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专访阮仪三:“世遗之父”与三坊七巷

admin 2006-09-11 来源: 网
  三坊七巷简介: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东临八一七路,南接吉庇路,西跨通湖路,北至杨桥路,原占地约42.8公顷,今约为38公顷。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线,其西侧由北向南为“三坊

  三坊七巷简介: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东临八一七路,南接吉庇路,西跨通湖路,北至杨桥路,原占地约42.8公顷,今约为38公顷。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线,其西侧由北向南为“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为“七巷”:杨桥巷(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路)七巷。另有许多交错屈曲的小巷散布其中,共同组构出鱼骨状的街巷格局(也称棋盘状)。现存三坊七巷的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宫巷林氏民居、衣锦坊欧阳氏民居、二梅书屋、文儒坊陈氏民居、衣锦坊水榭戏台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因道路扩建等缘故,光禄坊、杨桥巷、吉庇巷已消失,三坊七巷只剩下“二坊五巷”。) 

  了解三坊七巷的保护过程,有一个人是绝对无法避开的,那就是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他如同一座高山立在那里,让人仰视…… 

  8月初,一天早上8点20分,比约定的早了10分钟,一位神采奕奕的教授骑着自行车来到同济大学干训楼。他就是著名的“世遗之父”阮仪三教授。 

  在他的坚持下,满头银发的阮教授牵着自行车,与我们一同步行至在同济科技园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黑漆的大门,古色古香的铜环扣,无一不透着传统文化的神韵。 有人说阮仪三性情耿直,看来不假,即使是对刚见面的我们,说起某地不久前拆除了10多万平方米的老房子,依然火气很大,说到激动处,语速急遽加快,两手在空中上下挥舞。 

  有人说,阮仪三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勇气。他则说:“我是一名斗士,谁要是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我就跟谁作斗争。” 

  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此评价阮仪三:“那么多历史遗存今日犹在,是他直接奋斗的结果;那么多历史遗存不幸消匿,也曾留下他竭力相争的痕迹”。 

  面对日渐消亡的古建筑,72岁的他仍在奔走呼告,在一场又一场保卫战中,他始终以一种不妥协的姿态,守护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守护着都市的文脉——平遥古城、丽江、周庄、同里……当然还有福州的三坊七巷。 

  深深的福州情结 

  “我有很深的福州情结。”坦率、谦和的阮教授开门见山。阮教授与福州的缘分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上大学时,班上就有七八个福州同学,有一年我刚好在福州,同济大学开校友会,校友就来了700多个。” 

  对福州,阮仪三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福州四周群山环抱,左旗右鼓,前五虎后高盖,古城内有三山(乌山、屏山、于山)显三山藏(罗山、闽山、冶山)还有三山看不见(灵山、钟山、芝山)。福州滨海临江,物产丰富,实为有福之州……”“1961年,我大学刚毕业,那时我和老师为了写《中国城市建筑史》,全国各地跑了一遍,这其中少不了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 

  “福州1986年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是实至名归!”阮仪三一直担任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委员,1982年,我国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986年开始接受第二批申请,“在评选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当时有170个城市报名,在承德开会时,就有80多名市长闻讯前来‘公关’,专家只好临时转移,结果是评上了38个。而福州的综合评分,是所有参评城市中最高的。” 

  “对外地游客来说,福州是个古迹众多、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的旅游胜地;对城市居民来说,它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家;在专业人士眼中,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名城’。尤其是三坊七巷朱紫坊这一历史文化街区中,保存着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明清民居,形成了古朴传统的街坊风貌。”“福州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可归纳为10个方面,故有‘十城之名’。这十城是:古城、文化城、帝王城、军事城、海港城、工艺城、温泉城、榕城、丝织城、华侨城。从公元前200年建城始,汉建冶城有欧冶城池遗迹,福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为历史古城;福州历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是为文化城……”他对福州的了解,远远超出土生土长的福州人,这让作为福州市民的我们汗颜不已。 

  从1990年到1991年,阮仪三带了12个研究生、30个本科生,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对福州市进行调查,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那时候,安泰河水随涨潮,水波上扬,高时达丈余。”阮教授说,最长的一次,他在福州住了40多天。一街水巷,巷坊交错,白墙灰瓦,流畅的曲线山墙……这一切让这位出身江南名门世家的教授沉醉不已,让他流连的还有那树下闲聊的老人、灯下的说书人。古榕下,小桥旁,他不仅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而且将眼前灵动的一幕幕化作了厚厚的一沓写生稿。“福州三坊七巷的明清古民居工艺考究精湛,雕刻细腻,文化沉淀深厚。” 

  “坊巷格局始于汉代至宋代很多地方都拆了,只剩下名称,而三坊七巷保存有大量明清古建筑和众多深宅大院、名人故居。坊口有高大的劵门,坊门立有石碑,上刻有坊规,在巷头、巷尾立有土地菩萨壁龛、古树、古井,保持着完整的历史风貌。我对学生说,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 

  越说越兴奋,阮仪三从书桌上拿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一书,这是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材,阮仪三教授将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一个典型的个案,写入了书中。 

  书中有三张大幅的表格,包括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特色构成的要素、含义、结构。规划完成后,他专门开了三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其中一场座谈会是在福州市政协召开的。“当时由于条件所限,这三张表格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在三张大纸上。”座谈会反响十分热烈,现场的许多老同志写了许多建议和意见。事隔多年,阮仪三还是感慨万千:“福州的百姓真是热爱自己的城市!” 

