住的美国小镇图书馆里仅有的两三百本中文书的收藏中,竟然也有先生所著的散文集《说园》和《书带集》。常常忆起先生领我们倘佯江南名园,信步游来,几句诗句,几句造园之理,几句昆曲吟唱,几句文人逸事的回忆,美极了的境界,无以名状,终身难忘。为让我们理解园林与昆曲之关联,先生请上海昆曲团的名角来学校演折子戏,我们班坐在最前排,无不为那雅致而韵味无穷的中国艺术所震撼。能跟从名人学习,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只言片语里,嬉笑间,皆学问,关键是能让人学会思考问题时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
《设计家》:您1986年毕业后在中国航天部建筑设计院工作了14年,请谈谈您这段时期的工作经历。都参与了哪些实际项目?有哪些人和事令您记忆犹新?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设计工作有何影响?
张玲:记得当时去七大中央部委的设计院是建筑系毕业生的理想单位。我去的是航天部设计院,分派指导我的是刘裕基建筑师。我们老少二人非常投缘,他把几十年的经验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我很快就能进入大型工程项目,比如一些航天部基地工程、援外保密工程,还有特种实验室,如风洞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等。1989年,我被设计院总建筑师选为助手,奔赴刚起步的深圳开发区,承接了大量的商住楼设计和深圳早期的市政工程设计,开始接触更多民用建筑工程。在航天院工作时,算有点名气的事是参加了各种住宅设计竞赛,屡次获奖。这些竞赛有全国的、北京的、大连的、深圳的,包括高层、多层和低层住宅。本部部直职工高层住宅工程就是由我主持设计的,我是最早全部通过9门严格考试,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职者之一。出国前我的职位是建筑设计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所掌握的建筑知识,对在美国从事建筑工作很有帮助。当然,在美国工作还需要去学习很多更新的东西,现在的工作中,我每天也要独立去解决不少新问题。
《设计家》:读您的文章,感觉您是一位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的女性。但从您的经历来看,1980年代中国高校的建筑专业是工科的范畴,而80年代、90年代的大型国有设计院,应该也是不太允许个性张扬的环境,您如何能够在经历了这些以后仍然能保持真实敏感的内心世界?
张玲:谢谢您的表扬。建筑专业虽然隶属理工科,但它是包括艺术和工程的学问,同时还需要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在大型国有设计院里做设计工作,除了画效果图、工程图外,要理解业主的意图,表达设计思路想法,还要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汇报,听取意见等。也可以说是不得不敏感啊。
旅美生涯,博采他山之石
《设计家》:2000年您去了美国,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您是怎样适应美国的生活的?请您从企业文化、工作方式、运作理念、设计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谈谈,在美国公司工作跟您此前在国有设计院工作有什么不同?
