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桥墩沉寂数百年 如今灞河水涨冲出古桥
admin
2004-05-09
来源:
网
这几日灞河水涨冲出了一座沉寂沙石下数百年的古灞桥遗址,坚硬的柏木桥墩仍然有序地排列在水中,桥长约200米,宽12米。 昨天中午,记者在灞桥区席王街道办西里村灞河岸边看到一
这几日灞河水涨冲出了一座沉寂沙石下数百年的古灞桥遗址,坚硬的柏木桥墩仍然有序地排列在水中,桥长约200米,宽12米。
昨天中午,记者在灞桥区席王街道办西里村灞河岸边看到一排排桥墩露出水面,哗啦啦的灞河水汹涌地从这些桥墩中间冲过,每个桥墩高出水面约半米,每排有桥墩5—6个,河面上共有13排这样的桥墩。摸着这些发黑的桥墩,记者发现它们依然非常坚固,专程赶来的灞桥地方文史学者刘琦说这些桥墩都是柏木制的,古人给桥墩表面涂了桐油,所以虽经千百年但却不会腐烂。让人有些不解的是,这座桥的走向是从东南到西北,而灞河水是由南朝北流的,依照修桥时桥基尽量打在水面最窄处的规律是解释不通的。已经在此处观察这些桥墩两三天的当地人高强说,因为灞河水以前在这段是按照斜向流的,所以古人修桥是依照东南到西北方向的。
[center][img]/upload/news/200459115442868.jpg[/img]灞河水涨冲出了一座沉寂沙石下数百年的古灞桥遗址。(记者原建军摄)[/center]
对于数百年来为什么桥墩没有显现的问题,刘琦说因为这几年挖沙取土使得河床变低了,再加上现在灞河水量比以前少了,为古灞桥的显现打了前提基础;直接的原因就是近来灞河水涨,水流加速,冲去了桥墩旁的垃圾和泥沙,所以使得桥墩露出真容。刘琦说,他研究灞河上的古桥和近现代桥已经几十年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在西里村有一座桥,初步认定这座桥是“最早唐朝,最晚明清”时人们在此段灞河上修的便桥。这座古灞桥的显现为进一步研究封建社会时长安城东郊的交通流量、人口分布、货物交易及离人送行等史事,提供了更详尽的物证;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研究也是个好消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