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梁思成古建保护之路
admin
2006-11-27
来源:
网
编者按: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的李庄,承载着太多的城市记忆,也留下了太多当代建筑精英的足迹。依托中国营造学社,李庄为培养华夏人才、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编者按: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的李庄,承载着太多的城市记忆,也留下了太多当代建筑精英的足迹。依托中国营造学社,李庄为培养华夏人才、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李庄走出的数十名院士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谱写着时代的辉煌。
恰逢今年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诞辰105周年,也是中国建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今年4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启动,这一举动在业内震动不小。中国营造学社曾有过辉煌,我们尤其应该记住那里的人和事,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国营造学社“社员”王世襄、刘致平和莫宗江,探索那份对往日的回忆、思念与感动。
抗战时期,李庄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毅然克服困难,在战时为中国建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平静”的学堂,从而形成了具有李庄特色的“中国学术李庄”的累累硕果。
营造学社在李庄
抗战时期,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在李庄工作了4年。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李庄坚持“文化抗战”,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工作。60多年过去了,往事的回忆让年过九旬的王世襄老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原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王世襄,为李庄的抗战贡献做了准确定位:“李庄在抗战时期是保护精英的堡垒,培育人才的基地。”梁思成的弟子罗哲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李庄予以描述:“长江源头千年古镇图,营造学社六载寒窗说。”王世襄和罗哲文是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仍健在的两位老者。
王世襄回忆说,李庄在四川宜宾市长江的南岸,因境内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在我国古代就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李庄镇有“九宫十八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梁思成将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李庄在抗战时期是一个“避风港”。为躲避战乱,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建处、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共1万多人相继迁到李庄,使原本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一时间显得热闹非凡。1930年,时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朱启钤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营造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时梁思成担任学社法式部主任。之后,刘致平、莫宗江等人先后加入学社,组成了强有力的研究班子。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后,连续几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古建筑实测考察工作,范围遍及华北、中原及江南。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考察才不得不中断,营造学社从此走上了漫漫南迁之路。历经武汉、长沙、昆明等地转移之后,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四川李庄,直至1946年离开,总共在李庄近6年时间。
建筑人才的滋养地
李庄,不仅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还以其“中国建筑人才的滋养地”而世界闻名。已故古建专家刘致平、莫宗江就是这些建筑人才中曾担任中国营造学社重要职务的两位人物。
刘致平曾回忆说,1934年,受梁思成邀请来到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他终生孜孜以求的工作――研究中国建筑及其历史演变。或许,当初的刘致平并没有想到,此举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与梁思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刘致平在学社的工作是辅助梁思成对《清工部工程做法》原文进行校正及文字注释工作。这段时间,对刘致平来说收获颇丰。他很快通过这一工作接受了前人的成果,弄通了清式工程做法及其建筑术语,并着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历史演变。刘致平是一个善于思考并有创见的学者,梁思成发现了这一点,安排他对民居进行深入研究。刘致平果然不负重望,1941年,刘致平撰写的《四川住宅建筑》一书,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部民居研究方面佳作。
抗战胜利后,刘致平随梁思成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并任教授。1958年,刘致平调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梁思成评价说:“他一生的工作都极具开创性,如对于四川广汉县志部分的编修,是将现代建筑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我国县志的创举。”而吴良镛则评价说:“刘致平对中国建筑研究别有蹊径,是对中国建筑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拓荒者。
已故古建专家莫宗江是梁思成的得意弟子。与刘致平境遇不同的是,莫宗江幼年丧母,10岁时父亲因经商失败而弃家出走。莫宗江及其兄弟姐妹靠兄长的微薄收入生活,并因此失学。莫宗江是自学成才,练就一手好字。
据莫宗江回忆录中描述,1931年,梁思成见莫宗江很有培养前途,就把他留在身边做助理,并时常推荐他看一些优秀的建筑书籍,还把弗莱彻的建筑史给莫宗江仔细琢磨,并告诉他,这本建筑史的插图全部是由弗莱彻的助手所绘制,希望莫宗江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他写中国建筑史画一套插图。梁思成还示意莫宗江:“我们出的成果一定要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莫宗江领会了梁思成的教导,并为中国学术研究达到世界水平奋斗了一生。
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的渊源
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结缘是在1946年,那一年梁思成筹建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更名为中国建筑研究所搬进清华大学。
据营造学社成员介绍,营造学社并入清华有诸多原因。一是因八年流亡特别是没有固定的编制很难安心学术研究。二是因日本侵略者的劫掠,学社财力已空,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三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林徽因在为梁思成所著《清式营造则例》一书的结论中指出:中国古老建筑的新生命要靠新的建筑师和建筑学生,只靠过去学社吸收少数建筑系毕业生和招考吸引一些青年学徒是不行的。
梁思成、林徽因对潜心钻研、实地勘察测绘多年,且卓有成果的营造学社非常眷恋,于是想出既要培养正规大学生,又要继续不断对古建筑进行勘察研究的办法,即由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中国建筑研究所,学社成员都是这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可吸收建筑系的师生们参加。
吴良镛评价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大功绩,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如何正确地进行古建筑保护维修提出建议和设计方案。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回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为那些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前辈学者肃然起敬,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传承和发扬。”