张玲:记得在中国做设计时,甲方老总们时有问起,“去没去过国外?”每当那时,我心里就感到有点痛,做设计确实得见识广博才好。所以家人要到美国,我就很支持,一起过来了。我刚来美国,就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很幸运,第一次面试,我就被Empyrean公司的Deckhouse品牌接纳为设计师。
EmpyreanInternationalLLC是世界级别墅业的先锋企业,旗下拥有三大品牌:Deckhouse是公司的原始品牌,有60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WilliamBakers先生曾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WalterGropius(格鲁皮乌斯)的学生,他创造了一种精炼的自然风格的别墅系统,并成立了设计和制造企业。AcornHomes品牌代表了典雅传统高贵的品味,有近70年的历史。TheDwellHomes则是别墅历史上新一轮现代主义的创新突破。三个品牌的共性在于它们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制造体系。Empyrean不仅在别墅生产实践上,而且在别墅设计理论的开拓上也引领着世界别墅设计的新思潮。近3年来,公司作为主要发起组织者,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别墅业的新现代主义运动,被哈佛大学建筑史学学者及美国业界各主要媒体,誉为别墅历史上的第二次现代主义运动。第一次别墅的现代主义运动,以格鲁皮乌斯在麻省林肯镇的自宅为代表。格氏倡导的现代建筑运动带来全世界的建筑革命,但以平屋顶为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却始终不为别墅业所接受。第二次运动,从风格技术和设计手法上,都有新的突破。所以总的来说成果尚算卓越,新创的现代主义风格别墅市场反映也不错。
美国企业在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人际关系各方面都与我以前所在的国有设计院有很大不同。记得刚来时,遇事总很羡慕感叹:美国公司产品是高质的;管理是高效的;人,都非常专业。品牌的创立需要大智慧,维护和提升品牌也是了不起的,更不用说要在美国这个竞争近乎残酷的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市场的开拓、设计的创新、技术的改进……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改变总在不停地发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痛楚。虽然是私企,管理模式却很透明,领导层很善于调动众人的智慧,也能较好地协调平衡各方利益,这大概可以称为一种企业文化吧。企业人员中涉及产品核心实质的有价值的人员,包括优秀设计师们,都很稳定,算是企业管理的成功吧。人际关系上,没有中国那么复杂。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做的工作不同。大家都非常礼貌地相处,表达观点时很真诚、不虚伪。人们真心佩服聪明能干的人,尊重强者,对不称职者的淘汰也时有发生。不过,为人真诚、做事认真的人,都能在这种工作环境里受到欢迎。
我在想,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学到美国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产品的最新技术,再加上美国人那种理性求是、不断认真进取的精神,必将更好地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
《设计家》:对您影响最大的建筑设计流派以及人物有哪些?
张玲:上大学时,我就很崇拜美国本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FrankLloydWright(福兰特•赖特),他的建筑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建筑与环境绝妙融合。他有非凡的形体构图平衡能力,每一根线条所勾勒的形体比例,是无法增减挪动半寸的。他的流水别墅,是绝唱!
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也是我崇拜的大师。只有亲历他的建筑,才能明白他超出常人的智慧。人们总是在他的建筑完成一段时间之后,才对他的高明的想法发出赞叹。例如,在具有含蓄保守上流社会作风的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城,在充满殖民时代风情的维多利亚式风格的建筑天际线里,贝先生在1970年代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栋玻璃幕墙建筑汉考克大厦,依然是最动人的一笔。当时在风格、高度、玻璃技术上都历尽磨难,现在看来,体形色彩处在那个位置是再合适不过的。那邀云映月、光移色幻的立面动景,谁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呢?首都国会大楼前的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他设计了三角形平面的空间,走进去才知道,人在三个视线灭点的空间里感觉不安稳,为寻找视觉的平衡,身体不知不觉地就想动起来。利用空间设计有目的地巧妙调动人的行为方式,让人用动的行为和心情去欣赏现代艺术展品,这种建筑深层的意思,只有最聪明的脑袋才能想到!还有,欧洲最著名广场上的罗浮宫扩建工程,透明轻巧璀璨,有着古老宗教不朽意味的比例恰到好处的金字塔……不得不服的杰出华人贝聿铭,看他一个个立意高超的现代主义风格杰作,谁能说现代主义风格正在走向死亡?他说过,“建筑的历史,是人类情感的历史。”也许,只有有这样体会的人才能成为大师吧。还记得一件逸事:贝先生来同济建筑系做我们的名誉系主任时,他的好友陈从周先生送他一个字:“雅”,说他“人雅,建筑雅”,真是很贴切。他是带着中国人的“雅”,征服了世界。
美国东北部的麻省及附近,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层次整体都很高,经常能拜访一些大师的作品。在中国,从外国建筑史学到的人物还是太少。美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师,像新古典主义的HenryHobsonRichardson,他设计的教堂、图书馆、大学校园建筑、别墅,有着优美的构图比例的形体、自然温馨的材料搭配、典雅高贵的文化气息。
对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反思
《设计家》:您个人有哪些建筑设计主张?
