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整修要维护文物“原生态
admin
2005-08-29
来源:
网
南京启动《2005—2007年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计划》,再投资17亿元,将明城墙风光带建成引以为豪的环城绿色项链,达到申报“世遗”标准。市政协为此会同民盟、农工党南京市
南京启动《2005—2007年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计划》,再投资17亿元,将明城墙风光带建成引以为豪的环城绿色项链,达到申报“世遗”标准。市政协为此会同民盟、农工党南京市委,对明城墙专题调研,并赴北京、承德、平遥等地考察。8月26日,市政协召集建委、文物局、城墙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考察和调研情况座谈,为保护明城墙建言献策。
主持人:1997年《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实施以来,南京对明城墙抢救性保护,迄今已建成中华门、台城、狮子山、石头城等5处一级景区,中山门、汉中门、水西门等7处二级景区,整修了现存21公里城墙中的17公里,体现了南京山水城林的独特魅力。但部分地段城墙未能按古建筑标准和明城墙规制施工,城墙长满杂草树木,风化侵蚀严重,部分城门城楼恢复争议也很大。
整修城墙不要都建成“城墙公园”
现状:整修段城墙,基本上拆违建成公园和绿化带,但城墙沿线保护不尽理想,许多建筑、树木遮挡住城墙,城墙风貌控制区内,与景观不协调的建筑比比皆是。
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魏正瑾:明城墙首先是个文物,然后才是风光带,仅有风光带规划是不够的。城墙下拆了违章,围起不锈钢栏杆,添了人造景点:小桥流水、亭子、雕塑,其实这些不是城墙保护的核心。作为文物规划,要保护好城墙的原生态、原真性,不但城墙修旧如旧,还要保护城墙的规制、氛围。明城墙原先是军事设施,是个古战场,现在当然不能把战场搬到城市里,但某些靠近山林、地势险要的地段,不要都建成城墙公园,不一定太热闹,保护好原状就行了,城墙本体就是厚重雄伟的风景。
城墙两侧,绿化不能挡住城墙,建房子不能破坏周边环境。玄武门左侧栽上杉树,形成一道森林墙,把城墙全挡住了,你展示的是绿化带,还是历史?城墙本身就是厚重雄伟的风景。九华山下,建了很多现代的别墅,隔断了玄武湖这个皇家园林和明城墙的联系。前湖是明孝陵和明城墙的过渡带,却要建个三叶虫模样的玻璃温室。
城墙上杂树必须铲除
现状:城墙顶长着很多杂树,城墙边爬着爬山虎,成为明城墙的一大特色。中山门两侧城墙上,杂树成林,路都走不通。月牙湖、中华门段的城墙,几乎都给攀援植物爬满了。
市政协副主席徐纪根:杂树不是绿地,对城墙是一种生物破坏。这么多的树扎根城墙,越长越大,越长越密,树根膨胀,下雨时雨水顺树根渗下去,刮大风时东摇西晃,对城墙的损害是致命的。爬山虎对城墙缝也有腐蚀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考察中华门城楼时,曾要求将爬山虎清除。
市建委城镇处副处长申伟宁:龙脖子路、琵琶湖段的明城墙,维修时发现,许多城砖是干码上去的,还有是单片墙上去的,城墙上再有那么多杂树,很危险。近年发生的多起城墙坍塌,与杂树疯长不无关系,现在看来要“忍痛”铲除这些城墙的“附属物”。
城砖应大量从民间收集
现状:南京城墙整修基本做到修旧如旧,但某些城墙段,如武定门、凤台路,仅从外观上就难经得起推敲,新旧城墙的城砖、接缝、规整度对比明显。一些民工施工时用大锤敲、夯,砸坏了地下的城砖,是维修性破坏。
南京城墙处负责人:要加强明城墙整修的施工工艺、粘合材料研究。过去粘牢城砖用的是糯米汁,现在用水泥,一看就不像,能否用替代的粘性材料?明城砖耐火厚实,上面还刻着字,现在仿制的城砖,根本无法仿制600年前的烧制工艺。其实明城砖可以就地取材,向民间收集,因为明城墙拆了1/3,多发生在建国后,被企业、居民盖厂房、搭民房甚至铺路了,像八一医院的围墙、石门坎钢厂的厂房,就是用城砖砌的。近年南京老城改造拆迁,我们就从工地上大量收集城砖,用“旧布片”补“旧衣服”。
能否复建中华门城楼
现状:中华门是世界上最大的瓮城,但城楼毁于兵火,要是有城楼这个视觉中心,加上东西干长巷城墙,外秦淮河,将要重建的大报恩寺,这一带将成为明文化遗址的集聚地,空间上气势更加雄伟。
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副主任陈华光:90年代以来,就有人倡议重建毁掉的中华门城楼和中山门城楼,但方案报上去,都给国家文物局打回来了。根据新修的国家文物法,毁掉的古建筑不得重建。中华门先后经历太平天国、清军和侵华日军多次兵火罹难,明时的城楼早已不复存在。明朝的中华门城楼到底是啥样,现存的城墙能承载多大压力?至于中山门,这里本来没有城门,是民国时期迎中山先生灵柩开通的,更何谈城楼?
