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叶长安:内地建筑看重外观和标志性 香港在意公共空间营造

admin 2012-10-23 来源: 网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申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提名也马上将截止。香港、澳门提名人叶长安表示,希望今年的评审不要忽略了细小的建筑,忽略了短暂、临时的建筑。他同时表示,希望能开设公共空间奖,他相信公共空间奖可能会带来更多有趣的作品,令评委和媒体发现更多建筑和空间服务公民社会的可能性。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申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提名也马上将截止。香港、澳门提名人叶长安表示,希望今年的评审不要忽略了细小的建筑,忽略了短暂、临时的建筑。他同时表示,希望能开设公共空间奖,他相信公共空间奖可能会带来更多有趣的作品,令评委和媒体发现更多建筑和空间服务公民社会的可能性。 
 

  叶长安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委员,建筑师,策展人,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

  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市之中,公共空间会被何种因素和压力影响呢?官、商、民之间如何合作?业权、管理权、使用权、监察权属谁?往后又以怎样的设计和形态应对呢?香港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叶长安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申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提名也马上将截止。香港、澳门提名人叶长安表示,希望今年的评审不要忽略了细小的建筑,忽略了短暂、临时的建筑。他同时表示,希望能开设公共空间奖,他相信公共空间奖可能会带来更多有趣的作品,令评委和媒体发现更多建筑和空间服务公民社会的可能性。 
 
  香港发展商与建筑师已成主仆关系

  记者:香港的建筑市场商业化程度一直很高。在市场开发导向下,建筑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求更好的创作机会,同时争取传达更多对公众的关怀?

  叶长安:在香港,发展商与建筑师已变成简单的主仆关系。香港建筑师在基础社会责任和专业道德守则上做得很好,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做到国际专业水平后,就没再向前走多一步,这是一个遗憾。建筑师应该更加像中国建筑传媒奖的主旨———“走向公民建筑”一样,向公民社会负责。

  至于公费支持的公共建筑,政府固然是最大的雇主,但它的想法及制度有时僵化,墨守成规。建筑是个创作的过程,这是作茧自缚。我希望新一代建筑师能理解更多社会议题,更多关心社会的热点和矛盾。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走出内向的专业思维,与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分子交流,甚至走到前线理解社会现实问题;第二是与其他创作形式、设计类别有更多合作,寻找新形式、新渠道、新方法与公众沟通;第三,不应向大发展商倾斜,应多为小企业、社会企业以及创业者服务。

  记者:这样看来,两地建筑师还要更多交流和探讨。

  叶长安:是。公民和公共空间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香港是全中国高密度的城市中,在概念和技术上走得最前、做得最紧凑、设计也比较周详的一个。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市之中,公共空间会被何种因素和压力影响呢?官、商、民之间如何合作?业权、管理权、使用权、监察权属谁?往后又以怎样的设计和形态应对呢?香港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当然,中国有大量城市试验进行中,然而香港在过往二三十年间,试验的精神和想像力都在减弱,香港在这方面可以向内地不同城市学习,全盘思考中国社会公共空间有何可能性。

  记者:在香港,公众和媒体对于建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叶长安:在香港,建筑师一直没有让市民大众觉得建筑是一个文化领域和知识领域,到今天已经完全倾斜,大家只谈经济面、建筑物的资产价值。近几年稍有转变,开始向好的方向走,对于历史建筑、城际和城乡关系、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关系与合作,开始衍生出更多的讨论。

  记者:香港许多历史建筑保育项目都受到了公众关注,你认为其中有没有在设计和功能定位上都有新意的作品?

  叶长安:未来香港有几个颇有趣的历史建筑保育项目落成,包括中区警署建筑群、原荷利活道警察宿舍,都在中环。是否纯粹在某一时段、某一状态之下封存就是保育建筑正确的做法呢?前者中区警署建筑群是一个不停演化的基地,有20多个建筑物,不同时期不停改,不停加建,不停拆,将会变成一个艺术文化中心。而原荷利活道警察宿舍将会变成一个设计师做原创品牌的地方。这些项目会给保育带来新的意念,同时可以为创意文化服务。