张玲:“主张”这个字眼对我来说太大了,只能是说点对建筑设计的感想吧。不管是做什么风格的建筑,不管用什么材料结构体系,不管使用什么建造技术、空间形象设计,美的法则是相同的,那就是比例、均衡、韵律、秩序等。
《设计家》:我们上期采访过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学院的俞孔坚教授。俞教授1980年代在中国学习园林专业,后赴美国哈佛学习景观设计。他在采访中认为中国的园林是一种裹脚的艺术,不“真”,不“善”,因而也不是具有生命力的“美”。您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园林专业背景,您现在美国从事的别墅设计这一领域,和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您能谈谈在您在思想上,是否经历过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反思?精神上是否也经历过背离与回归的反复?
张玲:我没有拜读过俞教授的文章,不能妄自评判。对于中国园林的理解也说点我的看法吧。对于中国园林的看法,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的老师陈从周先生,用一生中的50年时间,体味感悟着中国园林,留下一篇篇传世的美文,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植物配植等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学术界尊崇。基于我本人在国外的游历和比较,我认为中国园林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是恰如其分的,达到了近“水乳交融”的境界,这种高超的技艺是没有哪个民族的园林堪比的。我们现在设计风景建筑、做别墅时,仍然能从中国园林中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感悟。
“美”的生命力,我认为,不是在乎我们是否还会、是否还有必要接着去重复制造那种风格的艺术品,而是在乎艺术品本身是否打动人们的心灵。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那些原本厚重的石材化成细腻轻巧优雅的尖券和束柱,把人的精神引向上帝,艺术成就卓越非凡。如今教堂还在建,可人们不会再花上100年时间凭着纯经验的尝试和摸索来建一个哥特式教堂,因为我们有更先进理性的科学建造技术来表达思想。“哥特式”没有绊住建筑发展的脚,它是人类建筑史路上曾经迈过的坚实的一大步,依然还在打动代代世人的心灵,依然具有美的生命力。中国园林也一样,当人们漫游其中时,有谁能否认心曾被打动过?但是尽管我们要保护它、珍惜它,可是不应该再去复制它。原因是,中国传统建筑是纯感性经验的产物,在建造技术上已经落后了。结构体系没有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的力学计算;梁柱尺度不精确合理;构造体系没有充分满足现在建筑功能的做法及节点设计,包括保温、防水、防潮、防腐、隔音隔热等;风格设计是对当时技术的反映,如细小窗格来自纸糊门窗的限制,而现在的大玻璃已经可以带来宽阔视野。那些费时费工的传统形象还有必要来复制么?瓦,汉瓦,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却不知,上百年了,西方先进国家里,人们用另一种50年不用翻修的坡屋顶的防水材料代替了瓦,叫shingle。那世界上独创的反翘曲面屋顶,是因为墙体不防水需要做出深远的屋檐出挑保护墙体,深远的屋檐出挑又挡住了光线进入室内,于是聪明的中国工匠们,将屋檐向上柔和地翻起。现在我们可以让墙体门窗很防水了,还有必要费时费工做反翘曲面屋顶吗?再说,那种近似“女性化”的秀柔之美的建筑风格,是当时儒家思想下的贵族们特有的文化审美趣味,这种秀柔美的建筑如果离开了它依附的园林,建在干巴巴的城市里,兴许美也会变成丑的。对呀,中国被裹了脚的女人,1000年里人们认为是有秀柔之美的,现在如果大街上都是裹脚的女人,那必不美。所以美是有特定环境的支持的。不能因为这处美的东西,就想着拿去到处用;那时美的东西,就想着永远仿下去。对于中国园林,其实真正要学的是它的精神实质,那就是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的极尽能力的追求,是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自踏上美国的土地开始,所见所感,处处触动脑袋中那根比较的神经。我理解中美文化之不同,在于两国人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绝大多数美国人是有神论者,相信神创世界、日月星辰和人类,并创造规律。人对神很敬畏,对自然则更多的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规律。所以现代自然科学整个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人发现的,对人类本身的社会管理制度也相对理性完善,文化艺术中真善美的含量也高。