  可惜,这个规划虽然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负责人是东南大学的院士齐康教授,但并未获当地政府批准。 

  “阮教授的战斗” 

  1993年,在福州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潮中,一港商看中了三坊七巷这块地,聘请了香港的设计师来做改建规划。“这个规划把已确定的要保护的明清民居全划出来完整地保留,而把其他民宅全部拆除。规划在坊巷的四周盖一圈38层的高层住宅,小区中央设计一幢巨大的中央商场,其他是绿化用地。这个方案把整个三坊七巷的格局全都破坏了,留下只是孤零零的一幢幢文保单位。” 

  阮教授说,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不仅要保护其自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整体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这是因为历史街区连片的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它显示着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街区至今有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活,街区才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居类的古建筑失去环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 

  香港著名建筑师陈藉刚先生是港商的首席顾问,阮仪三教授与他交换了意见,并把董鉴泓先生与之合著的《名城鉴赏与保护》一书让他看。过了一天,陈先生登门拜访。他对阮教授表示,这个方案确实有问题,是不了解福州的历史,不了解历史名城的保护。阮教授告诉他:“这是福州的历史精华,谁来开发,谁就要负破坏历史遗存的责任。”陈藉刚先生很快退出了设计,而后他与阮仪三教授却结成了知己,并努力为中国的城市历史保护提供帮助。“陈先生很有水平,心中有一份很深的爱国情结。”阮教授对陈藉刚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2000年4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阮仪三做现场直播节目,标题就叫《阮教授的战斗》。主持人崔永元问阮教授,你说你在保护古城上屡战屡败,你在平遥古城和周庄古镇上都打了胜仗,而败仗是哪些呢?阮仪三教授就举了福州三坊七巷的例子,并且说道三坊七巷可能保不住了。节目播出后,6月1日,建设部打电话给阮仪三教授,请他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原来是建设部部长专门请福州市和福建省建设厅、文化厅的领导具体商谈三坊七巷的保护问题。 

  面对地方官员提出的三坊七巷居民居住条件太差,改建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等等,阮仪三的态度十分坚决——“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也是全国的宝贵遗产,这样完整的历史街巷在国内实属珍稀,应该重新研究三坊七巷的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 

  “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之根!” 

  针对一些官员提出的“老建筑年久失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阮教授认为,政府要为保护出大力,这是因为—— 

  那里的房子基本上是木结构,需经常维修。日本的神社每30年就会落架全部重修,我们的不少老建筑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就没修缮过。 

  产权变了,很多成了公房。房子产权关系不明晰,修缮就无从谈起。而国外马克思的房子住的是他的孙女,托尔斯泰故居住的是他的孙子,莎士比亚故居住的是他的七世孙。 

  不合理利用。以前多是祖孙三世、四世同堂,家家有厅堂、书房、天井、花厅,现在是超负荷运转,甚至是一个厅放了五个煤气灶,违章搭盖比比皆是,怪不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盖楼花5个亿,修马路要2个亿,因为这是建设,而修老房子连五万元都拿不出来,我们这一代是要被后代子孙骂的。”阮教授再一次提高了声调。 

  这一役不胜不败 

  阮仪三教授曾经说过,在保护三坊七巷一役中,他打了败仗。福州市日前出台了新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他又如何重新看待这一战役的胜负? 

  阮仪三教授说:“在这一役,我是不胜不败。不胜,是因为有部分地区已被拆掉,拆掉的部分是永远无法复原;不败,则是大部分格局仍保了下来。新的保护规划出台后,既有总体规划,又进行了分类保护,符合福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我个人比较满意。” 

  他认为,对三坊七巷内的建筑可分为几类:文物建筑、保护建筑、历史风貌建筑、改造建筑、新建建筑。对于文物和保护建筑进行修缮,保持其原真性,做到原貌保护;对于历史建筑进行维修改善,遵循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修复;对于一般建筑中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建筑,可对其进行改造,或拆了重建;违章建筑要坚决拆建。“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上,福州要向上海学习。”2003年,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有关保护历史街区和建筑的法规。上海的建筑保护走在全国前列,设了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做了认真的保护规划。“但还是太少,只有632处,英国伦敦有18000多处。” 

