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江公园:游人足下皆历史
admin
2008-06-27
来源:
网
旧事新解 公园令历史变得赏心悦目 1999年开始筹建岐江公园,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之久了,回想起来,我认为建设岐江公园可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当时中山已经
旧事新解
公园令历史变得赏心悦目
1999年开始筹建岐江公园,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之久了,回想起来,我认为建设岐江公园可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当时中山已经有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等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筹建一个新的主题公园,要走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对规划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建成后的岐江公园,是生态文明的体现,这也反映了中山这个城市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块土地原来是农业用地,后来演变成工业文明,建成公园后,更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进入到生态文明。
走过45年历史的粤中船厂,让它以公园的形式保留下来,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中山人自己脚底下的文化,建成后的岐江公园更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当时我就想说这是很成功的。而后来证明了岐江公园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丰富了城市建设的内容,现在看岐江公园,对中山历史的回忆,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要保留经历了45年历史的工业文明,要把原来的破铜烂铁变成美的景观,历史工业遗迹保留多少为好?岐江公园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无论是建成千年的古都,还是近代崛起的现代都市,都面临着旧城改造的重任,城市中客观存在的历史环境如何保留、继承及至更新,应引起规划界的关注。
刘慧林(中山市规划局副局长、资深高级规划师)
第一访谈
“粤中船厂”这名字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本报记者对话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粤中船厂,成为中山工业发展缩影的一部分,它在当时是如何兴办的?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了解它的过去,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在它原址上建成的岐江公园。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
中山造船业有良好基础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从什么时候与船厂结缘?
梁学权:解放前中山的工业除了一个发电厂和一个砖厂外几乎是空白,粤中船厂是中山解放后不久第一家新建设的工厂。我专做开荒牛的,1953年参加船厂的筹建,当时是技术室主任,1956年任副厂长,那时我才23岁,后来做过第一副厂长、厂长,到1985年,超龄了,只能退居二线,当船厂的顾问,直到1993年才退休。
南都: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建船厂?
梁学权:广东海洋面积大,当时省政府为发展南海渔业,提出要在广东建几大船厂,包括粤东、粤中、粤西、海南和北海5大船厂(当时海南和北海属于广东管辖),而粤中船厂就选择在中山。其实当时的选点是对的,解放前,现在岐江公园的下游分布很多船厂的,主要是以修理为主,多为港澳过往的船只。可以说,中山有造船业的良好基础。
生产产品从渔船到援外船舶
南都:船厂在筹建和后来的生产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
梁学权: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在当地各界的努力下,当时仅用了15亿元(相当于现在15万元)就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船厂,在1954年7月1日建成并投产。
生产方面,起初是以渔业船舶为主,后来转由省航运厅管理后,以修造运输船舶为主,后来从修造木质船舶发展到修造钢质船舶,从修造内河船舶发展到沿海船舶,从计划安排生产内销船舶发展到生产销售港澳地区船舶及援外船舶,大概经历了这么个过程。
南都:可以说粤中船厂曾是中山工业的辉煌,为什么退出了历史舞台?
梁学权:地理环境的局限会影响到船厂的进一步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筹划搬迁,计划搬到中山横栏镇,“粤中船厂”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中外合资经营也行,民营资本经营也行,起码要保住“粤中船厂”这个名字,但最终的结果很可惜,后来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粤中船厂最终在搬迁过程中流产了,我们都很感慨。
质量鉴定
以公园的形式追求工业的美
岐江公园,场地为粤中船厂旧址,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粤中船厂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历程,它曾是中山解放后第一家工业,见证了中山工业化的进程,创造出中山工业史上的辉煌。1999年,粤中船厂由于搬迁而“流产”,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粤中船厂就永远成为历史了。同年,岐江公园开始在粤中船厂旧址上筹建,并于2001年5月建成,至今,场内仍遗留了大型钢架船坞、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造设备。
