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历程
admin
2003-11-24
来源:
网
古人说:“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上海发展城市绿化,从新中国新上海的第一块公共绿地——由原跑马场北部改建的人民公园建成开放算起,至今年上海城市绿化三项重要指标全面达到
古人说:“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上海发展城市绿化,从新中国新上海的第一块公共绿地——由原跑马场北部改建的人民公园建成开放算起,至今年上海城市绿化三项重要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得以迎接国家“大考”,正好过去了半个世纪。
这50年来,上海人民付出了无数艰辛,才使自己的城市摆脱了“绿色贫困都市”和“水泥森林”的称谓,可以轻松地触摸到身边的绿树红花芳草,初步享受到环境绿色给公众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绿色和灰色较量了40年
据市政部门的统计,刚解放时的上海,仅有14家大小公园,总面积不足千亩;人均公共绿地只有区区0.132平方米。
这个面积,大抵相当于男篮运动员姚明那双鞋的鞋底。
建国后的40年间,上海在城市绿化领域做成了前人未曾做成的许多事,在1992年底的时候,使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了8倍,提高到1.1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也达到13.2%。
但是,无论是和国内外其他城市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从上海自己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绿化的需求来看,这略大于一张报纸面积的1.11平方米人均绿地,都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城市绿化的滞后,不仅在视觉上给上海的城市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更在本质上导致了城市生态状况和市民居住质量的持续恶化。在中外一些报人的眼中笔下,上海不仅被称为“水泥森林”、“灰色城市”,还被称作“一个缺氧的、体躯极沉而肺叶极小的巨人”!
这种评价和它们所反映的大部分现实,不可能不影响到其他地方的人对在上海投资和居住的态度,也直接拖累了上海经济和社会、文化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
“绿色长征”吹响进军号
1992年,国家建设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园林城市”的评比,促进全国城市加快发展绿化、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上海首任园林局局长、园艺学家程绪珂闻风而动,和吴振千、严玲璋、王焘等一批园林绿化专家,在各种场合宣传、引导市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学习“绿化法则”:作为“都市之肺”,绿化绝对不只是生活的点缀,它们还向城市贡献生命最重要的氧气、生理最需要的色彩。
绿化价值的再发掘和再启蒙,对原先一些持“绿化无用”观点者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也使各级干部的绿化意识空前加强。
1993年,新一届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专门研究,制定了上海城市绿化长远发展规划,提出要花八年的时间,即到2000年,把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上两番,提高到人均3至4平方米的水平。
1994年2月举行的上海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明确宣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上海要牢固确立绿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把城市绿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促进上海的城市绿化不断跃上新台阶。
上海的绿色长征,吹响了新的进军号!
城市绿化张开腾飞的双翼
上海城市绿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基础特别薄弱,但建设起点相当高、发展速度特别快。
曾担任了两届市绿化管理局(前为园林管理局)局长,今年刚刚转到市人大担任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的胡运骅对此的解释是:上海城市绿化的快速和优质发展,借助了两只“翅膀”,一只叫科技,另一只叫文化。
首先是讲科学。科学地进行绿化规划,再加以科学地实施;科学地建设绿化,再进行科学地养护。
再说文化。上海园林绿化部门始终贯彻这样的理念:城市绿化,重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仅要提高绿化覆盖率和人均拥有的绿地面积,还要十分注重绿色景观文化内涵,给市民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以“蓝绿交响曲”著称的广场绿地堪称是上海“海派绿色文化”的一个典范:代表绿色的植物和代表蓝色的水自然交错、相映成趣;四周林立的乔木群中,穿插着灌木花境、石山瀑布、木屋廊桥;岸边遍植野生植物的人工湖中水禽嬉戏……如今,自然、生态、人文的绿色文化原则已广泛传播,贯穿于上海全市的公共绿地:古城公园通过植物造景来凝固老城墙、护城河等历史景物,令游人宛然生出古意;大宁绿地用丰富多彩的乔、灌、草和地被、沼泽植物,有机配置成稳定、共生的自然植物群落;徐家汇公园将老厂房、老烟囱保留在绿地中,呈现了上海特有的传统和现实交替,形成复合生态、社会空间……
绿化手笔越来越大
在发展城市绿化时,上海曾面临资金不足的突出困难。
就拿建设外环线绿带二期工程为例,要建好总计2100公顷、平均宽400米的这条绿带,征地、动迁、建设等费用需要60多亿元。光这一个项目的投资,就大大超过了上海目前市区两级政府的全年绿化经费预算。
这样的绿化项目,在全部城市建设都由政府包揽的计划经济时代,是无法想象的。但现在,这个难题却被“轻松”地解决了:通过“土地流转”、改买(土地使用权)为租,既获得了大批植树栽绿的空间、又大大降低了绿地开发成本,使本需一次性支出60亿元的巨额费用,陡降为11亿元(10年租地费及一次性农田补偿费约4.68亿元,林带建设费及养护费约6.4亿元),其中政府承担的一块,仅为1.56亿元。
“太平桥”绿地的筹资方式,是上海中心城区依靠市场筹集绿化资金的经典案例。
太平桥街道本是一块紧傍淮海路商业街,居住密度甚高但生活环境很差的老居民区。卢湾区政府早就想对此进行改造,却一直囿于资金拮据而无法动手。1998年,区政府与香港一家上市公司瑞安集团达成了“整体规划,绿化开路;分期开发,利国利民”的改造计划。三年之后,一块名为“新天地”的新绿色天地,出现在太平桥故地上——它的中央是一块4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绿地中央是1万平方米的太平湖。在这块花繁树绿、碧波荡漾的绿地四周,保留着大批充满老上海风情的石库门建筑。再往外,才摆开一连串的高级商业建筑和精致住宅建筑。政府基本没出钱,就一举完成了改造旧区、绿化家园的多件好事!
这种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范围内,呼唤市场“无形之手”,积极引导、利用社会资金投向城市绿化的做法,已成为上海城市绿化迅猛发展的主要资金动力。借助于这只无形而有力的“大手”,上海许多以前匪夷所思的绿化计划才能够一一落“笔”,而且笔笔生花结果。
多年的努力,终于换得了丰收的喜悦。至今年9月底,上海建成区绿地率已达到32.10%,绿化覆盖率达到35.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16平方米,三项主要指标均已全面超过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标准。
生态环境的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市形象的提升,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表里。这是几代上海人50年心血的结晶,也足以雄辩地证明:上海这些年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城市绿化,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种正确的历史选择!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