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许江:用远眺与城市精神对话

admin 2004-06-03 来源: 网
[img]/upload/news/200463144726822.jpg[/img]  2004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上海蜃景画展”引人瞩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接受本报专访   许江,1955年
[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63144726822.jpg[/img]   2004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上海蜃景画展”引人瞩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接受本报专访   许江,1955年出生于福建。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人曾在柏林、汉堡、香港等地举行个展,作品入选首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布里斯班)和首届上海双年展、第24届圣保罗双年展、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福冈)和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近年来他策划与主持的重要艺术活动包括“生活在此时”(柏林)、“地之缘二———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和上海双年展。   许江油画作品《大上海-浦江之畔》。他在采访中谈到:“我的大幅油画作品(2×2米)创作时间比较长,作画过程就是一个和城市风景不断对话的过程,你能看到我画中比较复杂和喧嚣的东西。这次展出作品的还是我以前一贯的风格,就是远眺。我在文化上是有乡愁的人,我是回望,是看了又看———一次看不够,两次还是看不清楚,因为事物总是流变不拘的,反复看才能有所领悟。”   绘画:重要的是看事物的方式   《新京报》:这次展览的主题“上海蜃景”具有一种迷离的都市感觉,这就是上海给你的感觉吗?   许江:在浦江边一边是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殖民色彩的城市轮廓线,另一边是现在新建的摩天楼群,这两道夹江而望的天际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说迷离确实有一些,但是我和上海的对话并没有固定议题,我是以一种远眺的方式来接近上海,除了眼睛可以看见的,我尤其注意试图捕捉城市成长中包涵的内在精神,让这种只有静心体会的东西叠影在我笔下的城市风景中。   《新京报》:除了上海,你也画过北京的故宫,这两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给你感觉有何不同?   许江: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外在景观的不同,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面对不同风景,走进城市的历史与其对话。风景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就是过去和现在的影子。因此紫禁城和上海对我而言肯定不同,色彩、笔触都不一样。我觉得对于绘画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看事物的方式。   教学:打通传统艺术和新媒体   《新京报》:现在运用网络等工具的新媒体艺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中国美术学院也率先设立新媒体艺术系,在这样一个时代进行绘画有没有压力呢?或者是太保守?   许江: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时代,数码相机让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无所不在,绘画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可是在图像泛滥的今天,我坚持绘画是因为相信绘画与人之间的活生生的联系是不可取代的。因此我在中国美术学院主张打通美术史,建立一个链状的艺术学科生态结构,让各个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我在传统艺术学科之外新成立了新媒体艺术系、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现象学研究中心,营造“和而不同”的局面,尝试把传统艺术和新媒体打通。   策划:双年展是观测中国城市的平台   《新京报》:中国的城市化今年来成为国际关注的话题,你参与策划的一系列艺术和学术活动也持续关注这个议题,对于都市化您有怎样的理解?   许江:中国强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每年都有巨大的建设的变化,一方面带来城市交通、居住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我们也为小弄堂、四合院的消失而担忧。在变迁中大家都有很多想法,作为艺术家我觉得重要的是在一些纯粹学术性的活动上把一些问题说透。   上海双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以上海这个城市为载体来观测中国特殊的现代性和城市化。上一届“都市营造”不仅仅是关于建筑的,而且是用一种综合的眼光审视这个问题,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思考中国人对于“影像”的认识以及“影像”在今天人们生存境遇中的意义。 [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63144734681.jpg[/img]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