  另一点是,刚才提及两个建筑物基本功能,本来是关闭的,闲人免进。保育后变成公共空间,打开门来,让一般大众进去,这非常重要。当社会两极化时,历史建筑物和保育项目是一个好机会,让社会大众有机会可以参与讨论和决定城市不同部分并重新投入公共领域。否则,一个城市经过长时间,会被不同单位慢慢地私有化,我们必须有一些途径给社会重新分配。 
 
  内地建筑重外观香港在意公共空间营造

  记者:你从2010年起担任中国建筑传媒奖香港的提名人。这两年来你对中国建筑传媒奖的主旨———“走向公民建筑”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叶长安:两地对公民建筑的定义的认识稍有差异,内地对建筑的标志性、硬件和外观比较着重,香港比较在意所谓城市里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的营造。但总体来说,两地的建筑都在走向更为人性化。
 

  记者:中国建筑传媒奖作为一个大众媒体发起的奖项,你觉得对于建筑实践和公众参与是否都能带来积极的引导?

  叶长安:中国建筑传媒奖绝对是一个有存在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项目。我的愿景是有朝一日,不用专家出面主导评审,普通大众都能留意公民建筑、公共空间,且有足够知识去评价建筑空间的好与不好。其实,中国建筑传媒奖不是由专业学会或学术机构举办,而是由媒体主办,打破以往专业范筹的距离和障碍,已是非常好的第一步,符合令公众更广泛认识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为公民社会服务的目标。

  记者:在2010年那一届大奖,你最为认同或是遗憾的项目是哪个? 

  叶长安:对我个人而言,特别遗憾或认同的项目都还不存在,所以我十分期待未来会有这样的项目出现。在上一次的评选中,好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细小的建筑,忽略了短暂、临时的建筑。我们讲公民建筑时,对建筑物过于具象,忽略了建筑本身的社会性、时间性和空间性。

  记者:能否点评一下过去两年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建筑作品或是建筑师?

  叶长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都是一些轻巧的、细小的项目。上一次令我印象较深刻的两个建筑作品是台湾津梅栈道(建筑师黄声远)以及香港的竹桥—R outeD(建筑师林伟而),这两个都是意念和空间经验比硬件强的作品。这两个作品比一些大型博物馆或大型开发项目更人性化,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为公民而做建筑的主旨。

  不少好设计营运不善发挥不了应有功能

  记者:近年你策划过不少公共空间的活化运动,是否觉得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后续经营也同样重要?建筑师应当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吗?

  叶长安:这是正确的想法,建筑师的责任不是完成项目交给业主便了事。不少好设计都是因为营运不善,发挥不到应有的功能和可能性。即使最好的设计,落入差劲的管理单位,也会变成不理想的空间,因此后续经营相当相当重要。我知道一些建筑奖项在落成25年后才颁发,看长时间后它是否达到本身的建筑理念。因此对颁奖给初落成的建筑,我个人还是有所保留。

  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下建筑教育的得失?有必要把专业教育推广至大众吗?

  叶长安:我不觉得专业化是长远途径,而是一个阶段。可能中国有些地方确实急需专业守则和监管,保证工程项目水平达到安全和环保的标准。但对于相对发达的地方,包括香港和台湾,专业化和专业教育更多时候变成了一个障碍,令大家从一个技术的角度来认识建筑,而不是以人文的角度。因此我反对把专业教育推广到大众。

  建筑学院存在很大的问题,太多时候,在意识形态上让学生觉得建筑是个人表达,允许建筑学生假扮自己是艺术家,并把自己的艺术能量投放到建筑物上。其实这只是设计过程中一个步骤。我认为建筑学生更需理解建筑是社会创新的途径,亦是公民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和平台。因此我们的建筑教育需要更大的改革,脱离18、19世纪纯艺术导向,脱离20世纪工业化、包浩斯的导向。像中国建筑传媒奖的主旨“走向公民建筑”,是建筑学院重新思考很好的出发点。 
 
  期待开设“公共空间奖”

  记者:对今年建筑传媒奖有何新期待?

  叶长安:我特别期待开设一个公共或公民空间的奖项。我们不应该由于“空间”难以介定就放弃探讨,这是一种懒惰和舍难取易的做法。公共空间奖可能会带来更多有趣的作品,令评委和媒体发现更多建筑和空间服务公民社会的可能性。 
  
 

  申报指引

  可申报奖项: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青年建筑师奖
  申报时间:2012年10月31日前
  详情请登录cama.oeeee.com查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