《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说:“作为中国建筑学的摇篮,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前身,李庄应成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基地。因为它不仅仅是建筑的纪念碑,更是培养建筑人才披沙见金的意志与精神。”
恰逢今年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诞辰105周年,也是中国建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今年4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启动,这一举动在业内震动不小。中国营造学社曾有过辉煌,我们尤其应该记住那里的人和事,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国营造学社“社员”王世襄、刘致平和莫宗江,探索那份对往日的回忆、思念与感动。
抗战时期,李庄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毅然克服困难,在战时为中国建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平静”的学堂,从而形成了具有李庄特色的“中国学术李庄”的累累硕果。
营造学社在李庄
抗战时期,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在李庄工作了4年。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李庄坚持“文化抗战”,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工作。60多年过去了,往事的回忆让年过九旬的王世襄老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原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王世襄,为李庄的抗战贡献做了准确定位:“李庄在抗战时期是保护精英的堡垒,培育人才的基地。”梁思成的弟子罗哲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李庄予以描述:“长江源头千年古镇图,营造学社六载寒窗说。”王世襄和罗哲文是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仍健在的两位老者。
王世襄回忆说,李庄在四川宜宾市长江的南岸,因境内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在我国古代就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李庄镇有“九宫十八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梁思成将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李庄在抗战时期是一个“避风港”。为躲避战乱,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建处、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共1万多人相继迁到李庄,使原本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一时间显得热闹非凡。1930年,时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朱启钤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营造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时梁思成担任学社法式部主任。之后,刘致平、莫宗江等人先后加入学社,组成了强有力的研究班子。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后,连续几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古建筑实测考察工作,范围遍及华北、中原及江南。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考察才不得不中断,营造学社从此走上了漫漫南迁之路。历经武汉、长沙、昆明等地转移之后,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四川李庄,直至1946年离开,总共在李庄近6年时间。
建筑人才的滋养地
李庄,不仅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还以其“中国建筑人才的滋养地”而世界闻名。已故古建专家刘致平、莫宗江就是这些建筑人才中曾担任中国营造学社重要职务的两位人物。
刘致平曾回忆说,1934年,受梁思成邀请来到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他终生孜孜以求的工作――研究中国建筑及其历史演变。或许,当初的刘致平并没有想到,此举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与梁思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刘致平在学社的工作是辅助梁思成对《清工部工程做法》原文进行校正及文字注释工作。这段时间,对刘致平来说收获颇丰。他很快通过这一工作接受了前人的成果,弄通了清式工程做法及其建筑术语,并着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历史演变。刘致平是一个善于思考并有创见的学者,梁思成发现了这一点,安排他对民居进行深入研究。刘致平果然不负重望,1941年,刘致平撰写的《四川住宅建筑》一书,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部民居研究方面佳作。
抗战胜利后,刘致平随梁思成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并任教授。1958年,刘致平调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梁思成评价说:“他一生的工作都极具开创性,如对于四川广汉县志部分的编修,是将现代建筑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我国县志的创举。”而吴良镛则评价说:“刘致平对中国建筑研究别有蹊径,是对中国建筑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拓荒者。
已故古建专家莫宗江是梁思成的得意弟子。与刘致平境遇不同的是,莫宗江幼年丧母,10岁时父亲因经商失败而弃家出走。莫宗江及其兄弟姐妹靠兄长的微薄收入生活,并因此失学。莫宗江是自学成才,练就一手好字。
据莫宗江回忆录中描述,1931年,梁思成见莫宗江很有培养前途,就把他留在身边做助理,并时常推荐他看一些优秀的建筑书籍,还把弗莱彻的建筑史给莫宗江仔细琢磨,并告诉他,这本建筑史的插图全部是由弗莱彻的助手所绘制,希望莫宗江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他写中国建筑史画一套插图。梁思成还示意莫宗江:“我们出的成果一定要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莫宗江领会了梁思成的教导,并为中国学术研究达到世界水平奋斗了一生。
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的渊源
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结缘是在1946年,那一年梁思成筹建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更名为中国建筑研究所搬进清华大学。
据营造学社成员介绍,营造学社并入清华有诸多原因。一是因八年流亡特别是没有固定的编制很难安心学术研究。二是因日本侵略者的劫掠,学社财力已空,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三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林徽因在为梁思成所著《清式营造则例》一书的结论中指出:中国古老建筑的新生命要靠新的建筑师和建筑学生,只靠过去学社吸收少数建筑系毕业生和招考吸引一些青年学徒是不行的。
梁思成、林徽因对潜心钻研、实地勘察测绘多年,且卓有成果的营造学社非常眷恋,于是想出既要培养正规大学生,又要继续不断对古建筑进行勘察研究的办法,即由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中国建筑研究所,学社成员都是这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可吸收建筑系的师生们参加。
吴良镛评价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大功绩,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如何正确地进行古建筑保护维修提出建议和设计方案。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回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为那些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前辈学者肃然起敬,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传承和发扬。”
《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说:“作为中国建筑学的摇篮,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前身,李庄应成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基地。因为它不仅仅是建筑的纪念碑,更是培养建筑人才披沙见金的意志与精神。”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