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明代古城墙沦为菜地 海口琼山古迹渐遭毁损

admin 2004-09-07 来源: 网
  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不但有着繁荣的经济,还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今年,海口市已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纳入城市规划之中。然而
  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不但有着繁荣的经济,还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今年,海口市已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纳入城市规划之中。然而,作为海口市一部分的琼山——这个全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破坏,保护琼山历史文化遗产已成当务之急。      琼山文物古迹被冷落      琼山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101座享有如此殊荣的名城中,琼山是海南省唯一的一个。      作为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2003年新年第一天,琼山市正式并入海口市,在行政区划中以海口市的一个区出现。      生在琼山,你有理由自豪。走在琼山府城的大街小巷,眼到之处,尽是古屋庙宇、牌坊城楼,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现。据1990年出版的《琼山县文物志》记载:琼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以前。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九郡,其中珠崖郡就是在琼山境内。宋代中叶以后,琼山便出现了“文物斑斑,已有足称”的鼎盛局面。特别是到了南宋与明代,琼山更是名贤辈出,例如,白真人、邱浚、海瑞等。现在琼山遗留下来的可查文物就有44处之多。      然而,在琼山,你若问起“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琼山特有的名头,年轻人大多只是摇头。      下面的一组对话,可让你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琼山之被冷落。      记者:你知道这些都是历史文物吗?国家保护的!      市民:知道。      记者:这些文物被破坏了,你有些什么感受?      市民:没什么啊,见多就不怪了。      意识上的“不关心”是可怕的,同时历史文物的破坏也触目惊心。琼山确实已经被冷落了。      博物馆长的困惑      海口府城,琼山区文体局办公大楼的五楼。琼山博物馆正在搬家。琼山博物馆要并入海口市博物馆,馆内的很多东西在打包,场面显得有点乱。馆长黎世龙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的是1990年出版的《琼山县文物志》。      当了七年的馆长,总结自己任上的感觉时,56岁的黎世龙挤出了一个字:累。“琼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01个中的一个,”黎说,“摊上这样的一个大包袱,累。”“这么多的文物需要保护,需要维修,但没有钱。”黎世龙开玩笑,“即使是巧媳妇,但没有了米也做不了饭!”      据他介绍,1994年,国务院宣布琼山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那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应该把琼山的文物进行系统的保护和开发。1995年,琼山博物馆就与华中科大签订了《琼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项目协议书,首批3万元的启动资金也迅速到位。“但这以后,事情好像急转直下,”3万元的启动资金也就成了“扫尾资金”,“规划项目”也半途而废。黎世龙说,结果还是归结于三个字:没有钱。      1997年,黎世龙当了馆长,这种“手中没粮,心里发慌”的感觉更加刻骨铭心。黎世龙告诉记者,为了对正在遭受破坏的文物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保护,1997年,黎世龙给当时的琼山市财政局连续打了三次申请报告。6年下来,报告才有了结果,但只有2万元。黎世龙认为,包括文物调查和办公的费用,这笔钱太少,“办不了事!”      在评价自己任上的工作时,黎世龙很坦诚,琼山的文物确实有破坏,但自己也无力回天!      府城鼓楼:被后人挤兑的尴尬      海口府城鼓楼也称谯楼、文明楼,历史资料对鼓楼有所记载,元代在府城设元帅府,鼓楼是宋元两代进出元帅府的主要通道。南门和元帅府之间设醮楼,以便巡更、查岗。明洪武五年(1372)海南卫正式成立,卫指挥王友在元醮楼故址建鼓楼,有台基和两层楼宇,共三级。      8月23日上午,记者在府城鼓楼街找到了这座在历史上曾名震一时的鼓楼。站在鼓楼下抬眼望,东西两面一栋高层住宅楼斩断了视线,好似泰山压顶一般!走进东厢,紧贴鼓楼围墙处的,是残破不堪的老屋,内衣内裤挂出窗外,斑驳陆离地缀满了鼓楼的边缘。      绕至这栋高层住宅楼跟前可以看出,它和鼓楼围墙的距离还不到10米。