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观、轻内质 中国住宅建设存在的六大误区
admin
2005-07-25
来源:
网
开发商重外观、轻内质,住宅楼“锦衣其外,破袄其中”……建筑业内人士分析住宅建设一些问题时认为,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当务之急要解决认识问题,走出六个认识误区。
开发商重外观、轻内质,住宅楼“锦衣其外,破袄其中”……建筑业内人士分析住宅建设一些问题时认为,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当务之急要解决认识问题,走出六个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是重外表景观环境,轻内在功能质量。消费者往往看重小区的外在环境如何,建筑物的外立面是否光鲜,至于建筑内部的热工性能如何,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则关注得不多。开发商为迎合购房人,在楼宇外观上大做文章,忽视房屋内部功能。业内人士称这是“锦衣其外,破袄其中”。
误区之二是关注显性的、眼前的一次成本,忽视隐蔽的、长远的长期支出。美国的经验是,住宅的初期成本只占到其生命周期成本的5%至10%,而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到60%到80%。
误区之三是贪大求洋,大而无当。眼下,商品住房的户型越造越大,而小区休闲、健身设施跟不上,是对资源的浪费。
误区之四是将“节能省地型”住宅片面地理解为“低标准”和“简易房”。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并非是以牺牲舒适度和降低综合性能为代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而是保障人民基本居住权益,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住房的多元化需求。
误区之五是认为建筑节能是专业人士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以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物业管理等相关部门都应参与到建筑节能之中。
误区之六是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等同于小区和建筑单体的建设。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应从城乡统筹、整体布局上制定科学规划,避免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交通负荷加大,用地增多。
中国也有绿色节能大厦
【新华社7月21日电】经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建设部决定授予上海首幢生态建筑示范楼——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研究中心办公楼项目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建筑工程综合类项目一等奖。
该办公楼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高17米,系南两层、北三层结构。作为上海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这幢生态建筑示范楼采用了四种外墙外保温体系、三种遮阳系统、断热双玻中空窗及阳光控制膜、自然通风系统、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太阳能空调和地板采暖系统,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新技术通过建筑一体化匹配设计和应用,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耗能、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技术优点。
多种生态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使得这幢生态建筑示范楼的综合耗能仅是同类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耗能的20%,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室内环境达到了健康、舒适的指标,体现了生态建筑“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
住宅已成中国耗能大户
98%城乡房屋为高能耗建筑
【新华社7月21日电】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导致我国各地夏季缺电、冬天缺煤的“能源荒”局面中,住宅耗能已成“耗能大户”。有关专家就此建议,要改变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大力发展节能型住宅,把住宅能耗大幅降下来。改善供电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不能一味建发电厂,更重要的是要推广建设节能房。
据了解,我国既有的城乡建筑中,98%为高能耗建筑,新建住宅中,也只有5%符合现阶段的节能标准。这导致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达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倍左右。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又是“能耗大户”,夏季城市电能消耗的40%都用在空调上。但这种状况不是不能改变,事实上,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用电有巨大节能空间。有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现有建筑建设规模和增速,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会翻两番,即达到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电力,为了满足空调制冷的高峰负荷,电力建设总投资共约需1.4万亿元,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如此以建电站应付高峰用电需求,是很不经济的。但如果应用已经成熟的节能住宅技术,给住宅穿上一层“棉袄”,冬夏两季所用空调的耗电量就会大幅减少,住宅总能耗可减少一半以上。
由此看来,建立节约型社会中,住宅节能是个要下大力气研究和应用的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既有的建筑建设理念,以相关政策限制和摒弃高耗能住宅,鼓励支持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从节能住宅中要回一个个“三峡电站”来。
误区之一是重外表景观环境,轻内在功能质量。消费者往往看重小区的外在环境如何,建筑物的外立面是否光鲜,至于建筑内部的热工性能如何,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则关注得不多。开发商为迎合购房人,在楼宇外观上大做文章,忽视房屋内部功能。业内人士称这是“锦衣其外,破袄其中”。
误区之二是关注显性的、眼前的一次成本,忽视隐蔽的、长远的长期支出。美国的经验是,住宅的初期成本只占到其生命周期成本的5%至10%,而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到60%到80%。
误区之三是贪大求洋,大而无当。眼下,商品住房的户型越造越大,而小区休闲、健身设施跟不上,是对资源的浪费。
误区之四是将“节能省地型”住宅片面地理解为“低标准”和“简易房”。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并非是以牺牲舒适度和降低综合性能为代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而是保障人民基本居住权益,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住房的多元化需求。
误区之五是认为建筑节能是专业人士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以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物业管理等相关部门都应参与到建筑节能之中。
误区之六是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等同于小区和建筑单体的建设。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应从城乡统筹、整体布局上制定科学规划,避免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交通负荷加大,用地增多。
中国也有绿色节能大厦
【新华社7月21日电】经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建设部决定授予上海首幢生态建筑示范楼——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研究中心办公楼项目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建筑工程综合类项目一等奖。
该办公楼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高17米,系南两层、北三层结构。作为上海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这幢生态建筑示范楼采用了四种外墙外保温体系、三种遮阳系统、断热双玻中空窗及阳光控制膜、自然通风系统、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太阳能空调和地板采暖系统,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新技术通过建筑一体化匹配设计和应用,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耗能、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技术优点。
多种生态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使得这幢生态建筑示范楼的综合耗能仅是同类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耗能的20%,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室内环境达到了健康、舒适的指标,体现了生态建筑“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
住宅已成中国耗能大户
98%城乡房屋为高能耗建筑
【新华社7月21日电】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导致我国各地夏季缺电、冬天缺煤的“能源荒”局面中,住宅耗能已成“耗能大户”。有关专家就此建议,要改变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大力发展节能型住宅,把住宅能耗大幅降下来。改善供电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不能一味建发电厂,更重要的是要推广建设节能房。
据了解,我国既有的城乡建筑中,98%为高能耗建筑,新建住宅中,也只有5%符合现阶段的节能标准。这导致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达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倍左右。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又是“能耗大户”,夏季城市电能消耗的40%都用在空调上。但这种状况不是不能改变,事实上,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用电有巨大节能空间。有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现有建筑建设规模和增速,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会翻两番,即达到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电力,为了满足空调制冷的高峰负荷,电力建设总投资共约需1.4万亿元,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如此以建电站应付高峰用电需求,是很不经济的。但如果应用已经成熟的节能住宅技术,给住宅穿上一层“棉袄”,冬夏两季所用空调的耗电量就会大幅减少,住宅总能耗可减少一半以上。
由此看来,建立节约型社会中,住宅节能是个要下大力气研究和应用的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既有的建筑建设理念,以相关政策限制和摒弃高耗能住宅,鼓励支持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从节能住宅中要回一个个“三峡电站”来。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