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离“宜居城市”还有多远?
admin
2004-02-24
来源:
网
[img]/upload/news/200422494737732.jpg[/img] [B]新闻由头:北京要向世界城市“升级”[/B] 2月18日,美国RTKL公司、日本阿卡木建筑事务所、上海同
[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22494737732.jpg[/img]
[B]新闻由头:北京要向世界城市“升级”[/B]
2月18日,美国RTKL公司、日本阿卡木建筑事务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七家专业设计单位齐聚通州,开始竞标北京运河城市段景观规划和通州城市设计方案。这七家设计单位是北京市规委和通州区政府打破国界,在全世界优秀的专业设计单位中反复筛选出来的,大约三个月后,他们将拿出通州新城区的发展蓝图。
这条消息很快在正在召开的北京“两会”上产生了反响,它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相呼应,表明北京新城战略东移的步伐已经启动。
“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提出,是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新成果。“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个新城。
普遍认为,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是北京市为缓解交通拥堵,治疗“大城市病”而开出的一剂良药。实际上,它有着更高层面的目标,它决定的是“要把北京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北京市规委主任陈刚对记者说,自2002年12月起,北京市就展开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编制,几十位国内外顶级的专家学者提交了三个方案和几十万字的基础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北京未来发展的目标主要定位在四个方面,即: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北京将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并向世界城市“升级”。
[B]第二落点:北京提出“三步走”战略[/B]
“世界城市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词,它指在参与国际金融、政治、国际事务等方面影响力较大的城市,如伦敦、纽约、巴黎。它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一个层次,参与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范围、程度和辐射力更高一些。”陈刚说,“在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北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center][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22494852817.jpg[/img]北京两会定下北京发展大计
[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22494856428.jpg[/img]两轴两带多中心
[img]//m.teenabolic.com/upload/news/20042249491552.jpg[/img]北京规委主任 陈刚[/center]
为实现上述目标,专家们历时大半年,分析了土地资源、人口密度、水资源和城市空间布局等四大制约条件,提出了实施调整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六大措施: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北京旧城区,有计划的疏解旧城区的人口,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疏解中心大团,鼓励和引导中心区的产业、人口和其他城市职能向新城、新的产业带转移。提高郊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注意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
北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现在的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五环路以内。医院、机关、学校、大企业总部等等这些公用的机构,基本上都在三环以内。如二环内人口密度现在达到2.74万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要比其他世界特大城市多近8000人。二环内只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的30%。 其弊端除以交通拥堵的形式表现出来外,城市的供水、公共安全、居住空间等都存在着压力。
综观“两轴-两带-多中心”格局的思想,无外乎将城市的功能向外分离,形成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其中“两轴”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分流中心区的功能。新的城市发展带不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更重要地是将北京市的行政、卫生、金融、文化设施等公共资源,也合理地向各卫星城配置。
据了解,《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已经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务院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年内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将成为指导北京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新闻观点:宜居新城要以人为本
作为“两轴-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的一步棋,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在向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计划报告中指出,北京将引导城区教育、文化、卫生和商业向卫星城发展,增强吸纳社会投资的能力,并选择几个区位、产业基础和居住环境较好的卫星城,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高水平规划,将其规划建设成适合50万人居住就业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这样的机遇尤其让地处“东部发展带”的顺义、通州、亦庄感到兴奋。顺义区委书记夏占义说,“我们当前的任务是保护好城市发展空间和耕地,同时抓紧进行总体规划的修编。”通州区区委书记梁伟则表示,通州在空间发展布局里是战略东移最重要的一个点,通州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新城区建设,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中等城市,这符合北京整体发展战略。
但由于多年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郊区和市中心在基础设施,文化底蕴、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刚刚在通州买了房子的何小姐告诉记者,“在郊区,看电视比城里要少几个台,取个包裹还得自己去邮局,同一家银行城里的就是比郊区的态度好,能住在城里,谁会往城外去?”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记者注意到,《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除将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文化名城、世界城市之外,还首次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并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认为,把北京“宜居城市”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政府观念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北京新城的建设当中,牢记这点,更显得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