然而,鼓楼前面大门的右侧,1994年省政府设立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花岗岩石碑,对鼓楼的建筑控制范围作出了明确限制:从鼓楼中心点,向东西南北延伸20米为重点保护范围,延伸40米为一般保护范围,延伸9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在采访中,邱浚墓、唐胄墓等历史文物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被后人挤兑是这些文物遭受破坏的最大硬伤。      府城明代古城墙面临消失      古城墙是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琼山的古城墙是明代的,作为当时的历史见证,古城墙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口府城的明代古城墙正遭受破坏。      8月24日,记者对位于府城东门的明代古城墙进行了实地采访。一路走去,所看到的一切令人痛心不已。      站在海口市气象局后面的高坡上,记者脚下踩的便是明代的古城墙,昔日的古城墙现在已成为菜地,不少居民在城墙上种植蔬菜;旁边已建起了不少房子,约三、四十米长的古城墙上全是高矮不同的楼房,有些楼房有四层之高。沿着古城墙向府城东门走去,一户人家正在城墙上盖新房,周围堆积的沙石、水泥让人很难想到房子的下面便是明代的古城墙。记者看了一下,这里的门牌上写着“巴伦路”。      在东门路21号,记者看到了保存稍微完整一点的一小段古城墙外墙——东门的城门。这段古城墙的外墙长度不到30米。海口博物馆馆长张昆荣介绍,这里原来是东城门,城门已经不存在了,两边的宽度大约5米左右,由于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加上周围居民的搭建,这段城墙也面临着消失。      儒符石塔:车辆震动成隐患      儒符石塔位于海口市石山镇石山圩北约1公里的儒符村路边。在采访中,记者几次被马路轰隆驶过的车辆声打断,手中的采访本也微微产生颤动。“儒符石塔离马路不到两米,震动对儒符石塔的影响是致命的”。当地的村民说,儒符石塔是石质建筑,能够保存至今,说明其稳固;也因为是宋朝建筑,没有钢筋混凝土,因此令人担心:儒符石塔是否可以一直扛下去?      最近,海口博物馆对儒符石塔的抗震能力做了一次精密的测量。其结论为:在小震作用下,结构整体的抗拉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在大震作用下,超出结构位移限值。      历史文化名城琼山之希望      “如果海口市能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录,将更有利于包括琼山在内的海口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景慧建议:申报海口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他认为,纳入琼山的资源后,申报海口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形成整体优势,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恰如其分的保存,对提升整个海口的文化层次,促进旅游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好处。      其实,海口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就没有停止。记者最新获悉,2002年4月,海口市规划局、海口市文体局联合编制了《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纲要》,明确了名城保护的内容和措施。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名城焕发生命的曙光。      据了解,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105.6公顷,北至红城湖路,南到高登西路和高登中路,西起朱桔里路和云霞路,东达琼州大道。      保护内容主要包括府城传统城市道路的格局、走向、宽度及街道空间尺度。根据现状的保存和改造情况,规划将府城格局保护区内的街道分类为重点保护街道和建设控制街道,并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与控制措施。      北胜街、绣衣坊九条街道为保护重点      海口府城格局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内容为该区域内尚未经过道路拓宽改造的北胜街、绣衣坊、马鞍街及达士巷、鼓楼街、忠介路、福地巷、县后街、尚书里等九条历史性街道,并对这九条街道《规划》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      一、保持原有的道路宽度、格局走向和空间尺度,不得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      二、对沿街两侧的传统建筑要给予抢救式保护,按照原建筑形式、色彩、材料和构造进行维修保护,严格控制拆除、改造、改建等行为。      三、对沿街两侧已改造为现代形式的建筑,要通过立面整饰的方法进行修景,并在远期降低建筑高度,恢复原有街道尺度。      四、采取机动车单向行驶或禁止行驶等控制措施,加强历史性街道的交通管理。      五、完善供水、排水、电力、电讯、天然气等各项市政基础设施,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居住条件,创造舒适怡人的空间环境。      六、对于府城保护区内已经过扩宽改造但仍保持着原有走向的道路,如文庄路等,应严格控制其二次改造和沿街地块的建筑高度,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传统格局和平面关系的控制要求,以保存府城古城格局的完整性。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