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景点何以彰显身价与韵味
admin
2004-03-21
来源:
网
“苏州园林甲天下”。近年慕名而来到过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名胜古迹的游客,大多会有这样的感慨:人实在是太多了。而对于作为“世界遗产”的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景点来说
“苏州园林甲天下”。近年慕名而来到过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名胜古迹的游客,大多会有这样的感慨:人实在是太多了。而对于作为“世界遗产”的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景点来说,一方面其身价与韵味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过大的游客人流负荷又使这些不可再生的珍宝的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譬如,地面的青石、方砖等“古董”过度地被磨损了,等等。如何调控以及用什么调控入园游客流量,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苏州园林的“瑜亮”之叹
苏州园林冷热不均的现象由来已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9个园林也悬殊甚大。一个鲜明的对比:拙政园目前一年的入园人次过百万,而沧浪亭却只有三四万。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徐文涛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举起了3个指头:“拙政园和留园除自给之外还有盈余,狮子林收支基本持平,能养活自己,其余的日常运转和养护管理全部由局里每年给予补贴。”据了解,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要采取经济统筹的方式,收取盈余的费用,再拨付给亏损的园子。目前每年拨出去的补贴费用高达3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日常运作,另外1500万元则用于年复一年的维修养护。
“既生瑜,何生亮!”尽管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最高境界,然而来苏州的游客中遍访园林的却为数不多。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州各园林有其共同的特点,即纳自然山水于城郭庭院。一方面正是这一共性树起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整体形象,而另一方面,在时日有限的旅程中,人们很自然地只会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园林。尽管网师园的小巧精雅,沧浪亭的历史悠久,艺圃的明代园林风貌等都非常有特色,但与名列中国四大名园的拙政园、留园同城,便只能屈居其后。而从客观条件来看,还有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备,以及在交通抵达上的不便等原因。
园林门票收入的去向
据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园林门票收入最主要的是用于对园林本身的养护管理。他强调,园林出售门票不属于经营行为,只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适当的回报,实现自给自足,使园林得以生存延续。拙政园管理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园在留归己有的门票收入中,每年都需花上100多万元用于日常维修等,这还只是常规的油漆,清淤,建筑、路面整修,树木养护等,如果有大项目,那就要超支。
随着我市绿化力度的加大,从去年开始,园林门票收入中的10%被提取用于城区绿化,这笔费用约800万元。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投入了21亿元,其中贷款十多个亿,而提取的费用是还贷的来源之一。把脉:门票价格、服务质量都偏低
苏州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诸家园林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园林门票价格偏低,入园人次过多。市区正式开放的7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中,门票最高的是拙政园,每人次为30元,门票最低的是艺圃,每人次仅3元,7个园林的门票总共也只有98元。与国内其他28处世界遗产景点的门票相比较,明显偏低。
最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市世界遗产景点的单位面积上承载的游客数量,是同样“身价”景点的十倍甚至数十倍。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景点,旅游黄金周等个别时间人满为患的问题尤为突出。
苏州的世界遗产景点一方面是门票价格偏低,另一方面则是服务质量同样偏低。苏州园林展示的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创造。其中,储存着大量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既是苏州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苏州人文风俗的载体。它们需要游客边观景、边静思、边领悟。但是,从现状来看,游客游览走马观花、导游讲解蜻蜓点水,苏州的世界遗产景点难以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
处方:调控人流、提升质量是重点
最近,市物价部门以《如何运用价格杠杆保护和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为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彰显苏州世界遗产身价与韵味的途径―――将这些景点的门票价格提高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并提供与其
相应的高质量的服务。应该说,这是当前状况下调控入园人流压力的切实办法之一。
物价部门认为,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这些园林应该门票与身分相符、价格与价值相当。考虑到大幅度提高门票价格,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调整园林门票的同时,对团队的优惠幅度由规定不得超过30%调整为不超过10%,并最终取消优惠(颐和园、避暑山庄目前均无优惠)。物价部门并且强调,门票调整后一律不再举办各种有偿的活动项目。与此同时,园林的管理部门、经营者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提升游览质量,切实做到让游客感到“价有所值”。
此外,从发展苏州旅游业的整体大局出发,旅游等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避免目前苏州世界遗产景点“冷热不均”现象的发生,避免以牺牲遗产园林的可持续性利用为代价的错位开发和超容量开发,确保部分景点减少人流的同时,总体的收入不会减少,尤其是文物保护的资金不会减少。
声音:苏州市民、苏州园林要兼顾
近两年来,“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苏州市区新增了1000多万平方米的绿地,一批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小游园建成投入使用,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了方便。还有“绿色苏州”行动的启动,到2010年市民出行300米-500米就能步入一个游园的目标更是鼓舞人心。公园开到家门口改变了原来市民游园就必须买票进园林的状况。
不过,怎样在提高门票价格的同时,兼顾部分低收入市民的利益,让这部分苏州人也能受到苏州古典园林的陶冶、熏陶,这是各有关部门不应忽视的课题。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