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项目为本,本立则道生—访景观设计师郑晓笛女士

admin 2010-06-23 来源: 网
景观不再是以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完成后的点缀装饰物,而变成了构建城市基本框架的学科,牵涉到整个城市的空间体系。景观设计学科正处于全面蓬勃发展阶段,虽然最近的金融危机会对学科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出现暂时减缓现象,但总体而言,景观设计正在变得越来越综合,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者按:访谈之前,看到晓笛颇有份量的简历,多少有些紧张,怕自己准备的问题不够专业,耽误晓笛的宝贵时间。但访谈刚一开始,晓笛的健谈、亲和及话语间内在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让我渐渐放松,话题也远远超出了原先设定的范围,一个半小时飞速即逝。感谢晓笛生动的案例,让我们对国外的景观设计教育、就业、项目管理等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而非流于泛泛。也感谢晓笛的哲言隽语,让我们与她一同分享从业抑或人生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 

 


景观设计师郑晓笛女士 曹有涛摄


  景观设计师在项目中往往扮演着领导者和统筹组织者的角色,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记者:美国景观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和拓宽自己的学科领域,是否会对其他学科造成影响?相关学科及行业人士如何看待此问题? 

  郑晓笛:景观设计在美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学科,所涉及的问题也已提升到城市尺度。例如IFLA2009年的主题即为:Green Infrastructure,景观不再是以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完成后的点缀装饰物,而变成了构建城市基本框架的学科,牵涉到整个城市的空间体系。景观设计涵盖学科众多,近些年提得较多的有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利用等等。最近在美国方兴未艾的棕地治理(Brownfield),更是涉及到法律、规范层面。由此看来,景观设计学科正处于全面蓬勃发展阶段,虽然最近的金融危机会对学科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出现暂时减缓现象,但总体而言,景观设计正在变得越来越综合,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诚然,其他学科也曾戏言景观设计正在抢一些传统学科的地盘,然而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同设计领域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时代对人们的要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综合,要求人们具备全方位、整体性的知识及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行业分工却越来越细,设计师们都在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对各相关学科都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深入细致的专业性知识,这是时代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景观设计师在项目中往往扮演着领导者和统筹组织者的角色,因此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斯塔克雕塑花园(Getty Center) 郑晓笛摄


  记者:
您父亲主攻城市规划,而您在国内学习的是建筑设计,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转向景观设计行业的呢? 

  郑晓笛:我本科时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为五年制,前四年所有的学生都是统一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最后一年时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城市规划等方向,当时我选择的是城市规划方向。而当我本科毕业即将出国留学时选择景观设计专业,一方面是因为受吴良镛教授建筑、景观、规划三位一体思想的影响希望对景观设计领域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有相识的清华老师正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进修,从他那里了解到哈佛景观设计系的师资、教学等方面实力都是最强的,令人向往,因此也就选择了这里作为奋斗目标。

  但事实上,在去哈佛之前,我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知识还是非常欠缺的,那时把景观设计的研究对象简单地理解为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直到我去哈佛之后,才豁然开朗,认识有所改变。

  关注细节,打造精品。

  记者:通过在国内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您认为国内外的设计师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郑晓笛:尽管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教育在中国才刚刚开端,但目前中国的景观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设立景观设计专业。从文化背景和生活体验来看,中国设计师承接中国的项目相对外国设计师而言当然是有优势的。但目前中国的项目大多尺度大,内容复杂,建设速度快,而甲方往往没有留给设计师足够的时间,导致方案推敲欠缺,施工图深度不理想。同时,国内施工精度普遍不高,且大多存在赶工现象,这也是国内项目很难出精品的原因。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项目在近人尺度的处理是最易被感知的,而那些凹凸不平的路面,用不了多久就开裂的砌筑,往往都是由于施工不过关或处理上偷工减料造成的。另一方面,国外的设计单位接手中国的项目,有限的项目周期使其对中国的场地现状以及文化历史背景难以了解透彻,再加上沟通障碍,国外设计单位的扩初设计与国内设计单位施工图的衔接往往存在脱节的现象。另外,国外设计单位对中国施工的常用做法也无全面了解,外国公司图纸中的施工做法有时根本无法在中国实现。 

  以我在美国的经验为例,项目的每个阶段都有明晰的规定,我们会从扩初设计一直做到施工图,和施工图一同提交给业主的还有一份设计图纸说明(Specification)。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设计说明要比图纸还重要,和施工图一样具有法律效力,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不准确。除此之外,如果合同中涵盖,设计单位还会提供现场施工监理服务,每周都会定期前往施工场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打磨精致,才会最终制造出精品工程。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斯塔克雕塑花园(Getty Center) 郑晓笛摄

 

  记者:就您看来,美国、欧洲、中国的景观设计特点存在哪些不同之处?近年来许多国外设计师大胆、前卫的设计方案在中国纷纷变为现实,以致很多人指责“中国变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您对此有何看法? 

