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共建花园景观设计 | 未名设计(WMLA)+知初小世界
-
项目名称: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共建花园
-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
-
设计公司:未名设计(WMLA)  知初小世界 
-
建成时间:2021年11月28日
-
图片来源:未名设计(WMLA),香山里小学,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
一、项目概况
未名设计WMLA深耕高品质校园空间营造和环境提升多年,并持续探索设计与自然教育融合的创新模式。以香山里小学为基地,从校园设计建造到课程内容研发,再到师生共建参与,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校园设计与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模式。
设计与教育的不断探索
第一个阶段(2016年),自然探索教室与户外自然探索中心设计与建造
香山里小学2016年建校筹备期间,团队与学校合作进行“教学性校园景观设计”的探索尝试,提出了“博物馆中的校园”的设计理念,希望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绿化空间,营造可供儿童进行自然探索和学习的场域,团队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以教学为目的的创新性升级,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校园内增加室内自然教室与室外的自然探索中心。其中,围绕团队出版的科普绘本《南国棕榈》,设计建造了具有南方特色的棕榈探索园、集装箱式的科普教育中心以及定制设计科普解说系统,为香山里小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资源。
香山里小学户外自然探索中心
香山里小学自然探索教室
第二个阶段(2017年至今),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实践
2017年9月开学至今,未名设计教育团队(知初小世界)在香山里小学先后开展了《博物探究》、《自然探究》、《趣味地理》等自然教育课程,自然教学课程主要在前期设计的教学景观中开展,校园景观成为学生日常观察的素材,设计阶段对儿童身心特点的关切和对教学需求的考量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呼应。
自然探究课程及活动
博物探究、趣味地理等教学课程
第三个阶段(2021年至今),师生家长参与共建校园环境
2021年借助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共建花园”项目的契机,校方考虑将教学楼屋顶建设成为低龄学生的户外自然教育课堂,基于过往设计建造与课程的经验,未名设计提出了设计x教育融合的共建模式。
香山花园共建活动部分参与学生家庭
二、设计理念
香山里小学“设计X教育”共建模式
结合香山里小学创新型校本课程的开展需求与共建花园的建设契机,设计团队与教育团队联合,将花园共建过程融入校本课程的“香山花园共建计划”,以课程指导设计,用设计服务课程,实现设计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共建项目由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香山里小学提供支持,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蛇口社区基金会进行统筹和指导,设计师和课程导师协作,组织策划校本课程、工作坊和运营计划,将设计和教育融合,并为社区打通全流程的参与途径。
团队将整个共建过程开发成为香山里小学的一门名为“香山花园我设计” 的校本课程,综合了自然教育、劳动教育、设计思维、管理思维等诸多内容,每周二下午为同学们集中授课。以校本课为中心指导调研、设计、建造、运营四个主题工作坊,邀请全校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作为亲子单位共同参加,工作坊主要在周末或假期开展,尽量扩大共建的参与范围。工作坊中落实课程教育内容,制定运营计划,在长期的运营管理中反馈教育内容,逐渐完成运营中的知识学习。
共建花园香山里校园模式图
三、项目亮点 设计与教育的全流程融合
飞鸟驿站屋顶花园位于香山里小学B栋屋顶,原为简单的花池覆土,难以使用。
近年来深圳市强调公众参与城市美好生活场景的建设,“共建花园”是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在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架设桥梁的重要手段。在校园中开展共建花园项目,除了收集使用者意见、邀请使用者共同建设和维护花园意外,更多了对教育意义的考量。我们的花园为孩子而建、跟孩子共建;既要孩子喜欢在花园中玩,又要孩子能在花园中学习;既要孩子在共建中学习设计思维,又要孩子在建成后的花园中接受自然教育。整个共建过程包括调研、设计、建造、运营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设计师和自然教育导师共同参加,带领学生们上课并参加工作坊,实现了教育和设计的完全融合。
香山里屋顶花园改造前情况
自然教育 | 调研阶段
在前期调研阶段,校本课程围绕自然演替、乡土物种、入侵物种、生态系统等自然知识展开,帮助学生从自然的角度认识场地条件;组织开展自然探究课,主要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入侵物种认知、土壤与种植、鸟类专题课、昆虫专题课等课程,帮助孩子们理解场地、理解自然,并组织学生完成了“花园建材募集”、“场地整理”、“小小园丁计划”等活动。
自然探究课过程
生态本底调研过程
