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崛起国际化居住社区
admin
2004-12-09
来源:
网
[B]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 上海市浦东新区常委、副区长 万大宁 今天,我们相聚在上海浦江,共同探讨国际化社区建设,这是一件非常
[B]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
上海市浦东新区常委、副区长 万大宁
今天,我们相聚在上海浦江,共同探讨国际化社区建设,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相信在浦东开发开放十五周年的前夕,举办这样一次高峰论坛,对浦东房地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各位专家学者能用自己的高瞻远瞩、用自己的远见卓识来为浦东建设国际化社区出谋划策。
在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第四十界联大会议上,提出了不断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人居品质,并且确定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世界住房日),体现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由衷关切。对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也一直是浦东房地产业发展的坚定目标,是新区房地产业的竞争力所在。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居住社区呢?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认识。我认为,至少要在三个方面有所表现。
一是生态化。这是由于浦东城市建设的优势所决定的,作为首个"国家园林城区",环境特别是绿化已成为浦东最鲜明的亮点。在此基础上,浦东要使园林、绿化更亲近于人、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样生活在浦东,就既能身在都市,又能身在田园,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为此,浦东今后几年设想要建设大面积的林地、绿化,逐步实现湿地再造,不断改善浦东的水环境建设,将以丰富生态多样性成为浦东的骄傲。
二是人文化。国际化社区建设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即不仅要提高住宅品质,还要在小区建设"绿、静、美、安"的环境;不仅要在物业管理上提供亲情物业的优质服务,还要满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如建筑绿色生态环境,在能源环境系统、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绿色建材系统等方面进行高科技含量的建设与完善。加强社区建设,使入住居民有一个温馨的家园。人文化又是自然化和艺术化的有机统一。我们的住宅小区设计就既要在自然性上下功夫,做好小区内的自然设计,让小区内的花草树木"小自然"与小区外的林地绿化"大自然"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邻里交往、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自助性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情感尽快融入到新的社区环境中,建造起一个新的精神家园。
三是科技化。浦东要做住宅科技的先行者,国际化社区建设也要在科技兴业上发挥示范、表率和辐射作用,要以住宅质量为核心,推进房地产的科技化,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在浦东住宅品牌的打造中,要着力提高规范设计质量(容积率、建筑外观),提高营造质量(设计、施工、建造中的科技化、智能化、现代化),提高设备质量(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林、环保的技术与建材),提高环境质量(绿化之外,还有商业、服务业、交通设施、社会保障系统的现代化),提高管理的服务质量(物业管理的现代化及科技手段运用)。浦东将在大力提高住宅开发品质的同时,淘汰平庸住宅。与浦东的开发定位相适应,科技化将成为浦东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这是更高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实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
总之,浦东的国际化社区建设要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要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势。首要符合浦东乃至上海的特色,充分体现中国景观艺术"小中见大"的意境,同时要借鉴国内外新的建筑、设计手法和意境,因借巧循,不拘泥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构筑一个建筑精良、环境优雅、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国际品质居住社区。当然,对于怎样建设和建设怎样的国际化社区的问题,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远见卓识。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供各位专家、学者企业界的朋友参考。
朋友们,展望浦东国际化社区发展的未来,一幅傍水依绿、"衣碎河疏影,花明菊点丛"的迷人画卷即将映入眼帘,"移天缩地入君怀",我们有信心将浦东建设成为一个充满多样文化、文艺风情的精神生活的伊甸园。回家的渴望,在浦东,在浦东的国际化社区,将是外籍人士、外地人士归心似箭般的迫不及待。
[B]大力推进浦东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B]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局局长 闵师林
浦东不仅要成为中外人士投资创业、成就事业的热土,更要成为中外人士安居乐业的家园。这一切也奠定了浦东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不断增加的房产开发,使浦东在形态上形成了部分较为集中的住宅群落,特别是滨黄浦江岸边的滨江社区和环世纪公园周边的联洋-花木社区,依据金桥的碧云社区等,深受港、台及境外购房人士的青睐。可以说浦东有的居住区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的雏形。当前,浦东正由功能开发向综合功能开发方向转变,随着浦东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展开,浦东已经迫切需要创造新的环境,凸现新的亮点。国际化居住社区就是以城市居住区为基础,以开放型城区为依托,具有集中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融合亲和的区域文化,安全便利的人居环境,成为国内外人士远近悦来的现代化知名社区。这对于改善浦东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和提升浦东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浦东坚持先行先试,在房地产业方面也需要率先走出一条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的新路子。
目前新区区委区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已形成了推进国际化居住社区的工作方案。一是对国际化社区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分析,在国内首次对国际化居住社区进行了理论界定,提出了国际化居住社区的指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硬件指标体系,作为浦东国际化居住区建设的参照标准。二是对浦东的房地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新区住宅分布区域状况为基础,勾勒出了新区国际化社区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在浦东创建五个国际化居住社区的规划和设想。三是进行了系统的现状调研,分析了各居住区的境外人士的结构,发展国际化居住社区的基础和潜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实施的时间节点。
未来一段时间,浦东除了重点实施推进五个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工作外,还将继续深化和细化具体的指标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国际化社区的协调推进机制。对于各大社区普遍存在的缺乏适合外籍人士居住相配套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卫生、商业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问题,将通过采取“快建、补缺、整合”等针对性措施积极进行完善,同时举办各类资讯活动,借用外脑对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形成浦东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的特色。
未来的“十一五"期间,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将为浦东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更高平台,房地产业发展仍旧坚持人本化的发展方向,在加大住房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同时,将以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为新的起点,坚持“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以提升住宅区的品质为核心,全面推动浦东房地产业向高层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还要坚持两项根本性原则,一是规划前瞻性原则;规划是发展的根本,要解决当前浦东居住社区缺乏充分的“人气",必须加强对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考虑,而且这种考虑应当带有相当的前瞻性。二是可持续性原则;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化居住社区的建设过程,上世纪末美国学者提出的精明增长策略,就强调了必须在城市增长和保持生活质量之间建立联系,在新的发展和既有社区改善之间取得平衡,具体提出了有六项内容,这些内容对不断城市化进程中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有很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们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由点及面,整体提升新区的人居环境和文化氛围,最终使浦东整体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区,一个外籍人士热爱、向往、认同的安居乐业的地方!
