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师介绍黄浦江畔建筑
admin
2009-02-25
来源:
网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建筑设计师雅克·费利耶认为,“一座很好的城市,就能让你行走在其中的时候,能更多地闻到绿色植物的味道,闻到人们身上美好的香水的味道。”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建筑设计师雅克·费利耶认为,“一座很好的城市,就能让你行走在其中的时候,能更多地闻到绿色植物的味道,闻到人们身上美好的香水的味道。”
“香水、植物、风景、音乐、美食,能够带给你视、听、味、嗅、触等五种感觉,这是我们‘法国馆’所谓的‘感性城市’(La ville sensuelle)的意义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建筑设计师雅克·费利耶(Jacques Ferrier)如此介绍这座即将矗立于黄浦江畔的建筑。2月20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座已经开工的建筑的模型第一次面向公众亮相,此后模型与相关的影像图片构成的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推介展,还将在成都、杭州等地举行,时间将持续一年。
揭幕前一天,费利耶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在他看来,“人们通常对自己的感觉习以为常,而不去注意它们,但是这些感觉其实非常重要。我们所做的,就是让人们在这个‘未来城市’当中,重新关注这些基本的感觉。”法国馆不仅传递出了他对于法国与中国文化的理解,还寄托着他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的信心,“我的基本出发点是,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高科技的“垂直凡尔赛宫”
和设计国家大剧院的安德鲁一样,费利耶认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形象充满了中国情调,他所设计的名为“感性城市”的法国馆,同样是以“漂浮”的形象出现的。占地6000平方米的法国馆,从模型上看好似童话里的白色小房子,被糖霜网一般的白色混凝土网格包裹着,屋顶种满了绿色植物,周围的水池里映射着它们的身影,“反射,再加上外墙的灯光和多媒体设计,会让这个馆显得出奇的有活力。”费利耶这样解释道。水池同时还能起到“平衡”的效果,“这种平衡感,也是我的设计当中想要着力强调的,你可以把它称为‘感性城市’中的‘第六感’。”费利耶特意提出,“我很喜欢国家大剧院,但是‘感性城市’和国家大剧院是颇为不同的两种建筑,国家大剧院是一个纪念碑式的建筑,体量巨大。法国馆不同,要小得多。”不过这个“小得多”的法国馆,仍然需要至少5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其中部分由法国政府承担,部分由参展的法国企业承担。“我衷心地希望,法国馆能够永久矗立在黄浦江边。”费利耶说。
那层犹如蛋糕外层标花一样的白色混凝土网格,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费利耶介绍到,这是一种最新的材料,叫做GRC(Glass Reinforced Concrete),也就是玻璃纤维加强混凝土。它不但有着细腻洁白的外观,在技术上也十分先进,“这是法国一家材料公司研制出的新品,使用这种混凝土网格,可以有防风、抗震的效果。因为它的抗压能力、弯曲度等属性都比一般的混凝土要好许多。”因为使用了这种结构,内部空间就可以很自由,“我们没有严格的空间隔断,只有一些支撑的柱子。”除了对建筑结构有所加强之外,这层白色的网格还能增强建筑物外墙的审美表现力,“它非常薄,而且很光滑,同时你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进行装饰。”费利耶的助手、“感性城市”项目负责人波琳·玛歇蒂(Pauline Marchetti)在一旁补充道,“这样的设计,也能让人们想到法国,因为观众从入口进入的时候,身边就是这些网格。这种传统来自于我们的埃菲尔铁塔,人们直接从建筑的结构当中穿行。”费利耶笑着赞同道,“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种传统,法国是一个既浪漫,又有着发达高科技的地方。人们进入馆里,一边是这些网格和外墙构成的外观,另外一边就是里面的景象,二者之间的多元变化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惊喜。”
在用水和倒影向中国的审美情趣致敬之外,“垂直凡尔赛宫”也是这座白色建筑的特色。“我们在空中重建了一个凡尔赛宫的花园,屋顶上也是。”人们从入口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垂直的绿色园林的空间,直接进入顶层,就能完全融入绿色的世界。然后沿着缓缓的斜坡,围绕着中心带喷泉的绿色园林,来充分享受自己的五种感觉。“我们修建立体园林,使用的都是可降解、可循环的材料,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环保。”这些绿色的植物,除了可以让人们沉醉在自然的气息当中之外,也有着实际的作用,“墙体和屋顶上的园林,可以帮助调节室内温度,让人们能够更舒适。”
“我们希望人们觉得‘这里就是法国’”
费利耶的“感性城市”为什么能够击败“笛卡尔天国”等其他40余套方案最终获胜?法国世博会参展局总裁若泽·弗雷什(Jose Freches)解释道:“因为他的方案有最好的理念,浪漫的色彩,技术和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还会带来更多美好的惊喜,但是现在不能说,否则就没有惊喜了。”说完他和费利耶一起开怀大笑。
