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张绮曼教授漫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admin 2003-11-28 来源: 网
  前不久,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媒体上称之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第一人”的张绮曼教授被推选为该委员会主任。   张绮曼早年曾参与过人民大会堂会见厅
  前不久,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媒体上称之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第一人”的张绮曼教授被推选为该委员会主任。   张绮曼早年曾参与过人民大会堂会见厅的室内设计和毛主席纪念堂建筑装饰设计、建筑细部设计以及外部环境设计。后公派留学日本,专攻环境设计。近年来,她本着绿色设计的理念主持了北京市政府外事接待大厅、山东银工大厦、新加坡中国银行分行、北京饭店等诸多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项目。近日记者登门采访了这位身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的女教授。   记者:环境艺术设计在当前有什么重要意义?   张教授:我们国家过去一直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多年前,教育部派我到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我发现,当我们的眼光还停留在室内设计时,日本已经把环境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外部空间。室内空间环境的好坏毕竟只影响到有限的人,而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好坏却对所有的人都有影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将对人居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人家到你的国家来,首先看到的是城市面貌。如果你的城市环境一塌糊涂,没有一点艺术性,还有什么文明可言?国外的建筑大师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文化水平了。”如果我们再不讲究环境设计,不但城市建设不好,我们这个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1986年我一回国就向中央美院的领导提出了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议,在领导的支持下,经教育部批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成立了。   记者:环境艺术设计有哪些内容?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   张教授:这个专业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环境设计,一个是景观设计,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两翼。尤其是景观设计,在中国显得更重要。现在大多数人对景观的理解仅仅是个好看,认为只要把环境搞得美一点就可以了。其实美化只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视觉上的单项指标,我们所提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性的整体环境优化。从整体上讲,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该有地域风貌特色。而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前几年我去了一趟乌鲁木齐,本以为那是个很有风情的城市,但实地一看大失所望,新疆的特色都没有了,和别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要保持城市的风貌特色,就不能零打碎敲地去进行城市改造,应该更多地考虑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整体效果。现在一些城市被搞得零零碎碎、花里胡哨,让人觉得很俗气、很浮躁杂乱。特别是一些古老的城市更应该是素雅的,而现在却装饰得过了头:形式过于豪华、材料过于昂贵、造型变化太多。变化太多并不美,显得零乱而缺乏整体感。特别是建筑上的那些广告牌,色彩、形状和文字都非常夸张,非常零乱,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感和建筑轮廓线,使整个城市到处都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过度的商业化破坏了城市的沉着感和文明状态,让人找不到一点安详、素雅、简朴、沉稳的感觉。杂乱无序的广告牌不但污染了人们的视觉,还留下了大量不可回收的垃圾,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遗患。   记者:现在国内还有一股西洋建筑风,很多建筑都搞那种“罗马柱子”的装饰,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教授:罗马柱子确实很美,它本身就有雕塑的美感,它本身的尺度比例和造型都很美。但是建筑并不是只要有了罗马柱子就美,建筑美是一种关系美、环境美。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讲关系的,罗马柱子的美在于它与建筑的形式、尺度以及建筑空间有一种和谐的关系,一种合理的尺度比例。只把“罗马柱子”搬到中国来是不行的,还要与当地环境的色彩、周围建筑的风格保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产生美感。有些城市的官员到国外考察了一趟,看见人家有什么好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回“拿”。结果不但不美,还成了让人看着难受的“假洋鬼子”。当然,欧式建筑不是一点都不能引进,要看怎么引。比如整体开发一片小区,把全部建筑都做成欧式风格,协调好小区内的各种尺度关系,让它形成一个完整的风貌。现在的问题是把各种风格的建筑杂凑在一起,效果当然不好。   我们特别强调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要有城市建筑轮廓线的设计,有建筑空间和实体配置的设计,所以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处于规划失控状态。领导一批条子,工程就干上了,规划部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城市规划是很严肃的事,它的影响要存在几十年几百年,所以政府一定要管好,而且要有懂专业有水平的领导来管,否则城市环境是搞不好的。   另外还有一个不尊重设计规律的问题。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有深入推敲的细部设计。细部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但是现在常常是一个设计任务下来后,三天两头地催,几个月就要把项目拿下来。这种“大跃进”式的设计和施工,不仅设计作不好,施工质量也不会好,必定是粗制滥造。   记者:您对引进外国建筑设计师到中国来搞设计有什么看法?   张教授:应该承认,好的外国设计师在现代设计上确实比我们的水平高,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却只知道一些皮毛。我觉得让他们来中国少量地搞几栋建筑设计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造成一定的冲击,带动我们国家现代建筑的发展。但把整座城市都让他们来设计是不行的,肯定不能保持中国的传统特色。多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再加上方案设计中过多地掺杂着长官意志,使中国的设计师、建筑师,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性格特色,所有的设计都是千篇一律。所以我希望国家能够更重视设计,给中国设计师以应有的尊重,这样中国的设计水平才能慢慢提高。中国十几亿人,不能永远依赖外国设计师来设计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出人才,要有自己的优秀设计师。   记者: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眼光来看,城市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张教授: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不仅仅是建筑物漂亮,还应该引导着设计师和开发商向建设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这样城市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我特别提倡室内室外都应该简朴。不要因过度装饰追求表面豪华而加重资源的消耗,造成大量的垃圾。另外,建筑的物理环境也要好。物理环境是指采光、色彩、湿度、采暖通风、空气质量、污染控制、噪音控制等加在一起的综合指标和节能。美的环境必须是整体的优化,各种指标都能达到适合人的要求。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好的建筑就应该像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土生土长的东西必定是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北京就要“长出”北京的城市来,新疆就要“长出”新疆的城市来。各地的环境不一样,“长出”的城市也应该不一样。如果硬把欧洲城市搬到中国来,是不会有好效果的。还是应该在中国传统基础上发展,让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   现在世界各国的建筑师都在竞争创新设计,都在竞争生态设计,哪个国家的设计师在生态设计上有所突破,就会成为“领头雁”。设计师正在生态环境创新设计方面比拼。中国设计师如果还是跟在人家的后面照搬照抄,就会永远落后!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