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吴良镛谈贝聿铭及“人居环境”营造

admin 2006-10-09 来源: 网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贝聿铭先生倾注心血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6日向世人揭开面纱。这不仅是大师设计生涯中的又一丰碑,也是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盛事。为此,本报约请了北京、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贝聿铭先生倾注心血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6日向世人揭开面纱。这不仅是大师设计生涯中的又一丰碑,也是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盛事。为此,本报约请了北京、上海、江苏三地的建筑专家和学者对贝聿铭的建筑风格、理念和精神进行解读和阐释,同时也对我国的建筑生态进行审视和剖析,期望通过对贝聿铭先生的关注和探讨,得到关乎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更多启示。

  ——编者

  吴良镛参加完在广州举行的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匆匆返京,记者的电话尾随而至。吴良镛一生获得众多荣誉,如今84高龄却不愿稍作歇息,又开始投入新的项目,这与长他5岁的贝聿铭的工作劲头完全一致。但两人的事业侧重点又有不同:贝老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实践者,总在不停歇地把自己汩汩喷涌的才华变成建筑品质;吴老则在操刀城市建筑的同时,又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把思考的积淀变成谆谆教诲和理性的文字,来引导年轻的同行。虽说建筑界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约请辈分相近的吴良镛说一说贝聿铭、说一说两人共通的建筑理念,似乎是比较恰当的。

  贝聿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是不赶时髦的。”

  吴良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两位大师不曾商量,但英雄所见略同。

  盖房子,其实是盖城市,必须认真研究城市环境

  问:苏州博物馆新馆强调两个特点:一是“中而新、苏而新”;二是“不高不大不突出”。这两个特点反映了哪些建筑理念?

  答:我想应该可以反映两点:一是中国的建筑,尤其是文化建筑必须根植于文化传统;二是建筑必须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这两点综合起来,就是我曾经提出的“大城市”的概念:建筑师,这个环境不只是人工环境,也不只是自然环境,应当包括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环境。”

  问:您刚刚谈到文化传统,它与成功的建筑设计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

  答:汲取文化传统,把它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就能成为城市的点睛之笔;否则建筑就会失去生命与灵性,最多只能成为实用主义的一件物证,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遗憾。

  现在有些建筑本来位于非常好的地点,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却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我心里很难受。我在主持设计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时候,就把其定位于在特殊地点(孔子家乡)的特殊功能的建筑(以研究和发挥儒学文化为内容)。它必须是一座现代建筑,又屹立在这个文化之乡,必须具备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对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包括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后再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的技巧予以现代形象表达,创造一种“欢乐的圣地感”。如今,孔子研究院被誉为该市的现代标志性建筑。

  我这里还要提及上海的金茂大厦。当今世界,一个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是拘泥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樊笼,美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金茂大厦就是一个证明。美国建筑师在设计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融合了中国传统塔型的构造,将传统建筑手法与现代材料结合,高,单纯,但不单调,是靠着完美比例关系的层断,挑起观者视线的波澜,让建筑有着一种成长运动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有了李、杜题韵,东坡记游,即刻光彩照人。

  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在贝聿铭诸多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

  问:在您看来,贝聿铭的众多设计中,有哪些融合了文化传统?

  答:巴黎卢浮宫入口的玻璃金字塔不仅融合了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与卢浮宫的艺术气质也交相呼应,且采光巧妙,被称为建筑的经典之作。他在国内的某些设计,比如香山饭店,采用院落式设计,堪称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他苏州老家的长廊曲径和假山水榭,也在他诸多建筑的借景设计中得以体现。

  问:很可能成为贝聿铭封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您对这幢建筑有什么评价?

  答:对新馆的设计,建筑界似有颇多争议。我没有亲眼去看,不能妄作断言。等以后有机会去参观以后,我才能形成属于我的看法。

  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每一个建筑师应有的追求和情怀

  问:您是业界公认的国内“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门科学?

  答: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

  过去我们以为建筑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现在我们城市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思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也是每一个建筑师应有的追求和情怀。

  当“洋设计”在中国成为“时尚”,建筑业更要具备文化的自觉、自尊和自强

  问:目前,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公布之时,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从奥运场馆到CBD建设,从世博开篇到城市建筑、从城市规划到住宅布局均是如此,甚至就像浙江金华这样的小城,也请来了“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答: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洋设计”在中国建筑业的确已经成了“时尚”,但某些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与肌理,以致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实验场”。

  我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们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们有的人甚至认为昙花一现的东西也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不能认同的。这也是我对国家大剧院和央视新楼提出异议的原因。

  问:现象背后说明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答: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可惜我们自己的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我们在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中学”和“西学”要结合起来。

  目前中国建筑师无疑正面临新一轮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竞争。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中国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