  阮仪三教授认为,在对街巷古建筑进行保护的同时要进行修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些花园、街巷、宅第都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发展旅游、休闲等有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活力地带。“要原样翻修,不修假古董,重现它们的历史风貌。” 

  保护也是发展 

  “不应该把历史看成是现代化的障碍!发展经济并不都要去办企业,填河开路,我们也可以发展旅游,比如周庄不但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成了旅游热点,一年收入达5个亿。” 

  “保护与发展并不对立,保护也是发展。”阮教授说,现在上海市区老房子的价值是新房子的5倍,一平方米六万元以上。苏州保下来了,苏州古城14.4平方公里,城内建筑限高24米,没有一幢超过六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这并没有阻碍当地经济的腾飞。 

  “建筑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形象、最密切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文化的记忆,是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记忆。”阮教授动情地说,上海12个文化风貌保护区中,有一个是在他的强烈呼吁下保存下来的,那就是虹口区提篮桥犹太人历史风貌保护区。那里曾住过3万多名犹太人。那一带本来划为北外滩地区,拟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去年底,上海举办了一个犹太人在上海的纪念活动,美国卡特政府时期的国家银行行长已经92岁了,他来到当年在上海的家,不用别人指路,就认出了自己家的原址。他还告诉别人:“当年我们在这里很苦,瞧这间房是我们家的,爸爸妈妈睡大床,这边是姐姐的床,那边是我的小床。”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我真的感谢上海,在我们犹太人被全世界赶尽杀绝时,这里收留了我们。”这种表达,一个带感恩的情绪油然而生。后来,有至少五六家犹太人公司,主动表示想到这里投资保护。 

  “这就是城市的记忆,生动地记载着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珍贵友情。”前些年,不少城市一味追求所谓的“现代化”,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无情地摧毁。“现在,百城一面,万屋一貌,富有特色风貌的建筑被无情地改变、淹没。”阮教授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建筑的粗劣化和趋同化,无疑是文化的堕落!我们要做的是,在城市正常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那些有价值的城市遗产,使优秀的城市特色得以留存,借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从中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要以为我是老保守,我想保的只是祖国艺术文化的遗产,想守的只是中华流传千年的传统!”老人的声音铿锵有力。 

  人物简介:阮仪三是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导、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他被称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世遗之父”、“历史文化名城卫士”,曾经“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2003年,他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4年,法国文化部授予阮仪三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幸存的三坊七巷

小黄楼假山上的半边亭,装饰着精巧的木雕。

小黄楼花厅怪石嶙峋,移步易景,水面鱼儿嬉戏,好一个“知鱼乐处”。

三坊七巷里随处可见这样精美的木雕。这是小黄楼里的“金鼠抱瓜”悬钟。

本版图片摄影:关建东

  俯视的高度 

  一个夏日雨后的傍晚,斜阳脉脉。登上位于福州闹市区的东百大楼19层,喧闹声渐渐遁去,向东南方向俯瞰,只见—— 

  巷陌深深,庭院毗连,逶迤的封火墙如波浪般起伏。它的四周,是逼仄的高楼形成的包围圈。现代与古朴形成的巨大反差,那一瞬,撞击着神经的,是震撼、是惋惜、是庆幸…… 

  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高度,俯视三坊七巷的经历。 

  三坊七巷,是目前全国中心城区现存的最大的古街区,它起始于西晋,形成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南宋,中兴于明清,延续于近现代,是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最鼎盛时期,各类宅院数以千计,现存明清古建筑200多座,被中外建筑界誉为“江南古建筑的瑰宝”、“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城坊历史的活化石。 

  上天是如此的眷顾这一方水土。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化巨人聚居于此,形成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共存共荣的文化生态。近代而言,就有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现代思想与学术开山之祖严复,中国船政文化的创始人沈葆桢,文学大师冰心,硕学大儒、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照亮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天空。 

  近年来,随着三坊七巷的声名日隆,其保护与开发,牵动着各界各方。最大的一条喜讯,莫过于在今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福州市政府举行“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碑仪式,同时宣布,计划投入30亿元全面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159处遗迹。三坊七巷的居民奔走相告:“保护三坊七巷的春天到了!” 

  一日,在公共汽车上,正埋头翻阅一本三坊七巷的资料,身旁一位打扮入时的女子凑了过来,我讶然:“你也感兴趣?”“是啊,这是福州的名片,能不关注?”不想,背后又传来另一个热切的声音:“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两位年轻时髦的女子,也许不一定清楚,三坊七巷里有过多少故事,曾怎样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不了解有多少人为留住这一处城市的文脉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抗争,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她们深深地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渴望了解三坊七巷的前世和今生…… 

  如此的关注和渴望,催生了关于“三坊七巷”的系列报道。我们试图从全新的视角观照三坊七巷,带着我们一同游历的是世遗专家、作家、电视编导、文史专家,还有三坊七巷的名人后裔。本报记者 林丽明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