正如设计者所言:岐江公园,追求工业的美,生态的美,落差错愕的美;岐江公园,追求时光,铭刻时光,并把目光投向未来的时光。目前的岐江公园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没有围墙,没有隔阂,浑然天成,它以公园的形式把走过45年历史的粤中船厂保留下来。这是中山人自己脚底下的文化,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现在看岐江公园,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地回忆起中山的工业历史。作为一个主题公园,岐江公园没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子,没有小桥流水,而是用几何图形的路网,这种新的形式彻底抛弃了传统中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则,表达了对大工业,特别是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工业的理解。
岁月经纬
1953年7月,粤中船厂建成投产。
1969年起,粤中船厂受交通部指定生产135系列柴油机,为全国船舶动力配套做配角。
1980年起,粤中船厂参与建造第一艘出口澳门航行港澳航线的新型钢质货柜船,该船是澳门建埠以来第一艘钢质货柜船。
1999年6月,粤中船厂关闭。
1999年,岐江公园在粤中船厂原址筹建,于2001年5月建成。
2002年,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设计荣誉奖。
2003年,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4年,岐江公园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2004年,岐江公园获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抚今追昔
大凡一座城市有了水的流淌,这座城市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中山没有例外,从北流向南的石岐河,是中山的母亲河,其流淌的不仅是灵性,更流淌着中山的历史。岐江桥横跨在石岐河上,从孙文西路步行街出来,穿过岐江桥,向左,是西堤路,继续往南边走,不过一百多米,就可以看到岐江公园了。
打破传统公园的概念
传统的公园一般都有围墙,但岐江公园的独特之处就是它没有围墙,没有隔阂,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岐江公园没有小桥流水,有的只是几何图形的路网,这种新的形式彻底抛弃了传统中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则,表达了对大工业,特别是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工业的理解。
岐江公园没有门口的概念,走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铁轨,没错,是铁轨!中山目前的交通工具并没有火车,哪来的铁轨呢?这就是设计者特别的用意所在,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也是造船厂的重要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要借助铁轨的帮助。设计者把这段旧铁轨保留下来,铺上白色鹅卵石,两边种上杂草,制造一种怀旧的情调,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粤中船厂。
用钢架构筑工业的美感
铁轨的右侧是很抢眼的红色,在周围一片绿色的包围下,这红色似乎来得有些突兀、抽象,这是一个名字叫做“红色记忆”的装置艺术作品,它含着一潭清水,任两条笔直的道路直插而过,其中一条路指向“琥珀水塔”,另一条指向“骨骼水塔”。
穿过“红盒子”,就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两个大型钢架船坞,经过重新修整,涂上了红色外衣。高大的钢架总给人很多想象,它的壮观是那些推崇工业美感的设计师们求之不得的,它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架在水湾之上,掩映在与它多年相伴的大树旁。
公园内还可看到遗留下来的粤中船厂的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变压器等,它们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遗物。正如岐江公园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所说:“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离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距甚远,大多不堪入目。它们是被遗弃的、却曾经是备受宠爱的孤儿,可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却是动人而难忘的,断墙上那残存的标语和口号仍映着火红与热烈。”
剥去水泥外衣的“水塔”
往左走,见到一个几层楼高的水塔,这是粤中船厂当年遗留下来的原型,再经过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成。我们见到的是一个“骨骼水塔”,采用了所谓的“减法设计”,正如俞孔坚所说:剥去其水泥的外衣,展示给人们的是曾经彻底改变城市景观的基本结构———线性的钢筋和将其固定的结点,它似乎告诉人们,无论工业化的城市多么丑陋,抑或多么美丽动人,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靠近岐江边,就是歧江公园在夜晚中最美丽的景点“琥珀水塔”。本来一座五六十年历史的水塔,再普通不过,但当它被设计者罩进一个泛着现代科技灵光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同时,灯光水塔又起到引航的功能。
工业记忆仍留在旧船上
在公园中心,还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东西,那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旧船:粤中号。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说,这艘旧船保留下来,就是想留给人们一个关于工业化的记忆。
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粤中船厂,是一个很强的工业化符号。据梁学权介绍,该厂是建国后中山第一个工业项目,船厂的规模从原来一百多名职工发展到后来近两千名职工,生产方式从原来手工作业为主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船厂成为广东省级几大船厂之一,亦列为交通系统全国百强企业之一。
走近这条旧船,可以看到船身刻有“ZC”字样,船身原来吃水的刻度也清晰地标出来。这是一条钢铁结构的船,重新刷过的白色油漆掩饰不了岁月的沧桑,方向盘等部件还被完整保留下来,船的尾部,被岁月锈蚀几个洞。
