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教授黄弘:把低碳理念植入四川城镇重建

admin 2010-09-23 来源: 网
黄弘教授将复杂的城市重建,归结为简单两字:节能。发言只有10分钟,会后他意犹未尽,拿起电脑向记者描绘他的节能城市梦想。他说,可持续性的新城市建设,是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弘教授将复杂的城市重建,归结为简单两字:节能。

  发言只有10分钟,会后他意犹未尽,拿起电脑向记者描绘他的节能城市梦想。他说,可持续性的新城市建设,是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旺地下水热源系统有新意

  记者:在您看来,城市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黄弘:这个城市首先要低碳,通过节能系统促进能量循环。

  我发现,四川城镇灾后重建就植入了低碳理念。比如汉旺新城,就安装了地下水热源系统。夏天,通常城市居民要用空调降温,室内热量通过排热风扇排到室外,既污染环境又不环保。而汉旺新城的居民,可通过地下水热源系统实现冬暖夏凉。由于地下温度比室内温度低,强烈的温度差,可快速实现热交换,还提高了能效。

  同时,我认为恢复重建应成为应急响应的一部分。应在城市进行防灾应急设计,比如,在城市放大绿地空间,这既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又可作为城市避难场所。再比如日本的应急系统,每个社区都制定相应的防灾地图,上面注有地震危害程度、救援装置放置地点等内容。灾情发生了,就拿着地图就可自救。很多超市和商店货柜上都陈列着救生“小锦囊”,内有逃生工具和压缩饼干、水等,发生灾害被困家中,居民可坚持1-2天。

  城市应多尺度发展

  记者:您为何认为卫星城的发展会阻碍中心城市的发展?

  黄弘:随着城市拥挤,许多城市人搬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郊外城区居住了。人住在郊区,经济、文化也将随着分流。

  记者:您的意思是在城市灾后重建中,可设计几个功能区,分区域发展?

  黄弘:可以这么说。城市应是多尺度发展的。

  大尺度,即城市布局。城市重建应充分考虑生态、文化、自然、环保等因素,并按功能划分为生态、文化、居住等区域。如绵竹孝感镇,小桥、流水、年画等元素,让“年画村”实现新生;再如都江堰,也将“绿”、“水”及千年文化融入城市重建中。这些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本。

  还应注重小尺度,指社区建设,应更注重人的舒适性。而舒适与否与温度、风速、太阳及长短波辐射等物理参数有关,社区建设应通过参数进行细节优化设计,包括绿化、风道、建筑物等。

  实现“时”“空”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在日本生活了十年,而日本又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日本城镇重建有哪些值得借鉴?

  黄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日本现在建设的一些基础设施,在20-30年前就开始规划了,比如在建设分流车辆的地下隧道时,上百米的隧道中设置了清洁尾气的过滤网,高空换气塔,将尾气排放于高空;同时配备了齐全的安全、防火、救援响应系统。日本城市建设,不光考虑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考虑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对城市重建来说,规划很重要。

  黄弘:没错。从某种程度说,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市建设不仅是恢复重建的重要部分,也是以应急响应的延伸,城市重建应从应急响应行为开始时就进行,将规划提前,做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决策未来。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