设计思维 | 方案阶段
设计与教育团队在了解了学校的基础条件、校方需求后,又收集了近百份学生和家长对于场地设计的想法,在后续的设计工作坊中整理了多方共识、结合了师生和家长的设计巧思,共同提出花园主题和设计理念。
设计工作坊讨论方案
花园主题
花园是大沙河生态廊道周边的屋顶斑块。结合场地中已经出现的生态群落自然演替现象,随时略过的各式飞鸟及远处的大沙河无边界绿廊,学生和家长提出花园主题“香山花园·飞鸟驿站”,作为香山里学生们的自然观察乐园、户外自然教室。
设计理念
遵循自然演替规律,构建自然群落关系,逐步形成屋顶生态系统。设计循环利用场地中的植物材料,保留主要植物组团,通过乡土植物和引鸟植物的应用,先期打造的香山花园·飞鸟驿站,可为鸟类提供生态长廊周边的中转站、歇脚处,未来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屋顶生态系统,让学生们在教室屋顶就能随时观察自然系统发展过程,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
花园设计方案形成过程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和自然教育导师对学生进行了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启发和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设计工作的目的与流程;在设计工作坊中,孩子和家长共同提出设计方案,通过方案阐述和协调,分组落实深化设计,最终形成融合版的设计方案。
花园模型深化设计过程
劳动教育 | 施工阶段
为了实现真正的共建,设计师只提供材料和功能要求,具体建造方案都需要参与的学生和家长自行研究。孩子们在课堂上动手制作的鸟巢、昆虫屋等小型布品。在建造工作坊中学生和家长逐渐探索施工工艺,共同完成了花园中的主要构筑物,包括观鸟墙、观鸟屋、遮阴棚、绿化垃圾箱、教学桌、墙画等,充分体现共建的要求。
花园共建施工过程
建设效果
花园主要分为户外教学区、观察游乐区和生态演替区三大分区。户外教学区以沙池打底,上置组合式木箱作为教学桌椅保留了场地中自然生长的乔木提供景观和遮荫功能,以香山里小学三原色设计遮荫棚,轻薄飘逸的网纱也为场地注入了活泼的气质。以麻绳编织的观鸟墙作为背景墙挂书写板,学生可在墙后观察飞鸟和昆虫,减少对鸟类活动的干扰。
花园共建效果
户外教学区
孩子们创作的飞鸟拼贴墙
观察游乐区主要利用植物和景观小品设计形成花境,并搭配佩兰、冬红等植物以便更好的引鸟引蝶,点缀黄花风铃木、柑橘等方便鸟类停留、筑巢,同时柑橘也可为鸟提供食物。利用园中原有植物枝叶在周边围墙上做自然拼贴画,展示不同鸟类的身姿。
观察游乐区
景观小品兼做鸟儿的取食器
生态演替区中间预留草坪作为演替的空间,四周种植各类引鸟引蝶植物,同时布置水盆、取食器、鸟巢等方便鸟类生活,设置昆虫屋加速构建生态系统。设计观察帐篷、风车和远眺大沙河的眺望点,方便学生日常观察及游戏。本区布置远红外摄像机,方便记录花园中鸟类的行为,同时可作为未来课程学习的影像资料。
生态演替区
手作观察帐篷
系统思维 | 运营阶段
花园设计之初秉持低成本、低维护的原则,但屋顶的特殊条件需要最基本的人工维护。运营工作坊中自然教育导师带领孩子一起制定花园养护计划,不仅让每一个孩子亲自参与到花园维护中,也让孩子们学会通过管理的思维调动更多的力量来共同维护花园的美好。后续的校本课程可以根据运营中发展的自然现象、生态规律等,开展自然教育专题课程,并调整运营计划,保持花园的持续生长。
自然教育导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访谈养护工人自主制定管养方案
香山里模式的社会效益
本次的花园共建持续了近半年时间,共建活动与两学期的校本课程绑定,同时邀请学生亲子家庭,开展调研工作坊、设计工作坊、两次建造工作坊和开园仪式,期间共带动约260人参与共建。花园设计校本课、各阶段工作坊、全员参与的运营计划,各环节之间相辅相成,场地的设计维护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达到了高度统一,教学效果形成了圆满的闭环,学生在整个项目中收获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共建花园开园及部分参与者颁奖
在这个项目中,课程与设计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课程为设计服务——花园建成后也成为了学生自然观察的重要基地,花园中的草木虫鸟、四季轮回都将是孩子们观察和学习的素材。参与建造过程的学生和家长对共建活动好评连连,并对学校未来的建设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公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孩子们在自己建的花园里观察动植物和生态过程
花园已经建成,但是花园的运营是持续的过程。在新的学期里,“香山花园我设计”校本课还将继续,已经建成的“香山花园·飞鸟驿站”即将开启新的使命,我们将花园的养护计划、花园动植物的观察、以花园材料为基础的制造等作为课程,纳入学校的“多元智能评价制度”,保障花园的运营和维护长期有效。
本学期的校本课只是一个开始,未名设计团队将继续与香山里小学共同推进和深化设计与教育的融合,以校园为基地,以设计为切入,让学生深度参与校园事务,并在过程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共建花园
设计单位: 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WMLA)、知初小世界
建成时间:2021年11月28日
项目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
项目类别: 研究创新类
设计团队:车迪、刘玥、谢园、林苑、蔡恬岚、覃作仕、郑旻、黄舒婷、徐伟琦、张越
自然教育导师:郝爽、李响、杨雪、覃赵钱
摄影师:未名设计(WMLA),香山里小学,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