  郑晓笛:出于对使用者安全方面的考虑,美国在设计方面的法律规范非常细致、周到、全面,这和整个社会完善的法律制度及浓厚的法治氛围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法律对于设计的规范要求过于严格,也对设计师们造成了较多的限制,可供设计师自由发挥想象力的余地较小。而欧洲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设计师们的作品也更为大胆,更有创意。中国的很多项目进行国际招标,能够吸引外国设计单位参加竞赛是非常好的,有利于我们开阔眼界,接触设计前沿,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导致许多争议极大的设计方案最终变成现实的关键之一在于方案选择的拍板机制。为什么在国外很少出现这样的设计?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决策机制有着较为严明的规定,公众参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项目所在地的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其意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公众自身的参与意识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决策方对公众意见很尊重,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得不尊重。这样的决策机制当然也有弊端,往往导致项目拖得时间过长,但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对决策者进行制约,避免项目成为某个个人或公司单方面意志的体现。而在中国这样的机制较弱,从一个层面上也就导致了上述问题。 
 
  在工作中,最该关注的是项目本身,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做到对事不对人。


  记者:那迄今为止您所完成的最骄傲的项目是哪一个? 

  郑晓笛:一般来讲,这样的问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下一个”。所以我还是讲一个我在以往的工作中感触较深的项目经历吧。那是我在OLIN事务所参加工作时,公司承接了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及第二大互联网运营商Comcast费城总部(Comcast Center)的景观设计工作。项目的建筑设计师为纽约的Robert A. M. Stern A建筑师事务所,并由德克萨斯州一家专业施工图设计单位配合施工图。我所参与的是施工监理阶段的工作,每隔一星期业主会召开一次由设计建筑师、实施建筑师(即施工图设计单位)、施工总包、市政、水电分包、景观设计等所有单位共同参与的施工协调会。当我第一次单独作为景观设计单位代表去参加会议时,一推门进去,满屋子坐了20多个人,全是男人,而且大部分是白人,大都四五十岁年纪,看上去都很有经验,这让我心里不由得一颤,担心语言上的劣势,又担心女生说话会不会分量不够。但随着会议的进行,我慢慢意识到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无论你是中国人、外国人,男人、女人,说什么语言,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你的专业水平,只要心里对项目非常明晰,进行沟通就没有任何问题,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后来我和他们都成为朋友。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深,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be professional”。



美国费城Comcast总部(Comcast Center) 郑晓笛摄  

  记者:在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一般是怎样的呢? 

  郑晓笛:这与大家毕业后去的公司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公司会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像我在美国工作的这些年,景观设计的所有阶段都经历了,从项目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直到施工监理,虽然有时不是在同一个项目经历全部阶段,但是通过对于不同项目的参与,对完整的项目设计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画图时,一定要知道自己画的这一笔意味着什么。

  记者:您现在最想对即将踏上景观设计行业的青年学生们说些什么? 

  郑晓笛:青年学生不用太早给自己约束框架,认定自己将来一定要干什么。事实上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而言,专业路程才刚刚开始,在工作的前期还是一个不断积累学习的过程。有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不想画施工图,认为自己要像大师一样只设计方案,但我刚开始工作时,是主动要求画施工图的。一个好的设计构思最终是通过硬碰硬的施工过程才能得以实现的,只有踏踏实实的了解各种景观元素是如何建出来的,在设计时才知道自己画的每一笔意味着什么,它的材料和施工做法是什么。只有这些都了然于胸了,将来做设计才会得心应手,有全局的把握。


  郑晓笛简介:  

  职业资格: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 RLA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
  LEED AP (USGBC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能源与环境设计认证证书持有者 

  个人简历:
  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硕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 
  曾任职于:
  OLIN设计事务所(费城) 
  SWA集团设计公司 (旧金山) 
  北京泽碧克格鲁(ZNA)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要参与项目: 

  1)美国曼哈顿哥伦布环岛广场改建 Columbus Circle, New York City
  (2006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奖 General Design Category, Awards of Honor, ASLA, 2006) 
  2)洛杉矶盖蒂中心斯塔克雕塑花园 Getty Center, Los Angeles
  3)华盛顿纪念碑景观改造工程 Washington Monument, Washington, D.C.
  (2008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奖General Design Category, Honor Awards,ASLA, 2008) 
  4)哈尔滨群力新区丁香公园投标 
  5)沙特阿拉伯吉达市阿尔拉吉度中心综合开发与设计 
  6)北京金融街A5区景观设计 
  7)美国旧金山要塞练兵场改建开发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