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影响中国人思想的,中国本身的儒道教是无神论,其他如印度的佛教、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无神论,尽管不是中国人创立,甚至当时在创立国都少人信奉,中国人理所当然地很容易就信了。无神论者认为万物以人为首,否认造物主创造自然规律,不能潜心来探索自然规律,对世界不容易用理性思维来认知,容易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
中国传统建筑是纯感性思维和经验的产物。没有理性的力学分析,没有物理学的声光热的分析。从《周易》而来的“风水”的说法就很感性,感觉是那么回事。其实“风水”中有点道理的一小部分内容,在常识和建筑学里都能找到精确的答案,可很多中国人宁愿相信风水师,不相信建筑师,是一种懒惰的不求真的感性思维习惯的结果。
西方建筑,在17—18世纪开始完善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之前,也是经验的产物,但是经验式的探索更丰富,也处处在尝试着更加理性。古希腊无与伦比的石材梁柱体系神庙、罗马的拱券和穹窿、中世纪的哥特式尖券……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后,人们认为人在尘世的努力创造可以取悦上帝,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科学与艺术开始大发展。人们找到了“黄金分割比”——1:1.618,从数学上找美学的规律,找到了建筑“透视画法”,把人的视觉感受精确表达,以辅助设计。17世纪英国革命后,更是发明了铁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等等,使建筑全面走向科学理性的支持。如今,世界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计算机机床控制直接加工复杂形象的建筑外墙体技术、高性能的复合新材料、高效能的构造节点做法、新型绿色设计措施等等,仍然多出自美国的大学和建造公司。建筑业的技术突破都与中国无缘,对风格的尝试也一样。中国业界,人们更喜欢谈论的不是技术,而是风格、主义什么的。殊不知风格、主义什么的也往往是步人后尘,理解还很模糊片面,不知其所以然。说到这里,朋友,你大概也看得出,我在精神上的背离有多远,反思有多严重吧!
经验之谈:发展绿色建筑
《设计家》:您在美国主要做别墅设计,请谈谈美国的别墅开发在体制上和中国的差异。也就是说,美国的别墅用地是私人也就是中国说的小业主可以直接购买的吗?这种体制是否为别墅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保证?您的客户是私人业主还是地产开发商?
张玲:美国的别墅用地是私人可以直接购买的。美国的别墅及用地形式分为四类:Singlehouse,单栋,一块基地上盖一栋房子,业主拥有房子和地,大多数别墅是这种情况。Duplex,双拼,一块基地上盖两栋房子,由两户相连为一栋建筑物,基地其实是分开拥有的。Multi-family,多家庭,在同一块基地上建两到三层楼,一家住一层楼,各家都有独立的出入口,多建在城市里及近郊,为一个业主拥有房产和地产,出租给另外两家使用。Townhouse,联排,数家房子相连为一栋建筑,数栋建筑组成小区。分出租和出售两种形式:出售的情况下,房子由各户拥有财产权,区内土地和设施为所有用户共同拥有,有集中的物业管理,各户为此交费。Condominium是指既有私人财产又有共同拥有的财产,需要公共物业管理的居住建筑,与现在的中国物业形式接近。当然,与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业主没有土地的财产拥有权。Townhouse同多层和高层的apartment一样,都属于condo的范畴。中国人多地少,Townhouse应该是别墅规划设计的主要品种。美国townhouse的开发,有很多可取的成熟经验。
在美7年时间里,我作为DeckHouse的主要设计师之一,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别墅,大概有近百个吧.部分是全新的自己的设计,部分是沿用公司60年来的经验的各种样板设计。当然,我是代表公司做设计的,任何设计都是属于公司EmpyreanInternational所有,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Empyrean公司的设计服务力求做到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完全个性化的设计。公司拥有专门的工厂制造三大制造体系所需的建筑构件,直接运载预制的所有构件至工地,这样就保证了其别墅产品质量上的可控性。我所服务的客户,住户业主,地产开发商(其实也是私企)都有。住户业主对别墅的个性化的要求更多,地产开发商对综合利益考虑得多。
《设计家》:您觉得在美国与业主沟通和在中国与投资方或业主交流是否有什么不同?您在设计中如何兼顾功能、美观、生态环境以及业主意愿?
