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张永和:中国“先锋”建筑师的追求

admin 2009-05-26 来源: 网
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的领军人物,张永和完整的中西方教育知识背景、非常建筑的国际化/研究型的运作模式,都使其在当时的中国建筑界显得很另类,当时他几乎是惟一受到国际建筑界关注的中国年轻建筑师。
  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的领军人物,张永和完整的中西方教育知识背景、非常建筑的国际化/研究型的运作模式,都使其在当时的中国建筑界显得很另类,当时他几乎是惟一受到国际建筑界关注的中国年轻建筑师。
  1997年,当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出版第一本专集的时候,顺理成章地命名为《非常建筑》,那本充满着玄思妙想的首本作品专集有大量他积累多年的“纸上建筑”,只收录了两个已建成的小作品;2002年,作为“建筑界丛书”的第一本,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的新专集却名为《平常建筑》,虽然搜罗了近十年来的主要作品,却也仅有二十一件“中小型”制作。之后,在香港出版了英法文版的作品集,其作品开始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当人们依然在“实验建筑”的语境中谈论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的时候,张永和已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非常建筑也早已由实验建筑向技术建筑转型,不仅涉足绿色建筑,也参与高层建筑的设计。近年来,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在积累中静悄悄地完成着从工作室到专业建筑师事务所的转变,无论从项目的体量到技术含量都有所提高,设计涵盖的领域也大大拓宽了。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览设计,甚至工业设计。2005年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任建筑系主任后,接触到不少国际上最先进的建筑新技术和理念,也使非常建筑的工作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当今国际最关注的新课题的探索成为张永和与非常建筑的新使命。显然,传统的评价尺度已经难以全面把握当代建筑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范围,对于像张永和这样的建筑师,不仅要把他纳入到超速城市化的语境中去考察,还应该从其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事实上,张永和不仅是中国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也是近十几年中国城市/建筑文化中多个领域的开风气之先者。
  从《非常建筑》、《平常建筑》到《作文本》,张永和以他独有的英文的思维方式、禅宗式文本方式和电影语言的视觉表达方式影响着中国建筑界;同时,借助频繁参加各种国际艺术/建筑展览,带动着当初的中国实验建筑群体逐步介入当代艺术领域,并使中国建筑和建筑师逐步介入到国际交流平台。2005年,作为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张永和将他对当代建筑与城市理念的表达通过这个大型展事发挥到了极致。2008年张永和作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将中国建筑师对四川抗震救灾问题的关注展现在世界舞台上。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建筑师多次在国际建筑界及在主流媒体集体亮相,在社会和业界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最终使实验建筑迅速从边缘跻身主流建筑领域。
  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建筑教育实验也是张永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改革的实验和频繁的、开放的、富于建设性的学术活动,他将建筑、当代文化与剧变中的社会胶结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场”。
  当然,建筑设计实践才是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最用力的地方,从最早的北京席殊书屋(1996年),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1998年)和水关长城“二分宅”(2002年),到后来的柿子林会馆及用友研发中心,建筑语汇的拆解与思辨始终是其坚定的生存信念——思辨的乐趣、变通的乐趣、质疑的乐趣,甚至建造过程的乐趣,都远远胜过建成品的成就感。近几年来,与最初执着于空间的研究,到关注城市问题,从建筑的文化和地域性到新材料、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建筑试图从重新解读传统建筑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入手,在更为复杂的城市语境和新建筑技术含量中寻求某种新的突破。如果说用友软件园I号研发中心和韩国坡州三湖出版社还延续着以往的实验性理念(如立面设计直接反映空间逻辑),那么在建的上海诺华制药实验室和深圳广电大厦,则完全以一种主流姿态,以及对绿色和城市问题的技术关注与对应,高调介入中国超速城市化的发展。
  还是在成立之初,张永和就曾清晰地表述过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学术姿态,即“不认为商业实践存在着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认为建筑的进化建立在不懈的严谨的反思和实验的基础上”。显然,张永和及其工作室正在目睹、经历、并且也在体验着中国的超城市化的速度,在这十几年里,他见证并影响着中国青年建筑师群体,也是“中国当代建筑”在国际的某种表征。正如著名美国建筑评论家佛兰普顿指出的,非常建筑不是通过一件作品,而是脉络清晰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其实力。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