笛笛笛笛———岐江上传来汽船的马达声,一条小船穿过岐江桥,渐行渐远,但眼前的粤中船厂却似乎从来没有走远,它以这种特殊的形式,保存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口述历史
当时能到船厂开眼界,很兴奋
◎讲述人:蔡伯(石岐人,六十多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民都十分羡慕在粤中船厂工作的人,只要是在船厂工作,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工种,都是很自豪的。在多数人看来,当时粤中船厂的员工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角色,作为省级企业,工资待遇方面比县级的要高,进入那里工作就如同捧了“铁饭碗”。不少人都通过各种关系想进入船厂工作,但事实上并不容易。
我当时在中山一家食品公司工作,工作也算安稳,但还是很羡慕他们船厂的职工。后来有一次到粤中船厂学习的机会使我记忆犹新,有一年的12月份,我所在的食品公司要派我到粤中船厂学习,主要是学习柴油机等机器的维修。当时我在食品公司主要是从事发电机发电的工作,当时只要是靠柴油机发电,我们的柴油机坏了就很少人会维修,而粤中船厂拥有大量先进的维修技术,双方领导打过招呼后,我就到船厂跟他们的师傅学习。“那时候可兴奋呢,起码有机会到粤中船厂开开眼界了。”
但可惜我去学习的时间不是很恰当,当时已经是接近年底了,来厂维修的船只很少,一般的船只都在两三个月前就做好维修工作了。维修师傅对我说,你来得太迟了,如果是9月份左右来学习就好了,过了这个旺季,很少活干,就很难学到什么东西。在那里呆了将近一个月,最后也没真正学到什么技术,这是非常遗憾的。
船厂曾召集工业线能手参加竞赛
◎讲述人:马为民(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曾在粤中船厂工作16年)
我从1974年起在粤中船厂工作,一直到1990年,十多年间,担任过综合车间机械维修工人、工厂团委副书记、轮机车间领导、企管办主任、工厂团委书记等职位。
当时的粤中船厂是中山第一家省级造船企业,不少人都想进入里面工作,后来有人调动,我才有机会调进去。最初是从普通工人做起,我是学钳工的,技术达到7级,可以修车床。
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978年在船厂举行的一次技术竞赛。当时我任团县委常委、船厂团委副书记,当时组织中山工业线的能手到船厂里参加技术竞赛,规模很大,共有一千多人参加。船厂作为一个基地,为工业线的技术能手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操练平台。这个活动在当时的工业线产生很大的影响。
80年代初,作为国有企业的粤中船厂,为了打破大锅饭,也进行了一系列自身的改革,当时新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我任总经理。那时候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成立新的公司要自负盈亏,自食其力,我就带领一批技术人员,主要是靠脑力劳动,开发、研究新产品。每个技术员都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大家齐心协力,攻克各种技术难关,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的科技公司先后研制过冷冻机、筷子机等。
公园令历史变得赏心悦目
1999年开始筹建岐江公园,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之久了,回想起来,我认为建设岐江公园可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当时中山已经有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等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筹建一个新的主题公园,要走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对规划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建成后的岐江公园,是生态文明的体现,这也反映了中山这个城市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块土地原来是农业用地,后来演变成工业文明,建成公园后,更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进入到生态文明。
走过45年历史的粤中船厂,让它以公园的形式保留下来,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中山人自己脚底下的文化,建成后的岐江公园更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当时我就想说这是很成功的。而后来证明了岐江公园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丰富了城市建设的内容,现在看岐江公园,对中山历史的回忆,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要保留经历了45年历史的工业文明,要把原来的破铜烂铁变成美的景观,历史工业遗迹保留多少为好?岐江公园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无论是建成千年的古都,还是近代崛起的现代都市,都面临着旧城改造的重任,城市中客观存在的历史环境如何保留、继承及至更新,应引起规划界的关注。
刘慧林(中山市规划局副局长、资深高级规划师)
第一访谈
“粤中船厂”这名字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本报记者对话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粤中船厂,成为中山工业发展缩影的一部分,它在当时是如何兴办的?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了解它的过去,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在它原址上建成的岐江公园。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
中山造船业有良好基础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从什么时候与船厂结缘?
梁学权:解放前中山的工业除了一个发电厂和一个砖厂外几乎是空白,粤中船厂是中山解放后不久第一家新建设的工厂。我专做开荒牛的,1953年参加船厂的筹建,当时是技术室主任,1956年任副厂长,那时我才23岁,后来做过第一副厂长、厂长,到1985年,超龄了,只能退居二线,当船厂的顾问,直到1993年才退休。
南都: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建船厂?