张玲:中国的业主是地产发展商,由于土地紧缺,做住宅规划设计时,总是尽可能多布置栋数和户数,又想尽可能做出更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形式上还想更丰富灵活些,所以常在这种矛盾的平衡中去寻找解决办法。
在美国,选择了高品质品牌住宅的业主,基本上是要建自己独门独户的别墅。业主的意愿最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居住个性化的要求。设计服务的基本原则是,在遵循当地的建造许可和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努力满足业主的一切要求。业主对设计的参与程度不同,多数业主对建筑师很放心,有些业主的要求非常具体,有时候也会有不合理的想法。遇到业主与建筑师的想法不同时,建筑师做些专业的引导和提供方案比较的工作,经常是必要的。相互之间坦率协商,一般都能把问题处理好。
《设计家》:您对目前中国的住宅设计有哪些建议?
张玲:谈不上建议,是想法吧。要把绿色理念引入住宅设计中,是当务之急。绿色涉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整体结构做法、建筑形式的设计、建筑新技术、能源措施、施工方式等等,影响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建筑师设计的住宅要给人们提供友好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生活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设计的住宅的建造以及将来的使用运转行为,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冲击为最小,也就是让地球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余地。我不久前撰文《绿色之风在美国建筑业兴起》,在中国的建筑杂志上发表,介绍了美国的绿色理念、绿色建筑管理成果和方法以及一些绿色新技术。在美国,建筑师以及建造企业对绿色的考虑是自觉自愿的,不考虑就会在激烈的产品竞争中被淘汰。中国的绿色之路刚开始,任重道远。
《设计家》:目前中国的建筑业处在一个“大跃进”的年代,建筑师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很多海外留学的建筑师都在学成之后选择回国发展,您如何评价自己的“逆向”行动?
张玲:不后悔。以后的路还很长,合适的时候也会考虑回国。
《设计家》:您在美国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华人背景给您带来过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您的亲身体会,谈谈华人设计师要想在海外获得认可,需要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
张玲:华人背景也不都是负面影响。真正好的设计室是愿意吸收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有创造力的人员加入的。记得当时设计部主管DonaldCameron先生,把我介绍给公司拥有者朱蒂夫人时说,我给你带来一个来自东方的建筑师。“来自东方”恰恰是人家对我的买点呢。作为华人,既然在美国做事,服务于美国客户,就应该了解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美国人。
《设计家》:建筑设计行业女性还属于“少数派”,请谈谈您作为一位女性设计师转战海内外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些感受。
张玲:的确,女性建筑师是“少数派”,我的美国同事大多数也是男性。但“少数”不能说明在这个领域里女人就不能做得与男人一样好、甚至更好。其实中国现代史上就有一个像星星一样闪光的聪慧女人,她就是个建筑师——林徽因。她真是多才多艺,她一生最爱的就是建筑了。不管男人女人,喜欢的事情,大概就能干好吧。
《设计家》:请谈谈您对未来的期望。
张玲:好像过了30岁后,就很少想着“期望”,总是不停地在做着事情。真说期望,就是期望天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各种喜欢的事。
作者简介:张玲 ,1966年生于安徽 ,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 ,1986年—2000年任中国航天部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 ,2000年至今任美国EmpyreanInternational公司DeckHouse品牌别墅设计师 。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