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景观  /  正文

2019ASLA通用设计类荣誉奖:内蒙古敖包山顶公园景观设计 | 中建设计集团

糯米团子 2019-10-11 来源:gooood
  • 项目名称:
    梦想之窗—敖包山顶公园
  • 项目地点: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村
  • 项目规模:
    5890㎡
  • 设计公司:
  • 委托方:
    内蒙古文冠庄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建成时间:
    2015.10

一百年前,敖包山是当地的“神山”,寄托了牧民的信仰和精神世界。由于人们对环境的任意破坏使这里变成了荒漠。敖包山公园是为了“纪念”而重生的!纪念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展现了牧民新生活。这是一个集科普公园、露天纪念馆和冥想空间于一身的新农村景观。设计原则是尽量减小对山体的变动,与此同时最大化的得到当地农民及政府的认可。项目发展至今,俨然成为了中国防沙造田,荒漠修复最好的实例之一。

项目位置\背景

大漠黄沙,土壤沙化,牧民搬迁,这就是中国东北部的真实写照!

敖包山位于内蒙敖汉旗,她一直是当地牧民心中的“神山”,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这个65英尺高、26909平方英尺的小山立于一望无际的文冠果庄园之上。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黄沙漫漫的荒漠呢!二十世纪30-70年代,当时对生态的破坏使得这里变成了荒漠,迫使牧民含泪搬迁。曾经的大漠,历经改造,成为了三十年后的“全球环境500佳”。敖包山公园是为了“纪念生态修复及牧民的新生活”而建,同时集科普公园、露天纪念馆、冥想空间于一身的多功能乡土景观,除了满足公园本身的功能以外,还通过室内外的自然转换和结合,赋予她更多人与自然产生共鸣的空间意境。

▽ 朝向四个方向的瞭望台

客户 

我们的客户是新一代的中国农人,他们用五年时间建造了3789英亩生态文冠果庄园,同时希望设计团队能帮助他们修复退化的农场及三个已经败落的村庄。并且在敖包山上开发建设一个公园用来纪念生态修复过的沙漠沙地,并使其成为一个对当地牧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纪念性新农村景观。

▽ 取势于山的设计

意义\影响力

敖包山公园和农场修复策略是客户与政府合作进行的,直接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及经济收入。该项目采用本土材料、遍地芒草及框景打造了一个中国东北部少有的新农村景点。对土地最少的干扰,却最大化的被当地牧民、访客及中国政府所认可,现在俨然成为了中国防沙造田,荒漠修复最好的实例。

▽ 遍地芒草及框景

设计

敖包山山体90%由石块组成,只有表面附了很薄的土壤,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山”,而这座小山现在成了瞭望台、露天纪念馆更是牧民的歇脚之处。为了尊重山体自然坡度,取势于山、顺势原脉,融合自然的同时给予访客观察自然的机会和体验四季的变迁,而且兼顾了当地的牧民午休、歇脚及饮水的需求。

“框景之窗”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减少接地—尊重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现有地形环境的改动。

②不定基面—体现山地特色,不同的基面标高使得建筑随着山势的变化不断与山体发生直接的关系而形成了步移景异的展示路径。

③取势于山—利用山势,将山势融入建筑特色。

除了“框景之窗”,周边还有一系列小盒子与之呼应。由路径和其旁的土壤构成了若干个小盒子,这些小空间承载了展示历史、科普文化的功能。行人游走其中,首先视野会注意到地面之上的展示之窗,是高大并且震撼的,而这些匍匐在砾石之上的小盒子又拉近了你和展示物的关系。 这种冲突,及丰富了视觉效果也做出了不同的空间感受。大与小的冲突结合,室内外的自然转换,山体与建筑的融合,造就了历史就在脚下,你就行走在历史之中的人与自然的感悟。

可持续

场地内所有现场挖掘的石头全部再利用

采用耐旱的本土芒草及野花

所有铺装都是可渗水的砾石及重复回填的石块

景墙采用山体挖出的石头重复再用

保护所有现存的树木

▽ 石材的再利用

15.jpg

▽ 本土芒草及野花

16.jpg

▽ 总平面图

17.jpg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时光不再:  很有意思的精致小作!现场感把握得很好,尺度恰当,肌理的表达还有提升空间
2019-10-14 15:30:31

相关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