梁学权:广东海洋面积大,当时省政府为发展南海渔业,提出要在广东建几大船厂,包括粤东、粤中、粤西、海南和北海5大船厂(当时海南和北海属于广东管辖),而粤中船厂就选择在中山。其实当时的选点是对的,解放前,现在岐江公园的下游分布很多船厂的,主要是以修理为主,多为港澳过往的船只。可以说,中山有造船业的良好基础。
生产产品从渔船到援外船舶
南都:船厂在筹建和后来的生产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
梁学权: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在当地各界的努力下,当时仅用了15亿元(相当于现在15万元)就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船厂,在1954年7月1日建成并投产。
生产方面,起初是以渔业船舶为主,后来转由省航运厅管理后,以修造运输船舶为主,后来从修造木质船舶发展到修造钢质船舶,从修造内河船舶发展到沿海船舶,从计划安排生产内销船舶发展到生产销售港澳地区船舶及援外船舶,大概经历了这么个过程。
南都:可以说粤中船厂曾是中山工业的辉煌,为什么退出了历史舞台?
梁学权:地理环境的局限会影响到船厂的进一步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筹划搬迁,计划搬到中山横栏镇,“粤中船厂”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中外合资经营也行,民营资本经营也行,起码要保住“粤中船厂”这个名字,但最终的结果很可惜,后来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粤中船厂最终在搬迁过程中流产了,我们都很感慨。
质量鉴定
以公园的形式追求工业的美
岐江公园,场地为粤中船厂旧址,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粤中船厂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历程,它曾是中山解放后第一家工业,见证了中山工业化的进程,创造出中山工业史上的辉煌。1999年,粤中船厂由于搬迁而“流产”,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粤中船厂就永远成为历史了。同年,岐江公园开始在粤中船厂旧址上筹建,并于2001年5月建成,至今,场内仍遗留了大型钢架船坞、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造设备。
正如设计者所言:岐江公园,追求工业的美,生态的美,落差错愕的美;岐江公园,追求时光,铭刻时光,并把目光投向未来的时光。目前的岐江公园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没有围墙,没有隔阂,浑然天成,它以公园的形式把走过45年历史的粤中船厂保留下来。这是中山人自己脚底下的文化,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现在看岐江公园,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地回忆起中山的工业历史。作为一个主题公园,岐江公园没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子,没有小桥流水,而是用几何图形的路网,这种新的形式彻底抛弃了传统中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则,表达了对大工业,特别是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工业的理解。
岁月经纬
1953年7月,粤中船厂建成投产。
1969年起,粤中船厂受交通部指定生产135系列柴油机,为全国船舶动力配套做配角。
1980年起,粤中船厂参与建造第一艘出口澳门航行港澳航线的新型钢质货柜船,该船是澳门建埠以来第一艘钢质货柜船。
1999年6月,粤中船厂关闭。
1999年,岐江公园在粤中船厂原址筹建,于2001年5月建成。
2002年,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设计荣誉奖。
2003年,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4年,岐江公园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2004年,岐江公园获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抚今追昔
大凡一座城市有了水的流淌,这座城市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中山没有例外,从北流向南的石岐河,是中山的母亲河,其流淌的不仅是灵性,更流淌着中山的历史。岐江桥横跨在石岐河上,从孙文西路步行街出来,穿过岐江桥,向左,是西堤路,继续往南边走,不过一百多米,就可以看到岐江公园了。
打破传统公园的概念
传统的公园一般都有围墙,但岐江公园的独特之处就是它没有围墙,没有隔阂,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岐江公园没有小桥流水,有的只是几何图形的路网,这种新的形式彻底抛弃了传统中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则,表达了对大工业,特别是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工业的理解。
岐江公园没有门口的概念,走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铁轨,没错,是铁轨!中山目前的交通工具并没有火车,哪来的铁轨呢?这就是设计者特别的用意所在,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也是造船厂的重要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要借助铁轨的帮助。设计者把这段旧铁轨保留下来,铺上白色鹅卵石,两边种上杂草,制造一种怀旧的情调,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粤中船厂。
用钢架构筑工业的美感
铁轨的右侧是很抢眼的红色,在周围一片绿色的包围下,这红色似乎来得有些突兀、抽象,这是一个名字叫做“红色记忆”的装置艺术作品,它含着一潭清水,任两条笔直的道路直插而过,其中一条路指向“琥珀水塔”,另一条指向“骨骼水塔”。