[B]政府要加强调控、监管、保障[/B]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 殷关福
在浦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建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的提议是十分适合现代居住要求的,这一课题的提出更是与上海要建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完全相符,同时也是客观需要。我认为浦东在建设国际化社区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指标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浦东这样一个投资性十分强的区域来说,目前已经接纳了许多非上海人,在做居住规划时,应当把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很好地结合,将产业和生活共相协调,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本地人、境外人和新上海人的居住需求。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浦东所提出的五个国际化社区都具有非常好的生产环境,在服务、经营、管理上已经十分注意中西文化的结合,将本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同境外人的生活和文化相融合,为居民的居住生活提供了休闲、社交、运动和购物的环境,使居住在社区里的居民既接受中国的文化又接受国外的文化。
对于服务的概念我认为尤其重要,特别要满足当地人士和境外人士的共同需要,在居住社区内关键的就是要满足对业主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业主委员会所起的互动作用,业主参与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的程度,以及包括各项社会活动。
我认为政府在建设国际化社区中起到的应当是调控,监管,保障的作用,是为机制的推进起互动作用的。其中的“调控"就是要让一个社区的就业、人口达到比较适当的比例;“监管"就是要使法规得到确保执行;“保障"除了要保障居民的人生安全以外还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因此浦东国际化居住社区的建设要在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运作、业主参与的指导下进行。
[B]“成长管理”与“规划建设”并重[/B]
上海市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吴志强
作为联洋社区的总规划师我对浦东具有很深厚的感情,我认为现在的时刻是一个关键时刻,提出国际化社区这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温饱而制定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居住区来说也要有国际化的概念。这里说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指有了外国人居住就称为国际化社区,国际化社区的关键点在于,要使国际化社区的建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流。
根据这一目标,我想在国际化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建立的三个机制来实现,第一个是规划机制,浦东在建设国际化社区中所提出的软硬指标体系就是规划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是建设机制,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用来规范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浪费或者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对于建筑过程的控制;第三个机制是成长管理,这就如同孩子的成长期一样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规划和建设之后的管理体系也必须跟上,这样才能建设起一流的国际化社区,只有具备了建设期管理和成长期管理才是完整的管理机制,浦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发展势头也非常好,因此我相信我们在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上,往下做一定可以更有成就,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再来回过头来看今天,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B]重视差异,追求和谐[/B]
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张泓铭
我作为一个老浦东人,为浦东国际化社区建设提几条策略,首先我认为现在的楼盘和建筑要向社区化发展,各项规划都要从社区的活动区域出发;其次对于房地产业建设者来说,观念应该要从重视物转向重视人,把对楼盘建设的关注转向对社会关系建设的关注。
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在重视人的方向上要“重视差异,追求和谐”。提出要“重视差异”因为差异各个层面都有表现,有人种的差异、民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信仰的差异、习性和习惯的差异,这些差异就导致了矛盾,而差异和矛盾又是客观并且永久存在的。所以我又提出要“追求和谐”,只有追求和谐才能使这些矛盾共生相谐。而要使这些矛盾和谐共生的前提需要保留并保护差异的存在,需要为各国人士保留起具有差异性的环境,将国际化社区建设成为“万国生活的博览会”,然后还要为这些矛盾构筑一个融合的平台,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平台。
[B]空间再造和时间再造[/B]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顾晓鸣
从战略上看,那些比较复杂的理论研讨对于国际化社区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延伸来看可以从形态开发到功能开发进而到内涵开发,从而建设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和谐的多元化的国际社区。
对于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可以看成是对空间的再造。城市最大的问题不是造房子,而是它背后的空间再造;空间再造背后则是生活方式再造;生活方式再造背后就是消费方式再造;而消费方式又包括了文化的消费和娱乐的消费,包括了酒吧、shoppingmall等物质的消费。
对于国际化社区的建设还可以看成是对时间的再造。是指对居住者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以及休闲时间的规划,社区的规划可以影响到居住者休闲空间和社群关系的建立。社区是一个养成关系,会逐渐产生新的元素,国际化社区具有重叠的空间再造性,是对于多元文化的再造,国际化社区的社群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在制造一个适合全人类共处的新标准,是对社会关系、生活空间以及文化形态的再造。在多元文化的建造过程中要以浦东现有的文化为基础,用本土的元素吸引国际人士,既可保护浦东既有的文物又能将其开发成吸引国际眼光的景点,建造“具有浦东风味的中国式园林”。
[B]继承中国文化加强国际影响力[/B]
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 蒋冰海
国际化社区的建设需要中西方文化相结合,但同时,更应该把中国文化放在首位考虑。因为,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的文化传统融入国际化社区,也是将中国推向世界的一个细节。
我相信中国人的审美观在世界上都是非常优秀的,国际化社区不仅仅是建筑更是艺术。如何通过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从而让世界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艺术、中国的文化,是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不能不考虑的一个层面。
国际化居住社区是一个居住的大环境,是现代新浦东的代表性元素,这个国际化居住社区不仅要让浦东政府满意,小区居住者满意,同时更应在国际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居住社区”!
[B]海纳百川,中西相融[/B]
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印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