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峰:我不带“风格标签”
admin
2005-08-02
来源:
网
“我在外面转了一圈后回来,现在心态比较平和,喜欢高高兴兴地做有趣的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陈一峰如此评价自己。 1992年,32岁的陈一峰离开了建筑设计院
“我在外面转了一圈后回来,现在心态比较平和,喜欢高高兴兴地做有趣的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陈一峰如此评价自己。
1992年,32岁的陈一峰离开了建筑设计院,“下海”去了海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他离开商海,重返建筑设计院。
这段“下海”经历,使得陈一峰逐渐淡泊了名利。并且由于性格使然,他不以某种风格框定自己,“我是不带‘风格标签’的。”陈一峰说。
乐趣先于风格
综观陈一峰的设计作品,风格跨度非常大。有现代的,有古典的,有欧陆风情的,有中式的。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流行音乐,大家觉得这很理所当然。但在建筑,如今似乎很多人觉得古典的更恶俗,甚至“反动”。而陈一峰的看法则相反,他认为,有些现代建筑做得不错,比如都市实践的作品。但有大量的现代建筑,现在看起来很过时,“而经典的东西是永远值得你去看的”。
陈一峰的“珠江帝景”就属于“都市实践决不会去做”的作品,那是很鲜明的欧式建筑。他还有一件非常想做的事。“可能是很多建筑师会嗤之以鼻的,就是做一片高层建筑项目,有着中国式屋顶,看起来非常巍峨,可惜现在还没有这个机会。”
但都市实践的几位创始人来到北京,看到陈一峰设计的倚林佳园,则赞不绝口,建议他找杂志发表这个作品。
这就是陈一峰,他可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来回切换,游刃有余。看到北京的古典建筑都做得不伦不类,他就想,做个地道的给大家看看,让那些不地道的建筑以后就别做了。而欧陆风,他把它做到业内公认北京近年来欧陆风建筑中最好的水平。纵使没有固定的风格,但他能把每种风格做到最好,做到某一个高度上。
“古典的我也会玩一下,现代的我也会玩一下,这是心态的问题。我不把自己搞那么严肃,非得有个风格标签。其实就是玩儿,什么类型有意思我就试试,我觉得好玩儿。甲方给我一个任务,我听了他们的要求后觉得有兴趣,就会去做。”
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是他有自己的原则。他信奉安藤忠雄的一句话:“建筑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应该是社会和环境的一部分”。
他力求他所做的居住区是与城市空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为那个区域增加活力的居住区,而不是一个坐落在城市中的孤岛。比如香山清琴山庄,设计前他对中国建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认为这个别墅应该有很强的地域特征。香山三山五园是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所以绝对不能做成什么地中海风情、西班牙风情等等。“如果那样就毁了那个环境,破坏了当地的文脉”。
“但又绝对不能单纯模仿,走复古的路。”他说,“因为别墅是高品质贵族生活的反映,给人的印象是舒适的。但是你去皇家园林里看看那些不好的通风和采光、狭窄的楼梯,甚至去故宫看看,你可能会觉得皇帝可怜——他们当初住得如此不舒适。”
最后他们决定在设计中追求的建筑风格应当是现代的、时尚的,平面是流线式的,简洁时尚、有现代气息。首先用现代的手法营造舒适感,比如用落地窗、明亮的玻璃等,让它成为现代舒适生活的反映。把这些都反映足了,再在色彩、院落空间的组合和材料上体现出浓厚的中国北方建筑的色彩来。
在陈一峰看来,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吸取别人的精髓、巧妙之处,转化为自己的手法和语言,用在设计当中;后者就是直接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这种情况现在太多了,包括国内许多获奖作品,你一看上去就觉得太眼熟了,太像国外某个建筑师的作品,是把人家的手法直接抄过来的”。
“不想把工作室做大”
陈一峰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工作室有6个人,以住宅设计为主。而院里的另两个工作室都是以公建设计为主的。
陈一峰的兴趣在于做公建,因为公建比住宅“更容易有突破”。但是工作室刚成立时,找上门来的都是住宅项目,而公建要去参加投标,水多深他们也不清楚,所以就做住宅比较多,一直这样做下来了。
“现在一些人对住宅的观念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认为住宅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建筑。事实上,现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MVR等,在国内都在做住宅设计。
住宅其实非常复杂,有无数种变化。事实上现在的住宅当中的售楼处和会所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先锋的部分。开发商往往希望售楼处和会所有一个很强广告的作用,他很怕做出来的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东西,所以给设计师发挥的余地很大。”
但是,做住宅设计的一个最不利之处是时间少且设计费较低,因此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陈一峰并没有将这个工作室做大的打算。他喜欢旅游、电影、话剧,但现在因为太忙已无暇顾及。
“我现在已经感觉累了。我认为生活是首要的,第二位才是工作。我想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所谓轻松愉快,一是不加班,二是有充足的假期去旅游。”
他说,他厌恶经营。“实际上经营的能力是有的,但就是厌恶。”但目前请别人来做这些事又不太可行。
对于职业设想,陈一峰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做过的项目已不少,接下来想出书。“我就想有一些扎扎实实的著作。以前都是编书,现在想要为后人留下一些著作。”
他今年将要带一个研究生。想要带研究生的目的就是要出书。“别人招研究生时看重他能不能独立干活什么的;我不一样,我要求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他的毕业论文要能达到出版要求。我的书想要把我这些年来做住宅的经验和积累做一个总结。”