虽然如此,费利耶还是透露了一些“感性城市”的个中乾坤,“观众的参观,会和我们的结构一样,是围着中心的园林水池一圈一圈地下来。在4米高的墙上,我们会做很多投影,有巴黎、里昂等法国城市日常生活的图像和声音。”说着他停下来,指着窗外的积雪对波琳说,“我觉得雪景也很不错,应该加到投影当中,法国的雪地和北京的一样美。”此外,已经确定会有一瓶为世博会法国馆特别生产的香槟酒,还会有一款特意为法国馆而设计的香水,以及提到法国就不可或缺的美食——在法国馆里会有一个树荫掩映的餐厅。甚至还会有浪漫的法国婚礼,每个月有三天,法国图尔市市长会专门来到上海,为新人们主婚。“我们希望让人们觉得,‘这里就是法国’。”玛歇蒂笑着说道。
法国曾经主办过9次世界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直到今天还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对于世博会所象征的精神,费利耶有自己的感觉,“世博会本身具有社会乌托邦的性质,最早的时候,是要体现工业的力量,比如在伦敦的第一届世博会就是如此。但终归是要展现给人们更好的城市和更好的生活。”费利耶对上海的这届世博会充满了憧憬,“我希望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展览,让人们看到更好的未来生活。”
强调感觉的回归,在他看来,就是要体现更好的生活,“一座很好的城市,就能让你行走在其中的时候,能更多地闻到绿色植物的味道,闻到人们身上美好的香水的味道。这说明,这个城市的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它有很好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它有很多植物,它使用清洁的能源。我们在‘感性城市’当中,就是想展现这样的可能,让人们看到更好的生活的希望。我们在屋顶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这样能够获得清洁免费的能源。我们把窗口都开在了内部,而非直面太阳的外部,这样也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说到这些,费利耶脸上现出了痴迷和向往的表情,充满了他所说的“乌托邦”的力量。“我们不一定要去改变世界,但是我们给出一种新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生活。”
尽管自己的项目因为独一无二的技术而最终被萨科齐“钦点”,但他对于高科技的态度仍然保持警惕。“高科技应该为人们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高科技的仆人。我们使用了适合的高科技技术来实现我们的这个计划。”费利耶最后这样总结道,“一方面,我们使用了高新材料和技术,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很想传达的是这样的概念:城市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
“香水、植物、风景、音乐、美食,能够带给你视、听、味、嗅、触等五种感觉,这是我们‘法国馆’所谓的‘感性城市’(La ville sensuelle)的意义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建筑设计师雅克·费利耶(Jacques Ferrier)如此介绍这座即将矗立于黄浦江畔的建筑。2月20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座已经开工的建筑的模型第一次面向公众亮相,此后模型与相关的影像图片构成的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推介展,还将在成都、杭州等地举行,时间将持续一年。
揭幕前一天,费利耶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在他看来,“人们通常对自己的感觉习以为常,而不去注意它们,但是这些感觉其实非常重要。我们所做的,就是让人们在这个‘未来城市’当中,重新关注这些基本的感觉。”法国馆不仅传递出了他对于法国与中国文化的理解,还寄托着他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的信心,“我的基本出发点是,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高科技的“垂直凡尔赛宫”
和设计国家大剧院的安德鲁一样,费利耶认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形象充满了中国情调,他所设计的名为“感性城市”的法国馆,同样是以“漂浮”的形象出现的。占地6000平方米的法国馆,从模型上看好似童话里的白色小房子,被糖霜网一般的白色混凝土网格包裹着,屋顶种满了绿色植物,周围的水池里映射着它们的身影,“反射,再加上外墙的灯光和多媒体设计,会让这个馆显得出奇的有活力。”费利耶这样解释道。水池同时还能起到“平衡”的效果,“这种平衡感,也是我的设计当中想要着力强调的,你可以把它称为‘感性城市’中的‘第六感’。”费利耶特意提出,“我很喜欢国家大剧院,但是‘感性城市’和国家大剧院是颇为不同的两种建筑,国家大剧院是一个纪念碑式的建筑,体量巨大。法国馆不同,要小得多。”不过这个“小得多”的法国馆,仍然需要至少5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其中部分由法国政府承担,部分由参展的法国企业承担。“我衷心地希望,法国馆能够永久矗立在黄浦江边。”费利耶说。