穿过“红盒子”,就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两个大型钢架船坞,经过重新修整,涂上了红色外衣。高大的钢架总给人很多想象,它的壮观是那些推崇工业美感的设计师们求之不得的,它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架在水湾之上,掩映在与它多年相伴的大树旁。
公园内还可看到遗留下来的粤中船厂的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变压器等,它们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遗物。正如岐江公园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所说:“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离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距甚远,大多不堪入目。它们是被遗弃的、却曾经是备受宠爱的孤儿,可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却是动人而难忘的,断墙上那残存的标语和口号仍映着火红与热烈。”
剥去水泥外衣的“水塔”
往左走,见到一个几层楼高的水塔,这是粤中船厂当年遗留下来的原型,再经过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成。我们见到的是一个“骨骼水塔”,采用了所谓的“减法设计”,正如俞孔坚所说:剥去其水泥的外衣,展示给人们的是曾经彻底改变城市景观的基本结构———线性的钢筋和将其固定的结点,它似乎告诉人们,无论工业化的城市多么丑陋,抑或多么美丽动人,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靠近岐江边,就是歧江公园在夜晚中最美丽的景点“琥珀水塔”。本来一座五六十年历史的水塔,再普通不过,但当它被设计者罩进一个泛着现代科技灵光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同时,灯光水塔又起到引航的功能。
工业记忆仍留在旧船上
在公园中心,还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东西,那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旧船:粤中号。原粤中船厂厂长梁学权说,这艘旧船保留下来,就是想留给人们一个关于工业化的记忆。
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粤中船厂,是一个很强的工业化符号。据梁学权介绍,该厂是建国后中山第一个工业项目,船厂的规模从原来一百多名职工发展到后来近两千名职工,生产方式从原来手工作业为主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船厂成为广东省级几大船厂之一,亦列为交通系统全国百强企业之一。
走近这条旧船,可以看到船身刻有“ZC”字样,船身原来吃水的刻度也清晰地标出来。这是一条钢铁结构的船,重新刷过的白色油漆掩饰不了岁月的沧桑,方向盘等部件还被完整保留下来,船的尾部,被岁月锈蚀几个洞。
笛笛笛笛———岐江上传来汽船的马达声,一条小船穿过岐江桥,渐行渐远,但眼前的粤中船厂却似乎从来没有走远,它以这种特殊的形式,保存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口述历史
当时能到船厂开眼界,很兴奋
◎讲述人:蔡伯(石岐人,六十多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民都十分羡慕在粤中船厂工作的人,只要是在船厂工作,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工种,都是很自豪的。在多数人看来,当时粤中船厂的员工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角色,作为省级企业,工资待遇方面比县级的要高,进入那里工作就如同捧了“铁饭碗”。不少人都通过各种关系想进入船厂工作,但事实上并不容易。
我当时在中山一家食品公司工作,工作也算安稳,但还是很羡慕他们船厂的职工。后来有一次到粤中船厂学习的机会使我记忆犹新,有一年的12月份,我所在的食品公司要派我到粤中船厂学习,主要是学习柴油机等机器的维修。当时我在食品公司主要是从事发电机发电的工作,当时只要是靠柴油机发电,我们的柴油机坏了就很少人会维修,而粤中船厂拥有大量先进的维修技术,双方领导打过招呼后,我就到船厂跟他们的师傅学习。“那时候可兴奋呢,起码有机会到粤中船厂开开眼界了。”
但可惜我去学习的时间不是很恰当,当时已经是接近年底了,来厂维修的船只很少,一般的船只都在两三个月前就做好维修工作了。维修师傅对我说,你来得太迟了,如果是9月份左右来学习就好了,过了这个旺季,很少活干,就很难学到什么东西。在那里呆了将近一个月,最后也没真正学到什么技术,这是非常遗憾的。
船厂曾召集工业线能手参加竞赛
◎讲述人:马为民(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曾在粤中船厂工作16年)
我从1974年起在粤中船厂工作,一直到1990年,十多年间,担任过综合车间机械维修工人、工厂团委副书记、轮机车间领导、企管办主任、工厂团委书记等职位。
当时的粤中船厂是中山第一家省级造船企业,不少人都想进入里面工作,后来有人调动,我才有机会调进去。最初是从普通工人做起,我是学钳工的,技术达到7级,可以修车床。
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978年在船厂举行的一次技术竞赛。当时我任团县委常委、船厂团委副书记,当时组织中山工业线的能手到船厂里参加技术竞赛,规模很大,共有一千多人参加。船厂作为一个基地,为工业线的技术能手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操练平台。这个活动在当时的工业线产生很大的影响。
80年代初,作为国有企业的粤中船厂,为了打破大锅饭,也进行了一系列自身的改革,当时新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我任总经理。那时候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成立新的公司要自负盈亏,自食其力,我就带领一批技术人员,主要是靠脑力劳动,开发、研究新产品。每个技术员都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大家齐心协力,攻克各种技术难关,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的科技公司先后研制过冷冻机、筷子机等。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