目前国内关于住宅建筑的学术研究并不多。他希望能使他的书具有一些学术价值,他总结出来的一些脉络对以后的建筑师能有所帮助。
1992年,32岁的陈一峰离开了建筑设计院,“下海”去了海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他离开商海,重返建筑设计院。
这段“下海”经历,使得陈一峰逐渐淡泊了名利。并且由于性格使然,他不以某种风格框定自己,“我是不带‘风格标签’的。”陈一峰说。
乐趣先于风格
综观陈一峰的设计作品,风格跨度非常大。有现代的,有古典的,有欧陆风情的,有中式的。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流行音乐,大家觉得这很理所当然。但在建筑,如今似乎很多人觉得古典的更恶俗,甚至“反动”。而陈一峰的看法则相反,他认为,有些现代建筑做得不错,比如都市实践的作品。但有大量的现代建筑,现在看起来很过时,“而经典的东西是永远值得你去看的”。
陈一峰的“珠江帝景”就属于“都市实践决不会去做”的作品,那是很鲜明的欧式建筑。他还有一件非常想做的事。“可能是很多建筑师会嗤之以鼻的,就是做一片高层建筑项目,有着中国式屋顶,看起来非常巍峨,可惜现在还没有这个机会。”
但都市实践的几位创始人来到北京,看到陈一峰设计的倚林佳园,则赞不绝口,建议他找杂志发表这个作品。
这就是陈一峰,他可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来回切换,游刃有余。看到北京的古典建筑都做得不伦不类,他就想,做个地道的给大家看看,让那些不地道的建筑以后就别做了。而欧陆风,他把它做到业内公认北京近年来欧陆风建筑中最好的水平。纵使没有固定的风格,但他能把每种风格做到最好,做到某一个高度上。
“古典的我也会玩一下,现代的我也会玩一下,这是心态的问题。我不把自己搞那么严肃,非得有个风格标签。其实就是玩儿,什么类型有意思我就试试,我觉得好玩儿。甲方给我一个任务,我听了他们的要求后觉得有兴趣,就会去做。”
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是他有自己的原则。他信奉安藤忠雄的一句话:“建筑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应该是社会和环境的一部分”。
他力求他所做的居住区是与城市空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为那个区域增加活力的居住区,而不是一个坐落在城市中的孤岛。比如香山清琴山庄,设计前他对中国建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认为这个别墅应该有很强的地域特征。香山三山五园是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所以绝对不能做成什么地中海风情、西班牙风情等等。“如果那样就毁了那个环境,破坏了当地的文脉”。
“但又绝对不能单纯模仿,走复古的路。”他说,“因为别墅是高品质贵族生活的反映,给人的印象是舒适的。但是你去皇家园林里看看那些不好的通风和采光、狭窄的楼梯,甚至去故宫看看,你可能会觉得皇帝可怜——他们当初住得如此不舒适。”
最后他们决定在设计中追求的建筑风格应当是现代的、时尚的,平面是流线式的,简洁时尚、有现代气息。首先用现代的手法营造舒适感,比如用落地窗、明亮的玻璃等,让它成为现代舒适生活的反映。把这些都反映足了,再在色彩、院落空间的组合和材料上体现出浓厚的中国北方建筑的色彩来。
在陈一峰看来,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吸取别人的精髓、巧妙之处,转化为自己的手法和语言,用在设计当中;后者就是直接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这种情况现在太多了,包括国内许多获奖作品,你一看上去就觉得太眼熟了,太像国外某个建筑师的作品,是把人家的手法直接抄过来的”。
“不想把工作室做大”
陈一峰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工作室有6个人,以住宅设计为主。而院里的另两个工作室都是以公建设计为主的。
陈一峰的兴趣在于做公建,因为公建比住宅“更容易有突破”。但是工作室刚成立时,找上门来的都是住宅项目,而公建要去参加投标,水多深他们也不清楚,所以就做住宅比较多,一直这样做下来了。
“现在一些人对住宅的观念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认为住宅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建筑。事实上,现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MVR等,在国内都在做住宅设计。
住宅其实非常复杂,有无数种变化。事实上现在的住宅当中的售楼处和会所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先锋的部分。开发商往往希望售楼处和会所有一个很强广告的作用,他很怕做出来的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东西,所以给设计师发挥的余地很大。”
但是,做住宅设计的一个最不利之处是时间少且设计费较低,因此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陈一峰并没有将这个工作室做大的打算。他喜欢旅游、电影、话剧,但现在因为太忙已无暇顾及。
“我现在已经感觉累了。我认为生活是首要的,第二位才是工作。我想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所谓轻松愉快,一是不加班,二是有充足的假期去旅游。”
他说,他厌恶经营。“实际上经营的能力是有的,但就是厌恶。”但目前请别人来做这些事又不太可行。
对于职业设想,陈一峰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做过的项目已不少,接下来想出书。“我就想有一些扎扎实实的著作。以前都是编书,现在想要为后人留下一些著作。”
他今年将要带一个研究生。想要带研究生的目的就是要出书。“别人招研究生时看重他能不能独立干活什么的;我不一样,我要求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他的毕业论文要能达到出版要求。我的书想要把我这些年来做住宅的经验和积累做一个总结。”
目前国内关于住宅建筑的学术研究并不多。他希望能使他的书具有一些学术价值,他总结出来的一些脉络对以后的建筑师能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