那层犹如蛋糕外层标花一样的白色混凝土网格,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费利耶介绍到,这是一种最新的材料,叫做GRC(Glass Reinforced Concrete),也就是玻璃纤维加强混凝土。它不但有着细腻洁白的外观,在技术上也十分先进,“这是法国一家材料公司研制出的新品,使用这种混凝土网格,可以有防风、抗震的效果。因为它的抗压能力、弯曲度等属性都比一般的混凝土要好许多。”因为使用了这种结构,内部空间就可以很自由,“我们没有严格的空间隔断,只有一些支撑的柱子。”除了对建筑结构有所加强之外,这层白色的网格还能增强建筑物外墙的审美表现力,“它非常薄,而且很光滑,同时你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进行装饰。”费利耶的助手、“感性城市”项目负责人波琳·玛歇蒂(Pauline Marchetti)在一旁补充道,“这样的设计,也能让人们想到法国,因为观众从入口进入的时候,身边就是这些网格。这种传统来自于我们的埃菲尔铁塔,人们直接从建筑的结构当中穿行。”费利耶笑着赞同道,“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种传统,法国是一个既浪漫,又有着发达高科技的地方。人们进入馆里,一边是这些网格和外墙构成的外观,另外一边就是里面的景象,二者之间的多元变化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惊喜。”
在用水和倒影向中国的审美情趣致敬之外,“垂直凡尔赛宫”也是这座白色建筑的特色。“我们在空中重建了一个凡尔赛宫的花园,屋顶上也是。”人们从入口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垂直的绿色园林的空间,直接进入顶层,就能完全融入绿色的世界。然后沿着缓缓的斜坡,围绕着中心带喷泉的绿色园林,来充分享受自己的五种感觉。“我们修建立体园林,使用的都是可降解、可循环的材料,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环保。”这些绿色的植物,除了可以让人们沉醉在自然的气息当中之外,也有着实际的作用,“墙体和屋顶上的园林,可以帮助调节室内温度,让人们能够更舒适。”
“我们希望人们觉得‘这里就是法国’”
费利耶的“感性城市”为什么能够击败“笛卡尔天国”等其他40余套方案最终获胜?法国世博会参展局总裁若泽·弗雷什(Jose Freches)解释道:“因为他的方案有最好的理念,浪漫的色彩,技术和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还会带来更多美好的惊喜,但是现在不能说,否则就没有惊喜了。”说完他和费利耶一起开怀大笑。
虽然如此,费利耶还是透露了一些“感性城市”的个中乾坤,“观众的参观,会和我们的结构一样,是围着中心的园林水池一圈一圈地下来。在4米高的墙上,我们会做很多投影,有巴黎、里昂等法国城市日常生活的图像和声音。”说着他停下来,指着窗外的积雪对波琳说,“我觉得雪景也很不错,应该加到投影当中,法国的雪地和北京的一样美。”此外,已经确定会有一瓶为世博会法国馆特别生产的香槟酒,还会有一款特意为法国馆而设计的香水,以及提到法国就不可或缺的美食——在法国馆里会有一个树荫掩映的餐厅。甚至还会有浪漫的法国婚礼,每个月有三天,法国图尔市市长会专门来到上海,为新人们主婚。“我们希望让人们觉得,‘这里就是法国’。”玛歇蒂笑着说道。
法国曾经主办过9次世界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直到今天还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对于世博会所象征的精神,费利耶有自己的感觉,“世博会本身具有社会乌托邦的性质,最早的时候,是要体现工业的力量,比如在伦敦的第一届世博会就是如此。但终归是要展现给人们更好的城市和更好的生活。”费利耶对上海的这届世博会充满了憧憬,“我希望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展览,让人们看到更好的未来生活。”
强调感觉的回归,在他看来,就是要体现更好的生活,“一座很好的城市,就能让你行走在其中的时候,能更多地闻到绿色植物的味道,闻到人们身上美好的香水的味道。这说明,这个城市的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它有很好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它有很多植物,它使用清洁的能源。我们在‘感性城市’当中,就是想展现这样的可能,让人们看到更好的生活的希望。我们在屋顶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这样能够获得清洁免费的能源。我们把窗口都开在了内部,而非直面太阳的外部,这样也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说到这些,费利耶脸上现出了痴迷和向往的表情,充满了他所说的“乌托邦”的力量。“我们不一定要去改变世界,但是我们给出一种新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生活。”
尽管自己的项目因为独一无二的技术而最终被萨科齐“钦点”,但他对于高科技的态度仍然保持警惕。“高科技应该为人们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高科技的仆人。我们使用了适合的高科技技术来实现我们的这个计划。”费利耶最后这样总结道,“一方面,我们使用了高新材料和技术,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很想传达的是这样的概念:城市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