有人提出,北京永定门,就是毁掉后原址重建的。唐代的法门寺,也是后来修复的。但中华门不同,因为瓮城规模很大,很完整,要是添个“假古董”城楼,把水和酒混在一起,坏了两样好东西。
主持人:1997年《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实施以来,南京对明城墙抢救性保护,迄今已建成中华门、台城、狮子山、石头城等5处一级景区,中山门、汉中门、水西门等7处二级景区,整修了现存21公里城墙中的17公里,体现了南京山水城林的独特魅力。但部分地段城墙未能按古建筑标准和明城墙规制施工,城墙长满杂草树木,风化侵蚀严重,部分城门城楼恢复争议也很大。
整修城墙不要都建成“城墙公园”
现状:整修段城墙,基本上拆违建成公园和绿化带,但城墙沿线保护不尽理想,许多建筑、树木遮挡住城墙,城墙风貌控制区内,与景观不协调的建筑比比皆是。
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魏正瑾:明城墙首先是个文物,然后才是风光带,仅有风光带规划是不够的。城墙下拆了违章,围起不锈钢栏杆,添了人造景点:小桥流水、亭子、雕塑,其实这些不是城墙保护的核心。作为文物规划,要保护好城墙的原生态、原真性,不但城墙修旧如旧,还要保护城墙的规制、氛围。明城墙原先是军事设施,是个古战场,现在当然不能把战场搬到城市里,但某些靠近山林、地势险要的地段,不要都建成城墙公园,不一定太热闹,保护好原状就行了,城墙本体就是厚重雄伟的风景。
城墙两侧,绿化不能挡住城墙,建房子不能破坏周边环境。玄武门左侧栽上杉树,形成一道森林墙,把城墙全挡住了,你展示的是绿化带,还是历史?城墙本身就是厚重雄伟的风景。九华山下,建了很多现代的别墅,隔断了玄武湖这个皇家园林和明城墙的联系。前湖是明孝陵和明城墙的过渡带,却要建个三叶虫模样的玻璃温室。
城墙上杂树必须铲除
现状:城墙顶长着很多杂树,城墙边爬着爬山虎,成为明城墙的一大特色。中山门两侧城墙上,杂树成林,路都走不通。月牙湖、中华门段的城墙,几乎都给攀援植物爬满了。
市政协副主席徐纪根:杂树不是绿地,对城墙是一种生物破坏。这么多的树扎根城墙,越长越大,越长越密,树根膨胀,下雨时雨水顺树根渗下去,刮大风时东摇西晃,对城墙的损害是致命的。爬山虎对城墙缝也有腐蚀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考察中华门城楼时,曾要求将爬山虎清除。
市建委城镇处副处长申伟宁:龙脖子路、琵琶湖段的明城墙,维修时发现,许多城砖是干码上去的,还有是单片墙上去的,城墙上再有那么多杂树,很危险。近年发生的多起城墙坍塌,与杂树疯长不无关系,现在看来要“忍痛”铲除这些城墙的“附属物”。
城砖应大量从民间收集
现状:南京城墙整修基本做到修旧如旧,但某些城墙段,如武定门、凤台路,仅从外观上就难经得起推敲,新旧城墙的城砖、接缝、规整度对比明显。一些民工施工时用大锤敲、夯,砸坏了地下的城砖,是维修性破坏。
南京城墙处负责人:要加强明城墙整修的施工工艺、粘合材料研究。过去粘牢城砖用的是糯米汁,现在用水泥,一看就不像,能否用替代的粘性材料?明城砖耐火厚实,上面还刻着字,现在仿制的城砖,根本无法仿制600年前的烧制工艺。其实明城砖可以就地取材,向民间收集,因为明城墙拆了1/3,多发生在建国后,被企业、居民盖厂房、搭民房甚至铺路了,像八一医院的围墙、石门坎钢厂的厂房,就是用城砖砌的。近年南京老城改造拆迁,我们就从工地上大量收集城砖,用“旧布片”补“旧衣服”。
能否复建中华门城楼
现状:中华门是世界上最大的瓮城,但城楼毁于兵火,要是有城楼这个视觉中心,加上东西干长巷城墙,外秦淮河,将要重建的大报恩寺,这一带将成为明文化遗址的集聚地,空间上气势更加雄伟。
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副主任陈华光:90年代以来,就有人倡议重建毁掉的中华门城楼和中山门城楼,但方案报上去,都给国家文物局打回来了。根据新修的国家文物法,毁掉的古建筑不得重建。中华门先后经历太平天国、清军和侵华日军多次兵火罹难,明时的城楼早已不复存在。明朝的中华门城楼到底是啥样,现存的城墙能承载多大压力?至于中山门,这里本来没有城门,是民国时期迎中山先生灵柩开通的,更何谈城楼?
有人提出,北京永定门,就是毁掉后原址重建的。唐代的法门寺,也是后来修复的。但中华门不同,因为瓮城规模很大,很完整,要是添个“假古董”城楼,把水和酒混在一起,坏了两样好东西。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