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中外专家学者会聚北京研讨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

admin 2003-12-10 来源: 网
  12月8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这是继去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又一次
  12月8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这是继去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的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和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国家博物馆馆长潘震宙、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会长伍精华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代表青岛泰之等出席开幕式。 赵维绥在讲话中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展现。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与其他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及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中国的文化财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国政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搜集、整理民间文学艺术,建立民间文艺档案;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工艺;开展研究、教学与创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抢救濒危文化艺术遗产,维护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艺术遗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挑战,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特别是世界各少数民族艺术遗产遭受严重冲击和破坏。世界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基础遭受破坏,将危及文化多样性的整体,因而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抢救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民族艺术形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不懈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制度,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维绥指出,中国政府的方针是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这一方针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为建立完善的国内保护机制和国际合作体系而不断努力。 青岛泰之在讲话中对中国长期以来在保护和推广优秀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表示肯定。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文章在开幕式上致辞。 目前,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已进入文化政策、财政投入、项目保护全面实施的阶段。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对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保护及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扶植,都有不少新的措施。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成立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对少数民族艺术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征集和收藏》、《西北五省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等课题正在进行中。 本次研讨会为期5天,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及中国等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世界各国民族艺术遗产保护经验”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此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代表还将向与会者介绍、表演新疆十二木卡姆、藏戏、鄂伦春口弦琴艺术和桦树皮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