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admin
2005-02-25
来源:
网
既有建筑95%以上属于高能耗 我国抓建筑节能是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启动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
既有建筑95%以上属于高能耗
我国抓建筑节能是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启动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支撑体系;四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五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实现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CO22326万吨。
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
可是,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四是标准规范体系还未形成,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针对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六是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65%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部将努力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方位推进,包括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二是全过程监管,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三是全面展开,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标准;四是实行分类指导、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作方法;五是全社会参与,从政府到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以至广大人民群众都要积极参与。
通过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争取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东部地区要争取实现更高的节能水平;基本实现新增建筑占地与整体节约用地的动态平衡;实现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节水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30%以上;到2020年,我国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的成效突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设部将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与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培训宣传工作。
构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
当前,构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已经迫在眉睫。将于今年3月份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即是建设部为加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而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共同设立的一个交流平台。建设部将把这个研讨会打造成为一年一度具有权威性、前沿性、广泛性的国际盛会。部长汪光焘任大会组委会主任,副部长仇保兴任执行主任,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为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是中国建设部、科技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加拿大住房署、新加坡建设局、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等。此次大会共有五大主题:一是智能、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理论、方法和实例;二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三是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四是绿色生态技术;五是绿色建材技术与设备。现在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将有近2000名来自国内外的智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和学者参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对中国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抓建筑节能是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启动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支撑体系;四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五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实现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CO22326万吨。
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
可是,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四是标准规范体系还未形成,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针对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六是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65%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部将努力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方位推进,包括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二是全过程监管,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三是全面展开,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标准;四是实行分类指导、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作方法;五是全社会参与,从政府到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以至广大人民群众都要积极参与。
通过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争取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东部地区要争取实现更高的节能水平;基本实现新增建筑占地与整体节约用地的动态平衡;实现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节水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30%以上;到2020年,我国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的成效突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设部将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与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培训宣传工作。
构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
当前,构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已经迫在眉睫。将于今年3月份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即是建设部为加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而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共同设立的一个交流平台。建设部将把这个研讨会打造成为一年一度具有权威性、前沿性、广泛性的国际盛会。部长汪光焘任大会组委会主任,副部长仇保兴任执行主任,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为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是中国建设部、科技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加拿大住房署、新加坡建设局、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等。此次大会共有五大主题:一是智能、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理论、方法和实例;二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三是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四是绿色生态技术;五是绿色建材技术与设备。现在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将有近2000名来自国内外的智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和学者参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对中国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